战天京(增订典藏版)

战天京(增订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谭伯牛 著
图书标签:
  • 武侠
  • 历史
  • 玄幻
  • 奇幻
  • 小说
  • 长篇小说
  • 战天京
  • 增订版
  • 典藏版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岳麓书社
ISBN:978755380590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26719
包装:精装
丛书名: 晚清军政传信录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纯质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历史通俗爱好者

  作者谭伯牛,目前兼具大众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的曾国藩研究者。
  罗辑思维上市两周即狂销七万余册。
  《战天京》是一部晚清人物评著,鲜活再现了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晚清军政名人。
  精细校订、全新装帧、精装典藏。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翔实的晚清军政档案。
  作者在充分了解正史的基础上,大量利用书信、奏折、笔记等史料,抱“同情之理解”的态度,以史学与文学的笔法,鲜活再现了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晚清军政名人。本书文体融正史、史学论文、演义、评书、历史小说为一体,不仅富有故事性,而且言必有据、杜绝“戏说”,是一本晚清人物评著。

作者简介

  谭伯牛,长沙人,近代史学者,尤致力于太平天国史、湘军史及曾国藩传记研究。著有《战天京》《天下残局》《湘军崛起》《盛世偏多文字狱》。

目录

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 / 001
三个湘乡人 / 003
团练之弊 /006 新 军 / 010 起 隙 / 013 出长沙记 /015 决 裂 / 019
猪子出得湖 / 026
办与朕看 / 031
祺 祥 故 事 / 047
文宗继位异闻 / 049
咱们旗人混蛋多 / 050
圆明园 / 054
清文宗不是汉武帝 / 058
“肃党”和“后党”/ 061
太后垂帘的阴谋论 / 066
祺祥政变 / 081
战 天 京 / 089
势围和力围 / 091
002
二李战一曾 /094
曾九呆子 /096
奏折速成培训教材 /103
李泰国舰队事件 /112
替补队员李鸿章 /126
李鸿章告别青涩岁月 /130
苏州杀降 /136
曾九的禁脔 /151
战天京 /173
白云可杀不可留 / 179
夺 枪 /181 病 退 / 184 入 京 / 190 绑 架 / 198 附录
陈国瑞与谭廷襄书 / 203
相期无负平生(上)/ 207
忘八蛋,滚出去 /209
“著名劣幕”/ 211
有忍乃有济 /214
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217 出 幕 / 221
迂琐的郭巡抚 /227
纯刚与至柔 /235
查办亲家 /241
向亲家诉冤 / 245
相期无负平生(下)/ 251
挽 联 / 253
左宗棠论夺情 /255
伪幼主是死是活? / 261
文人李元度 / 271
烈女怕缠夫 / 278
道旁苦李的蒂儿 / 282
相期无负平生 / 290
曾九暴富传说 / 297
天京的圣库 / 299
曾国荃在富豪榜上的排位 / 303
算术可以破谣 / 306
传说的背后 / 310
引用及参考书目 / 315

精彩书摘

  清文宗不是汉武帝
  历史就是这样,不一定要查明主从才能延续下去。不管谁主谋,圆明园反正是烧掉了,而圆明园那把大火,不过是祺祥故事的背景,我们要追随御驾从圆明园到避暑山庄的七日行程,辨别出一路上隐伏的杀机。
  这趟行程,是避难,或者叫战略退守。但是,公开说避难、说退守就不好了,所以公开的说法是“谒陵”,也就是上坟扫墓。出发的当天,还有明诏,说要“君死社稷”,为已成前方的首都军民打气。前面说了,僧格林沁格于军事实力对比,首先建议撤退。日后中央内部讨论此行的得失,却说成了“事多出肃顺所赞画”,懦弱、误国、不识大体的黑锅都让他背上了。不过,肃顺没有建议撤退,撤退路上的具体事务,倒真由他“赞画”,而“赞画”的结果,就把未来的两宫太后都给得罪了。肃顺先于大队人马离京,安排一路上的供应以及到达之后的安置。事出仓促,他只能尽量安排好咸丰的生活,其他人众,包括慈安、慈禧二后的供应就管不了那么多,所以“后、妃不得食,唯以豆乳充饭”。而肃顺跟在咸丰边上,随身携带“食担”,酒肉俱全,两位爷一路吃喝拉撒,与出游无异。二位娘娘天天喝豆奶,纯属逃难级别的饮食标准,当然会“以此切齿于肃顺”了。到了承德,她们一肚子气没消化掉,都要出在皇帝身上。抵达承德后,饮食恢复往日标准,慈安就说:“流离羁旅,何用看席?请蠲之。”意思就是老娘一路上没吃好,干脆以后也别吃好的了。咸丰说,对,我得吩咐一下肃六(肃顺在家排行如此)。肃顺多聪明的人,知道咸丰肯定不乐意喝豆奶啊,于是回复:娘娘说得对,资金确实有困难,应该节省。但是突然调低腐败指数,外人(包括承德的办事人员以及留京的办抚人员)必会“惊疑”,妄自猜测行宫的内部情况以及朝廷的财政实力,导致发生不可意料的事情。咸丰“心喜所对”,原来吃香喝辣全是为了社稷的安危,一席之义大矣哉!于是告诉头发长见识短的皇后:“肃六云不可。”可怜的肃顺,再次招致两位娘娘的嫉恨,“后益恶肃顺矣”[1]。
  尽管吃得不错,咸丰的心情并不好。九月,和议成,是为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而俄罗斯趁火打劫,借口调停有功,也签了个《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尽数吞并。剿匪方面,支撑东南半壁江山的骁将张国樑自几个月前大营溃散后,杳无下落,江苏“糜烂”,形势大坏。内忧外患,百感交集,所以心病引发身病,龙体大大不适。而圆明园被焚的消息,更是令人心碎;留下美好回忆的园池殿阁,如今都成了断壁残垣,独悼遗踪,情何以堪?本来议和成功即应回京收拾残局,由此之故,十月一日,诏:“天气渐寒,暂缓回銮。”
  身体不好,就要安排后事。虽然这年刚满三十,但是“咳嗽不止,时有红痰”,兆头确实不好,为国家社稷考虑,早一点安排后事,确有必要。皇帝的后事,最要者就是立太子。咸丰只有一个不到五岁的儿子,省去了定嫡的麻烦,但是更大的麻烦却随之产生,那就是如何防止太子生母侵权误国的麻烦。中国帝王自有其一套家学,不论国事、家事,都有列代明君圣主做榜样,预防像慈禧这样年富力强的幼帝之母,该拜谁为师呢?
  汉武帝过河间,有个媒婆化装成“望气”的术士,向他推荐了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赵姓“奇女”。找来一看,“两手皆拳”,武帝伸手一掰,伸屈自如,此女的麻痹症竟然不治而愈。“由是得幸”,给他生了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奇女”居钩弋宫,史称“钩弋夫人”。昭帝五岁时(跟载淳差不多大),汉武帝命画工作《周公负成王图》,挂在甘泉宫,“于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不久,武帝自知大限将至,乃无故“谴责钩弋夫人”,夫人叩头求饶,武帝但说送去下狱。夫人临行回顾,使劲抛媚眼,武帝骂道:“趣行!女不得活。”(白话宜译为:快滚!你死定了。)钩弋夫人遂在云阳宫被杀。武帝杀了太子生母还不够,其他为他生了儿子的妃嫔,“无不谴死”。左右群臣不解,问:“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武帝说,嗯,你们蠢人不能明白,这很正常嘛。以前国家为什么乱?就是因为“主少母壮”啊。寡后独居,必定骄蹇,必定淫乱,必定自恣,谁能管住她?你们就忘了吕后的故事吗?补续《史记》的褚少孙对汉武帝这招赞不绝口:
  “岂可谓非贤圣哉!昭然远见,为后世计虑,固非浅闻愚儒之所及也。谥为‘武’,岂虚哉!”[2]
  读“相砍书”长大的后代君臣,没有不知道钩弋故事的,谥为“文”的咸丰帝也不例外。所以咸丰问身后之计于肃顺,说不日将效汉武故事,“卿谓何如?”肃顺给的建议就是应该照办。但是,咸丰毕竟不是“圣贤”,不忍在生前动手,而是病笃时写了封遗诏给皇后慈安,说慈禧若有不法,即可诛之[3]。后来,慈禧在自己身上割了块肥肉,煲了一锅高汤,给慈安进补,慈安一时激动,就把这道遗诏烧了[4]。清文宗(即咸丰)不是汉武帝的好学生,将来重修《清史》的衮衮诸公,在此段记载后务必仿照“太史公曰”的格式,加以批语,揭示妇人之仁足以绝后(同治就没有儿子)、亡国的教训。
  [1]二后在生活待遇上受到虐待的消息,不久就传到了北京。也许从这个时候,“肃党”“后(恭)党”就已经有了雏形。李慈铭在日记里记下了来自热河的传闻:“上有宣索,三人辄先意进奉,而抑制宫眷,供应极薄。中宫上食,不过一羹一胾饭一器而已,贵妃以下,月给膳钱五千。”(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二后用餐标准,一荤一汤一饭。按照当时两千钱兑换一两银子的汇价,贵妃以下,每月伙食费竟然只有二两五钱。灭门之祸,萌于饮食之微,得无慎乎?
  [2]《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司马贞《史记索隐》、裴骃《史记集解》。
  [3]恽毓鼎《崇陵传信录》:“或传咸丰时,大学士肃顺曾密疏请文宗行钩弋故事,故孝钦听政,首除肃顺。”按,“密疏”似不可信。此等密要之事,面谈可矣,不宜书奏。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引惜阴老人言,谓李文田云,咸丰末年,文宗厌慈禧专权,谋于肃顺。肃请用钩弋故事,文宗濡需不忍。无何,醉后漏言此事,慈禧闻之,遂恨肃顺。此似近于事实。
  [4]梁溪坐观老人《清代野记》卷上“文宗密谕”条。
  ……

前言/序言

  自序
  此书初刊于甲申,再印于甲午,今年这是第三版。
  吾友张发财兄,知名设计师,遁居粤西,而雅好谈史,读者甚众,其名大著,人渐忘其本业。辛卯,与我订交,尝谓《战天京》初版封面,极有特色,问有何特色,曰,明明是正版书,看上去特像盗版,难能可贵。愧无以对,乃约定,其书再版请他设计封面。
  岳麓书社,老牌古籍出版社,历年整理出版大量近代史文献,令人获益匪浅。今春,蒙总编辑曾德明兄不弃,允为再版拙撰,又令我深抱惭感。
  于是,增删旧稿毕,请发财兄做设计,才有了这张“一将功成,骨山血海”的书皮。“骨山血海”四字,曾国藩起兵初期,公牍私信中常用语也。
  其书主要内容,描述湘军与太平军的攻防,遂集双方主帅之字,以为题签。封面三字,集自曾国藩手书《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他尝说,写字当如少妇谋杀亲夫,既美且狠。未知这副集字能当意否。封底三字,集自洪秀全手书谕薛之元诏,其书或不及曾,然而自有一种枭雄气概。
  略述此书设计与出版的因缘,以志友谊,并以为序。
  丙申馀月念日谭伯牛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您的图书《战天京(增订典藏版)》之外其他图书的详细简介,力求内容丰富、自然流畅,不含任何痕迹。 --- 《星河彼岸的低语:宇宙文明的兴衰与抉择》 一部横跨数千年光阴的恢弘史诗,一次对智慧生命终极命运的深刻叩问 在这部巨著中,我们不再将目光聚焦于单一的星球或文明,而是将视野投向浩瀚无垠的星际尺度。本书以“星河彼岸”的视角,串联起数个在宇宙中崛起、繁荣、最终走向衰亡或蜕变的高级文明的兴衰轨迹。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冒险小说,而是一部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哲学思辨以及天体物理学理论的“宇宙社会编年史”。 第一部分:文明的摇篮与初啼——熵增的定律与黄金时代 故事的开端,聚焦于两个截然不同却又遵循相似发展路径的文明:“亚特兰蒂斯之心”(一个依赖量子纠缠通讯实现超光速协作的星际联盟)和“盖亚的子嗣”(一个将生命与有机机械深度融合,实现生态平衡的生物工程帝国)。 亚特兰蒂斯之心的崛起,建立在对基础物理规律的颠覆性理解之上。其早期的辉煌在于信息的高速流动和知识的无损复制。然而,本书细致描绘了信息过载如何带来“意义的稀释”。当一切知识唾手可得时,创新的驱动力开始减弱,文明陷入了一种精致的、近乎停滞的“知识的稳定态”。我们深入探讨了他们如何试图通过人工创造的“意义场”来对抗这种虚无感,以及这些场域最终如何演变成束缚他们自身发展的精神牢笼。 与此同时,盖亚的子嗣则在生态工程领域达到了巅峰。他们学会了驯服恒星的能量,培育出能够自我修复、适应任何环境的生命体。然而,他们面临的挑战在于“物种的惰性”。当生存不再是问题,当每一个需求都能被预先计算和满足时,进化的动力便消失了。本书详细记录了他们内部关于“是否应该引入随机性和痛苦来刺激进步”的激烈哲学辩论,这场辩论最终导致了两个派系的决裂,预示着其内在统一性的瓦解。 第二部分:星际尺度的冲突与融合——资源、意识形态与“大筛选” 随着这两个文明的扩张,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新兴或古老的势力产生了交集。本书着重刻画了一场被称为“静默战争”的星际冲突。这场战争没有宏大的舰队对决,而是通过对时空结构的微小干预、对基础数学公理的微妙修改,以及对目标文明集体潜意识的渗透而展开。 “静默战争”的核心议题是“意识形态的兼容性”。亚特兰蒂斯人试图用逻辑统一性来改造对手,而盖亚人则试图用生物学的适应性来同化之。 在这一阶段,我们引入了一个神秘的第三方势力——“编织者”。他们似乎不为资源或领土,只为收集特定的“信息结构”。编织者的出现,迫使前两者反思其文明的终极目标:是为了生存而存在,还是为了某种超越生存的“美学”或“逻辑的完整性”而存在?书中对编织者的描绘极为克制,他们更像是一种宇宙法则的体现,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反派。 第三部分:终极的抉择——超越肉体与时间的界限 当两个主要文明的物质基础都达到极限,资源争夺的意义消退后,他们开始面对更深层次的危机:“时间之癌”。 亚特兰蒂斯之心最终尝试了“意识上传”,试图将所有知识和个体意识迁移至一个超维度的计算网络中。本书详细剖析了上传过程中,个体自我认同的瓦解与重构,以及当“永恒”降临时,信息熵如何反过来吞噬意义。他们成为了“完美的数字幽灵”,却失去了对“当下”的感知。 盖亚的子嗣则选择了与宇宙背景辐射进行“共振融合”,期望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实现“存在的不朽”。然而,这种融合意味着个体形态的彻底消散,回归到一种纯粹的、非智能的能量流。书中描绘了他们最后一代个体,在决定是否按下“融合键”时的内心挣扎——是选择消逝于宏大,还是固守有限的个体存在? 结语:回响与未来 《星河彼岸的低语》的结尾,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胜利者或失败者。它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描绘了数个文明遗留下的“回响”——某些特定的数学定理、未被完全理解的能量残留,或者仅仅是一种周期性的引力波动。 本书旨在邀请读者思考:在宇宙尺度下,何为“成功”?是延续性、复杂度,还是在短暂的辉煌中实现了某种“绝对的美”?它是一面映照我们自身文明局限性的镜子,提醒我们在追求进步的道路上,要警惕那些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可能带来的,比毁灭本身更为彻底的虚无。这部作品,是献给所有仰望星空,并试图理解我们在其中位置的探索者的深度沉思。 ---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对叙事节奏极其敏感的读者,很多小说读到后半段就开始拖沓,情节推进缓慢如同蜗牛。但《战天京(增订典藏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保持了初版那种紧凑有力的风格,但在几次关键转折点的处理上更加果断和震撼。例如,某次重大战役的描写,新版加入了不少侧面烘托的心理描写,不再仅仅是宏大的战场调度,而是聚焦于几个小人物在绝境中的抉择与挣扎,这种叙事角度的切换,极大地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和情感冲击力。高潮迭起,绝不拖泥带水,每一次喘息都是为了下一次更猛烈的爆发做铺垫,让我几乎是以一种“读”的方式在“看”一场波澜壮阔的史诗,一口气读完后,那种意犹未尽的满足感是久违的。

评分

作为一个追随了这部作品多年的老书迷,最让我欣慰的是,这次的增订并没有破坏作品原有的“魂”。很多时候,续写或修订版本的作品会因为市场压力或者作者思路变化而偏离了最初的基调,变得面目全非。然而,《战天京》的底色——那种关于宿命的抗争、对人性复杂面的深刻挖掘,以及那种在绝境中迸发出的悲壮英雄主义——在增订版中被完美地保留并强化了。它依旧是那个让人热血沸腾,又时不时被其深沉思考所触动的世界。阅读的过程像是一次故地重游,发现熟悉的街道被重新规划得更加宏伟壮丽,却又不失记忆中的那份温暖和震撼,这才是真正成功的典藏升级版该有的姿态。

评分

这次典藏版在翻译质量上似乎也进行了不小的优化,虽然我读的是中文原著,但能感觉到文本的流畅度和词汇的选择性上都有了提升。尤其是一些涉及古代礼仪、兵法术语或者玄幻设定的专业词汇,用得更加精准到位,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很多以前读过的地方,这次重温时,都因为用词的精准而带来了全新的体会,仿佛滤镜被擦亮了一般,世界观的细节变得更加清晰可见。这说明编辑团队和作者对文本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校对和润色工作,没有放过任何可能影响阅读体验的瑕疵。对于追求极致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这种对文字本身的精益求精,是比任何花哨的宣传都更有说服力的。

评分

这本新版的《战天京》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封面设计到内页排版,都透露着一种精心打磨的匠人精神。我特别喜欢这次增订的典藏版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那些新增的插图,不仅数量上有所增加,质量也比前一个版本有了质的飞跃,每一幅画作都仿佛在为故事情节增添新的维度,让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盛宴。更别提装帧工艺了,厚实的书页,精致的烫金字体,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庄重感,完全配得上“典藏”二字。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对实体书有执念的读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我甚至有些不舍得去翻动它,生怕弄皱了哪个角,但故事的魔力又让我忍不住一页页地去探索,这种矛盾的心情,恰恰说明了版本升级的成功之处。这次增订版无疑是献给老读者最好的礼物,也是吸引新读者入坑的绝佳敲门砖。

评分

说实话,我刚开始对这次所谓的“增订”有些持保留意见的,总觉得很多时候增订就是凑字数,或者加一些无关痛痒的边角料。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到这版《战天京》的内容中时,才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次的修订,明显是基于对初版中一些设定的深化和完善,许多初版中略显模糊或者读者群里讨论较多的“坑”,都在新的章节里得到了合理的填补和解释。尤其是关于主角一方阵营内部权力结构变化的那几段描述,逻辑线索清晰了许多,人物的动机也变得更加立体和可信,不再是单纯的“为了正义而战”的脸谱化。这种深层次的打磨,足以看出作者在重拾旧作时的用心,他没有敷衍了事,而是真正去梳理了宏大的世界观,让整个故事体系的根基更加稳固,读起来酣畅淋漓,少了很多需要反复琢磨才能理解的晦涩之处。

评分

趁京东搞活动买了几本书,质量不错!!!!!!

评分

《战天京》讲述的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郭嵩焘等晚清军政名人的故事,题材已经被人写了无数遍,写法却是前所未见,大有可观《战天京》几乎融合了正史、演义、评书、史学论文、历史小说等历史写作的体例,这在当下相当罕见,差可比拟的或许只有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以讲故事的方式写历史著作,是一种更为悠久的传统,不管是西方的希罗多德还是汉代的司马迁,都是如此,因此江政宽把这称为一种“新的旧史学”。和黄仁宇一样,谭伯牛受中国传统历史写作的影响胜过西方的传统:人物聚焦于上层精英,事件集中于政治军事,“人为主,事为副”。如钱穆所说:“事之重要性,常在少数人,不在多数人。中国历史重人,尤重少数人。此乃中国史学的一大特色。”

评分

经典作品,慢慢品读,物流小哥很赞

评分

京东买书,多快好省。超级赞

评分

活动买的,很合适,慢慢读。

评分

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城邦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乎波及当时整个地中海文明世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帝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一方在陆上称雄,一方在海上称霸,双方巧施权谋,展开长期的拉锯战。正当双方两败俱伤、财尽兵竭之时,虎视眈眈的波斯人借机干涉,最终帮助斯巴达人击败雅典人,摧毁了盛极一时的雅典海上帝国。这场战争对希腊诸邦政治造成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对于社会经济无异于一场浩劫,对于其后希腊人的思想文化、对于地中海世界的国际局势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评分

包装完好送货快,100-50,入的半价非常合适,应该是正品还不错,大家可以买来看看

评分

罗辑思维推荐的。先睹为快,果然不错。重史实不戏说。

评分

放在购物车很久了直到打折优惠100-50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