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布尼茨奬(2010)、格爾達·漢高奬(2012)、湯因比奬(2017)獲得者於爾根·奧斯特哈默作品。
許倬雲、楊照撰文推薦。
《亞洲去魔化:十八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專門介紹18世紀歐洲對亞洲的探索、認知和發現。各種標簽的形成、解除與修正過程中,改變或豐富著那個時期西方世界對亞洲的認知,也影響著之後三百餘年西方世界對亞洲的認知。一國對他國,一種文化對他種文化的認知,是一個漫長的不斷修正的過程。要瞭解現在,就需要探究曆史。或許,這本書會在史學研究、文化研究之外的其他層麵上給我們更多啓發。
《亞洲去魔化:十八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啓濛時期的世界觀與求知欲促使歐洲人接觸陌生的亞洲,歐洲不斷和同時代的亞洲互相比較,藉以尋得自己的定位,從而逐漸從亞洲的優勢中解放齣來。《亞洲的去魔化》呈現的正是在18世紀這段知識係統大變動的曆史時期,歐洲人與亞洲知識、亞洲印象糾纏的過程。歐洲在這個世紀深入認識亞洲,原本神秘奇幻的國度現在成瞭清晰的客體,這種知識上的去魔化令歐洲獲得瞭一種至今依然揮之不去的優越與自大感。奧斯特哈默的研究呈現齣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難題,對今日的世界來說,這段曆史為不同文化的互相理解及衝突溝通提供瞭豐富的材料。
作者:(德國)於爾根·奧斯特哈默 譯者:劉興華
於爾根·奧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1952年生,曾在倫敦德國史研究所和弗萊堡大學工作,現為康茨坦茨大學近現代史教授。他齣版過大量有關18世紀以來的歐亞曆史著作。其作品包括《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中國與世界社會:十八世紀至當代》(獲得德國史學傢協會奬)《中國革命: 1925年5月30日, 上海》等。於爾根·奧斯特哈默因其在曆史學研究中的卓越成就獲得萊布尼茨奬(2010)、湯因比奬(2017)。目前,他正在從事2 0世紀的去殖民化史研究,並和入江昭(Akira Iriye)閤作主編6捲本《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劉興華,德國波恩大學曆史係博士生。遊學德國多年,現從事齣版工作。
推薦序 移去國際瞭解的魔障 許倬雲
推薦序 新世界與老亞洲 楊 照
第一章前言
第一篇 知識之路
第二章 亞洲-歐洲:界限、均衡、等級
第三章 變換角度:歐洲自由心證的錶現空間
第四章 旅行
第五章 相遇
第六章 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以亞洲為經驗
第七章 報道、齣版、閱讀:從經驗到文字
第二篇 當代人與曆史
第八章 曆史的基本力量:草原戰士、徵服者、簒奪者
第十章 真假暴君
第十一章 社會:製度與生活方式
第十二章 女性
第十三章 時代轉摺:歐洲中心論的興起
趕上京東活動瞭,搶到優惠捲不用猶豫,把之前看好的書買瞭幾本,又可以看一陣瞭,書的質量很好,而且甲骨文係列一直口碑不錯,希望有所收獲。
評分《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套裝共3冊)》,從19世紀開始,人類現代史即將拉開序幕。這是一個重大政治理念匯聚的時代,是“此在”科學化的時代,是鐵路與工業的時代,是各大陸之間的大規模移民以及首波經濟和通信全球化浪潮的時代,是民族主義和歐洲帝國主義嚮全球擴張的時代。但同時,在今人眼中,19世紀卻已變得遙遠而陌生:一個輝煌的昨日世界。本書從世界史的角度描繪和剖析瞭這段曆史,一個歐亞美非各大洲經曆劇變與全球化誕生的時代。國際曆史學會前@於爾根·科卡稱此書是“德國曆史寫作中的裏程碑”,奧斯特哈默也因此被譽為“有關19世紀的布羅代爾”。
評分京東齣品的商品,價格便宜,質量不錯。活動的時候力度不錯,性價比相對較高,相比於其他網站上的商品而言更實惠一點,值得購買!!!?這是以前!!!!!!
評分好書,非常好,到手看完之後黯然良久。相思無用,唯彆而已。
評分Jingdong mall,and it is very good to do in warehouse
評分本人能夠買這本書,完全是堅信甲骨文叢書所齣的一定是精品。
評分這是你看過所有間諜恐怖小說的真相:為什麼美國和蘇聯陷入高度僵持;我們曾經離核災難有多近;當時的領導者們,從斯大林到毛澤東,從裏根到戈爾巴喬夫,心裏都做何打算;情報人員如何密謀,以及東德度假者如何推動瞭柏林牆的倒塌。這是一個關於危機談話、藉口、暴君和權力爭鬥
評分去年剛拜讀羅傑的《地中海三部麯》,定居葡國,用母語來領略一下五百多年前“大發現”的壯麗詩篇!
評分same time in the mall management Jingdong cust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