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枪械大图解

全球枪械大图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经纬智库 编
图书标签:
  • 枪械
  • 武器
  • 军事
  • 图鉴
  • 科普
  • 冷兵器
  • 热兵器
  • 军事科技
  • 装备
  • 收藏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1170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978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世界兵器大图解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0
字数:3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精心选取了世界各国近百种经典与优秀的特战武器装备,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高清美观的图片对每一款武器装备进行了全方位展示,让读者能在第一时间识别和欣赏这些特战武器装备。为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我们还介绍了每款武器装备的趣闻轶事和衍生型号等,以此提升全书内容的全面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本书内容紧扣军事专业知识,读者朋友们在熟悉武器结构、作战性能的同时,还能了解每款武器的趣闻轶事,图文并重的内容搭配特别适合作为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参考资料和青少年朋友的军事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经纬智库,军事发烧友, 资深军迷,研究二战和现代军事15年,尤其对现代军事武器、军队作战技巧、战术训练有深入研究。拥有大量军事读物的阅读经历,收集整理了大量现代军事资料,参与《轻兵器装备完全手册》、《世界航母大全》、《单兵特种战斗武器》、《特警作战》等多本军事图书的写作和资料提供。具有严谨的写作风格,和求实、客观的军事观点。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CHAPTER?01
枪械概论

1.1 枪械发展历程
1.2 枪械的分类

第二章┃CHAPTER?02
手  枪

2.1 美国M9手枪
2.2 美国M1911手枪
2.3 美国M45A1手枪
2.4 美国鲁格P345手枪
2.5 美国MEU(SOC)手枪
2.6 美国Bren Ten手枪
2.7 美国PMR-30手枪
2.8 德国HK 45手枪
2.9 德国HK USP手枪
2.10 德国HK Mk 23 Mod 0手枪
2.11 德国瓦尔特PPQ手枪
2.12 德国HK P2000手枪
2.13 奥地利格洛克17手枪
2.14 奥地利格洛克20手枪
2.15 以色列“沙漠之鹰”手枪
2.16 以色列杰里科941手枪
2.17 俄罗斯GSh-18手枪
2.18 俄罗斯马卡洛夫PM手枪
2.19 瑞士SIG Sauer P220手枪
2.20 瑞士SIG Sauer P226手枪
2.21 瑞士SIG Sauer P229手枪
2.22 意大利伯莱塔90TWO手枪
2.23 意大利伯莱塔92手枪
2.24 比利时FN 57手枪
2.25 比利时FN M1900手枪

第三章┃CHAPTER?03
冲锋枪

3.1 苏联/俄罗斯PPSh-41冲锋枪
3.2 苏联/俄罗斯KEDR冲锋枪
3.3 德国MP5冲锋枪
3.4 德国MP40冲锋枪
3.5 比利时FN P90冲锋枪
3.6 以色列乌兹冲锋枪
3.7 南非BXP冲锋枪
3.8 英国斯特林L2A3冲锋枪
3.9 意大利伯莱塔M12冲锋枪
3.10 美国汤普森冲锋枪

第四章┃CHAPTER?04
步  枪

4.1 美国AR-15突击步枪
4.2 美国M16突击步枪
4.3 美国巴雷特REC7突击步枪
4.4 美国巴雷特M82狙击步枪
4.5 美国奈特M110半自动狙击步枪
4.6 苏联/俄罗斯AK-47突击步枪
4.7 苏联/俄罗斯AK-74突击步枪
4.8 俄罗斯AK-101突击步枪
4.9 俄罗斯AK-12突击步枪
4.10 俄罗斯SVU狙击步枪
4.11 俄罗斯SV-98狙击步枪
4.12 德国HK G3突击步枪
4.13 德国MSG90狙击步枪
4.14 德国HK G36突击步枪
4.15 德国HK416突击步枪
4.16 德国HK G28狙击步枪
4.17 德国PSG-1狙击步枪
4.18 法国FAMAS突击步枪
4.19 比利时FN F2000突击步枪
4.20 比利时FN FAL自动步枪
4.21 比利时FN SCAR突击步枪
4.22 捷克CZ-805 Bren突击步枪

第五章┃CHAPTER?05
机  枪

5.1 美国M2重机枪
5.2 美国Mk 48轻机枪
5.3 美国M60通用机枪
5.4 美国M249轻机枪
5.5 比利时FN MAG通用机枪
5.6 比利时FN Minimi轻机枪
5.7 苏联/俄罗斯RPK轻机枪
5.8 苏联/俄罗斯RPD轻机枪
5.9 俄罗斯Pecheneg通用机枪
5.10 以色列Negev轻机枪

第六章┃CHAPTER?06
霰弹枪

6.1 美国雷明登1100霰弹枪
6.2 美国AA-12霰弹枪
6.3 美国伊萨卡37霰弹枪
6.4 美国莫斯伯格500霰弹枪
6.5 美国M26模组式霰弹枪系统
6.6 意大利伯奈利Nova霰弹枪
6.7 意大利伯奈利M3 Super 90霰弹枪
6.8 韩国USAS-12霰弹枪
6.9 俄罗斯Saiga-12霰弹枪
6.10 苏联/俄罗斯KS-23霰弹枪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本书精心选取了世界各国近百种最为经典与优秀的枪械,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高清美观的图片对各种类型的枪械进行了全方位展示,让读者能在第一时间识别和欣赏这些武器。为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我们还介绍了每款枪械的趣闻轶事和衍生型号等,尽可能让知识变得丰富、形象、有趣。相信本书能够成为了解和研究枪械的重要参考,为广大军事爱好者提供专项资料。

本书内容紧扣军事专业知识,读者朋友们在熟悉枪械结构、作战性能的同时,还能了解每款枪械的流行文化,图文并茂的内容搭配特别适合作为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参考资料和青少年朋友的军事入门读物。



《兵器图鉴:世界枪械的演进与精髓》 这是一部关于枪械技术革新、发展脉络与实战应用的深度解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宏观且详实的视野,去理解现代火器从萌芽到成熟的辉煌历程。本书不拘泥于单一的分类标准,而是力求从历史、技术、设计理念、使用场景等多个维度,勾勒出全球枪械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 第一章:火器之初——从冷兵器到热兵器的跨越 在深入探讨现代枪械之前,我们必须回溯到那个时代的黎明,火药的诞生与早期火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争的面貌。本章将详细介绍冷兵器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火药传入后,早期枪械(如手铳、火绳枪)的设计原理、材料选择、制造工艺以及其在战场上的初步应用。我们将探讨这些早期武器是如何克服噪音、后坐力、装填速度慢等诸多技术瓶颈,为后来的枪械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会简要提及同期冷兵器在技术上的对抗与演变,以及火器出现后对战术思想产生的初步冲击。 第二章:金属弹壳的革命——中央底火枪械的崛起 金属弹壳的发明是枪械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极大地提高了装填效率、密封性与可靠性。本章将聚焦于中央底火枪械的出现,包括其关键技术突破,例如管退式自动装填机构的早期尝试,以及弹药与枪械的协同发展。我们将深入分析各种早期的栓动步枪、杠杆枪机步枪的设计特点,以及它们如何在士兵手中发挥更强大的火力。同时,也会探讨金属弹壳的生产技术进步,以及其对军队后勤和战术部署的影响。 第三章:射击的艺术——枪管与膛线的精密工艺 枪管的精度和膛线的技术是决定枪械射击精度的核心要素。本章将详细阐述枪管的材料科学、锻造技术、冷锻与热锻的优劣,以及膛线的几何形状、螺旋角度、膛线数量等设计参数对弹丸飞行轨迹、稳定性和射程的影响。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在枪管制造上的技术创新,以及这些创新如何转化为更远的射程、更精准的弹道和更强的穿透力。从早期光滑内膛到精密的膛线,这一演进过程充满了智慧与匠心。 第四章:弹药的演变——从黑火药到无烟火药的革新 弹药是枪械的灵魂,弹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枪械性能的飞跃。本章将深入剖析黑火药与无烟火药的化学成分、燃烧特性、能量释放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将详细介绍无烟火药的出现如何显著提升了枪械的初速、射速和射程,以及其对枪械结构设计提出的新要求,例如如何应对更高的膛压。此外,还会探讨不同类型弹药的设计,如全金属被甲弹、空尖弹、曳光弹、穿甲弹等,以及它们在不同作战环境下的应用。 第五章:后坐力与自动化的探索——半自动与全自动枪械的诞生 从单发手动装填到半自动、全自动射击,是枪械技术发展的又一次质的飞跃。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种自动装填机构的原理,如枪管短后坐式、枪机偏转式、导气式等,并分析它们的机械结构、工作流程以及在不同枪械上的应用。我们将重点探讨半自动手枪、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轻机枪等武器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难点。同时,也会回顾全自动武器出现初期所面临的挑战,例如射速控制、散热问题以及对弹药消耗的巨大需求。 第六章:人机工程学与枪械的“人化” 枪械不仅是冰冷的金属,更是士兵手中延伸的武器。本章将探讨人机工程学在枪械设计中的重要性,包括握持舒适度、瞄准便捷性、保险操作的直观性、以及肩托与抵肩的合理设计。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枪械在人体工程学方面的设计思路,以及如何通过人体工学的设计来提高射击精度、降低射击疲劳、增强射手的战场生存能力。从早期简陋的设计到现代模块化、可调节的枪械,人机工程学的进步贯穿其中。 第七章:口径与弹种的选择——在威力、精度与便携性之间的平衡 口径的选择是枪械设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权衡。本章将深入分析不同口径(如.22LR, 9mm, .45 ACP, 5.56mm, 7.62mm, .308 Winchester等)的弹药特性,包括其弹丸质量、初速、弹道、停止作用以及穿透力。我们将探讨在设计手枪、步枪、轻机枪等不同类型的枪械时,如何根据其预期用途,在“威力”与“精度”、“后坐力”与“便携性”之间做出最佳选择。同时,也会讨论弹药与枪械口径的标准化进程,以及其对军事交流与生产的影响。 第八章:特种枪械的魅力——从狙击步枪到霰弹枪 在广阔的枪械家族中,一些特种枪械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在特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章将聚焦于狙击步枪的精密设计,探讨其长枪管、高精度枪机、专用弹药以及瞄准镜等附件的协同作用。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狙击步枪,例如战术型、反器材型等,以及它们在精确打击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也会介绍霰弹枪在近距离作战中的独特优势,其多弹丸发射的散布特性,以及在执法和狩猎领域的广泛应用。 第九章:枪械的演进——材料科学与制造技术的推动 材料科学的进步是枪械技术不断革新的重要驱动力。本章将追溯枪械制造材料的变化,从早期的铸铁、青铜,到钢材的广泛应用,再到现代高强度合金、复合材料的出现。我们将分析这些材料在强度、耐磨性、轻量化以及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枪械的设计和性能。同时,也会探讨数控加工、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在枪械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实现更复杂的结构设计。 第十章:枪械的未来——智能化与未来战争的展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枪械正朝着更加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迈进。本章将展望枪械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智能瞄准系统、弹药计数与管理、精确弹道修正、集成通信与传感器技术等。我们将探讨这些未来技术将如何改变射击体验、提升作战效能,以及对未来战争形态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也会审视新技术发展背后所伴随的伦理与安全挑战。 《兵器图鉴:世界枪械的演进与精髓》致力于以严谨的态度、翔实的资料和深入的分析,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生动的枪械世界。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武器的百科全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技术进步与军事发展演变的历史长卷。通过阅读本书,您将对这个充满争议却又至关重要的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认知与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从纯粹的收藏价值和装帧工艺来看,这本书绝对是市场上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纸张的厚度和光泽度都选得非常考究,保证了高分辨率图片在不同光线下都能呈现出最佳效果。装帧的工艺细节,比如烫金字体的选择和书脊的加固处理,都显示出出版方愿意投入成本打造精品。拿在手中,你能感受到它不是那种一次性消费的快餐读物,而是可以长期保存、反复翻阅的案头工具书。在内容上,它成功地平衡了专业深度和科普广度,既能满足老玩家对细节的考据,也能让新手快速建立起对该领域的宏观认知。唯一的“小瑕疵”或许在于,某些极为罕见的试验性枪械的资料似乎并未完全收录,可能受限于版权或保密协议,导致“全球”二字略显谦虚,但瑕不掩瑕,整体而言是一部值得拥有和研究的力作。

评分

我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尤其关注近代军事史,这本书虽然侧重于“图解”,但其中穿插的历史背景介绍和技术演变逻辑梳理得非常到位。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为什么某些设计会被采纳,以及这些设计如何影响了特定的战役和军事策略。例如,关于某型突击步枪从栓动到半自动再到全自动的演化过程,作者不仅展示了外形变化,更精妙地分析了膛线设计、导气系统优化背后的物理学原理和战场需求驱动力。这种深度的挖掘,让这本书不再仅仅是“武器图册”,更像是一本可以翻阅的工业革命与冲突美学的交叉学科著作。唯一的遗憾是,对于一些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出现的、具有高度争议性的新型材料应用和隐形技术方面的探索略显保守,或许是受限于资料获取的难度,期待未来版本能有更多突破性的内容补充。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工具书,但读起来体验却出奇地好,阅读体验简直就像在逛一个顶级博物馆,但又可以随时带回家。文字的叙述风格非常克制、精准,没有过多的煽情或夸张的描述,完全以数据和事实说话,这一点深得我心。当我对着某一个复杂的瞄准系统进行研究时,你会发现图例标注极其清晰,每一个部件的名称、功能,乃至口径参数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完全避免了不同语境下术语混乱的问题。对于想快速掌握某一特定枪械核心特征的军迷来说,这种直给的表达方式效率极高。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可能是部分小口径武器的介绍篇幅相对较少,感觉有些意犹未尽,期待未来能看到专门针对特种用途或小众口径武器的细分专题。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惊艳了,硬壳精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质感让人爱不释手。封面和内页的印刷色彩饱和度极高,图片清晰度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仿佛每一把枪械的金属光泽、木质纹理都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它对细节的处理,比如某些特定枪械的内部结构图解,那些微小的零件、复杂的机械联动,都用极其精密的线条勾勒出来,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复杂机械的人,也能大致理解其工作原理。更别提那些历史照片的收录,为冷硬的机械增添了一丝温度和厚重感,让人在欣赏设计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时代背景下兵工科技的演进脉络。不过,如果能增加一个关于枪械保养和清洁的专业章节,那就完美了,毕竟欣赏完这些艺术品,如何让它们保持最佳状态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整体而言,这本书的视觉体验是无与伦比的,绝对值得收藏家们入手。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编目逻辑是我近期读过的所有专业书籍中最让我称赞的。它采用了非常巧妙的分类方式,不仅仅是按时间顺序或国家划分,而是引入了基于设计理念和工作原理的交叉索引。比如,你可以轻松地在“大威力手枪”章节中找到跨越了近百年历史的、采用相似闭锁机构的不同品牌产品进行对比。这种“横向对比”的结构,极大地促进了读者对设计哲学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记住一堆型号和参数。此外,书中的索引做得极为详尽,即便是查找一个模糊的特征描述,也能通过附录中的术语表快速定位到相关页面。这种注重用户体验的编辑手法,体现了编纂者对知识传递的深刻理解。不过,如果能在实体书的扉页部分加入一个二维码链接,导向一个包含高清动态模型或3D拆解动画的在线资源库,那就更具时代感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