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日本著名商學院超人氣課程國內首次引進齣版;日文原版纍計銷量超1400000冊
★一周快速掌握MBA商務精華,升級商業認知,切換MBA思維,提升知識經濟時代的個人競爭力
★經濟管理知識竟然也能如此有料、有趣!
更多優質好書請點擊:
內容簡介
叢書以GLOBIS商學院MBA科目內容為基礎編纂成書,涵蓋市場營銷、經營戰略、邏輯思維、組織管理、管理會計、金融學等六大內容,知識淺顯易懂、基礎實用,能讓初學者輕鬆入門。同時提高闆塊內容專業,滿足瞭專業者精益求精的研讀需求。結閤詳細案例,穿插問答講解,讓讀者有如身臨課堂的感覺。
目錄
"前言/
序章 管理會計都做什麼?/
某棒球隊的故事/
第一章 掌握管理會計的基本/
1.管理會計的基本/
2.企業的戰略與管理會計/
3.靈活性極強的管理會計/
第二章 KPI的設定與活用/
1.好的KPI從戰略開始/
2.更加有效地利用KPI/
3.被眾多企業的KPI采用的財務指標/
4.典型的KPI組閤/
第三章 成本與成本核算—使管理會計得到發展的重要的KPI/
1.成本與成本核算/
2.成本的種類/
3.成本核算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4.盈虧平衡點分析/
5.ABC(基於活動的成本管理)/
第四章 産量會計/
管控流程與關注時間的管理法/
第五章 利用KPI進行管理的集大成—BSC與PDCA/
1.將描繪戰略地圖的KPI組閤起來的BSC/
2.PDCA(Plan-Do-Check-Action)/
第六章 激勵性的管理會計/
1.什麼是激勵性的管理會計/
2.設計評價係統的關鍵/
3.設定與評價相關的KPI/
補充1/
補充2/
結語/
參考圖書/
"
"六、 目錄
前言/
第 1 章 決定事物價值的標準/
1.試著為某個東西“定價”!/
2.金錢的“時間價值”是什麼?/
3.基礎中最重要的 PV、NPV 是什麼/
4.貼現率的重要性/
第 2 章 貼現率由風險決定/
1.怎麼看待貼現率(貼現率與風險)/
2.思考“收益的偏差幅度”—風險性質之 1 /
3.務實的市場風險附加費計算方法/
4.思考“收益的不確定性”—風險性質之 2 /
5.學會使用 NPV 與 IRR(內部收益率)/
第 3 章 風險水平決定事業價值/
1.“資本成本”是什麼?/
2.項目的風險特性/
3.為什麼“說明責任”是必要的?/
第 4 章 如何適應變化的商業價值/
1.現金流量的估算時間與“剩餘價值”/
2.剩餘價值的計算方法/
3.如何看待資産——固定資産與流動資産/
4.如何保持健康的營運資本/
5.如何看待固定資産與流動資産的比例/
第 5 章 如何進行“有效經營”/
1.思考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比例/
2.平衡性最優資本結構是什麼?/
3.控製資金杠杆是非常重要的/
4.什麼是 ROE、ROA、ROI ?/
第 6 章 從金融視角看穿企業價值的本質/
1.事業投資組閤與持續性的關係/
2.M&A; 可以作為協同效應與降低風險的手段/
3.如何將 IR、說明責任與企業價值聯係起來/
4.公司究竟是屬於誰的?/
後記/
"
"前?言/
序章 何為經營戰略?/
戰略即為瞭取勝的策略/
第1章 何為戰略性思考/
1.從“能夠勝利”到“能夠持續勝利”/
2.成為基礎分析的具體手法/
3.市場分析(3C)的方法/
4.思考的速度越來越被重視/
第2章 定式①:規模化戰略/
1.規模化的優點/
2.規模化戰略的推行/
3.作為規格標準的規模化戰略/
4.從成長期到成熟期的轉換和秩序的形成/
第3章 定式②:差異性戰略/
1.成熟期的競爭者的行動/
2.差異化戰略探究/
3.領導的全方位戰略與閤理的矛盾/
第4章 創造價值和市場/
1.市場定位的局限性/
2.藍海戰略/
3.延續藍海的“新常規戰略”/
4.罕見的逆襲現象(商品經濟VS網絡經濟)/
第5章 為瞭創造新市場的戰略性方法/
1.什麼是開拓“新市場”的設想/
2.創造能源源不斷産生創意的環境的方法/
3.有關“新市場”的分析/
終章 全公司製定創造性的組織/
1.産生好創意的組織/
2.醞釀愉悅情緒的方法/
3.讓職員快樂工作的人纔戰略/
後 記/214
參考文獻/221
"
"前?言?/ 001
第1章 理清條理,有邏輯地思考
1.基本原則隻有四個 /
2.令結論具有說服力 /
3.條理不清,便不得要領 /
4.開始論證時,需從所有人都認可的事實起步 /
5.不切中論點等於浪費時間 /
第2章 加快思考速度的思考方法
1.隻要明白“模式”,就能快速得齣正確的結論 /
2.使用“MECE”,無重復,無遺漏;藉助“邏輯樹”,簡明呈現 /
3.便於應用的“矩陣圖” /
4.通過“流程圖”來體現過程 /
5.整理、可視化的“關係圖” /
6.用假說檢驗來提升效率 /
第3章 利用框架來節約時間和精力
1.框架(framework)是加速商務活動的方便工具 /
2.濫用框架等於白費力氣 /
3.3C:簡明地呈現全局(MECE) /
4.用SWOT發掘商機(矩陣圖①) /
5.選軸意味著一切!定位圖與知覺圖(矩陣圖②) /
6.把握優勢和劣勢的價值鏈(流程圖) /
7.摸清行業結構的五力模型(關係圖) /
8.通過實踐來掌握關鍵點 /
第4章 打造具有說服力的主張
1.提齣正確且有說服力的主張 /
2.設定Issue——論點為何? /
3.搭建框架就能弄清需要的信息 /
4.真的如此嗎?質疑事實 /
5.邏輯搭建後深入徹底地思考 /
6.通過文章來錶達 /
第5章 抓住問題本質,得齣解決方案
1.按四大步驟思考問題 /
2.理想狀態與現狀之間的差距即為問題(第一步) /
3.反復問“為什麼”,從而發現原因(第二.三步) /
4.在設立解決方案時必須摒棄“常識”(第四步) /
參考資料 /
後記 /
參考書籍 /
"
"前言
第1章 MBA的市場營銷能告訴我們的事/
1.思考市場營銷的目的/
2.市場營銷的發展史/
3.産品分析:價值大緻可分為兩種/
4.分析顧客嗜好/
5.市場營銷的調查與交流/
第2章 學習基本理論①(市場營銷1.0)/
1.市場營銷的序幕(市場營銷1.0)/
2.市場營銷1.0之後的路/
3.競爭的加入成為2.0的導火索/
第3章 學習基本理論②(市場營銷2.0)/
1.理解市場營銷2.0(STP)/
2.通過事例思考市場營銷2.0/
3.市場營銷不是一條直綫/
4.防守方的STP/
第4章 學習基本手法(Marketing mix市場營銷組閤)/
1.市場營銷組閤的實踐(4P)/
2.根據目的作齣決定/
第5章 市場營銷2.0的界限與品牌管理/
1.“差異化”的界限/
2.品牌管理與品牌(在STP、4P基礎上,市場營銷進一步進化)/
3.品牌化的界限/
第6章 “市場營銷睏境”的暴露與剋服方法/
1.“市場營銷=銷售機製化”論的界限/
2.以ABCD模式思考市場營銷2.0~3.0/
3.“對話型方法”的必要性/
第7章 針對“主觀滿足感”的具體方法(深入市場營銷3.0)/
1.針對STP無法滿足的“主觀滿足感”的方法/
2.“社會貢獻型滿足”(從解決社會問題中産生滿足感的消費者)/
3.前所未有的便利性體驗(藍海戰略)/
4.作為“we”的集閤體的分區/
第8章 市場營銷調查手法的更新/
1.市場營銷調查的目的/
2.市場營銷調查的新潮流/
後 記/
"
"前 言/
序章 為什麼要學習組織管理?/
什麼是組織管理/
第一章 為什麼要在組織中工作?/
1.個人能力有限 /
2.組織與創新的關係/
3.以提升“自我充實感”為目標/
第二章 多樣性的組織形態/
1.核心技術與組織形態/
2.組織與企業戰略/
3.組織文化 /
4.今後的組織的方嚮性 /
第三章 在組織中工作/
1.人事製度 /
2.職業願景 /
第四章 為什麼要有下屬/
1.經理的工作是什麼 /
2.管理與領導/
3.驅動屬下/
第五章 經理的辛勞/
1.人並不隻憑理性行動/
2.個人思考的弊端/
3.經理的終極目的/
第六章 理解組織構造,驅動組織運作/
1.“執行”與“行政”/
2.製定經營戰略/
3.設計組織 /
4.設計、運用人事製度/
5.製作預算/
第七章 總經理/
1.總經理的定位/
2.環境分析與戰略應對 /
3.組織變革 /
4.培養接班人/
第八章 新動嚮/
1.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2.多樣性/
3.網絡組織 /
4.現在的組織與個人之間正在發生什麼?/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3.以提升“自我充實感”為目標
組織是産生社會價值的工具,這一點我們已經在前麵進行瞭說明。為此,組織內部需要各種人之間的協作。然而,勞動者的邏輯有時也會與組織邏輯産生分歧。
對待一個人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像對待一部機器一樣,這或許會在追求生産性時帶來更高的成果,但卻不能長久。從時間進程上看,隻有使構成集體的個人獲得幸福的組織纔會持續擁有較高的生産力。
其原因是,激勵人們工作的最主要的動力是工作本身。這稱之為內部動力。壓抑感情與人性的工作是不會令人感覺工作有趣、關心工作或感到工作有價值。因此,單純將人看做是一部機器的做法會使人的工作質量下降。相反,如果能使員工對工作本身産生興趣、關心工作,那麼員工就會自發地想方設法提高生産力,從而也會輕而易舉地産生創造性。
■工作與生活保持平衡的重要性
工作對於一個人來說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傢庭或地區性社會中過上富裕的生活是工作的巨大動力。因此,在組織思考個人幸福時的關鍵詞就是“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工作與生活平衡”是指不僅要在工作中感覺到價值感和充實感,而且還要在傢庭或生活中擁有充裕的個人時間。這種說法古來有之,最近,內閣府設計瞭“生活與工作協調憲章”,從而使其備受矚目。推齣這一憲章的原因之一也是希望作為應對低齣生率的一環,使女性能夠在有利於生産、育兒的職場環境就職。
在考慮工作與生活保持平衡時,大多數時候“生活”都意味著傢庭或個人的私人時間。將“生活”這一概念擴展開進行解釋,意思就是充實一個人的整個人生。這其中也包含通過工作獲得價值感與社會滿足感。
在日本,大多數企業采用的是統一錄用新人與終身雇傭製度,因此“員工就是傢人”的氛圍極強。比起傢庭生活,很多人一天中的大半時間都是在公司中度過的。作為成人,大半的時間都會與同事在一起,而終身雇傭製度又決定瞭員工會始終麵對相同的麵孔。因此,有些人在退休後,當他迴到傢庭或區域性社會生活時會感覺難以融入其中。
有關統一錄用新人與終身雇傭製度會在第2章中進行說明。另外,工作與生活保持平衡是思考今後的組織管理時的重要課題,會在最後一章中重新進行討論。
……
《精益創業:如何用最小成本驗證偉大商業想法》 一、 作者介紹 埃裏剋·萊斯(Eric Ries)是一位連續創業者、作傢和演講者,也是精益創業理論的創始人。他曾在斯坦福大學、哈佛商學院等多所知名學府任教,並創辦瞭數傢科技公司。萊斯將他在創業過程中的實踐經驗與科學的研究方法相結閤,總結齣瞭“精益創業”這一顛覆性的商業管理理念,旨在幫助創業者和企業以更高效、更低風險的方式實現創新和增長。他的著作《精益創業》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在全球範圍內引發瞭廣泛的討論和實踐。 二、 內容梗概 《精益創業》一書的核心在於提齣瞭一種全新的創業方法論,它區彆於傳統的、基於大量前期規劃和市場調研的“瀑布式”開發模式。萊斯認為,在不確定性極高的創業環境中,過度依賴預測和計劃往往會導緻資源浪費和項目失敗。因此,他倡導一種“科學的創業”方法,即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通過不斷地“構建—測量—學習”的循環來驗證商業想法,並在此過程中進行迭代和優化。 本書的論述圍繞著三個核心概念展開: 1. 精益創業(Lean Startup): 這是本書的靈魂。精益創業的核心理念是將創業視為一個持續學習和實驗的過程。它強調的是“最小可行産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的概念,即用最少的資源開發齣能夠收集用戶反饋的最基本産品版本。通過快速將MVP推嚮市場,創業者能夠獲得真實的客戶數據和反饋,從而驗證其商業假設。 2. 構建-測量-學習(Build-Measure-Learn)循環: 這是精益創業方法論的具體實踐步驟。 構建(Build): 指快速開發齣最小可行産品(MVP)。這裏的“構建”不一定指實體産品,也可以是服務、營銷活動等,隻要能用來測試核心假設即可。關鍵在於速度和成本的最小化。 測量(Measure): 指收集關於MVP錶現的真實數據。這些數據可以是用戶的使用行為、轉化率、留存率、付費意願等等。萊斯強調要使用“可驅動指標”(Actionable Metrics),即能夠指導決策的有效數據,而不是“虛榮指標”(Vanity Metrics),如頁麵瀏覽量等錶麵數字。 學習(Learn): 指基於測量得到的數據,對商業假設進行驗證或修正。如果數據支持假設,則繼續加大投入;如果數據不支持,則需要進行“轉型”(Pivot),即調整産品方嚮、目標客戶、盈利模式等,重新開始構建-測量-學習的循環。 3. 轉型(Pivot)與堅持(Persevere): 這是精益創業方法論在麵對不確定性時的關鍵決策。當通過“測量”階段獲得的數據錶明原始的商業假設存在根本性問題時,創業者就需要果斷地進行“轉型”。轉型不是失敗,而是一種基於學習的戰略調整,它允許創業者在保留現有經驗和資源的基礎上,探索新的可行方嚮。如果數據持續支持商業假設,那麼創業者則應該“堅持”下去,持續投入資源進行優化和規模化。 三、 核心價值與讀者獲益 《精益創業》為讀者提供瞭以下核心價值: 降低創業風險: 通過MVP和“構建-測量-學習”循環,創業者可以在早期階段就發現商業模式的潛在問題,避免在無效的産品或市場方嚮上投入過多的時間和金錢。 加速産品迭代與創新: 精益創業強調快速反饋和迭代,這使得企業能夠更快地響應市場變化,不斷優化産品,保持競爭力。 優化資源配置: 避免大規模的前期投入,將資源集中在驗證核心假設和實現價值創造上,提高瞭資源利用效率。 培養科學的創業思維: 引導創業者從“經驗主義”轉嚮“實驗主義”,以數據和事實為依據進行決策,而非憑空想象。 適用於各類組織: 不僅適用於初創公司,也同樣適用於大企業內部的創新項目,幫助企業擺脫官僚主義和僵化的流程,擁抱敏捷創新。 四、 目標讀者 初創企業創始人與團隊: 希望用最少資源啓動並驗證商業想法的創業者。 産品經理與工程師: 想要更好地理解用戶需求,並以更高效的方式開發産品的團隊。 大企業創新部門與管理者: 尋求內部創新解決方案,希望擺脫傳統模式束縛的團隊。 對商業模式創新感興趣的讀者: 希望學習如何係統性地進行商業探索和驗證的任何人。 對創業和科技領域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瞭解當今最前沿的商業實踐理念。 五、 總結 《精益創業》並非一本教你如何寫商業計劃書的傳統書籍,而是一套指導你在不確定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行動指南。它用一套嚴謹的科學方法論,幫助你區分“真正有價值的創新”與“昂貴的錯誤”,讓你在創業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這本書的核心在於“行動”和“學習”,它鼓勵讀者勇敢地邁齣第一步,然後通過持續的實驗和反饋,不斷逼近成功的彼岸。這本書將徹底改變你對創業的認知,讓你成為一個更具效率和洞察力的商業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