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要和孩子做的100件事

好爸爸要和孩子做的100件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霞 著
圖書標籤:
  • 親子關係
  • 傢庭教育
  • 育兒經驗
  • 父子親情
  • 親子互動
  • 傢庭活動
  • 兒童教育
  • 好爸爸
  • 親子時光
  • 成長記錄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朝華齣版社
ISBN:9787505440531
版次:1
商品編碼:1221248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1-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一個好爸爸勝過100個優秀教師

●媽媽永遠無法替代的“爸爸效應”,父愛的缺失,會讓孩子一輩子都缺鈣

●寓教於樂:本書精選孩子喜聞樂見的100件小事,內容涵蓋瞭孩子八大智能開發的方方麵麵,旨在玩樂中培養孩子的智商、情商、逆商、習慣、性格、社會能力等。讓孩子在縱情玩樂的同時快樂成長,與爸爸一同度過一段溫馨快樂的時光。

●理念科學,深入淺齣,小中見大:本書對100件小事做瞭深入的剖析和解讀,為傢長提供瞭全新的認識視角,讓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釋放齣更多的教育智慧。每小節後附帶的專傢建議,更是錦上添花,使本書的教育理念得到升華。

●這是一本寫給天下父親的心靈成長書:孩子需要的爸爸,不是隻會努力工作、拼命乾活,而是能和他玩耍,為他遮風擋雨,一起陪他看日齣……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愛,並不比媽媽少。


內容簡介

澳大利亞教育研究機構發現:在父親積極參與傢庭教育的傢庭中,孩子更能錶現齣較高水平的閤作與社會技能,發生問題行為的可能性較低。另一調查也錶明,父親經常與孩子在一起,對於孩子的價值觀教育至關重要。對孩子來說,昂貴的玩具、漂亮的衣服以及各種美味佳肴,並不是他們好的玩具。其實在孩子的心裏,真正好的玩具就是父母的陪伴。當爸爸和孩子一起遊戲、一起嬉戲、一起交流時,孩子會得到一生難忘的美好迴憶。

本書精選瞭生活中孩子喜聞樂見的100件小事。諸如陪孩子戶外運動、遊戲玩耍、學習知識、參觀瀏覽、愛心培養等等,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把快樂和教育理念潛移默化地印刻在孩子的心中。


作者簡介

楊霞,資深傢庭教育研究者,國傢二級心理谘詢師。現專注於兒童發展、傢長心理及親子關係的研究,重視父親在傢庭教育中的作用,主張父親應該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其作品發錶於各類教育刊物,文風清新自然,思想深刻獨到,頗受傢長歡迎。著有《窮養男孩的100個細節》《富養女孩的100個細節》等圖書作品。

精彩書評

 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
  ——英國著名學者 哈伯特

  我的父親是怎樣一個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的記憶中他是怎樣一個人。
  ——美國女詩人 安妮·塞剋斯頓

  我想不齣還有比獲得父親的保護和愛更強烈的兒童需要。
  ——心理學傢 西格濛德·弗洛伊德

目錄

1 和孩子一起放風箏 001

2 春暖花開,和孩子一起去寫生 003

3 和孩子一起數星星、辨星座 006

4 鞦高氣爽,帶孩子去爬山 008

5 下雪時,和孩子在雪地裏堆雪人 011

6 和孩子一起玩水,釋放孩子的天性 013

7 和孩子一起去遊樂園瘋一把 015

8 寓教於樂,和孩子一起拼拼圖 017

9 與孩子一起“異想天開” 019

10 教會孩子一種棋類遊戲 021

11 陪孩子學一種樂器 024

12 和孩子玩撲剋牌學數學 026

13 和孩子多做一些思維遊戲 028

14 和孩子一起修理損壞的玩具 030

15 和孩子做一些簡單的科學實驗 033

16 和孩子一起上網、玩遊戲 035

17 和孩子無拘無束地辯論 037

18 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040

19 飯後,和孩子一起散散步 042

20 帶孩子去體驗一次農村生活 044

21 帶孩子看看糧食是怎麼來的 047

22 參加采摘活動,讓孩子體驗收獲的快樂 049

23 留下精彩瞬間,和孩子享受攝影的樂趣 052

24 陪孩子學騎自行車 054

25 陪孩子看他喜歡的動畫片 055

26 和孩子一起享受讀書的樂趣 058

27 和孩子一起製訂學習計劃 060

28 陪孩子一起寫作業 062

29 帶孩子去拜訪老師 065

30 植樹節,帶孩子參加植樹活動 067

31 清明節,和孩子一起祭祖 070

32 端午節,和孩子一起包粽子 072

33 和孩子一起去放孔明燈 075

34 風和日麗,帶孩子一起去釣魚 077

35 帶上帳篷,和孩子去露營 080

36 盛夏,帶孩子去看一次大海 083

37 酷暑難耐,和孩子一起遊泳 085

38 中鞦節,和孩子一起賞月 088

39 鼕日午後,和孩子一起暖暖地曬太陽 090

40 隆鼕,帶孩子去滑冰、滑雪 093

41 和孩子一起過個年味濃濃的春節 095

42 元宵節,和孩子一起放煙花、鬧花燈 098

43 走親訪友,帶孩子去拜年 101

44 帶孩子去爬一次長城 103

45 和孩子去看一次升國旗 106

46 每年和孩子來一次長途旅行 108

47 親自種一盆花,用心去嗬護綠色生命 110

48 和孩子享受園藝的快樂時光 113

49 和孩子一起養一隻小寵物 115

50 和孩子一起觀察小動物 118

51 陪孩子去動物園 121

52 帶孩子參觀科技館,讓孩子體驗科技的魅力 123

53 帶孩子參觀博物館 126

54 親近大自然,帶孩子去植物園 128

55 帶孩子去美術館 131

56 遨遊知識海洋,和孩子逛逛書店 133

57 享受閱讀快樂,帶孩子去圖書館 136

58 和孩子去看體育比賽 138

59 帶孩子聽一場音樂會 141

60 帶孩子去聽一次名人演講 143

61 和孩子去參觀著名的大學 146

62 和孩子一起製作賀卡 148

63 把孩子的精彩童年做成紀念冊 151

64 和孩子一起寫感謝信 154

65 帶孩子參加一堂禮儀課 156

66 帶孩子去一次西餐廳 159

67 帶孩子去朋友傢做客 162

68 和孩子一起招待客人 164

69 帶孩子去參加一次婚禮 167

70 帶孩子參加一次葬禮 169

71 和孩子一起到孤兒院獻愛心 171

72 寒鼕,帶孩子去看望孤寡老人 174

73 和孩子一起幫助他人,學雷鋒 176

74 帶孩子去參加一次公益活動 179

75 和孩子一起給希望工程捐款 181

76 和孩子一起成為環保誌願者 184

77 小鬼當傢,讓孩子體驗柴米油鹽貴 186

78 和孩子一起收集廢品換零花錢 189

79 幫孩子製訂一個短期攢錢計劃 191

80 和孩子一起對生活開支記賬 194

81 和孩子商討他的月度零花錢數目 196

82 和孩子一起開設他自己的獨立賬戶 198

83 帶孩子一起去購物,購物前和孩子做預算 201

84 和孩子討論做生意的話題 203

85 經常和孩子講自己的故事 205

86 帶孩子去你的工作單位 208

87 變身超級大廚,和孩子一起準備晚餐 210

88 陪孩子過一個簡單而有意義的生日 213

89 和孩子一起給媽媽準備生日禮物 215

90 和孩子一起孝順長輩 218

91 和孩子一起做個傢庭大掃除 220

92 為孩子上一堂生動的健康課 223

93 和孩子討論安全常識 225

94 讓孩子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 228

95 和孩子一起背一背傢庭住址和電話 230

96 帶孩子做一次安全演練 233

97 適時跟孩子談談愛情 235

98 及時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238

99 與孩子進行一次心靈對話 241

100 坐下來,和孩子談談人生 244


精彩書摘

1 和孩子一起放風箏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鄭先生下班迴到傢時,女兒鄭璿正津津有味地背古詩。她瞥見爸爸迴來,忙跑過來問:“爸爸,現在可不可以陪我齣去放‘紙鳶’?”雖然鄭先生忙瞭一天工作感覺有些疲憊,但是,看著女兒一副期待的樣子,實在不忍心拒絕,於是故作爽快地說:“好啊,找齣咱傢的風箏,齣門去放風箏!”

鄭璿一齣傢門就興奮得閤不攏嘴,一會兒講解古詩裏“紙鳶”的來曆,一會兒又跟爸爸探討放風箏的方法……歡愉之情溢於言錶。

到瞭放飛地點,鄭璿很認真地研究著這麵長達20米的龍形風箏,龍頭與龍身之間由3條綫連接,左右兩條負責平衡,中間的上綫負責調整角度。因此,接綫的鬆緊十分關鍵。另外,還需要按方嚮一節節展開龍身,以免起飛過程中來迴扭轉。當然,這一切準備工作在爸爸這個“專傢”的引導下,鄭璿很順利地就完成瞭。

開始放風箏瞭,鄭璿纔知道:紙上談兵的討論經不起實戰的考驗,中間經曆瞭各種失敗和沮喪。但是在爸爸的引導下,她細心地感受風嚮與風箏升空過程中牽引的角度和手法的關係,經過反復試驗調整,最終成功放飛。那一刻,鄭璿歡呼起來,仰望“巨龍”蜿蜒騰空,心中滿滿的都是成就感。鄭先生迴想著女兒在放飛風箏過程中的努力與堅持、思考與實踐、幸福與歡樂,感覺和孩子一起放一次風箏意義非凡,而他起初工作的疲憊感早就被放風箏帶來的喜悅衝得煙消雲散。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大自然,也離不開爸爸的陪伴,我們何不拿起手中的風箏與孩子一起到郊外、到曠野中去放飛呢?其實,隨風而起的不僅僅是風箏,還有孩子健康的體魄、愉悅的心情、團結協作的精神、思考問題的能力,更有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情感!

◆ 和孩子一起放風箏可以讓孩子在愉悅身心的同時鍛煉思考能力

放風箏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比如對孩子的視力、肺活量、平衡能力等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當然,放風箏也是一件看似簡單實則不簡單的“技術活兒”,它需要不斷排除各種乾擾因素來靈活控製風箏順利升空,這個過程需要孩子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應對,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當風箏升空以後,孩子還能獲得充分的成就感,緊張的心情也得以舒緩,熱愛運動的情感得以升華。

◆ 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在放風箏過程中爸爸要適當協助

放風箏的難易程度與季節、風嚮、風速以及風箏的類型有很大關係,爸爸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技巧的掌握程度給予適當的幫助,讓孩子能夠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錢先生是個急性子,看著兒子放風箏總是放不起來,他急得不得瞭,隨著風箏落地,他的情緒沮喪到瞭極點:這麼簡單的事情,兒子怎麼就不行呢?於是,他忍不住親自把風箏放上瞭天空,之後把綫繩交給兒子:“好瞭,你放吧!”兒子起初牽著綫放瞭一會兒,後來感覺很沒意思,就央求爸爸迴傢瞭。

之後的幾天裏,兒子內心的挫敗感無法釋懷,對放風箏沒瞭興趣。錢先生為此很納悶,經過與兒子溝通,找到瞭原因,他決定邀請兒子的小夥伴一起放風箏。有瞭上次的教訓,錢先生這次格外尊重孩子“自己動手”的願望,並在孩子手足無措的時候適當給予引導。這次,孩子終於獨立地放飛瞭風箏,臉上充滿瞭笑容。


教育和引導孩子的過程,也是讓孩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任何情況下都應該把孩子作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來看待,因此,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要事事插手,包辦代替。


專傢建議


放風箏前應該跟孩子一起瞭解風箏的來曆、構造、起飛的原理及影響風箏起飛的因素等。在放飛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安全。放風箏,應當選擇視綫開闊的曠野,避免在高大樹木、高壓電綫杆及機場附近。還要備好必要的防護工具,風箏在上空飛翔過程中對綫繩的牽引力很大,要注意給孩子戴好手套,避免對手部造成傷害。另外,還要鼓勵孩子不斷嘗試,不要輕言放棄,讓孩子充分體驗一次放飛風箏給他帶來的愉悅感和滿足感。




2 春暖花開,和孩子一起去寫生



郭新是個靦腆害羞的小男孩兒,遇到事情總是愛往後麵躲,做什麼都有些不自信。爸爸一直希望能找機會跟他聊聊,解開他的心結。一個周末的早上,爸爸說:“新新,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齣去寫生吧!”“寫生?我不會!”郭新本能地說道。爸爸勸說道:“我也不會,我們就當一起齣去玩玩。走吧走吧,這麼好的天不齣去,太浪費瞭!”郭新隻好隨爸爸一起來到瞭小區附近的一處草地。

雖說齣門的時候郭新還有些不情願,但是真的來到瞭大自然中,看到春暖花開、花紅柳綠的景象,郭新還是很開心的。春日的陽光暖暖的,照在他們的身上,父子倆分頭支起瞭自己的畫架,開始瞭“創作”。

很快,爸爸就畫好瞭,他湊到郭新的身邊一看,隻見兒子東一塊西一塊地塗瞭各種顔色,卻沒有一個鮮明的主題。爸爸問郭新:“能給爸爸講講你畫的是什麼嗎?”郭新低下頭嘟囔道:“我不知道該畫什麼,我什麼也不會畫。”

爸爸沒有批評郭新,而是說:“來,兒子,看看爸爸畫的是什麼。”郭新來到爸爸的畫架前一看,爸爸既沒有畫參天大樹,也沒有畫美麗的花朵,而是畫瞭一片綠油油的草地,那些小草有的冒齣瞭嫩綠的小芽,有的還是枯黃的。

爸爸問:“你知道我為什麼會畫小草嗎?”郭新搖搖頭,爸爸意味深長地說:“雖然這些小草跟大樹相比是那麼的弱小,那麼的縴細,但它們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不怕風吹,不怕雨打,堅韌而茁壯地成長著。”聽瞭爸爸的話,郭新若有所悟地點瞭點頭說:“爸爸,我明白瞭。您這是在用小草的頑強來鼓勵我啊。”爸爸聽到郭新這樣說,欣慰地笑瞭。


春暖花開的時節,帶孩子深入大自然。感受這個世界有很多方法,有的爸爸會帶孩子去郊遊,有的爸爸會帶孩子去參觀博物館,而帶孩子進行街頭寫生也是一種非常獨特而又意義深遠的方法。

◆ 帶孩子去外麵寫生,有助於調節他的情緒,提升他感受美的能力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時候,在經曆瞭一個蕭條、寒冷、漫長的鼕天後,帶著孩子走上街頭,走進大自然,讓孩子用眼睛和心靈去觀察、體會春天的勃勃生機,品味到春天所蘊含的希望和美好,有助於增強孩子對於美的感受力和欣賞力。

另外,寫生還有助於調節孩子的緊張、憤怒等負麵情緒,陶冶孩子的情操,培養孩子的耐性,塑造孩子良好的個性。

◆ 帶孩子去外麵寫生,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創造性

寫生可以讓孩子有機會觀察到真實的事物、真實的形狀、真實的空間布局和動態變化。孩子經過仔細的觀察,對景色進行篩選,將自己感受深刻的事物錶現在畫紙上。


景天的爸爸媽媽特意利用周末的時間帶他外齣寫生。當景天正沉浸在自己的創作中時,爸爸走過來說:“你怎麼把白雲畫成黑白條紋的瞭?快改過來!”過瞭一會兒,媽媽又湊過來說:“看,那些花多美啊,把它們也畫在你的畫上吧。”最後,景天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完成瞭一幅“完美”的作品。雖然爸爸媽媽都非常滿意,但是景天很不開心,因為他沒能畫齣自己的心聲。


對於孩子來說,繪畫更多的是一種象徵性的錶現,他們會在自己的畫中錶達自己的情感、想象等,而很少會去對現實進行完全的描摹。孩子都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個性,同樣的場景,同樣的事物,在他們的筆下錶達的方式不同,呈現齣來的效果也不同。傢長過多地指導和乾預,錶麵上看似乎幫孩子完成瞭一件完美的作品,實則卻在無形中壓抑瞭孩子的錶達欲望。


專傢建議


帶孩子去寫生,首先要做好調查,選擇適閤孩子進行創作、能激發孩子創作興趣的地點,比如街頭、公園、校園、名勝古跡等。在寫生的過程中,一定要鼓勵孩子大膽想象,給孩子充分的創作自由,切忌指手畫腳,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剝奪孩子的創造力。


3 和孩子一起數星星、辨星座



星星為什麼會眨眼睛?為什麼有的星星很大,而有的星星很小呢?遙望夜空,看到繁星點點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會不由得發齣各種各樣的疑問。那就帶上他們去數星星、辨星座,研究一下太空吧!


爸爸帶著西月來到瞭郊外度假,白天他們一起爬瞭山,喝瞭山泉水,吃瞭農傢飯,玩得特彆開心,晚上則住在瞭農傢院裏。鄉村的夜晚格外寜靜,人們早早地就入睡瞭,而西月卻精神得怎麼也睡不著。爸爸對西月說:“既然睡不著,我們不如去外麵走走,看看星星。”西月舉雙手贊成:“好啊好啊!”

西月跟著爸爸推開門,一走到院子裏,就被滿天的星星驚呆瞭。“好美好多的星星啊!”西月說。“是啊,這可是在城市裏看不到的美景。”爸爸說。

天空的星星就像一盞盞的小燈籠,有的大,有的小,不停地閃爍著,在鄉村的夜裏顯得格外明亮。“爸爸,你快看,那邊的天空有好多星星在一起,白茫茫的,就像一條河。”西月指著天空中的星星對爸爸說。“嗬嗬,還真讓你說對瞭,那就是銀河。”爸爸笑著說。“哇!原來這就是我們課本上講的銀河啊。真沒想到,我居然能在夜空中看到它。”西月瞪大瞭眼睛,驚訝地說。

“爸爸,我記得你給我講過牛郎織女的故事,那銀河的旁邊是不是有牛郎織女星?” “對啊,來,我來告訴你它們在哪裏。”爸爸抬著頭,仔細地尋找著,“快看,銀河的東邊有三顆星星組閤在一起就像個扁擔,中間那顆就是牛郎星。”西月著急地問:“哪裏哪裏?”她順著爸爸手指的方嚮看去,“啊,我看到瞭!”爸爸的手指移動著,又說道:“銀河對岸那五顆星組閤起來像梭子,其中最亮那顆就是織女星。”西月趕緊隨著爸爸手指的方嚮找去,“哦,還真像呢”。“爸爸爸爸,你再教我認認彆的星座吧。”西月央求道。爸爸笑著說:“好啊。”就這樣,父女倆在夏夜的星空看瞭好久好久的星星,而這一夜也給西月和爸爸留下瞭最美好、最難忘的迴憶。


認識星星、辨識星座是孩子對天文學最初的感性認識,也是孩子打開科學大門的鑰匙。有心的爸爸帶上孩子去一探究竟,來一場親子觀星之旅吧!

◆ 和孩子一起數星星、辨星座,有助於培養孩子熱愛鑽研的精神

德國哲學傢康德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種東西能夠深深震撼人們的心靈,其中一種就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對於孩子們來說,星空神秘而充滿瞭無窮的魅力,太空中有多少星星?除瞭地球,其他的星星上有人住嗎?星際旅行會是什麼樣子?這些謎團都深深地吸引著孩子。為瞭更加深入地瞭解星星、瞭解太空,孩子會自動自發地閱讀、查找大量資料,獲取天文學的知識,解開各種疑問。孩子天生的好奇心激勵著他不斷地解答著一個又一個問題,不斷地嚮著新的謎團前進。這不但是他探尋、研究、發現的過程,更是他拓展視野、踏入科學殿堂的精神動力。

◆ 和孩子一起數星星、辨星座,爸爸可以適當為孩子提供必要的工具

澤文愛上瞭天文知識,每天都對著《大宇宙百科全書》看半天。他對爸爸說:“爸爸,什麼時候我們一起去看星星吧。”爸爸一口就答應瞭他的要求:“好的。”幾天後,爸爸休假時帶他去瞭一個度假村。晚上天空果真有滿天的星鬥,澤文興奮極瞭,拉著爸爸跑到外麵,“爸爸,你看那邊有好多星星聚在一起,你知道那是什麼星座嗎?”爸爸說:“這個我還真不知道。”澤文得意揚揚地說:“這是仙後座。你看,爸爸,那邊是大熊座,那邊是小熊座……”爸爸很驚訝地看著澤文,“沒想到你還對星座這麼瞭解呢。”澤文不好意思地笑瞭。不過,他猶豫瞭一會兒,非常鄭重地說:“爸爸,我真的好想有一架天文望遠鏡,這樣我就能更加清晰地看到我想觀測的星座瞭。我還想觀測到更多的天文現象,學習更多的天文知識。”爸爸看著澤文誠懇的樣子,也很嚴肅地說:“嗯,爸爸考慮一下。”

幾天後,爸爸真的給澤文買瞭一架天文望遠鏡。澤文高興極瞭,從此一頭紮進瞭天文學的世界裏。


孩子的興趣愛好有瞭父母的支持,往往纔能走得更遠。對於絢麗的星空,有的孩子可能隻是淺嘗輒止,看看即可,而有的孩子卻癡迷不已,尋根究底,希望能有更深入的瞭解。對於興緻盎然的孩子,有條件的傢庭不妨給他買一架可以觀星的望遠鏡,這樣既有助於孩子更加清晰地觀星,也能促進孩子深入鑽研專業的天文知識,當遇到一些奇特的天文現象時,比如流星雨,也更便於孩子觀測。


專傢建議


現在城市裏的孩子很難看到滿天的繁星。孩子們想要瞭解星星,辨識星座,一方麵可以多閱讀一些這方麵的圖書,另一方麵則可以多利用天文館。爸爸不妨在閑暇的時間,多帶孩子去參觀。在天文館裏通常會有各種專業、科學、豐富的星座知識和天文知識,還有專業的人員進行講解,從而給孩子更加直觀豐富的體驗。如果有條件能去天文颱參觀,那對孩子而言更是非常有益的實踐活動。



《父子情深:100個讓愛更靠近的親密瞬間》 一份給父親的行動指南,開啓一段從未有過的親密旅程。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傢庭的意義愈發凸顯。而父親,作為傢庭中至關重要的角色,扮演著引導者、保護者、玩伴和榜樣的多重身份。然而,許多父親在扮演這些角色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他們渴望與孩子建立更深厚的聯結,卻又不知從何入手。市麵上關於育兒的書籍琳琅滿目,但真正能觸及父子之間那種獨特情感紐帶,並提供切實可行、富有溫度的行動建議的,卻少之又少。《父子情深:100個讓愛更靠近的親密瞬間》應運而生,它並非一本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是一份飽含真摯情感的邀請函,邀請每一位父親踏上一段探索父子關係全新可能性的旅程。 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愛,需要被看見,需要被行動。它不隻是關於“你應該做什麼”,更是關於“你可以如何去做,纔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並與你一同成長”。我們深知,成為一個好父親,並非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持續學習、不斷實踐、用心經營的過程。這份指南的誕生,源於對無數傢庭中父子互動場景的細緻觀察,以及對那些溫暖、動人、充滿成長的瞬間的深刻提煉。它涵蓋瞭從日常生活點滴到特殊時刻的慶祝,從基礎的陪伴到精神的引導,全方位地構建瞭一個豐富而具體的父子互動圖譜。 一、 搭建信任的基石:那些看似微小卻意義深遠的瞬間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安全感和信任感。父親的穩定存在,是孩子心靈最堅實的後盾。這本書的第一部分,將聚焦於那些能夠迅速拉近父子距離,建立深厚信任的日常活動。 睡前故事的魔法: 曾經,睡前故事是母親的專屬領域。但我們鼓勵父親們,用自己獨特的聲音,為孩子講述那些經典的童話、奇妙的冒險,或是貼近孩子生活的溫馨小故事。這不僅是放鬆和助眠,更是想象力的啓迪,是父子間私密的對話時光。想象一下,在柔和的燈光下,父親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在孩子耳邊編織著奇幻的世界,這該是多麼溫暖而充滿力量的畫麵。 一起探索“為什麼”: 孩子是天生的探險傢,他們對世界充滿瞭好奇。當孩子提齣一個又一個“為什麼”時,父母往往會感到疲憊。這本書會提供一些方法,引導父親們如何以一種有趣、啓發性的方式,與孩子一起尋找答案。這可能是一次簡單的戶外觀察,一次網絡搜索,甚至是一次小小的科學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習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以及“爸爸願意陪我一起探索”的珍貴感受。 共同的“秘密基地”: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小世界,或是房間的一個角落,或是一個充滿想象的虛擬空間。父親可以通過參與其中,建造一個父子共有的“秘密基地”。這可以是一張床上的帳篷,一個用紙箱搭起來的小屋,或是一起構思的探險計劃。在這個屬於他們的小天地裏,孩子能夠放下戒備,盡情釋放自我,而父親則能以更輕鬆、更平等的方式,走進孩子的內心。 小小的“戰利品”收藏: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收集一些他們認為珍貴的小物件,可能是公園裏撿到的一片奇特的葉子,一次旅行帶迴來的小石頭,或是自己製作的一幅畫。父親的參與,可以將這些小小的“戰利品”變成珍貴的“寶藏”。可以一起製作一個“寶藏盒”,或是搭建一個展示架,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收藏是被父親認真對待和欣賞的。這不僅僅是收集物品,更是收集迴憶,收集對生活的熱愛。 二、 培養共同的興趣:玩轉生活,創造屬於父子的專屬記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維係親子關係的絕佳紐帶。當父親能夠找到並發展與孩子共同的興趣時,親子關係將變得更加牢固和有趣。 運動的魅力,不止於輸贏: 無論是踢足球、打籃球,還是簡單的戶外跑步、騎行,運動都能成為父子間絕佳的互動方式。這本書強調的不是輸贏,而是過程中的閤作、鼓勵和共同的挑戰。父親可以成為孩子的教練,也可以是孩子的隊友,更可以是那個在孩子跌倒時給予鼓勵的人。在揮灑汗水的同時,孩子學會的不僅僅是運動技巧,更是團隊精神、堅持不懈的毅力,以及“爸爸和我一起努力”的歸屬感。 廚房裏的“大廚”與“小幫手”: 很少有孩子不喜歡美食,而廚房,則是創造美食奇跡的魔法空間。讓孩子參與到簡單的烹飪過程中,從洗菜、擇菜,到攪拌、烘烤,每一步都充滿樂趣。父親可以藉此機會,傳授一些基本的烹飪技巧,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體會到勞動的價值,以及親手製作食物的成就感。想象一下,父子倆一起完成一道美味佳肴,然後一同享用,這該是多麼溫馨而有成就感的時刻。 模型、拼圖與創造的樂趣: 無論是精緻的航海模型,還是色彩斑斕的拼圖,亦或是樂高積木的搭建,這些都能極大地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父親的參與,可以將原本可能獨自進行的活動,變成一次充滿互動的親子挑戰。一起研究圖紙,一起尋找零件,一起解決難題,每一次的閤作,都是一次智慧的碰撞,一次默契的培養。 音樂與藝術的共鳴: 也許父親不是音樂傢,也不是藝術傢,但這並不妨礙與孩子一起享受音樂和藝術的魅力。可以一起學習一種簡單的樂器,比如尤剋裏裏或口琴;可以一起去聽一場音樂會,或是參觀一場畫展;甚至可以一起創作一首簡單的歌麯,或是一幅塗鴉畫。重要的是,在共同的藝術體驗中,找到彼此的情感共鳴,釋放內心的創造力。 三、 跨越年齡的溝通:理解、傾聽與適度的引導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溝通方式也需要不斷調整。這本書將提供一係列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父親們打破代溝,與孩子建立更加平等、開放的溝通模式。 傾聽,是最好的愛: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滔滔不絕的道理,而是被認真傾聽。當孩子分享他們的煩惱、喜悅,或是天馬行空的想法時,父親能否放下手中的事情,專注地看著孩子,用眼神和語言傳遞“我在認真聽”的信息?這本書將指導父親們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如何通過提問,引導孩子更深入地錶達自己,以及如何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化解可能齣現的衝突。 共同麵對挑戰,學習解決問題: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比如學習上的睏難、朋友間的爭執,或是內心的迷茫。父親的角色,不是替孩子解決所有問題,而是與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共同尋找解決方案。本書將提供一些策略,幫助父親們如何在孩子遇到挫摺時,給予恰當的支持和引導,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並從錯誤中成長。 分享生活中的智慧,而非說教: 父親的閱曆和智慧,是孩子寶貴的財富。然而,這種分享並非簡單的“講道理”,而是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件,以故事、比喻等方式,潤物細無聲地傳遞。例如,在一次旅行中,分享對不同文化的見解;在一次失敗的嘗試後,分享堅持的意義。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吸收父親的人生經驗。 理解孩子的“不同”,接納成長的痕跡: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朋友圈,甚至可能會有一些讓父母感到陌生的愛好。父親是否能夠理解並接納孩子的“不同”?本書將鼓勵父親們,放下固有的期待,嘗試走進孩子的世界,去瞭解他們的興趣,去傾聽他們的聲音,並在此基礎上,給予適度的引導和支持。 四、 珍藏的時光:用儀式感點亮特殊時刻,讓愛意綿長 生活需要一些儀式感,尤其是在傢庭中。這些特殊的時刻,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更能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珍藏的美好迴憶。 生日的驚喜與祝福: 生日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節點。除瞭物質上的禮物,更重要的是父親能夠花心思,為孩子準備一個充滿驚喜和祝福的生日。這可能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傢庭聚會,一次意義非凡的旅行,或是一封飽含深情的親筆信。讓孩子感受到,這個日子對他有多麼特彆,爸爸有多麼愛他。 節日的溫馨與傳承: 各種節日,都是連接傢庭情感的絕佳機會。父親可以與孩子一起,為節日增添一些特彆的儀式感,比如一起裝飾節日氛圍,一起準備節日大餐,或是講述與節日相關的傢族故事。這不僅僅是慶祝,更是文化的傳承,是傢庭價值觀的傳遞。 “無理由”的肯定與贊美: 很多時候,父親的贊美會帶有“如果你考瞭高分,爸爸就奬勵你……”的條件。本書倡導的是“無理由”的肯定與贊美。當孩子努力瞭,但結果不盡如人意時,父親的“我為你付齣的努力感到驕傲”會比任何物質奬勵都更有力量。這種無條件的愛,是孩子建立自信,勇敢嘗試的最大動力。 為孩子的成長按下“快門”: 孩子的成長,轉瞬即逝。父親能否成為那個細心的記錄者?不隻是用相機,更是用心去記錄。可以寫下孩子的成長日記,收集孩子的作品,或是在重要的時刻,為孩子錄製一段祝福視頻。這些珍貴的瞬間,將成為父子間永恒的迴憶,在未來的歲月裏,散發著溫暖的光芒。 《父子情深:100個讓愛更靠近的親密瞬間》 是一份充滿愛與智慧的禮物,它獻給每一位渴望與孩子建立更深厚聯結的父親。它鼓勵父親們,放下忙碌,用心去感受,用行動去錶達。這本書中的每一個“件事”,都經過精心設計,旨在激發父子間的互動,創造獨一無二的親密瞬間。它相信,最好的教育,源於最深的陪伴;最偉大的父愛,體現在每一個平凡而又不凡的日常之中。翻開這本書,您將開啓一段充滿驚喜、溫暖和成長的父子情感之旅,讓愛,在每一個瞬間,都變得更加清晰可見,觸手可及。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魅力在於其強大的畫麵感和情緒感染力,它不是一本枯燥的說明書,而更像是一部溫馨的傢庭紀錄片。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想象自己正身處書中所描繪的場景中,與作者和他的孩子一同體驗那些歡笑與淚水。書中對“共同創造迴憶”的重視程度,令我印象深刻。它提倡的不是傢長單嚮地給孩子製造“童年樂園”,而是鼓勵雙方共同參與到傢庭生活的創造中去。比如,如何讓孩子參與到傢庭決策中,哪怕是選擇下個月的傢庭活動主題,或者一起設計院子裏的一個小小角落。這種“共同建設”的過程,極大地增強瞭孩子的歸屬感和對傢庭的責任感。此外,書中對“身體語言”和“非語言交流”的細緻分析也很有價值。作者強調,在孩子還無法用精準語言錶達時,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鼓勵的眼神,其傳遞的信息量遠超語言。這種對人類最原始、最純粹的連接方式的強調,提醒著我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不要忘記最核心的人文關懷。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麵鏡子,讓我清晰地看到瞭自己可以變得更好的方嚮,它給予的不是答案,而是通往智慧的鑰匙。

評分

從結構和內容的廣度來看,這本書的布局非常巧妙,它沒有拘泥於單一的年齡段教育,而是展現齣一種跨越成長期、不斷迭代升級的親子互動哲學。它像一本成長的地圖冊,不僅指導傢長如何應對幼兒的哭鬧,也為如何與青春期開始擁有獨立思想的孩子對話提供瞭思路。我尤其欣賞它對“失敗教育”的重新定義。書中提到,每一次孩子嘗試而未成功的事情,都是一次寶貴的“數據收集”,傢長需要做的不是指責,而是幫助孩子分析“為什麼這次沒有成功”,並鼓勵他們根據這些數據調整策略。這種“成長型思維”的植入,不僅僅是針對孩子,更是對傢長自身的思維升級提齣瞭要求。書中對“挫摺教育”的論述,簡直是打破瞭傳統觀念的桎梏。它不再鼓吹“要讓孩子吃苦”,而是強調如何“有質量地麵對睏難”。比如,如何引導孩子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自然後果”,而不是總是由傢長代為收拾殘局。這種由內而外的能力培養,纔是為孩子未來獨立生活打下的堅實基礎。這種前瞻性和係統性,讓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育兒指南,更像是一部關於“傢庭教育哲學”的深度探討。

評分

最近翻閱瞭一本讓我深思許久的書,雖然手頭沒有明確的書名,但它給我帶來的震撼和啓發,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全新育兒境界的大門。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樸實,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更多的是從一個真正走在育兒路上的父親的視角齣發,娓娓道來他與孩子相處的點滴感悟。我尤其欣賞它在描繪日常小事時所展現齣的細膩和真誠。比如,書中提到一個關於“傾聽”的章節,作者並沒有直接喊齣“要多聽孩子說話”的口號,而是用瞭一個非常生活化的場景:孩子因為一個積木搭不好而沮喪,作者沒有急於提供解決方案,而是默默地坐在旁邊,用眼神和肢體語言錶達齣“我在這裏,你可以告訴我發生瞭什麼”。這種“在場感”和“共情力”的培養,遠比空洞的說教來得有力。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的“幫助”,其實是在剝奪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全書貫穿著一種尊重孩子主體性的思想,引導我們去觀察、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真實需求,而不是簡單地用成人的邏輯去評判。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比任何復雜的心理學模型都要貼近生活,也更具操作性。讀完後,我常常會停下來,審視自己過去與孩子的互動模式,那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是無法用言語完全錶達的。

評分

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節奏把握得非常到位,它避免瞭那種一味鼓吹“完美父愛”的虛假光環,反而坦誠地揭示瞭為人父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挫敗感和自我懷疑。這使得文字充滿瞭煙火氣和共鳴感。作者在描述自己如何從一個“控製狂”父親,逐漸過渡到一個“放手支持者”的過程中,那種掙紮、反復和最終的和解,寫得尤為動人。其中有一段關於“設立界限”的論述,顛覆瞭我過去對“嚴格管教”的理解。書中提倡的界限,不是冰冷的規則堆砌,而是基於“尊重和安全”的相互約定。例如,在處理孩子發脾氣時,作者提齣一個“緩衝三步法”:先接納情緒(“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再重申底綫(“但是我們不能扔東西”),最後提供替代行為(“你可以選擇打枕頭”)。這個過程,既維護瞭規則,又確認瞭孩子的情緒價值,這種平衡術的闡述,堪稱教科書級彆。這本書真正教會我的,是如何在愛與規則之間找到那個充滿彈性的中間地帶,既不溺愛,也不壓抑。它讓我意識到,一個真正成熟的父親,首先需要學會管理和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對“高質量陪伴”這一模糊概念進行瞭極其具象化的拆解和重構。我們總是在談論陪伴,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過去)的陪伴往往是“物理上的在場,精神上的缺席”——孩子在玩,傢長在刷手機。這本書沒有批判這種現象,而是提供瞭一係列極具創意的互動指南。它似乎有一套完整的體係,將“玩耍”提升到瞭“學習與連接”的高度。例如,書中詳細描述瞭如何利用餐桌時間進行“無目的的對話”,即不以灌輸知識為目的,而是純粹分享彼此一天的奇遇,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這種對話的質量,遠超傢長在輔導作業時那種緊張兮兮的“查崗”。更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書中對“儀式感”的強調。它並非指鋪張的慶祝,而是將日常小事賦予特殊的意義,比如“周五的披薩之夜”或者“雨天探險計劃”。這些精心設計的小小“儀式”,構建起瞭孩子對傢庭生活穩定、溫暖的預期,形成瞭強大的情感錨點。這套方法論的精妙之處在於,它不需要花費大量金錢或時間,卻能極大地提升親子關係的粘閤度,讓孩子感到自己被看見、被重視。這種對“心力”投入的細緻指導,是許多育兒書籍中常常被忽略的“軟實力”。

評分

二、作者作品:http://142.91.216.165/

評分

很好,言簡意賅,淺顯易懂,讓迷茫的我們找到瞭方嚮,更加的瞭解孩子,也更加認識到我們錯誤的教育方法,孩子大瞭,有瞭自己的思想,看瞭之後更加清楚瞭和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評分

做個好爸爸很不容易…希望可以讓老公和寶寶成為最好的朋友…

評分

還不錯的,買來看看吧

評分

給女兒買的,寶貝不錯很喜歡

評分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評分

一個好母親是一所學校,而一個好爸爸勝過一百個校長。。。

評分

老公自己買的書,學習下如何做個好爸爸,看著還不錯!內容豐富

評分

還不錯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