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神农本草经(白话版)

图解神农本草经(白话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解经典》编辑部 著,《图解经典》编辑部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
  • 本草
  • 神农本草经
  • 图解
  • 白话
  • 养生
  • 健康
  • 传统文化
  • 药用植物
  • 中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782796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26620
品牌:ZITO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52
字数:60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全方位完美呈现中药学源头之书,不仅告诉你有多好,还告诉你怎么用。

  ★药书之祖,药理源头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zui早的药学专著、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现代释名,图解全面

  1360幅精美图片,完美呈现药材性状;365幅疗效部位示意图,全面图解药效特点。深入挖掘63种常见本草背后的文化内涵、医用价值,带你探寻随处可见却从未在意的本草之美。

  ★精选附方,简单实用

  甘草可治痘疮,百合可滋润肺胃、抗霾止咳,白瓜子、桃花、白杨皮研磨成粉可美容护肤,白芷与吴茱萸等份泡水漱口可治牙痛……1500余剂处方,取材方便,简单易行。

  ★图片精美,装帧雅致

  精选千余幅精美手绘、摄影图片,全方位呈现《神农本草经》所列品物自然、艺术之美。封面采用特种涂布纸,兼顾手感细腻与画面鲜活。


内容简介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是我国现存zui早的药学专著,全书分三(或四)卷,收载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以对应天、地、人三界,反应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为了更全面、完美地呈现这部医学经典,《图解神农本草经》对原著进行了一系列的编辑创新:首先,以清代顾观光的《神农本草经》辑本为底本,准确译出白话文。其次,从《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多部医书中摘取药方,增添实用性;特选63味药,专题展示其文化内涵。再次,对每味药用古本线描图、现代摄影图、精美彩绘图、人体牵线图共四类图示进行阐释。让你重新认识这部流传了5000年的本草使用指南,发现其被忽略的美。


作者简介

  《图解经典》编辑部是紫图图书公司的重点编辑团队,以经验丰富的编辑为策划骨干,联合三十多位专家和学者为顾问,对人文社科领域的经典著作和主题进行全新图解式解读,十年来陆续推出的系列图书涵盖文化、哲学、艺术、宗教、历史各类题材,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

内页插图

目录

神农本草经卷一

序例

神农本草经卷二 上品

丹砂26

云母28

玉泉30

石钟乳31

矾石32

消石33

朴消34

滑石35

空青36

曾青38

禹余粮38

太一余粮40

白石英41

紫石英42

五色石脂44

菖蒲45

菊花47

人参49

天门冬51

甘草53

干地黄55

术57

菟丝子59

牛膝61

茺蔚子63

女萎64

防葵66

麦门冬67

独活69

车前子70

木香72

薯蓣75

薏苡仁76

泽泻78

远志79

龙胆82

细辛83

石斛85

巴戟天86

白英88

白蒿89

赤箭90

菴闾子92

菥蓂子93

蓍实94

赤芝95

黑芝96

青芝97

白芝97

黄芝98

紫芝99

卷柏100

蓝实101

蘼芜103

黄连104

络石106

蒺藜子107

黄芪109

肉苁蓉111

防风112

蒲黄114

香蒲115

续断116

漏芦118

天名精119

决明子121

丹参122

飞廉124

五味子125

旋花126

兰草127

蛇床子129

地肤子131

景天132

茵陈蒿133

杜若135

沙参136

徐长卿137

石龙刍139

云实140

王不留行141

牡桂143

菌桂144

松脂145

槐实147

枸杞148

橘柚150

柏实151

茯苓153

榆皮155

酸枣仁156

干漆158

蔓荆实159

辛夷160

杜仲161

桑上寄生162

女贞实164

蕤核165

藕实茎166

大枣168

葡萄170

蓬蘽171

鸡头实172

胡麻173

麻蕡 176

冬葵子177

苋实178

白瓜子179

苦菜181

龙骨182

麝香184

熊脂186

白胶187

阿胶188

石蜜190

蜂子192

蜜蜡193

牡蛎194

龟甲196

神农本草经卷三 中品

雄黄202

雌黄204

石硫黄205

水银206

石膏208

磁石209

凝水石211

阳起石212

理石213

长石214

石胆215

白青216

扁青217

肤青218

干姜218

耳实 221

葛根222

栝蒌根224

苦参225

茈胡227

?芎229

当归230

麻黄232

通草234

芍药235

蠡实237

瞿麦238

元参240

秦艽242

百合243

知母245

贝母246

白芷248

淫羊藿250

黄芩251

石龙芮254

茅根255

紫苑257

紫草258

茜根259

败酱261

白鲜262

酸浆264

紫参266

藁本267

狗脊268

萆薢 269

白兔藿270

营实271

白薇272

薇衔274

翘根275

水萍276

王瓜278

地榆280

海藻281

泽兰283

防己284

牡丹286

款冬花288

石韦289

马先蒿291

积雪草292

女菀293

王孙294

蜀羊泉295

爵床297

栀子298

竹叶299

蘖木301

吴茱萸303

桑根白皮305

芜荑307

枳实308

厚朴310

秦皮311

秦椒313

山茱萸314

紫葳316

猪苓317

白棘318

龙眼319

木兰321

五加皮322

卫矛324

合欢325

彼子327

梅实328

桃核仁330

杏核仁332

蓼实334

葱实335

薤337

假苏338

水苏340

水斳341

发髲342

白马茎344

鹿茸345

牛角 347

羊角 348

牡狗阴茎350

羚羊角351

犀角353

牛黄355

豚卵357

麋脂358

丹雄鸡359

雁肪361

鳖甲362

鱼甲 364

蠡鱼365

鲤鱼胆366

乌贼鱼骨367

海蛤369

文蛤370

石龙子372

露蜂房373

蚱蝉375

白殭蚕376

神农本草经卷四 下品

孔公孽380

殷孽380

铁精381

铁落382

铁383

铅丹384

粉锡386

锡镜鼻387

代赭石388

戎盐389

大盐390

卤碱392

青琅玕393

礜石394

石灰395

白垩397

冬灰398

附子399

乌头400

天雄403

半夏404

虎掌405

鸢尾407

大黄408

葶苈410

桔梗412

莨菪子413

草蒿415

旋覆花 417

藜芦418

鈎吻420

射干421

蛇合423

常山425

蜀漆426

甘遂427

白敛429

青葙子430

雚菌432

白芨433

大戟435

泽漆436

茵芋437

贯众439

荛花440

牙子442

羊踯躅443

芫花445

姑活447

别羇447

商陆448

羊蹄449

萹蓄451

狼毒452

鬼臼453

白头翁454

羊桃456

女青457

连翘458

石下长卿460

?茹461

乌韭462

鹿藿463

蚤休464

石长生465

陆英466

荩草467

牛扁468

夏枯草469

屈草471

巴豆471

蜀椒474

皂荚475

柳华477

楝实478

郁李仁480

莽草481

雷丸483

梓白皮484

桐叶485

石南487

黄环489

溲疏489

鼠李490

松萝492

药实根493

蔓椒494

栾华495

淮木496

大豆黄卷496

腐婢498

瓜蒂499

苦瓠501

六畜毛蹄甲502

燕屎503

天鼠屎504

鼺鼠505

伏翼506

蝦蟆508

马刀509

蟹510

蛇蜕511

蝟皮513

蜣螂515

蛞蝓516

白颈蚯蚓517

蛴螬519

石蚕520

雀瓮521

樗鸡522

斑猫523

蝼蛄525

蜈蚣526

马陆528

地胆529

萤火530

衣鱼531

鼠妇532

水蛭533

木?535

蜚?536

蜚蠊537

?虫538

贝子539

附录/541


精彩书摘

  茯苓

  《神农本草经》上说:茯苓,味甘,性平。主治过度忧郁导致胸胁有气上逆或惊吓导致恐惧不安和心跳加速;消除胃脘的聚积疼痛;治疗发冷发烧烦闷,咳嗽,口燥舌干;使小便通利。长期服用可安和魂魄,颐养心神,耐饥饿,寿命延长。茯苓也叫茯菟,生长在山的土石上且有流水的地方。

  《本经》中所说的茯苓实际上是白茯苓。它味甘,性平,主治胸胁间气逆上冲,内心忧闷愤恨,或由于惊吓而出现的恐惧不安、心悸;能治疗胃脘部气滞而导致的扭结疼痛,忽冷忽热,胸中烦闷,咳嗽喘逆,口舌焦躁等症;还能通利小便。长期服用可安定精神,延长寿命。

  茯苓味甘淡,性平。味甘能补益中气,味淡能通利九窍。中气得补,于是心脾之气充实;九窍通利,从而邪热自解。心脾之气充实了,就会消除忧愁烦闷等不安情绪;邪热解除了,那么胃脘部扭结疼痛、烦躁闷满、咳嗽喘逆、口干舌燥等症状也就得到了缓解。另外,古人认为,茯苓淡利窍,甘助阳,是除湿的良药,它有补益脾胃之气,驱逐停积的水液,并生津导气的功效。现代临床上,茯苓通常用来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安神宁心,适用于脾虚泄泻、消化不良、心悸失眠等症;还可用来祛除湿邪,治疗小便不利、水肿等症;也可治疗痰饮内停于胃导致呕吐清水,及痰饮停在肺导致咳嗽痰多等症。

  关于茯苓利湿的功效,可追溯到元朝以前,传说成吉思汗曾用它治好了三军将士的风湿病。茯苓还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在古代一直被神话为延年不老的仙药。相传一位隐居在嵩山的人,常服食赤箭和茯苓,百岁之后,尽管身体肌肉已经消瘦殆尽,但眼睛里依然放射出紫色光芒,白天能看到星星和月亮;听力也非常好,能辨别好几里外的声音。苏东坡也是茯苓强体的有利证明,他曾亲历了服用茯苓后身体由弱变强的过程,并且晚年时,依然保持强壮的身体和旺盛的创作力。清代末年,慈禧太后对茯苓非常推崇,并命人将其做成宫廷名点,后来传入民间,如今仍是北京的特产。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茯苓还含有茯苓多糖,可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

  【治疗方剂】(仅供参考)

  治心神不定、恍惚健忘

  茯神62 克(去皮),沉香15.6 克。上药共研末,加炼蜜做成小豆大小的丸,每次饭后用人参汤送服30丸。

  茯苓养生

  自古以来,茯苓便是仙家必备的滋补食品,又是医者常用的药物。凡是讲究修身养生、追求延年的人,都非常注重服用茯苓。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的膳食中已经出现了以茯苓为原料的茯苓酥、茯苓饼等。宋代文学家苏东坡非常喜爱吃茯苓饼,因而他年过六旬仍身体强健并保持惊人的记忆力,在他的《东坡杂记?服茯苓赋》中记述:“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另外,茯苓的美容功效也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家对慈禧太后的养颜益寿药方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常用的补益中药共64 种,而使用率最高的就是茯苓,高达78%。可见,茯苓的各种养生保健作用早为人们所知。


前言/序言

  再识《本经》,感五千年之美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现存zui早的药学专著。我国古时,大部分药物都是植物药,所以“本草”成了它们的代名词,这部书以“本草经”命名便源于此。汉代托古之风盛行,人们尊古薄今,为了提高该书的地位,便借用神农遍尝百草发现药物这一妇孺皆知的传说,将神农冠于书名之首。该书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医学史界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它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整理、总结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而至清代,以顾观光辑本zui接近本经原貌,因此流传zui广。

  《神农本草经》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首次系统总结,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构思巧妙,全书分三(或四)卷,为了对应一年365日,书中收载了药物365种,这些药物被分为上、中、下三品,以应天、地、人三界,反映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全书共包含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上品120种为君,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灵芝;中品120种为臣,无毒或有毒,主养性,具有补养及治疗疾病的功效,如黄芩、牛黄;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如巴豆、大黄。

  《神农本草经》的历史地位是不可低估的,它对东汉以前零散的药学知识做了系统总结,其中包含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被历代医家视若珍宝;而且它作为药物学著作的编撰体例也被长期沿用。作为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本经》依循《内经》提出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也将药物以朝中的君臣地位为喻,来表明其主次关系和配伍法则。《本经》对药物的性味也有详尽的描述,指出寒、热、温、凉四气和酸、甘、苦、辛、咸五味是药物的基本性情,可针对疾病的寒、热、湿、燥不同性质选择用药。如寒病选热药,热病选寒药,湿病选温燥药,燥病选凉润药等。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药学的一大关键,《本经》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很长一段时期内,《神农本草经》都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书中对于药物性质的定位和对其功能主治的描述十分准确,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至今仍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支柱。对于现代的中医临床,《神农本草经》的论述仍然具有十分稳固的权威性,同时,它也成为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为了使这部医学圣典以zui全面、完美的方式呈现,以适合现代人的阅读品位和具有zui大的实用价值,《图解神农本草经》对原著《神农本草经》进行了一系列的编辑创新。文字方面:首先,以清代顾观光的《神农本草经》辑本为底本,结合目前流传的多种版本做出译文,并根据史学考证和现代医学研究,本着实用的原则对其做出现代释名,并对其药效进行具体阐述。其次,从《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多部医书中摘取药方对每一味药进行补充,具体表现在“治疗方剂”板块,还特选其中63味药,立足于它们与古代文明的衍生关系,以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的专题形式对原书进行补充、丰富,为《神农本草经》增添了意蕴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图版方面:对每味药用四幅图进行阐释,一幅古本线描图对应原经文,增添了该书的古典韵味;一幅切片摄影图表现药材的现代释名,摄影图片方便读者生活中对药材的辨识;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幅彩绘图与药材的正文解说文字相映生辉,不仅方便自然爱好者按图索骥,在野外探寻药趣,还具有非常好的观赏价值;还有一幅优美逼真的人物牵线图形象表现每味药针对人体不同部位的具体疗效,清晰直观、别出心裁。希望此书能对《神农本草经》的进一步研究和传播起到一定作用。

  《图解神农本草经》自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喜爱。本次修订结合读者反馈意见以及市场需要,并综合了之前版本精华,在保留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一看就懂的图解式风格,体现实用与审美价值并重的编辑理念。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对本书提出建议与意见,我们力求打造zui为精准、实用、美观的图解国医作品。


《本草纲目》:一部源远流长的中华医药宝典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草纲目》作为其中集大成者,不仅是一部浩如烟海的药物学巨著,更是一部蕴含着中华民族哲学思想、自然观和生活智慧的百科全书。它不仅仅是医者的案头必备,更是普通百姓认识自然、调养身心、预防疾病的重要参考。 溯源与编撰:时代洪流中的集大成 《本草纲目》的编撰者李时珍,生活在明朝中叶,那是一个社会变革、科技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李时珍出身于医药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对医药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他深知当时本草学存在的诸多弊病:内容庞杂,记载舛误,分类混乱,对于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等描述也存在不少争议。为了纠正这些不足,李时珍决心以毕生之力,重新整理、校订、补充历代本草著作,编撰一部更详实、更科学、更实用的药物学巨著。 历经近三十载的艰辛跋涉,李时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翻阅了大量古籍,拜访名医,深入民间,广泛采集药材,亲自进行实验和观察。他不仅仅满足于文献记载,更注重实地考察和实践验证。他对草木虫鱼的形态、生长环境、采集时节、炮制方法等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记录。这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奠定了《本草纲目》的科学基础。 最终,《本草纲目》于明朝万历年间(1596年)完成,共计16卷,52卷,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74种。它以全新的体例和科学的分类方法,对历代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革新,成为中国医药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 体例与分类:科学严谨的智慧结晶 《本草纲目》最显著的创新之一在于其科学的体例和分类方法。李时珍突破了前人以五行、脏腑等理论为基础的分类方式,而是根据药物的自然属性,将药物分为“金、石、草、木、禽、兽、虫、鱼、果、米、菜、服器”十二部,共计60个纲,1160个目。这种分类方式更符合药物的实际形态和来源,便于读者查找和识别。 在每一种药物的条目下,李时珍遵循着一套严谨的编写规范。他首先列出药物的名称,包括正名、别名、异名等,力求准确。接着,详细描述药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采集与炮制方法。然后,阐述药物的性味(如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这是中药学的重要理论,直接关系到药物的功效和使用。 最核心的部分是药物的功效和主治。李时珍在前人记载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并列举了具体的治疗病症。他还引用了大量古代医家的论述,并对其进行辨析和评论,体现了他批判继承的精神。 此外,《本草纲目》还收录了许多与药物相关的附方、验方,这些都是前人积累的宝贵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直接的指导。书中还附有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药物的形态,大大提高了药物的识别度和实用性。 内容与价值:跨越时空的智慧光芒 《本草纲目》的内容极其丰富,涵盖了当时所能认识的绝大多数药物。它不仅仅是药材的汇编,更是一部关于自然、生命、健康的百科全书。 1. 药物学价值: 药物种类繁多: 收载药物种类之多,是当时任何一部本草著作都无法比拟的。这些药物,许多至今仍在使用,成为现代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纠正谬误: 李时珍对前代本草中的错误记载进行了大量的纠正,如对某些药物产地、形态、功效的辨别,都更加准确。 新增药物: 374种新增药物,许多是李时珍经过长期考察和实践发现的,为中医药宝库增添了新的成员。 炮制工艺的阐述: 对药物的炮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对于保证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至关重要。 药理作用的探索: 虽然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但《本草纲目》对药物的性味、功效的论述,已经初步体现了对药物药理作用的认识,为后世的药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 科学史价值: 植物学: 《本草纲目》对植物的形态、分布、生态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是研究中国古代植物学的重要文献。 动物学: 对动物类药物的描述,也为研究古代动物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矿物学: 记载了大量矿物类药物,也涉及到了当时的矿物知识。 化学: 对药物的炮制和疗效的论述,也间接反映了当时的化学知识和技术。 3. 哲学与文化价值: 天人合一的理念: 《本草纲目》的编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药物的功效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 生活智慧的体现: 书中包含的许多药方,不仅用于治疗疾病,也用于养生保健、美容等,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草纲目》在翻译和传播过程中,促进了中医药学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对世界医药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影响与传承:跨越国界,影响世界 《本草纲目》的问世,在中国医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取代了之前的各种本草著作,成为中国医药学的经典,更对东亚乃至世界的医药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 在中国: 医学教育的教材: 成为历代医学教育的重要教材,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医药人才奠定了基础。 临床应用的指南: 成为广大医生的临床实践指南,为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中药产业的发展: 促进了中药的种植、采集、炮制和流通,推动了中药产业的发展。 文化象征: 成为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2. 在世界: 《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海外广为流传,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日本: 较早引进《本草纲目》,对日本的汉方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至今仍有许多以《本草纲目》为基础的药学著作。 朝鲜: 同样深受《本草纲目》的影响,成为朝鲜传统医学的重要典籍。 欧洲: 在17世纪,荷兰人通过传教士将《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翻译成拉丁文,对欧洲的植物学和药物学研究产生了影响。18世纪,俄国也将其翻译成俄文。 现代科学: 许多现代药物的发现,也与《本草纲目》的记载有关。例如,青蒿素的发现,就受到了《本草纲目》中关于青蒿治疗疟疾记载的启发。 结语 《本草纲目》不仅仅是一部古籍,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是探索自然、认识生命、关爱健康的宝贵财富。它以其科学严谨的体例、丰富详实的内容、深远广阔的影响,成为中华文明中最耀眼的瑰宝之一。直到今天,《本草纲目》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我们认识自然、守护健康提供着不竭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尊重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也是通往健康与幸福的必由之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流传千年的养生智慧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与我们日常饮食息息相关的草药知识。古时候的人们是如何观察自然,发现草药的药用价值的?他们又是如何将这些知识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这些问题常常在我脑海中盘旋。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神农本草经”这个响亮的名号,立刻就抓住了我。我了解到这本古籍是中国古代医药的奠基之作,它的内容包罗万象,记载了大量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药用信息。但遗憾的是,原著的语言风格对于现代人来说,确实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白话版”的出现,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我希望这本书能真正做到“化繁为简”,用最贴近我们生活习惯的语言,去解释那些深奥的医药原理。我期待着书中能呈现出,哪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原来都蕴含着惊人的药用价值,甚至可以用来调理身体、预防疾病。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食疗方,让我们能够将这些古老的智慧,轻松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达到“食药同源”的养生境界。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感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封面上的设计,简洁而富有质感,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被岁月打磨过的古籍。书名“图解神农本草经(白话版)”简洁明了,直接点出了本书的核心价值:将古老的医药经典以现代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一直觉得,了解中医,就绕不开《神农本草经》,但原著的古文确实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所以,这本书的“白话版”定位,在我看来,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古代医者们对各种草药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我希望它能帮助我认识那些曾经只在古籍中出现的神秘植物,了解它们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甚至是毒性与配伍禁忌。我更看重的是“图解”的部分,我希望那些精美的插图能够帮助我更直观地认识这些药材,甚至能让我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智慧。这本书,在我看来,是打开中医大门的钥匙,是我了解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窗口。

评分

我一直对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充满敬意,尤其是那些关于自然和健康的知识。《神农本草经》作为医药学的经典之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原著的语言风格确实是其传播的瓶颈。当得知有《图解神农本草经(白话版)》这本书时,我立刻感到了它的价值所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带领我们这些对中医一知半解的普通人,走进《神农本草经》的世界。我期待它不仅仅是翻译,而是对原著精髓的提炼和阐释,让我们能够理解那些草药的药理作用,了解它们是如何被古人发现并运用的。我尤其看重“图解”的部分,我希望那些精准的插图,能够帮助我辨认那些药用植物,甚至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如果书中还能穿插一些历史故事,讲述《神农本草经》的起源,以及那些伟大的医药学家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那将更是锦上添花。这本书,在我心中,是连接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的桥梁,是开启中医文化之旅的指南。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对中医有些敬畏,但同时也觉得它离我太遥远。那些古书上的药方,感觉像是天书一样,完全看不懂。最近在接触一些养生知识,发现很多都追溯到《神农本草经》,但要啃原著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图解神农本草经(白话版)》时,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这本书的名字就说明了它的特点,既有“神农本草经”的权威性,又有“白话版”的易懂性,再加上“图解”,更是吸引力十足。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用一种怎样的方式来讲解那些古老的药草知识呢?是简单地罗列功效,还是会结合实际应用,甚至讲述一些有趣的典故?我特别希望它能告诉我,我们身边有哪些常见的植物,原来都是大有来头的“宝贝”,比如厨房里的香料,或者路边的小草,都能有不为人知的养生功效。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原来如此”的惊喜,让我能够更自信、更轻松地去认识和运用这些自然界的馈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我眼前一亮,那种古朴又不失现代感的风格,立刻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书名“图解神农本草经(白话版)”更是勾起了我长久以来对传统医药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那些古老的药方和草药知识,虽然博大精深,但总觉得距离我们现代生活有些遥远,究其原因,可能就是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所以,当看到“白话版”这三个字时,我便燃起了希望,觉得终于有机会能近距离地接触、理解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了。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草药功效、炮制方法以及应用场景一一解读,并且“图解”二字也暗示了书中会有丰富的插图,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希望这些图能够清晰地展示出草药的形态,甚至包括它们生长环境的描绘,这样我不仅能知道它们的名称,还能在实际生活中更容易辨认,甚至激发我去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植物的故事。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的心中已经播下了探索中医古籍的种子,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开启一段全新的知识旅程。

评分

物美价廉质量不错??

评分

每次看到草药类的书,就非常想知道它长什么样子,有图解类的书,真是再好不过了。

评分

还可以,没有想象中丰富

评分

购买了太多东西,不一一评论,统一评论,京东服务真好,星期天找时间自已装起来试试效果,如果叫我打分的话,我给个90分,给100分怕你们会骄傲,希望京东越做越好!

评分

质量不错,京东放心。

评分

总有一天 你要和自己握手言和:运用认知行为疗法(CBT)改变我们的人生(套装共2册)

评分

内页是彩色的,很好的书!

评分

中华医学经典著作,值得阅读和收藏,读好书上京东,价格便宜。

评分

物流特别快,书的质量也不错,很满意的一次购物,就是不知道书里面的方的妥当安全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