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帮助读者快速进阶为卓越产品经理
在整个软件行业里,不论是产品经理、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架构师、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运维人员,还是公司的负责人,即产品线上负责各个业务的人,都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软件逻辑思维,因为只有站在不一样的高度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本书是一本让你打开产品思维的书,其中讲述了软件产品经理所必备的技能,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及产品经理介绍、心理学与产品思维、产品定位、需求分析、产品设计思想。另外,在本书的最后还列举了 3 个产品案例,以便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本书适合所有 IT 行业的从业者阅读。整本书通俗易懂,从各角度解读了各种概念,并结合一定的实例进行介绍,不论是入门者还是具有多年产品经验的“老鸟”,相信本书或多或少都会为你带来一定的帮助。
吴光华
IT行业从业15年,先后就职于清华同方、方正国际、易车网等互联网公司,历任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产品总监等职,现任金马甲公司研发部总经理;同时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产品壹佰等产品平台的专栏作家。
在产品经理思维修炼和产品思想方面,本书也许是一部开山之作,它提出了敏捷开发思想、蒙太奇的思维模式等一系列方案去完善产品新人的思维方式。这是一部值得收藏的产品书籍!
——产品中国 很受欢迎的产品经理公众号( 公众号pmtooo)
成为产品经理很容易,而要想成为卓越的产品经理则需要具有敏锐的嗅觉,懂用户,会分析用户需求,具有营销思维。而这些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从而助你进阶为卓越的产品经理!
——张续 百度音乐CTO
在整个软件行业里,不论是产品经理,还是技术人员、运营人员等,都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软件设计逻辑思维,因为只有站在不一样的高度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本书深入浅出地详解了产品经理成长所需的知识点,并结合了丰富的案例,轻松帮你成长成为创造神级产品的巨匠。
——张恒《运营制胜》作者,多贝网前运营负责人,知乎运营领域优秀回答者
目录
第1阶段走近产品及产品经理1
第1天产品、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2
第2天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8
第3天做有灵魂的产品21
第2阶段心理学与产品思维27
第4天产品与心理学28
第5天如何修炼产品思维34
第6天如何才能增强产品的黏性36
第7天产品的痛点45
第8天如何把情感注入产品中56
第9天蒙太奇式的思维模式59
第10天敏捷开发思想61
第3阶段产品定位68
第11天产品的创新69
第12天产品的可行性研究73
第13天用麦肯锡市场细分法寻找蓝海77
第14天产品在行业中如何定位80
第15天产品要简单清晰、主题明确84
第16天产品经理必须掌握的SWOT分析法87
第17天细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产品的关系97
第18天如何写好商业需求文档99
第4阶段需求分析104
第19天捕获需求105
第20天软件项目如何控制需求蔓延120
第21天好的需求标准是什么样的125
第22天如何给需求分优先级129
第23天需求变更应该如何控制134
第24天写好需求文档139
第25天从大脑谈起,使用思维导图梳理思想143
第5阶段产品设计思想149
第26天简约设计:设计出简约的产品150
第27天营销思维:如何把营销思想融入产品中159
第28天设计模式:从人性角度谈产品的设计模式169
第29天分析图形:用鱼骨图来分析问题177
第30天共鸣设计:以旅游产品为例,谈如何让用户产生共鸣182
第6阶段产品思维案例分析194
案例1以百度钱包为例谈产品背后的逻辑思维195
案例2从“BAT”的角度谈互联网金融产品203
案例3以房产项目为例,谈项目失败的根源209
前 言
这是一本什么书
这不是一本可以通解所有产品知识的书,这是一本让你打开产品思维的书。在写本书前,我一直在想,应该写一本什么样的书才能与众不同呢?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关于产品基础知识类的书籍了,如果继续写这样的内容,就变成了同质化竞争。就如同各种Java 入门、Java 宝典一类的书籍,内容大同小异。做产品就应该在红海中寻找差异化,这样才能创造出不一样的蓝海,写书也是一样的。希望这本书能像夏天的风那样给你送去一份清凉,为你的产品思维撬开一道缝隙,让你的脑洞大开,引出思想的洪流。本书是一本有血有肉、有情感、引人共鸣的产品思维书。
每一件产品都是艺术品
我认为一件软件产品就像一件艺术品,所有的产品人都是创造艺术的巨匠。软件的发展史就是计算机的发展史,从单机时代到网络时代,从平台化产品到移动化产品,软件行业在不断引领时代,也在不断适应时代;软件产品就是当今最杰出的艺术品,它有着最精细的工艺、最完美的设计、最实用的价值。试想,如果产品无比粗陋,只能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那么这样的产品能走得更远吗?作为产品人,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要把产品当成艺术品来完成。
至繁归于至简
那么,什么样的产品才算是艺术品式的产品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伟大的产品艺术家——乔布斯。乔布斯的口号就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产品是我们改变世界的工具,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和空间,影像和存储改变了人们的视觉和记忆,互联网和手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产品是一种思考、一种工艺,如今提起伟大的产品人,就像提起鲁班、毕昇一样,人们带着崇敬和向往。
世界上不存在可以轻而易举得到的蓝海,只有当产品做到尽善尽美,这片蓝海才会跃然纸上。当乔布斯推出iPod 和iPhone 时,MP3 播放器和手机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但我们仍然惊喜地将之称为“发明”。为什么?这就是将产品做到极致、改变产品体验的魅力。我们期待在中国诞生出越来越多像乔布斯一样的产品经理、产品发明者。
从人类的行为模式来分析,人们本性上更关注的是结果、目标,而不是复杂、困惑、不确定、费力思考的过程。如果有一个非常简单、明确的过程,让你达到目标,这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吗?有人提出产品的顶级设计标准是“不要让用户想,不要让用户烦,不要让用户等”,这就是产品人追求的目标。不要让用户思考,同时还要把自己切换成这样的角色,才可能设计出这样的产品。让我们一起追求这样的极限美吧!
大智若愚,大繁若简,让产品简单到无须用户思考,便是产品设计工艺的最重要原则:至繁归于至简。
本书适合谁
在整个软件行业里,不论是产品经理、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架构师、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运维人员,还是公司的负责人,即产品线上负责各个业务的人,都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软件逻辑思维,只有站在不一样的高度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本书适合IT 行业的所有从业者阅读。整本书通俗易懂,从各角度解读了各种概念,并结合一定的实例,不论是入门者还是具有多年产品经验的“老鸟”,相信本书或多或少都会为你带来一定的帮助。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你觉得这本书还不错,请推荐给你的朋友;如果你感觉哪里还有欠缺,请跟我联系。愿更多对产品感兴趣、愿意为中国产品事业付出的IT 人一起参与,为制造出更好的中国产品而努力。
当你开启这本书时,将会开启不一样的思维之旅,希望它真的能给你带来一些思维上的革命。
作 者
老实说,看到《30天成为卓越产品经理》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些怀疑的。产品经理这个职业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30天真的能达到“卓越”的程度吗?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本书可能提供的是一个高效的学习框架,或者是一些关键能力的快速提升方法。我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瓶颈,比如对市场趋势的判断不够敏锐,对用户需求的挖掘不够深入,或者在面对技术挑战时,产品方案不够成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商业嗅觉”和“用户同理心”的培养方法,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机会,更深入地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同时,我也对书中关于“产品策略”的论述很感兴趣。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不仅要关注眼前的细节,更要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为产品的未来发展制定清晰的路线图。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关于如何进行市场分析、竞品分析,以及如何制定可行的产品战略的指导,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引领产品走向成功。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30天成为卓越产品经理》给我一种“速成”的联想,我一直在思考,产品经理的养成是否真的可以如此高效?我承认,我在工作中经常会感到迷茫,尤其是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时,我常常会问自己,我的产品方向是否正确?我的团队协作是否顺畅?我如何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敏感度和用户洞察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者至少提供一个清晰的路径。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产品创新和迭代的策略,告诉我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差异化优势,如何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有效的创新,以及如何通过快速迭代来验证和优化产品。我也非常关注书中对于“跨部门沟通与协作”的论述。产品经理的角色非常特殊,需要与研发、设计、市场、运营等多个团队紧密合作,而如何有效地沟通,达成共识,推动项目进展,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持续的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沟通技巧和协作模型,帮助我建立更健康、更高效的团队合作关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力量感,让我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从量变到质变”的产品经理实操指南。市面上很多关于产品经理的书籍,要么过于宏大,要么过于琐碎,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我希望《30天成为卓越产品经理》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让我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产品经理的核心职责,以及在这个岗位上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产品思维”的培养。我认为,优秀的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能够跳出执行者的角色,站在更高的维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产品的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构建这种“产品思维”,让我能够更好地进行产品规划、需求定义,以及项目管理。此外,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内容。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如何保持产品的竞争力,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这是产品经理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创新机会,如何评估和管理产品风险的建议,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个想法是,这会不会又是一本“鸡汤”式的成功学读物?毕竟“卓越”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光环效应。但是,翻开目录后,我看到了很多我平时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痛点,比如“如何定义MVP”,“如何进行用户画像”,“如何构建产品路线图”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让我觉得这本书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真的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挑战。我尤其对“用户为中心”这个概念很感兴趣。很多时候,我们做产品,容易陷入“我觉得”或者“我以为”的怪圈,忘记了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是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如何在产品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真正把用户放在首位,理解他们的需求,预测他们的行为,并最终打造出让他们惊喜的产品。同时,我对书中关于“数据驱动”的论述也充满了期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数据摆在我们面前,但如何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洞察,并转化为产品决策,这对我来说一直是个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关于数据分析和解读的方法论,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利用数据来指导产品的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配色大胆,字体也比较醒目,第一眼就吸引了我。封面上“30天”这个数字特别有冲击力,让人忍不住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将一个人从普通的产品经理“升级”到“卓越”的行列。我一直在思考,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核心能力,而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浅显,很难找到一本能够真正落地、且又能触及本质的书。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应该如何思考,如何决策,如何与团队协作,甚至是如何面对用户反馈中的各种噪音。尤其是在产品规划和需求分析方面,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总觉得自己的思考不够深入,不够系统。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框架,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又该如何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我也对书中提到的“30天”的训练营模式非常感兴趣,不知道是否包含了一些实操性的练习,或者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我把学到的知识点融会贯通,真正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