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内容架构,在于完整介绍问卷调查法中的数据处理与其统计分析流程,统计分析技术以SPSS统计软件包的操作界面与应用为主,内容除基本统计原理的解析外,着重的是SPSS统计软件包在量化研究上的应用。内容包括问卷编码、创建文件与数据处理转换、预试问卷之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以及正式问卷常用的统计方法介绍,包括相关、复选题及卡方检定、平均数的差异检定、单因子多变量变异数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逻辑斯回归分析、区别分析等。
本书以实务应用及使用者界面为导向,对于以SPSS统计软件包来进行量化研究的使用者而言,相信有不少帮助,综括本书的内容,有五大特色:完整的操作步骤与使用程序介绍,研究者只要依书籍步骤,即能完成数据统计分析工作;操作画面与说明以SPSS14.0中文版窗口界面为主,符合多数研究者的需求;详细的报表解析与说明,让读者真正了解各种输出统计量的意义;报表结果的统整归纳,选用的范例可作为论文写作的参考;内容丰富而多元,兼顾基本统计与高等统计。
吴明隆,教育学博士,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师资培育中心教授。量化研究方法与软件应用方面资深专家,出版了《结构方程模式—SIMPLIS的应用》《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教育行动研究的理论与实务》《SPSS与统计应用分析》《SPSS操作与应用—问卷统计分析实务》等多
第一章 视窗版SPSS的基本操作
在SPSS中文视窗版中,研究者利用图形界面,就可以进行数据处理与各种统计分析,借由图形视窗界面的简便操作,达到统计分析的功能。
第一节 视窗版SPSS的界面介绍
SPSS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的简称。视窗界面的SPSS软件,不像早期PC的DOS系统,要撰写语法程序,才能统计出结果,如果语法有错、拼字有误或不符合其格式,则均会出现错误。视窗界面的改良,使研究者的操作如同一般的软件包一样,只要开启数据文件,以点选鼠标为主,辅以键盘输入,即可顺利进行统计分析,而其操作过程,也可全部转为程序语法文件,加以储存,以便日后编辑或执行相类似的统计分析。数据文件既可以以传统文本处理的方式创建,也可以数据库或电子表格方式创建,视窗界面的SPSS软件均能读取,依目前微软0ffice软件的使用率、普及率及其简便性,在创建数据文件方面,以Microsoft公司开发的Excel应用软件最为方便,因为在大笔数据中,Excel应用软件可以[冻结窗格]与[分割窗格],对于数据的创建甚为方便。……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图形,但那种沉稳的蓝色调和清晰的字体组合在一起,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和“严谨”。我平时工作需要处理大量的市场调研数据,以前总是头疼于那些复杂的统计数字和晦涩的术语,感觉自己像是在迷宫里打转。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原本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实务”和“应用”听起来总是比纯理论要来得更接地气,但也担心它会不会过于简化,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束手无策。这本书的目录结构看起来非常清晰,从基础的数据录入到高级的回归分析,层层递进,似乎是为我这种需要快速上手、解决实际问题的人量身定做的。我特别关注了它在数据清洗和缺失值处理那几个章节的篇幅,因为这往往是统计分析中最容易出错,也最耗费精力的环节。如果这些基础打得扎实,那么接下来的模型建立和结果解释应该会顺畅很多,至少在软件操作层面上,不会因为生涩的界面而浪费时间。总体而言,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资深的同事,在你准备开始一个大项目前,递给你的一份详细的工具箱清单,让你心里有底。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结果解读”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操作步骤”的堆砌。很多统计分析的书籍很容易陷入技术细节的泥潭,告诉你如何让软件运行起来,但当输出结果出现时,读者往往会迷失在一堆P值、F统计量和标准化系数中,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回答研究问题的关键。这本书则非常巧妙地将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场景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讲解方差分析时,它不仅仅解释了多重比较的必要性,还会模拟一个实际的营销活动数据,告诉我们,如果某个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那么在撰写商业报告时,应该如何向非统计背景的决策者阐述这个发现的商业含义。这种“翻译”能力,也就是把冰冷的数字转化为有洞察力的商业语言的能力,是这本书真正为我带来的核心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统计思维的入门向导,教我如何利用数据来说话,而不是被数据所淹没。
评分我是一名研究生,我的导师要求我使用最规范的统计方法来撰写我的论文数据分析部分。我对SPSS软件本身并不陌生,毕竟平时偶尔会用它做一些描述性统计,但涉及到多层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时,我就感觉力不从心了。这本书在处理高级分析时的严谨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模型设定和假设检验,但它处理问题的方式非常务实——它侧重于“如何确保你的模型设置符合分析要求,以及如何准确解读输出结果中的关键指标”。我尤其欣赏它对结果报告格式的建议。在学术写作中,统计结果的呈现方式和文字描述同等重要,这本书提供了一些规范的APA格式示例,告诉我们如何将复杂的表格提炼成清晰、有说服力的文字,这对于我们撰写毕业论文或者研究报告简直是雪中送炭。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点鼠标,更是如何像一个合格的研究人员那样思考和呈现数据背后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质质量也值得一提,虽然不直接关系到内容,但对于一本需要频繁翻阅和在桌面上摊开对照操作的书籍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它的纸张不像那种光滑的铜版纸,而是带有轻微纹理的哑光纸,这样在做笔记或者用荧光笔标记时,墨迹不会洇开,而且在实验室或者办公室的灯光下阅读时,也不会产生刺眼的反射光。此外,这本书的版式设计非常人性化,文字和配图(软件操作界面截图)之间的排版错落有致,没有出现那种一页文字堆得满满当当,截图被挤压得看不清的窘境。在介绍操作步骤时,关键的菜单项和按钮通常会用粗体或不同的颜色突出显示,这使得我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快速地从文字描述跳转到屏幕上的对应元素,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操作准确性。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者对读者实际使用体验的尊重。
评分说实话,我过去尝试过几本类似的统计软件应用指南,很多书写得简直像是软件说明书的翻版,充满了密密麻麻的菜单路径和生硬的截图,读起来枯燥乏味,让人读两页就想合上。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明显不同,它更像是带着读者“走一遍流程”。我翻阅了其中关于“信效度检验”的那一章,发现作者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点击这里,然后选择那个选项”,而是会先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个检验(即背后的统计学逻辑),然后才展示操作步骤。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对我帮助太大了,它让我明白,统计分析不是按部就班的机械操作,而是需要思考的决策过程。例如,在解释因子分析的结果时,它用了好几个具体的例子来阐述如何判断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是否足够高,以及如何命名和解释提取出的因子,这些实战性的建议,是那些纯粹的理论教科书里绝对找不到的。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极大地降低了我对统计分析的畏惧感,让原本感觉高不可攀的统计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书的包装完好,物流也很好!书的体例也很好,实用性强!
评分东西不错,送货及时,值得购买~
评分抓紧时间看,写论文需要的,很厚的书啊。
评分昨天下单今天就倒,服了京东快递速度。非常信赖京东。
评分这本书帮朋友买的,据说挺好,很实用。
评分做调查问卷汇总分析时,可以翻阅此书。
评分数据分析用的,还不错
评分这本书特别实用,适合初学者
评分还没有来的及看,很期待能从里面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