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简·莫里斯50多年来的游记与报道的首次美妙的集结,对20世纪下半叶的面貌——从纽约到威尼斯,从*一次登顶珠穆朗玛到柏林墙倒塌——作出了独特的描绘。
一幅五星级的地球肖像,无与伦比的经典之作!
著名旅行文学作家简?莫里斯的游记集大成之作,记录了她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在世界各地采访与游历的见闻和感悟,每个年代有十几篇短文,共近90篇。莫里斯所到之处既有英国、德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大国,还有诸多中东、非洲、南美、东亚、南亚那些遭遇重大历史变革的国家。这部作品以一次次旅行和探访为线索,从作者身为一名退伍军人和军事记者的视角,描绘了“二战”后的时局变化和世事变迁。
简·莫里斯(Jan Morris),诗人、小说家、旅行文学作家。1926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原名詹姆士?莫里斯,二战期间入伍,战后曾担任《泰晤士报》与《卫报》记者多年。1972年,莫里斯在卡萨布兰卡接受了变性手术,从此改名为简,并专职写作。她的著作超过30部,包括小说、历史与旅行文学作品。除了有关大英帝国的名作《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三部曲外,还有关于悉尼、牛津、曼哈顿、威尼斯、香港、西班牙等的记述。其小说《哈弗的最后来信》(Last letters from Hav)曾入围布克文学奖。2008年,莫里斯被《泰晤士报》评选为二战后英国*伟大的15位作家之一。
得益于早期国际采访的经历,莫里斯的判断力和敏锐直觉使她总是能够看到简单表象之下的复杂内核,而人生的特殊困境又使她兼有男性的果敢和女性的细腻,正如林达所说,“她以双重身份切入社会和社会中人,角度深度,都与众不同”。
通过莫里斯的书写,“二战”之后世界50年的变迁,如行云流水,在我们面前一一展现。她以双重身份切入社会和社会中人,角度深度,都与众不同。
——作家 林达
不论莫里斯去到何处,她都带着锐利、激情而又不乏精细的眼光,还有永不衰竭的对探险搜奇的热爱……很少有比由她陪伴着更好的看世界的方式。
——《每日电讯报》 安?沃尔
这本书让读者认识到,一个从不止步、永在探索、经验丰富的作家能够多么令人愉悦,多么广闻博识,多么独具慧眼!
——《星期日泰晤士报》 安东尼?萨廷
任何有兴趣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上旅游,有兴趣了解人们如何从事这项引人入胜的活动的人都应该读它。
——《旅行者》
半个世纪的独特行走——代中文版序
序言:这是事实吗?
20世纪50年代
1 珠穆朗玛峰1953年
2 一个温和的共和国:美国
3 纷扰不断的地区:中东
4 南非白与黑
5 天堂的混乱
6 欧洲:战争结束之后
7 东方:
8 威尼斯1959
20世纪60年代
9 艾希曼的审判
10 冷战
11 南美战栗
12 牛津1965
13 澳大利亚
14 一个新非洲
15 曼哈顿1969
20世纪70年代
16 快乐之地
17 前英国领地
18 卡萨布兰卡:变性
19 伦敦
20 光荣之后:美国
21 南非黑与白
20世纪80年代
22 充满渴望的心血来潮:虚幻之所
韦尔斯 旧金山 里约热内卢
23 悉尼1983
24 噢,加拿大!
25 中国在那儿
26 维也纳
27 “Y Wladfa”: 另一个威尔士
28 柏林1989
20世纪90年代
29 欧洲的流动
30 美国光与影
31 悉尼1995
32 香港:终结
结语:满足一个长期被需要的需求
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悠远的气息,仿佛打开了一扇尘封的记忆之门,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这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快餐读物,而是承载着沉甸甸的人生阅历和思考。作者在书名中提到的“半个世纪”,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时间跨度,足以容纳无数的故事、变迁和感悟。我很好奇,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作者是如何行走的?他的脚步踏遍了世界的哪些角落?他观察到了怎样的风景,遇到了哪些形形色色的人?而“书写”二字,则更是引人遐想,这不仅是对所见所闻的记录,更是一种思想的沉淀与升华。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看到一个灵魂在世界上的漫游,他的视野是如何被拓宽,他的认知是如何被挑战,他的内心又是如何被丰富。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仿佛自己也跟随作者的笔触,进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精神之旅。这种对未知旅程的期待,是阅读的最初动力,而这本书,无疑给了我足够的理由去期待。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与智者的深度对话。作者的文字,并非那种哗众取宠的激昂,也不是故作高深的晦涩,而是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却又显得那么的平易近人。他用一种冷静而又不失温度的笔调,剖析着人性的复杂,揭示着世界的真相。我常常在读到某个段落时,会突然停下来,陷入沉思。作者提出的某个观点,或者是对某个现象的解读,总是能够精准地击中我内心深处的疑惑,或者点醒我之前从未意识到的盲点。我感觉他仿佛拥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洞察力,能够穿透表象,直抵事物的本质。他所描绘的行走,不仅仅是地理上的移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探索;他所书写的,也不仅仅是故事的讲述,更是思想的传承。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去质疑,如何去独立思考,如何去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这本书没有给我标准答案,却教会了我提问的方法,指引了我探索的方向。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领悟,每一次合上,都能感受到心灵的成长。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感到极其震撼的书。初翻开它,我以为会读到一些宏大叙事,关于某个国家、某个时代的变迁,或者是某个领域的重大突破。然而,它带给我的,却是一种更为细腻、更为个人化的视角。作者似乎并没有急于去描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是将笔触伸向了生活最细微的角落,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情感、细节和思考。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时代的洪流中,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去体验、去理解。他笔下的世界,不是冰冷的数据和客观的事实,而是充满了温度和人情味。我看到了他如何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迷失方向,又如何在孤独的夜晚与内心的自我对话;我看到了他对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深切关注,以及从中挖掘出的普世价值。这种将宏大背景与个体命运巧妙结合的手法,让我深感佩服。他没有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评判,而是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去观察,去倾听。这种诚恳的态度,使得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我忍不住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去审视自己的过往。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与作者一同经历了他那些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记录,更是一种唤醒。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探索未知的渴望,唤醒了我对生活的热情,也唤醒了我对自我价值的思考。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力量。他笔下的世界,既有广阔的维度,也有细腻的温度。他所讲述的行走,不仅仅是足迹的延伸,更是灵魂的栖息;他所描绘的书写,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生命的沉淀。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它让我明白,真正的价值,往往蕴藏在最平凡的日常之中,而真正的成长,则来自于不断地观察、思考和记录。这本书是一份宝贵的馈赠,它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勇气。
评分这本书记载的,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作者在书中展现出的,是对世界永不枯竭的好奇心和对生活饱满的热情。即使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他笔下的文字依然充满了活力,没有一丝一毫的疲惫或倦怠。我能感受到他每一次出发的决心,每一次观察的专注,每一次记录的认真。他仿佛总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认知,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他笔下的风景,无论是壮丽的山河,还是寻常的街角,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充满了故事性。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显赫的名流,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显得那么的真实而鲜活。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尊重,贯穿了整本书的始终。它让我看到了,即使在岁月的流逝中,一颗不老的灵魂是如何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如何不断地寻找生命的意义。这本书让我相信,生命本身就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冒险,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探险家。
评分简莫里斯,再版,平装,悉尼之旅。
评分威尼斯:逝水迷城 又再版了,写的不错,去威尼斯旅游可以携带
评分听了梁道长的介绍买来看看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印刷精美,内容丰富,作者的书都很棒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鞭辟入里,生动精彩,探幽钩沉,收获@,满意多多,真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简莫里斯,再版,平装,世界之旅。
评分进一步了解悉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