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日记

冰心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冰心 著,王炳根 编
图书标签:
  • 冰心
  • 日记
  • 文学
  • 散文
  • 回忆录
  • 成长
  • 情感
  • 女性
  • 现代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97315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587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文学创作出版精品工程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特种纸
页数:49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冰心日记》是首次整理出版,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

内容简介

首次独立面世的冰心日记,以时段的方式,展示了从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生活、时代变迁和人文景象。这是一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史,也是一部当代社会变迁的真实记录;它对诸多的文化景观做了立此存照,也显示了作者从生活到作品的奥秘;它体现了作者晚年的艺术观念与批判精神,更是一位百岁老人的生命绝唱。冰心各个不同时期的日记,呈现出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日记一直记到最后一次入院前,即1994年8月24日,住进北京医院后便无日记,也不曾出院,1999年2月28日以百岁之龄离世。特别值得提出的是,9旬之后的日记,本身就是珍贵的生命记录,更是冰心老人以耄耋之年的生命,搏击时代的浪潮。

作者简介

著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1]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编选,王炳根, 先从军后从文,历任福州军区文化部干事、创作员,福建省文联《当代文艺探索》常务副主编,《福建文学》副主编,冰心研究会秘书长,福建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等,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日本关西大学、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访问学者。著有评论集《特性与魅力》《逃离惯性》,专著《侦探文学艺术寻访》《永远的爱心·冰心》《冰心与吴文藻》《郭风评传》《少女万岁——诗人蔡其矫》《冰心:爱是一切》《林语堂:生活要快乐》《郑振铎:狂胪文献铸书魂》,散文、随笔集《慰冰湖情思》《雪里萧红》等二十余种,曾获福建优秀文艺作品奖、解放军文艺奖、全国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被日本创价大学授予名誉博士。

活动家、散文家。

目录

旅欧(1955年6月29日至7月28日)/001

福建(1955年11月16日至12月20日)/011

江南(1957年4月17日至5月12日)/023

河南(1959年3月18日至4月2日)/037

丰台(1959年10月22日至10月27日)/047

邯郸(1959年12月14日至19日)/053

湖北(1960年3月1日至18日)/057

怀来(1960年9月9日至12日)/065

湛江(1961年12月15日至31日)/069

霸县(1964年5月21日至6月7日)/079

赣鄂(1965年11月2日至12月17日)/089

“文革”(1966年8月5日至31日)/121

西南(1975年6月8日至7月18日)/127

任丘(1977年11月23日至11月26日)/155

晚年一(1981年6月1日至1982年1月25日)/159

晚年二(1991年2月14日至12月31日)/201

晚年三(1992年1月1日至4月18日)/303

晚年四(1993年8月28日至9月30日)/337

晚年五(1993年11月2日至12月31日)/347

晚年六(1994年1月1日至9月6日)/363


家庭账本(王炳根整理注释)


一九六八年/410

一九六九年/413

一九七○年/415

一九七一年/418

一九七二年/419

一九七三年/423

一九七四年/427

一九七五年/431

一九七六年/436

一九七七年/441

一九七八年/445

一九七九年/449

一九八○年/455

一九八一年/459

一九八二年/464

一九八三年/469

后记/473


精彩书摘

旅欧(1955年6月29日至7月28日) 1955年6月13日始,冰心参加了以李德全为团长的中国妇女代表团,出席在瑞士洛桑召开的世界母亲大会,同时访问法国巴黎。为了出席这个大会,外交部举行了一系列的报告,其中有外交部文世员报告法国政治、经济与党派等方面的情况,薛暮桥作经济建设的报告,何成湘讲宗教问题,邓颖超讲关于出国工作的体会,彭峰介绍瑞士的概况,余志英谈出国的有关问题,曹孟君介绍世界母亲大会的发展情况,吴全衡讲国际妇女运动,张淑义讲国际儿童问题,罗琼讲中国妇女运动情况,孙文淑报告中国文教情况等。同时,罗琼传达周总理关于出席世界母亲大会的指示,陈毅副总理作了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29日,中国妇女代表团启程赴瑞士洛桑出席世界母亲大会。

1955年6月29日

星期三晨九时半,自北京起飞,一路下望,尽是碧绿的层山叠谷,亦有小径和农田,不知是否古北口一带。过内蒙古时,草原上处处有积水,如同一面面小镜。这时飞机不稳,晕吐。午抵乌兰巴托,下机小憩,未用午点。乌站较为简陋,机站上服务多为苏联人。晚,抵伊尔库次[茨(现习惯用)]克,已到苏联边境。下机累甚,到旅馆即睡,晚饭在屋里用。旅馆设备甚佳,欧洲式,街上亦毫无边境荒凉之状。 苏联

55年6月30日 星期四晨四时起飞,机行甚稳,过五站始到莫斯科。其中有新西比利亚[新西伯利亚]站,草地上有列宁、斯大林坐像。沿途各站建筑俱佳,雄伟、清洁,一片新兴气象。在新站并有女士勉励我们“为和平斗争”。下午五时,抵莫斯科,有团中人来接,住Hotel hatmal,亦是欧洲式。八时,与全团人共进晚餐。沐浴后睡,天色尚明。 苏联

55年7月1日 星期五晨三时许即醒,天色似已黎明。起,收拾衣服等并记日记。八时,在三楼开全团会议。九时,进早餐。后,有人参观农叶[业]【[]内文字系整理者所加,后同】展览馆,我在家看发言稿,并起草法国稿【指去法国参加群众大会的演讲稿】等。一时午餐,之后三时参观油画馆,苏俄古[典]油画用色绝精,人物逼肖,近画用油稍粗,但神气亦好。参观后,与海旦帕、王俊英步行回馆。七时晚餐,后又开会,商议发言稿。十时,整理衣箱即睡。给毛毛一信及严红莲,包好交大使馆。 苏联

55年7月2日 星期六晨七时,自莫斯科起飞,十时许到边境。有雨,在机场用早餐,甚丰美。上机前曾吃药,机中大睡。十二时半抵布拉格,即至Hotel Palace,独住一屋。午饭吃得甚多,饭后沐浴、休息。七时晚饭,后有团会。十时睡。今天是捷克体育节前夕,机站及街道均有国旗及其他国旗飘扬。天气凉爽,城市美丽、清洁,人物衣着甚美。 捷克

55年7月3日 星期日晨五时即起,洗头沐浴。七时早餐,八时至街上看游行队伍(十万人),街上真是万人空巷。出去时,正远远看见中国队伍过去,据说有一百人,有篮球队,捷克人对中国人极好,沿途有人要求签字。十时许回来,写法国群众大会讲稿。午餐后二时半,至哥特瓦尔德【哥特瓦尔德: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人,1953年出席斯大林葬礼后回国,在布拉格猝逝。】殡宫参观,宫在山上,拜谒者不绝,建筑系青色石块,哥特……容色如生,宫中并有g.伏契克【伏契克(1903~1943)[是否都删掉?]:捷共地下中央委员,新闻工作者,作家,文学和戏剧评论家。】等棺,回来时遇雨,在树下小避,坐电车回来。晚饭前开会,饭后十时许睡。


前言/序言

后 记

《冰心全集》自1994年出版后,至2011年已是第三版印刷了,每一版的文章与书信都有所增补,独未收入日记。一般读者甚至研究者认为,冰心不写日记。

冰心逝世五年后的2004年冬天,子女们决定将冰心遗物,全部捐献给冰心文学馆。我带了馆里的工作人员,先后三批用五个十吨的集装箱,将冰心的全部遗物运回福州,这其中就有大量的冰心与吴文藻未刊的日记、笔记、书信、佚文及其他资料。在经过初步分类整理后,于2006年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了“冰心佚文与遗稿发布会”,除公布佚文外,还公布了在整理遗物中发现的“大量未收入《冰心全集》的书信、日记、笔记和家庭账本等遗稿”。(佚文由我编成《我自己走过的路》,200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部分佚文收入2011年版《冰心全集》,同时作为单独一集“佚文集”,收入我编的六卷本《冰心文选》。)

最先进行整理的是“家庭账本”。我组织了冰心文学馆年轻馆员邱伟坛、熊婷、鲁普文、刘冰冰、林幼润和郑薇等进行录入,之后由我统一整理校正。冰心日记起初发现的是冰心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日记,这些日记不是集中在一个或几个本子里,而是分散记在外出视察、参观、访问的笔记本中,这些笔记本有二十三本之多,每一本都被密密麻麻地写满。我将每一个笔记本通读并注出内容,有不少本里就没有日记,大都是政界、文艺界、党派领导人的讲话,开会的发言记录,外出视察、访问的现场记录等,日记只是散落在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是将这些文字全部整理出来,还是仅将日记单列,我颇为踌躇。如果全部整理,工作量巨大,仅是日记部分,所用精力与时间也不易估量。此时,我接受了作家出版社“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中《冰心传》的写作任务,与黄宾堂先生有电话联系,当他得知冰心日记与家庭账本时,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与兴趣,希望尽早完成整理,由作家出版社首刊出版。

从2008年6月起,我开始了《玫瑰的盛开与凋谢——冰心吴文藻合传》的写作,耗时整整六年,同时完成的还有《冰心年谱长编》。不用说,两部书的写作,都使用了冰心吴文藻的未刊日记,甚至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日记与笔记,两部书的资料将会大为逊色,甚至会影响到书的思想深度、传主的人生轨迹与艺术视野。因而,我在每一章节的写作前,总是要阅读与此章节相关的日记、笔记等,并将其录成文档,以便使用。冰心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未刊日记,便是这样陆续整

理的。

在接触冰心日记后,深感其独立面世的意义与价值。2014年夏天,我应邀到内蒙古出席一个女性文学的研讨会,与北京语言大学李玲教授谈起整理出版冰心日记之事,询问她是否有研究生愿意来做这项工作。李玲从研究冰心起步而日渐享誉学界,自然懂得“冰心日记”四个字的分量,说她自己就十分愿意参与,碍于时间的不允,她答应,开学后即与她的博士生商量,请她参与,并以此进行学术研究。

李玲的博士生刘嵘在来年的寒假尚未结束时,便只身来到冰心文学馆,翻阅、翻拍了冰心的二十三个笔记本。回到北京后,便开始录入、注释。我收到她的录入注释稿是在2016年9月间,速度之快,令我惊奇。此时,我将出版冰心日记的想法,正式告诉了吴青、陈恕二位老师,他们是冰心版权的授权人。2017年早春,我到北京拜访了吴青、陈恕教授,他们同意授权出版,并且提供了另外三本八十年代之后的日记,希望一并收入。

从北京回榕后,我即着手进行冰心日记出版前的案头工作,即将我之前的录入与刘嵘的录入进行比对,疑难处依据原稿解决,做出最后的定稿整理;刘嵘则在北京,进行另三本日记的录入与注释,最后由我根据原稿复制件进行定稿整理。

整理与注释,遵循以下的准则:

一、冰心日记,不以发表为目的,多为写作积累素材,也有思想认知、身心感受,亦有人事纷沓的记录等,整理时只做标点、断句、分段,文字一律保持原貌,无法辨认之字,以□代替;需要订正、补充的字以[ ]加入。尤其到了晚年,作为不以示众为目的的书写,随意至如天书,辨认十分困难,逾近晚年,还出现了思维与书写的游移,反复与重复、多字与缺字、语法不妥等时现,整理时亦不做更动,保持日记者的书写与心灵的真实面貌,保持日记者真实的生命状态。

二、冰心日记断断续续跨越了半个世纪,其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尤其是一些流行的术语,都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消失,读来有隔时之感,但在当时却是路人皆知,甚至成为口头禅。冰心的日记保留了这种时代的文化符号,甚至她自己还创造、缩写了一些流行词组,比如, “Cl.S.为纲”,便是“阶级斗争为纲”的英文缩写等,这些都保持原貌。

三、注释希望尽量简洁,阅读与研究者如有需要,可自寻答案。必要的注释,一是与冰心作品与人生关联较多、较密切的人与事;二是补充日记中提及,但未详尽的内容,比如诗词、对联、地名、人物关系等;三是整理者认为需要特别提示的内容。

四、为了便于阅读与查阅,编者按一个完整的时间段,编制目录,加入标题。

深感冰心日记的整理与注释责任重大,从个人空间的书写,到公开出版的呈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形式转换,在一定的意义上,烙下了整理者的印迹等,但又不能失却原文的本意,现在这样把握,是否恰当?希望得到读者与研究者的指正。一些人名、地名与名称等是否准确,都有待完善订正。


王炳根

2017年4月8日于根舍



冰心日记:一份关于尘埃与星辰的素描 《冰心日记》并非一本关于冰雪封存的孤寂,也不是一篇描绘寒冷世界里坚韧生命的史诗。它更像是一幅幅细致入微的素描,捕捉着生命在日常流转中的微妙光影,探讨着人与世界之间那复杂而又诗意的连接。这是一部属于“冰心”的私语,也因此,它映射出的是一个内心丰盈、观察敏锐的灵魂,它所记录的,是那些在喧嚣之外,静默绽放的情感与思索。 整本日记,如同一条涓涓细流,没有惊涛骇浪,却自有其温柔的力量。它以一种极其个人化、却又触及普遍情感的方式,展开了作者对生活细微之处的体察。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对生命本真的探寻,对季节更迭的感悟,对人际关系的细腻揣摩,以及对内心世界不懈的打量。它不是一个故事的叙述,而是一种状态的呈现,一种存在方式的记录。 打开《冰心日记》,你仿佛走进了一个宁静的庭院,午后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投射下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作者的笔触,如同轻柔的拂风,缓缓撩起那些被日常琐碎所掩盖的真切情感。她笔下的世界,不是宏大的舞台,而是那些平凡的角落:清晨窗台上洒落的第一缕阳光,傍晚餐桌上母亲亲手做的饭菜,雨后泥土散发出的湿润气息,甚至是街角偶遇的一位老者,眼中掠过的一丝疲惫。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在“冰心”的笔下,却被赋予了生命的光泽,散发出引人深思的魅力。 日记的叙事,往往从一个极小的切入点开始,然后层层递进,挖掘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刻含义。例如,对一片落叶的描绘,可能不仅仅是对秋景的赞美,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命周期中必然衰败与新生的哲学思考。又或者,对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的记录,或许承载着作者在短暂的打扰中,对生活节奏的思考,以及对变化与适应的独特理解。这种观察的深度,源于作者内心的敏感与对生命的热爱,她能够从最寻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寻常的意义。 在《冰心日记》中,“冰心”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戏剧性的冲突或惊心动魄的情节。她的叙事,更倾向于一种舒缓的节奏,一种细水长流的娓娓道来。她关注的,是人物的内心状态,是情感的细微变化,是思想的微妙碰撞。即使是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多是聚焦于那些日常的互动,那些眼神的交流,那些沉默的理解,那些细碎的关怀。这些看似平淡的片段,却勾勒出了人与人之间最真实、最温暖的联系,如同星辰虽不耀眼,却能点亮漫漫长夜。 作者在日记中展现的,是一种对“慢”生活的推崇,一种对“静”状态的向往。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冰心日记》提供了一个可以让人暂时喘息的空间。它鼓励读者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与自己,与周遭的世界进行一次真诚的对话。它提醒我们,生命真正的意义,或许就隐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之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珍视。 《冰心日记》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了力量。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如同山间的溪水,纯净透明,却又能穿透心灵。作者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抽象的情感和复杂的思绪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这种文字的力量,来自于作者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对表达的精准把握。 日记中,对于“自我”的探索,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作者并不回避内心的困惑、迷茫,甚至是不安。她以一种坦诚的态度,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轨迹,记录下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种种挑战,以及如何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这种自我剖析,并非沉溺于痛苦,而是积极地寻找理解与超越,是一种对生命韧性的赞美。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脆弱,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着蕴藏无限潜力的强大内心。 《冰心日记》中,也常常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无论是春夏秋冬的景致变幻,还是花鸟虫鱼的生命律动,都被作者细致地观察和真诚地描绘。她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从中感悟人生的哲理。她笔下的自然,不是冷冰冰的背景,而是充满生命力的伙伴,是引导她思考和成长的良师益友。这种与自然的连接,也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的那份纯净与平和。 更重要的是,《冰心日记》并非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它也触及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观察与思考。作者以一种温和而又不失敏锐的视角,关注着周围的世界,关注着人性的复杂与美好。她可能不会直接批判,但字里行间,却能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这种对社会的关怀,并非激昂的呐喊,而是融入于日常的点滴记录之中,显得尤为真挚而动人。 总而言之,《冰心日记》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振聋发聩的道理,它有的,只是一个真诚的灵魂,在细致入微的观察中,所留下的动人印记。它是一杯陈年的清茶,初尝平淡,回味无穷;它是一首悠扬的乐曲,低沉婉转,却能触动心弦;它是一幅精美的画卷,色彩淡雅,却意境深远。它邀请读者走进一个属于“冰心”的世界,但在这个世界里,你终将发现,那个最动人的“冰心”,其实也藏在你的心中。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生命的美好与复杂,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这是一份写给时间的信,一份关于尘埃与星辰,关于平凡与伟大的,永恒的素描。

用户评价

评分

《冰心日记》这本书,犹如一股甘泉,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灵。作者的文字,有着一种质朴而动人的力量,能够轻易地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被她对生活的热情,对理想的执着,以及那份真挚的情感所深深打动。 她记录的那些青春的烦恼,成长的阵痛,都如此真实,又如此 relatable。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在那些迷茫的时刻,在那些跌跌撞撞的尝试中,也在努力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方向。她的日记,就像是为我们这些曾经的少年,写下的最真诚的注脚。 我欣赏她对情感的深刻洞察,无论是对亲人的依恋,对朋友的珍视,还是那些懵懂的爱恋,都被她描绘得栩栩如生。她教会我,原来情感可以如此纯粹,如此美好,也如此复杂。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获得关于情感的新的理解和感悟。 这本书,更像是一位良师益友,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给予我最温暖的陪伴和最深刻的启示。它让我明白,成长的过程,不一定是一帆风顺,但一定充满着惊喜和收获。她鼓励我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去体验生活中的每一次蜕变。 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年轻人的,更是写给每一个曾经年轻过,或者正在经历青春的人。它让我们有机会回顾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我将这本书奉为圭臬,时常阅读,从中汲取力量,也从中获得慰藉。

评分

这本《冰心日记》,着实是让我眼前一亮,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阅读体验。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独特,有一种孩童般的纯真,又带着一丝丝的少年老成,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被她那些跳跃的思绪,奇妙的比喻,以及时常闪现的哲学思考深深吸引。 她记录的那些生活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被她赋予了特别的意义。比如,她对一片落叶的观察,对一只小鸟的描绘,都能让我感受到她对生命细致入微的关怀和热爱。在她的笔下,世界仿佛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我常常会停下来,回想自己小时候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纯粹而敏锐的观察力,是否也曾有过这样奇妙的想象。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年轻生命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迷茫、困惑,但也看到了她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她敢于直面内心的恐惧,敢于挑战传统的观念,这种勇气让我由衷地钦佩。她的日记,就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一个鲜活的、不断成长的灵魂。 我特别喜欢她对人际关系的描绘,那些纯洁而美好的友情,那些小心翼翼试探的亲情,都让我回忆起自己曾经的经历,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她对于情感的细腻捕捉,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都显得那么真实而动人,仿佛我能够感同身受,与她一同经历那些喜怒哀乐。 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精神的共鸣。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让我学会了用更宽广的胸怀去接纳生活中的一切,去拥抱生活中的美好。我将这本书珍藏起来,不时地翻阅,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示,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初读《冰心日记》,我被一种久违的纯净感所包裹。作者的笔触干净利落,仿佛一位小小的哲学家,用最简单的语言诉说着最深刻的道理。她对生活的态度,那种积极乐观,又带着些许的忧伤,让人觉得异常真实。 我尤其喜欢她记录的那些瞬间,那些仿佛被时间凝固下来的美好片段。可能是夕阳染红的天空,可能是微风拂过树叶的声音,也可能是朋友之间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她能够捕捉到这些稍纵即逝的美好,并将其用文字 immortalize,让读者也能够一同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是否过于匆忙,是否忽略了身边的风景。作者提醒我,要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中的不平凡。 她的日记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她提出的那些问题,虽然稚嫩,却充满了智慧。她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都让我深感触动。她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蕴藏在最纯粹的心灵之中。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力量,一种前进的动力。它让我相信,即使在困难面前,只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我将这本书当作一面镜子,时常用来对照自己的内心,提醒自己要保持初心,勇敢前行。

评分

这本《冰心日记》,真的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作者的文字,如同山间的清泉,又似夏日微风,带着一种天然的灵动和纯粹。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阳光和希望的世界,与作者一同经历着那些美好的时光。 她对细节的描绘,尤其是那些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简直是出神入化。一片叶子的脉络,一朵花的姿态,都能被她捕捉到,并用文字生动地呈现出来,让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作者敏锐的观察力。读她的文字,就像是在欣赏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书中的那些关于梦想和追求的篇章,尤其令我动容。作者敢于挑战自我,敢于突破界限,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地激励了我。她让我明白,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喜欢她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即使遇到困难,她也从未放弃对美好的追求。她教会我,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冰心日记》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力量,一种启发。它让我学会了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当下,也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我将这本书珍藏在心中,并且会时常拿出来阅读,让她的文字继续滋养我的心灵,引领我不断前行。

评分

这本《冰心日记》真的是让我爱不释手,一拿到手里就迫不及待地翻开,然后就彻底沉沦其中了。我特别喜欢作者那种细腻而真挚的情感表达方式,仿佛我就是那个在日记本前倾诉心声的少女,将那些藏在心底最深处的喜怒哀乐,毫无保留地倾泻出来。有时候,读到她写下的那些对童年伙伴的怀念,对校园生活的点滴记录,以及那些小心翼翼萌发的少女情怀,我都忍不住跟着一起会心一笑,或者眼角泛起一丝湿润。 那些关于星空、关于大海、关于成长的困惑与喜悦,都被她用最纯粹的文字描绘得淋漓尽致。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找到共鸣,仿佛她笔下的文字是有温度的,能够穿透时空,直抵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尤其欣赏她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在她笔下也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对真善美的向往,都深深地感染了我。 读这本书,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纯净而美好的灵魂世界,能够让人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沉浸在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中。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借着一盏昏黄的台灯,慢慢地品读,仿佛与作者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她的文字有着一种治愈人心的力量,能够在不经意间抚平我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让我重新找回平静与力量。 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日记,更像是一位人生导师,一位心灵的伙伴。它引导我思考生命的意义,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我从中学会了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更加积极地去拥抱每一个明天。每一次阅读,都能获得新的感悟和启发,让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得到了升华。 总而言之,《冰心日记》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我这个挑剔的读者。我将它视为我书架上的一件珍宝,时常取出,细细回味。我想,对于任何渴望在文字中寻找慰藉,在人生旅途中获得启迪的朋友来说,这本书都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它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的醇厚与甘甜。

评分

hao

评分

hao

评分

hao

评分

早上订晚上到,读书月买的,有优惠,开心。

评分

hao

评分

早上订晚上到,读书月买的,有优惠,开心。

评分

早上订晚上到,读书月买的,有优惠,开心。

评分

hao

评分

早上订晚上到,读书月买的,有优惠,开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