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槽不快樂:生活就是一場脫口秀》是根據脫口秀節目的內容整理而成的。大銘脫口秀旨在以幽默風趣的文字,寫醜態百齣的社會;用嬉皮的調侃,說艱苦卓絕的生活。全書分為三個部分,即“不吐不快”“大銘的幸福生活”“大銘的快樂時間”。其中,第一章“不吐不快”講的都是當時發生的新聞事件;第二章“大銘的幸福生活”主要是對時代和生活的反思;第三章“大銘的快樂時間”當中的內容純粹是逗你一樂。
這是一本有趣味、有思想、有深度的書。本書涉及麵極廣,首都房價、交通齣行、炫富哈韓、過度醫療、食品安全、網絡紅詞…… 包羅萬象。本書用詼諧來軟化心靈,用調侃來揭露生活。大銘用“銘氏妙語”,給我們談新聞,講生活,說世界觀,讓我們在捧腹大笑的鵝同時,也産生共鳴,引發深思。
央廣“吐槽帝”、人氣主播大銘,插科打諢,諷刺自黑,教你識破謊言,洞察社會。書中說不盡的段子講不完的笑點,獨特的銘氏幽默,席捲新舊媒體之後首次以文字形式開闢第二戰場。
本書文字犀利,語言幽默,思想深邃,難能可貴,值得各位一讀。
大銘,真名孫允銘,中央人民廣播電颱主播,1981年齣生於吉林長春,畢業於吉林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曾獲“溫州十佳新聞工作者”“浙江優秀播音員主持人”“溫州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他在溫州電颱時主持的《大銘的快樂時間》創造瞭當地的收聽神話,其一度成為溫州人喜愛的電颱節目。2013年開始,他在央廣文藝之聲主持《快樂早點到》節目。該節目的收聽率不僅在傳統媒體當中繼續保持領先,而且在新媒體中連續數月排名di一。他也因在節目中錶現齣的“銘氏”幽默,被封為央廣“吐槽帝”。
第一章 不吐不快
·你為什麼不聽課 / 002
·緻中國礦工 / 004
·到此一遊 / 008
·最牛的班規 / 010
·野蠻老師的七武器 / 014
·一隻雞的自白 / 017
·中國人的體質 / 020
·水日說水 / 024
·得罪人的事兒少乾 / 026
·十麵霾伏 / 030
·誰該滾齣月餅界 / 032
·人艱就拆!你的年終奬是多少 / 035
·拒絕皮草 / 039
·新成語 / 042
·一個包子引發的故事 / 045
·地鐵,痛並快樂著 / 048
·錶白主要靠什麼 / 050
·外國小夥兒與中國大媽 / 053
·一樣的路,不一樣的人 / 057
·中國的橋 / 059
·暴的露 / 062
·來自星星的韓國人 / 065
·班乾部管班乾部 / 068
·不識數的痛苦 / 071
第二章,大銘的幸福生活
·改變世界,不如改變自己 / 076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078
·我們的責任 / 082
·舌尖上的中國夢 / 085
·閉上你的鳥嘴 / 088
·打不死的公款吃喝 / 090
·漲不完的價 / 094
·你二嗎 / 097
·中國房價賦 / 100
·突然想起理想這個詞 / 101
·彆得瑟 / 104
·我是一名“負二貸” / 107
·權力的遊戲 / 110
·嚮記者緻敬 / 113
·新長徵路上的搖滾 / 116
·最可怕的不是貧窮 / 119
·用數字記住2013 / 122
·我並不想如此“勤勞” / 125
·我們就這樣被網絡遊戲瞭 / 128
·最後一課 / 131
·超凡臨時工 / 135
·媒體的道德 / 138
·一萬塊能幸福嗎 / 142
第三章,大銘的快樂時間
·漢語考級!老外不服來試 / 148
·洗襪子的好處 / 150
·大銘診所 / 153
·百傢姓 / 155
·拍馬屁 / 158
·“大銘”的由來 / 161
·韆萬彆發脾氣 / 164
·學東北話 / 167
·莫讀呆,莫讀歪 / 170
·大銘牌龜殼 / 174
·八大非你想象的職業 / 176
·吃自助寶典 / 181
·我是一個特彆愛國的人 / 184
·女友的要求害死人 / 187
·職場新人必看 / 190
·中國式飯局 / 193
·奇葩的名字 / 196
·學霸與學渣 / 199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正所謂時光如梭白駒過隙。世界上留不住的隻有時間。
……
其實迴想這十幾二十年,每個人的改變都特彆特彆多,不管你是感慨人生蒼老還是青春不再,其實我們都在一直進步嚮前。就像很多人認為時光摧毀瞭一個女人,而我一直覺得恰恰相反,時光是雕刻瞭一個女人,讓她變得越來越精緻。其實社會發展也是如此。我不是統計局專傢,找不齣1994年到2014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具體數字,但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和二十年前絕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想想飛速發展的背後,我們又承受瞭多少時代的痛。
二十年前,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纔有幾個?那真的是韆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個傢裏能有一個大學生絕對是光宗耀祖的事兒,考上大學之後父母人前都是踮著腳走路,畢業之後分配工作人傢一提這是大學生立馬高看一眼。雖然風光,但是也凸顯我們國傢人纔的匱乏,教育的短缺。二十年後,我們中國的教育發展得太快瞭,人纔濟濟,一磚頭打到十個有九個都是大學生,剩下一個是研究生。現在的大學就像一個高速公路收費站,交瞭錢你就隨便跑吧。而質量呢?管理監獄化,素質流氓化,親熱公開化,消費白領化,上課夢境化,逃課普遍化,寢室網吧化,補考專業化,學費貴族化,論文百度化,近視全麵化,食堂飼料化,求職夢想化,畢業失業化,就業民工化。
我一直非常佩服中國的教育,選拔人纔方麵不一定做得最好,但是絕對最有經商頭腦,他們可以把國民基礎教育通過各種名目變成一種賺錢的方式。這些年,我們都說中國的四大支柱産業是機械電子、汽車、石油化工和建築。其實,教育業纔是深藏不露的第五大支柱産業。
二十年前,我們還比較拘謹,有著萌動的心但是覺得條條框框特彆多,乾這個傢長管,做那個領導不讓。好像我們活著就是為瞭聽彆人的話,於是心裏麵一直呼喚著我們要真正的自由。但是經過二十年的發展,我們想要的自由卻超過瞭想象的範疇。你就看路上有的人開車,想怎麼開就怎麼開,想怎麼停就怎麼停,想並道就並道,想逆行就逆行,想開遠光就開遠光,想闖紅燈就闖紅燈,東西想往外扔就往外扔。真是太自由瞭!
二十年之前,房價很低,低得跟非洲貧民窟似的;物價很低,低得跟不要錢似的;油價很低,低得跟國際都接不上軌。隨便一個老外過來,一看中國的經濟水平,都有著一種大富豪的氣概,如果在他們國傢混不下去瞭,他們可以把房子賣瞭,揣著一百萬,滿懷信心地一揮手:“走,去中國!”
但是二十年之後,我們的經濟發展瞭。如今的房價很高,高得已經不應該屬於地球;物價很高,高得不是用工資就可以買得到;油價很高,高得國際油價都跟我們接不上軌。我們中國現在是遍地黃金,處處鑲鑽。隨便一個老外過來,一看咱中國的經濟水平,都有著一種第三世界的憋屈。如果我們在自己國傢混不下去瞭,我們可以把房子賣瞭,滿懷信心地一揮手,“走,去國外!”
二十年之前,做生意總是想著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生怕自己的品質差瞭一點就被彆人比下去,就連往酒裏麵兌一點點水,都覺得是種罪惡。
而在二十年之後,我們人類的智商取得瞭飛速的提高,每個人都超過瞭愛因斯坦。這年頭那些人的假貨做得比真貨還真,山寨比行貨功能還全,有些奶粉除瞭奶粉還免費贈送三聚氰胺,有些食品除瞭不安全就再也找不齣其他的毛病。有的人做生意就怕童叟無欺賺不到錢,就連往水裏麵兌一點點的酒,都覺得是種罪惡!
二十年之前,我們太摳瞭。一分錢掰成兩半兒花,傢裏添置點兒什麼都得跟老婆報賬。單位買點兒什麼也下不去手,都可著最低限度的來,東西能用好用就行。整個城市亮點很少。外賓來瞭除瞭以前留下來的那點兒文物古跡,我們什麼也拿不齣來。
二十年之後,我們懂得裝潢門麵瞭。抽煙抽中華,開車開寶馬。進齣講排場,消費隨便花。某油一邊兒高喊著虧損,一邊兒在自己的大廳掛著一韆多萬的吊燈;某官一邊兒凜然地宣講正氣,一邊在會所裏麵觥籌交錯吃著天價晚飯。外賓現在來到我們這兒,都蹺起大拇指
誇贊我們:“oh,chinese,buchaqianer!!!”
這二十年的變化實在是太大瞭,欣喜於我們每年的GDP都在翻翻兒,驚嘆於我們月月的創收都在增加。我們不再需要趕英超美的口號,因為世界就在我們腳下。我們活得就像是在奧運會的賽場,每天都在更高更快更強。隻不過,在筋疲力盡的時候,我隻想問:我們為什麼要把生活變成比賽呢?當經濟變得更好已經不能和生活更幸福畫等號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該反思一下自己人生的追求到底是什麼?我們這一生比的到底是金錢、名譽和手中的各種奬狀,還是健康、快樂,以及心裏的一份踏實?
活在當下,讓時光雕刻我們的精緻吧。
這本《不吐槽不快樂:生活就是一場脫口秀》真的觸動瞭我內心深處那個最會觀察、最愛碎碎念的小我。讀這本書,就像和一位老朋友坐在街邊咖啡館,一邊啜飲著微苦的咖啡,一邊聽她用最接地氣、最幽默的方式,把生活中那些讓人又愛又恨的細節一一拆解。從排隊繳費時的煎熬,到麵對奇葩親戚時的內心OS,再到工作場閤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潛規則,作者的筆觸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而是帶著一股子“我看透瞭但還得好好過”的豁達。她能精準地捕捉到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的那種“怎麼會這樣?!”的時刻,然後用一種“啊,原來不止我一個人這麼想”的共鳴感,瞬間消解掉所有的負能量。書裏那些對社會現象的犀利點評,不是為瞭製造對立,而是為瞭讓我們看清事物的另一麵,然後在無奈中找到一絲自嘲的樂趣。我特彆喜歡她講到自己經曆的一些尷尬瞬間,那種坦誠到近乎“自曝”的勇氣,反而讓我覺得她離我如此之近。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看世界的眼光都變得不一樣瞭,好像那些曾經讓我耿耿於懷的小事,現在都能被我用一種更加輕鬆、甚至有點“脫口秀”的腔調去消化。它提醒我,生活或許不完美,但正是這些不完美,纔有瞭那麼多值得我們去吐槽、去品味、去從中汲取快樂的素材。
評分不得不說,《不吐槽不快樂:生活就是一場脫口秀》這本書,在閱讀體驗上,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驚喜。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她善於將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通過極富張力的語言和齣人意料的轉摺,變成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特彆喜歡她那種“畫外音”式的評論,總能在關鍵時刻,以一種旁觀者的清醒,為讀者點破事情的本質,同時又帶著一股子“我早就知道會這樣”的調侃,讓人忍俊不禁。書中的例子,沒有脫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反而充滿瞭我們熟悉的場景和情感。我能從她對通勤路上遇到的奇葩乘客的描繪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我能從她對處理復雜人際關係的無奈中,體會到自己的掙紮。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並沒有迴避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公,而是選擇瞭一種更加坦誠的方式去麵對,去擁抱。她用幽默和智慧,為那些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人,提供瞭一個宣泄的齣口,也提供瞭一種重新審視生活、發現樂趣的可能性。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擁有瞭一副新的眼鏡,能夠透過那些錶麵的不如意,看到生活背後隱藏的幽默與光芒。
評分《不吐槽不快樂:生活就是一場脫口秀》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情緒調節劑”。作者的文風極其灑脫,充滿瞭那種“人間清醒”的勁兒,讀起來既輕鬆又解壓。她筆下的世界,充滿瞭各種各樣的小確喪,但也正因為這份真實,纔讓人倍感親切。我尤其贊賞她對於“吐槽”這個行為的重新定義。她沒有把吐槽當作單純的發泄,而是將其視為一種觀察生活、認識自我、甚至與世界對話的方式。書裏那些關於職場潛規則、傢庭瑣事、情感睏境的段落,都寫得鞭闢入裏,讓人讀完不禁感嘆:“哎呀,這不就是我嗎!”她用一種旁觀者清的姿態,將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煩惱,用一種近乎戲劇化的手法呈現齣來,讓我們在哈哈大笑的同時,也能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靈感。這本書最讓我欣慰的一點是,它並沒有試圖販賣什麼“正能量”,而是鼓勵我們接納生活中的不完美,並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它讓我明白,即使生活有時讓人覺得像一場失控的脫口秀,我們依然可以選擇以一種更加豁達、更加幽默的態度去應對。
評分《不吐槽不快樂:生活就是一場脫口秀》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讀物,不如說是一劑生活解壓藥。作者的文字就像一把手術刀,精準而又不失溫度地剖析瞭現代人在快節奏生活中麵臨的種種睏境與荒誕。我尤其欣賞她對於細節的觀察力,那種旁人可能司空見慣,在她筆下卻能生發齣無限戲劇性的能力。比如,她對社交媒體上那些“完美生活”的戲謔,對職場上那些“虛僞客套”的解構,以及對傢庭關係中那些“微妙平衡”的描繪,都直擊人心,讓人不禁拍案叫絕。讀她的書,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大型脫口秀現場,每一個段子都恰到好處地戳中瞭我的笑點,但笑過之後,留下的卻是深深的思考。她不是簡單地抱怨,而是通過一種充滿智慧的吐槽,引導讀者去反思,去理解,去學會與生活中的不如意和解。書裏沒有心靈雞湯式的安慰,更多的是一種“你看,生活就是這樣,我們隻能笑著麵對”的灑脫。我發現,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內心積攢的許多不吐不快的委屈,似乎都被這本書溫柔地接住瞭,然後化作瞭淡淡的釋然。它教會我,吐槽不等於消極,反而是一種積極的溝通方式,是一種與生活建立更深層次連接的橋梁。
評分捧讀《不吐槽不快樂:生活就是一場脫口秀》,就像是進入瞭一個由文字構築的、充滿智慧與幽默的遊樂場。作者的筆觸細膩而犀利,總能在平凡的生活縫隙中,捕捉到那些令人會心一笑的瞬間,以及那些引人深思的社會現象。我非常喜歡她對日常瑣事的“解構”能力,那些在我們看來平淡無奇的經曆,在她手裏卻能被賦予生命,變得鮮活有趣。比如,她對排隊買奶茶的心理活動描寫,對超市裏傢庭購物場景的觀察,都栩栩如生,讓人仿佛置身其中。書中的吐槽,並非惡意的攻擊,而是一種充滿善意和智慧的審視。它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們生活中那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同時,也讓我們看到瞭化解這些不快、尋找樂趣的可能性。我特彆欣賞她那種“看透但不說破,然後用幽默來化解”的態度。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示是,生活本身就是一場大型的脫口秀,有笑有淚,有平淡也有驚喜,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場秀的觀眾,也是重要的錶演者。學會用吐槽的視角去觀察,不僅能讓我們更加敏銳地發現生活中的“梗”,更能幫助我們以一種更加積極、更加樂觀的心態去麵對一切。
評分最喜歡的電颱主持人,必須捧個場!!!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內容也很幽默,推薦購買
評分不錯不錯,挺好的?
評分還沒看,不過喜歡大明的脫口秀,應該還不錯
評分書不錯,疊加活動,再用券,很實惠,快遞小哥贊一個
評分買瞭很多書,不一一評價瞭,都不錯
評分買瞭很多書,以後的時間自己可以慢慢看瞭
評分物流非常快。質量很好。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