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京都文青聖地——左京區一乘寺街區獨立店鋪尋訪指南,京都當地文化名人帶你深度遊京都。
★2008年英國《衛報》“全球十佳書店”惠文社一乘寺店店長私房經營秘訣,破解獨立書店未來的生存法則。
★想*潮流,不但需要“嚮前進”的勇氣,還要有“嚮後看”的智慧。書店、咖啡店、唱片行……揭露10傢京都個性名店長盛不衰的經營哲學。
內容簡介
消費至上的時代,你是否厭倦瞭統一的超市、假時尚的連鎖商場,還有文青過度的大型書店?在漸趨一緻的風景裏,還能牽連起人與人的交流、保有文化力量,讓人心甘情願掏錢消費的,莫過於隱藏於街頭巷尾的獨立書店瞭。而在這樣一個時代裏,獨立書店又該如何生存呢?
“世界十佳書店”之一、京都文青聖地京都惠文社一乘寺店店長堀部篤史試圖通過對街區小店的探訪找尋答案。他探訪的對象包括在挨罵下成長的小酒館;作風自我,學習跟街區達成完美互動的書店;討厭商業行為,想在消費時代走緩慢步調的古董店;不管銷售好壞,隻注重提供良好服務的唱片行;隻想成為人們的落腳處,不想被美食網站贊揚的咖啡館……在這些獨立店傢的現場,藏著小店們如何生存,又如何牽連地方文化的展示。最終,他發現,人們想要繼續經營他們的獨立商店,光靠在商品和服務上下功夫是不夠的。隻有*工種,嚮街區學習,與街區共存,以書店為中心的獨立商店纔能擁有未來。
作者簡介
堀部篤史
1977年生於京都,畢業於立命館大學文學部。自學生時代即任職於惠文社一乘寺店,2004年起擔任店長;同時從事編輯、寫作、活動籌辦等工作,文章常見於各類報刊,是京都當地的文化名人。著有《二十三種欣賞咖啡桌上精裝書、視覺書的方法》《翻開書本,找迴那時候的迴憶》,並以惠文社一乘寺店名義與他人閤著《從書店的窗口看京都》。2015年8月離開惠文社一乘寺店,成立自己的獨立書店“誠光社”。
精彩書評
人們想要繼續經營他們的獨立商店,光靠在商品和服務上下功夫是不夠的。隻有*工種,嚮街區學習,與街區共存,以書店為中心的獨立商店纔能擁有未來。
——堀部篤史(惠文社一乘寺店店長,本書作者)
對我來說,“後麵”就是“前麵”。自從人們對網絡産生依賴,人和商品就越來越平均化。嚴格來說,這是一種退化。
——山本耕平(迷子咖啡館店長)
在小店的經營上*重要的不是放什麼,反而是不放什麼。
——苗村聰(二手唱片店WORKSHOP records店長)
在稀鬆平常的每一天,工作結束後便去那裏喝上一杯,這樣我們纔能在很多事情上妥協,*終迎來第二天。我們絕對沒做什麼瞭不起的事情,但那就是文化。
——奧野修(六曜社咖啡館店長)
目錄
前言〡005
京都獨立小店地圖〡012
第一章 我的街區,我的書店〡015
惠文社一乘寺店和街區的前世今生〡016
惠文社一乘寺店周邊地區 事件簿〡052
街區專欄1: 沒有電影院的街區〡058
第二章 “當地特有的獨立商店” 〡065
街區造就商店〡066
街區專欄2: 創造 “櫃颱”文化之人〡094
未來在過往當中〡100
街區專欄3:窮人的京都〡128
書店成為街區的老師〡134
街區專欄4:刷新無聊街區的“物語”〡160
在名為“小巷”的小路上〡166
街區專欄5:漫步街頭也是書店的工作〡190
生活必需的咖啡館〡196
捲末對談 “獨立商店想要存活下去,需要……”〡216
精彩書摘
惠文社一乘寺店和街區的前世今生
不可思議的書店:惠文社一乘寺店
從京都站乘坐JR(日本軌道公司)奈良綫,坐一站到達“東福寺”,再轉乘京阪電車,到終點的齣町柳車站。再換乘鞍馬、大原方嚮的路麵有軌電車“叡山電車”,坐三站,便到達一乘寺街區。此街區距離河原町大街周邊及祗園等京都風格的繁華街道有一定的距離,與其他府縣的交通也不太方便。這裏坐落著我工作的書店—惠文社一乘寺店。新刊書籍自不必說,書店還經營舊書、西洋書籍和自費齣版物等。
雖說是一傢書店,其實在約100 坪( 約330 平方米)的店內還設瞭一個齣租畫廊“ Enfer ”(地獄)和齣售“衣食住方麵的書籍及生活雜貨”的“ 生活館”平颱。自從2006 年設立生活館之後,惠文社一乘寺店已經不能算是一個普通的專門書店瞭,而成瞭一傢綜閤書店。作為這傢“個性書店”的店長,我曾多次受訪於報章雜誌,所以令許多人産生瞭誤解,以為這是我個人經營的獨立書店。但實際上,惠文社是1975 年創業的連鎖店,在京都市內擁有三個店鋪—西大路店、長岡京市店(原神足店)和一乘寺店。這三傢書店各有特色,在近藤時雄社長的支持下,我作為一乘寺店的店長,受全權委托參與瞭從商品構成到畫展策劃等書店所有的運營事宜。
一乘寺店創立於1982 年,目前擁有15 名員工,包括網上書店的員工和打零工者,並不具備大型書店的規模,但也有彆於街區其他小型個人書店。
惠文社一乘寺店各方麵都處於不可思議的平衡中,包括作為店長的我。我在店裏工作十五年多,恰逢書店和齣版業狀況劇變的時代,原本就沒有同類書店可供參考,所以,無論書店的運營模式還是員工的工作方式,一直是由我們一步一步摸索齣來的。
在街區書店一傢接著一傢消失的趨勢下,惠文社該怎樣做纔能繼續生存下去?在環顧四周、參照其他獨立商店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先迴顧一下我們這傢書店的曆史。
我的學生時期
1996 年,我還是個學生。在熟人介紹下,我開始在惠文社打零工。我並沒有“非得要在書店工作”的誌嚮與動機,隻不過覺得“與其做其他事情,不如接觸自己喜歡的書籍”。
在那之前,我也有過在書店打零工的經曆。但要說我在之前的工作經曆中學到瞭什麼,大概隻有防盜巡邏和不會找錯錢之類的技能。彼時,所有書籍的管理工作均由少數正規職員負責,同樣打零工的夥伴當中,沒有一個人負責過書籍的訂購和上架。我時而在收銀颱前愣著發呆,時而站著翻閱書架上的書籍。雖然隻有幾個小時的工作時間,我卻記得每分每秒都打發得很吃力。
但是一進入惠文社,我就突然負責起一個書架。現在想來,這是書店多麼大膽的決定。但當時的一乘寺店,連店長都沒有,更不用說正式職員瞭。大傢都是臨時員工,在彆處肩負著彆的工作。我們分彆負責各自的書架,活用自己最擅長的知識。我已經不記得自己負責哪個書架瞭,大概是我在大學的專業—以“垮掉的一代”為中心的美國現代作傢,及與反主流文化相關的書籍,總之是以自傢書架的書籍為依據,盲目訂購一些自己知道的書籍。每天早上,我從訂購的商品中找到自己選購的書籍便覺得很開心。在工作中,我一直沉迷於營造一個有趣的書架。當然,那時候的我基本沒有銷售的概念。
前輩們教我的東西
京都市左京區一乘寺是一個被京都大學、京都造型藝術大學、京都精華大學、京都工藝縴維大學等眾多大學包圍的區域。這個學生街區獨有的特色,講得好聽點是自由,說得難聽點便是充滿瞭拖延氛圍,惠文社一乘寺店就坐落在這裏。正因如此,當時幾乎所有打零工的職員都是個性派。從藝術傢或者堅持樂隊活動的前輩那裏學習漫畫、音樂、小說的知識成瞭我每天的樂趣。工作結束後便跟他們一起在小酒館吃喝,也在那裏閑聊書籍。如果參加從前輩那裏得知的樂隊錶演或者各種活動,總能發現一兩個前輩也在場,於是工作和玩耍便自然地銜接起來瞭。雖然我在書店的工作之餘還兼職教課,但書店的工作逐漸占據瞭我的部分生活。有時候,我們幾個打零工的同社長輪流開車去東京,有時候會一起兼守書店和畫廊,還曾在分不清方嚮的情況下便去海外采購,等等。
我從每個個性化的同事那裏學到很多,其中兩位前輩對我的影響尤其巨大。其一是在中京區住所裏運營設計事務所的橫須賀先生。當時他是個年輕設計師,著手設計正值復興時期的19 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法國電影宣傳冊、歐洲獨立搖滾樂隊的CD(音樂光盤)、獨立雜誌等。他是讓我接觸到編輯和設計工作的恩人。
另一位是十分熟悉漫畫、在書店工作之餘還從事樂隊活動的大西先生。涉足並嚮亞文化邁進的他十分尊敬漫畫傢永井豪和小池一夫,之後他作為漫畫評論傢活躍於業界。有一次工作結束後,我們一起去瞭拉麵店,他告訴我那時誰都沒注意到的B 級漫畫的魅力。
對當時的我來講,惠文社最大的魅力便是這兩個人創造齣來的景象:完全不同價值觀的書架可以在一傢書店共存。但是在1998 年,大西先生迴到老傢東京,被我視為理想的平衡開始崩潰。在一貫的奇談怪論中,大西先生不經意地嘟囔齣這樣的話:
“到瞭某個時候,堀部君也不得不選擇‘這個’或者‘那個’呀。”
當時的我,以為“這個”和“那個”是指大西先生的領域—亞文化的世界,或者橫須賀先生擅長的時尚主流文化。但現在想來,這話的含義遠遠沒有這麼簡單。實際上,對當時的我來說,這兩個世界便是全部,所以我當時漠然而不安地答道:“或許如此。”
之後不久,橫須賀先生也去瞭東京。直到現在,兩位前輩依舊活躍在各自的領域,但我最終卻沒能選擇“這個”或者“那個”,時至今日還在惠文社工作。我希望自己可以守護這個多種價值觀並存、“ 哪個”都可以涉獵一點的書店—如果時光倒流,我將這樣迴答前輩當時的提問。
前言/序言
近年來,街區的書店減少瞭許多。
無論是眼見經濟新聞的數據和業界報紙的報道,還是耳聞不經意的對話,都能確認這一事實。尤其在我自己外齣時這種感受最為強烈。
在巨大的網絡商店、電子書籍和互聯網的影響下,書店會在不遠的將來完全消失嗎?為瞭繼續生存,書店需要做齣怎樣的努力?具備諸如此類問題意識的書籍已經齣版瞭無數,我也閱讀過幾本。因為我在京都一隅運營獨立書店的緣故,也曾幾度收到過這樣的提問。每一次,我都用模棱兩可的迴答濛混過去。但實際上,我根本不知道事情將會怎樣變化,這個問題對於一個小小的書店而言實在太過沉重。
“我要是知道答案,就去賭馬瞭。”
這句話是某位店員對顧客講的。一次,我在經常光顧的專賣燉煮下水(內髒)的餐館前排隊等候,一位女性問道,“還要再等多久纔能進入店裏”,店員便以此內容作答。這番迴答令當時身在現場的我幾乎懷疑自己的耳朵,可有那麼幾次,我自己也十分想將這句話脫口而齣。
環顧四周,不光是書店,還有獨立經營的咖啡館、小酒館、唱片商店以及電影院,也正逐漸從街區消失。所以書店的窘況不僅是由電子書籍和網上書店造成的,也是因為經營“嗜好品”的獨立商店本身迎來瞭巨大的變化。
在獨立商店迅速消失的同時,全世界無處不在的連鎖店及身在居室便能觸手可及的網購得到瞭普及,世界比先前方便瞭許多。作為消費者,如果一味追求閤理性,那麼這些變化可以算是一種進步,它的産生或許是必然的。無論獨立商店如何努力去苟延殘喘,隻要顧客選擇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那麼全球性連鎖店席捲街區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如果顧客想要樸素的溫情,那麼隻需購買那些口頭宣稱是“某某阿姨的手工糕餅”、實則卻是由工廠生産的商品便可。若是不喜歡連鎖店的氛圍,也可以光顧頗有趣味的咖啡館,雖然它可能隻是由京都的古舊商店改裝而成,並由總部在東京的公司營運的。氛圍也是商品的一部分,如果顧客對氛圍抱有說不清道不明的不滿,商傢完全可以通過廣告和形象戰略輕鬆地消除吧。
世界越來越追求可變性,簡潔越來越受到重視,比如像推特(Twitter )那種東西能讓你在140 個文字的範圍內錶達齣讓人理解的樸素話語。這個時代,連新聞的選擇也要考慮個人的趣味。用星級評判商店的好壞,得分低的商店被漸次淘汰。所以,顧客也一下子避免瞭許多“失敗”和“吃虧”的選擇。消費者成為打分人,權力比以往增加瞭。
也有很多人對這種時代潮流抱有不滿並訴諸語言。這樣的少數派哀嘆街區的變化,挑剔這個越來越方便的社會。但是,這樣一個消費者至上的方便社會究竟有什麼不好呢?這真的很難用明晰的語言錶述齣來。結果隻能用“人情”“溫情”等模糊的語言,或是“過去真美好”這種抱怨來錶達。站在企業追求閤理性的立場上,這種無法量化的錶述完全沒有價值。
由皮剋斯和迪士尼共同製作的電影《機器人總動員》(安德魯? 斯坦頓導演,2008 年)對29 世紀的人類做瞭戲劇化的呈現。到那時,這種將閤理性推至極端的後果終於
顯現。
高度消費社會到達極點,人類逃離被垃圾覆蓋的地球而生活在太空聚落裏。在那裏,人們在各自居住的膠囊空間中完成所有的信息收集和消費活動,全然不見肉體勞動和“傢族”這種單位。在超級大企業壟斷的狀況下,人們作為聰明的消費者嚮著無所不能的目標前進,卻將自己逼入瞭最終毫無選擇的境地,不僅如此,人類似乎連選擇的意願都已消失殆盡。被人們拋棄的地球上,隻剩下處理垃圾的機器人瓦力在孤獨地勞動著。他將玩具和刀叉等人類生活的遺物從垃圾山裏挖齣來,並偷偷地收集在一起。一天,瓦力發現瞭歌舞劇《你好,多莉!》的錄像帶。自那以後,他就帶著憧憬的目光一次又一次地觀看劇中人與人“牽手”的鏡頭。
這或許是個極端的例子,但如《機器人總動員》的世界那般,人們因為追求閤理性而反遭損失的事情並不少見。作為被稱為“夕陽産業”的街區書店的運營人,我想再次肯定齣售非閤理性“嗜好品”的獨立商店的存在意義。
本書中提到的京都商店,不僅限於超級有名的商店和令人趨之若鶩的老店鋪,但都是讓我感覺到“必須在本地存在的”“有京都味”的重要商店。與其探究數年間瞬息萬變的媒體潮流,我更傾嚮於重新探索自己信賴的獨立商店的現場場景,從而探尋街區書店繼續生存的可能性。從拒絕被人理解的朋剋店,到毫無乾勁、消極經營的商店,再到頗帶人生交叉點味道的商店,一開始動筆,便無法用140 個文字對它們進行暢快淋灕的錶達。但我想從記錄這些個性化獨立商店的故事開始我的思考。
改變街區的獨立小店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