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社新英汉小词典

外研社新英汉小词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词典
  • 英汉词典
  • 外研社
  • 工具书
  • 学习
  • 教育
  • 语言学习
  • 英语学习
  • 参考书
  • 便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哈尔滨市学府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3524483
商品编码:1293446897

具体描述

ISBN:9787513524483
内容介绍


ISBN号码:9787513524483
书名:外研社新英汉小词典
作者: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10-01
页数 :
版次 :第一版
开本 :
语种 :汉语
定价 :15.00


编辑推荐
小小词典,携带方便。即学即用,随处充电。共收单词、短语约20000条。突出显示常用重要词汇。
目录
本词典使用说明
音标表
词典正文
内容简介
一本体积小而内容丰富的英汉词典无疑会为其学习、阅读提供很大方便。因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小词典,相信不论对学生,还是普通的英语学习者都会有很大帮助。
《外研社新英汉小词典》主要特点如下:
1 共收单词及短语约2万条,选词精当,释义准确。
2 涵盖美国英语,注重提供英美的不同表达方法。
3 对于常用的重要词汇,以反白形式框出,便于读者由易到难掌握词汇。
4 收录大量习语和短语,书面用语和口语表达并重。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文言文精读与赏析:先秦诸子经典选读》 一部深度挖掘中国古代智慧的通识读本 本书旨在为广大文言文爱好者、传统文化学习者以及对中国哲学史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兼具可读性的先秦诸子经典导读材料。我们聚焦于先秦时期奠定中华文明基石的几部核心典籍,通过精选原文、详尽的注释、深入的译文和独到的赏析,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直接对话那群构建了中国思想图景的伟大先驱。 一、 选目之精:聚焦思想源头 本书精选了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四个主要学派的代表篇目,确保读者能够把握先秦诸子百家的基本风貌和核心思辨脉络。 儒家:《论语》精选、《孟子·告子上》:重点阐释“仁义”、“性善论”及君民关系的思想。我们选取了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篇章,如“为政以德”、“惻隐之心”等,细致辨析孔孟在核心概念上的异同。 道家:《道德经》核心章(1-40章)、《庄子·逍遥游》《齐物论》:深入探讨“道”的本体论意义、“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以及庄子对个体精神自由的极致追求。赏析部分将重点剖析其寓言的象征意义和辩证思维。 墨家:《墨子·兼爱》、《墨子·尚贤》:全面介绍墨家“兼爱”、“非攻”的博爱与和平主义思想,以及其严谨的功利主义和尚贤任能的政治主张。 法家:《韩非子·孤愤》、《商君书·开阡陌》:探讨法、术、势三者的关系,分析法家如何从现实政治的需求出发,构建了一套高效的中央集权理论和严密的社会控制体系。 二、 注释之实:力求准确与易解的平衡 针对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我们采取了分层注释策略,力求在保持文本原貌的同时,降低阅读门槛。 1. 通释(字词句): 对每一个生僻字词(如“絜”、“阋”、“俾”、“偾”)提供准确的现代汉语释义。对多义词,会根据具体语境给出最恰当的解释,并标注其在先秦时期的特殊用法。 2. 难点句解析: 针对结构复杂、句式拗口的古文长句,进行拆解分析,明确主谓宾结构,辨析虚词(如“夫”、“焉”、“矣”、“哉”)的语气和语法功能。 3. 典故出处: 对于篇章中引用的历史事件、人物典故(如“禹、汤、文、武”、“泰伯之奔吴”),提供简要的背景介绍,帮助读者理解文本的文化参照系。 三、 译文之精:兼顾信、达、雅 本书的译文追求“信”——忠实于原文的语义,力求避免过度“意译”带来的信息失真;追求“达”——确保现代读者能够流畅理解其内涵;并在不损害“信”的前提下,努力体现古文的韵味,达到“雅”的境界。译文以段落为单位,紧随原文之后,方便对照阅读。特别对于道家思想中抽象的哲学概念,我们进行了审慎的措辞选择,避免用现代术语生硬套入。 四、 赏析之深:探究思想的时代价值 本书的特色在于其深入的赏析部分。赏析不仅是对文本内容的回顾,更是对思想史脉络的梳理和对现实意义的探讨。 1. 思想背景梳理: 在每篇选文前,简要介绍该学派在春秋战国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兴起动因,解释其理论是如何针对当时社会弊病提出的解决方案。 2. 核心概念辨析: 对同一概念在不同学派中的差异进行横向对比。例如,如何区分儒家的“仁”与墨家的“兼爱”,以及法家对“义”的彻底摒弃。 3. 哲学思辨的当代回响: 探讨先秦思想如何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伦理、文学乃至日常生活。例如,如何从《庄子》中汲取应对现代社会焦虑的智慧,或如何从《韩非子》的治理思想中反思权力运作的机制。 4. 修辞与语言艺术: 鉴赏先秦散文的语言特色,如孔孟的对话体、庄子的汪洋恣肆的比喻和寓言、韩非子的逻辑推演和类比论证。 五、 学习辅助工具:构建知识网络 为方便学习者系统掌握,本书最后附有系统的学习资源: 先秦诸子关系图谱: 以时间线和思想谱系图的形式,直观展示各学派的传承、对立与影响。 核心术语速查表: 汇集了书中所有关键的哲学、政治、伦理术语(如“名分”、“正名”、“循名责实”、“大同”、“小康”),便于快速复习和回顾。 延伸阅读推荐: 为有志于深入研究的读者,提供了权威的古代注疏版本和现代学术研究成果书目。 结语: 《文言文精读与赏析:先秦诸子经典选读》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国古代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窗口。通过对这些不朽文本的细致研读,读者将能够真正领会中华文明的底色与深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审慎判断的能力。阅读这些文字,就是参与一场跨越两千多年的、关于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安顿自我、如何理解世界的深刻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读完的这套历史传记,简直是历史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宝藏。它摒弃了传统传记的枯燥说教,而是采用了更接近叙事文学的手法,将那位历史人物波澜壮阔的一生徐徐展开。作者显然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每一个关键事件的描述都基于扎实的史料支撑,使得即便是早期的模糊记载,也被描绘得有血有肉。最让我震撼的是书中对权力更迭中人性幽微之处的洞察。它没有将人物脸谱化,而是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英雄光环下那些复杂、甚至有些阴暗的真实面貌,这种坦诚令人钦佩。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亲历了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时刻。书中的配图和地图排版设计得非常精美,很大程度上辅助了对地理和战略布局的理解。如果非要挑刺,或许在某些专业术语的解释上,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可以再多一些注释,不过这或许也是它保持学术严谨性的体现吧。

评分

我最近翻阅的这本关于欧洲古典音乐史的著作,简直是音乐学院学生的案头必备。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线梳理,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历史时期音乐风格背后的社会思潮和哲学背景。作者的叙述语言非常优雅,他能将复杂的对位法、和声结构,用一种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领会的比喻方式解释清楚,比如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比作精密的机械钟表,而浪漫主义则是奔放的情感喷涌。书中对几位关键作曲家的生平轶事和创作心境的描写,充满了人性化的温度,让我们看到他们是如何在当时的政治和宗教压力下,依然坚持艺术的纯粹性。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未完成”作品的分析章节,它探讨了艺术的无限可能与人类生命的有限性之间的张力。这本书的学术价值与欣赏趣味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让我对那些耳熟能详的曲目,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和理解。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硬科幻小说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宇宙和时间概念的认知边界。它的科学设定严谨得令人发指,每一个技术名词的出现都不是为了炫技,而是服务于整个故事逻辑的基石,这种对硬核细节的坚持,是很多同类作品所欠缺的。故事的节奏把握得极佳,从初期相对缓慢地铺陈世界观和科学原理,到中期多线叙事的高潮迭起,再到最后那场宏大且富有哲学意味的终极对决,全程无尿点。我特别喜欢它探讨的那个核心命题——在无限的时空尺度下,人类情感的价值何在?小说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实验场。插画师的贡献也值得称赞,那些对超维空间和异星生态的视觉化呈现,完美地契合了文字所营造的冰冷、浩瀚的氛围,让人仿佛能闻到星际尘埃的味道。

评分

这本探讨现代社会现象的随笔集,风格极其清新、视角独特,完全没有一般社论那种板着面孔说教的味道。作者的文笔带着一种特有的慵懒和犀利并存的幽默感,读起来非常轻松愉快,但其内核却直指当下许多人都在回避的痛点。无论是关于数字时代人际关系的疏离,还是对快节奏生活中“意义”的追寻,她的观察都入木三分。我尤其欣赏她那种将宏大哲学思考融入日常生活琐碎场景的能力,比如她从排队买咖啡的小事中,引申出关于效率与闲暇的辩证关系,让人会心一笑之余,忍不住停下来深思。这本书的结构非常自由,每一篇都可以独立成章,非常适合碎片化的阅读时间。它就像是和一个聪慧、有趣的朋友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下午茶谈话,你不仅获得了乐趣,更重要的是,你的思维被巧妙地“扳正”了方向。

评分

这本新近入手的小说,简直是文字的盛宴,情节跌宕起伏得让人完全停不下来。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腻入微,每一个角色的动机和挣扎都真实得仿佛触手可及。我尤其欣赏主角面对困境时那种近乎本能的坚韧,那种在绝望中寻找一线生机的勇气,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仿佛受到了某种无形的鼓舞。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架空世界,建筑的描述、风土人情的展现都极其考究,能感受到作者在世界观构建上的巨大投入。书中的对话自然流畅,充满了机锋和智慧,很多台词都值得反复玩味,甚至可以摘抄下来作为座右铭。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结局的处理稍显仓促,虽然留下了回味的空间,但对于某些支线人物的命运,我还是希望能看到更详尽的交代。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在文学性和可读性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准的作品,无论是想寻求心灵慰藉还是沉浸于宏大叙事,它都不会让你失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