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視覺:11位頂尖平面設計師的創意私日誌

絕對視覺:11位頂尖平面設計師的創意私日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露西安.勞勃茲,蕾貝嘉.萊特 著,楊惠君 译
图书标签:
  • 平面设计
  • 视觉设计
  • 设计师
  • 创意
  • 设计灵感
  • 设计日记
  • 艺术
  • 书籍
  • 设计教程
  • 视觉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馬可孛羅
ISBN:9789866319396
商品编码:16020515
包装:平装
开本:8開
出版时间:2012-05-08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2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絕對視覺:11位頂尖平面設計師的創意私日誌》主要探討平面設計的創作實務,對平面設計師和在學學生而言,不但富於啟發性,也很實用。書中檢視了從最初想法走到最終成品的各種方式,讓整個創作過程顯得明確、清晰,體會到創意的延展是有無限可能的。全書以創作過程的基本元素為架構,透過設計的哲學、靈感、簡報、研發、文字、影像和製作等等,呈現一系列關於平面設計案的深度研究(從商標的開發和雜誌的藝術指導,到海報、字體和網站的設計)。每一份研究都訪問該案的設計師,並詳細記錄他們的工作過程。最後總結幾位受訪者對於設計創意如何著手開始、繼續堅持信念及橫向思考的策略;以大膽的實驗精神和創意,不斷追求日新又新的設計方式,強調他們運用右腦的訣竅和技術。
  有別於各類設計書籍一以貫之的公式套用,每位設計大師分享個人的發想過程,面對客戶的壓力和要求、全新商品的發想,其中有挫敗也有成功,在不斷實驗中找到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呈現方式,找到最佳的設計方法。相互激盪的創意過程,我們看到了設計人堅持的信念。
  ★11位不藏私設計人:
  史蒂芬·塞格麥斯特(Stefan Sagmeister)
  波利斯·史威辛格(Borries Schwesinger)
  家庭作業設計工作室(Homework)
  麥里昂·普利查德(Meirion Pritchard)
  艾美·薩洛寧(Emmi Salonen)
  達頓馬格公司(Dalton Maag)
  弗蘿克·史泰格曼(Frauke Stegmann)
  龐德與柯因事務所(Bond and Coyne)
  實驗噴射機闊佬(Experimental Jetset)
  寶拉·歇爾(Paula Scher)
  機場空側設計工作室(Airside)

作者简介

  露西·安勞勃茲(Lucienne Roberts)
  既是設計師也是作者,經營自己的工作室Lucienne Roberts+,擅長為藝術和公部門設計。勞勃茲著作等身,最新作品是”Good: An Introduction to Ethics in Graphic Design”。
  蕾貝嘉·萊特(Rebecca Wright)
  身兼設計師、作家和設計教師等三重身分。在英國各地及國際演說,目前在京斯頓大學擔任平面設計與攝影學士課程主任。

  譯者 楊惠君
  政治大學英語系碩士,從事翻譯多年,目前為專職翻譯,譯作豐富。
  近年重要譯作如有《媒體即訊息》、《林肯律師》、《一分為二的童年》、《完美的房子》、《建築的表情》、《設計師求生實用指南》等書。

目录

目次
[推薦]找到一個好鉤子 前GQ國際中文版副總編、亞東技術學院工商業設計系老師 李俊東
引言
音樂之家(葡萄牙)/識別/史蒂芬.塞格麥斯特(奧地利)/美國
表格書(德國/英國)/書籍/波利斯.史威辛格(德國)/德國、英國、瑞士
誰來為卡夫卡塑像(波蘭)/海報/家庭作業設計工作室(波蘭)/波蘭
Wallpaper*(英國)/雜誌/麥里昂.普利查德(英國)/英國
Take Note(英國)/徽章/艾美.薩洛寧(芬蘭)/英國
杜拜運輸系統(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字體/達頓馬格公司(瑞士、法國、英國)/英國、巴西
做筆記(南非)/識別/弗蘿克.史泰格曼(納米比亞)/南非
童年,中斷(英國)/展覽/龐德與柯因事務所(英國)/英國
104(法國)/識別/實驗噴射機闊佬(荷蘭)/荷蘭
Truvia?天然甘味劑(美國)/品牌塑造/寶拉.歇爾(美國)/美國
Vitsoe(德國、英國)/網站/機場空側設計工作室(英國)/英國
內文註記
詞彙
索引
出處

前言/序言

  找到一個好鉤子!
  生活就是設計。
  我常告訴學生,十六個字就可以點出設計的樂趣:小題大做、大題小做、同中求異、異中求同。
  現代的書愈來愈好看,好看的原因除了書中陳述描繪的內容外,經由整合企劃和巧思設計,讓人感受到生活其實可以過得與眾不同。
  一本好書,是一個「激發感覺」與「創造想像」的鉤子,勾引出潛藏在閱讀者心底深處的祕密,為接下來的日子帶來更多創新的力量!
  閱讀是學習設計者,也是對想要正視生活的人最好的投資之一。透視書中的設計如同一場視覺的盛宴及腦內的旅行;窺探觀想設計師的創意發想,也審視檢驗自己的領悟覺醒。
  好的「設計」其實超越了設計本身。
  原來我也可以這樣生活!「啟發」才是設計創造出來的無限價值。讓每一個「尋常」的一天,有了「非常」的感受。
  教育者常說:「與其給一條魚,不如給一根釣竿。」但有了釣竿,還需要有好的鉤子啊!
  《絕對視覺:11位頂尖平面設計師的創意私日誌》正是一個好鉤子。
  發現你對生活的渴望,讓每一天都豐收。
  李俊東
  商業及工業設計師,平面設計和行銷企劃講師,為學校教授設計創意課程,對藝文團體與企業進行設計賞析等講座。注重左腦右腦均衡開發,精通設計與整合行銷企劃,擅長創新時尚設計及色彩溝通策略管理。
  一九九六年籌備美國康泰納仕集團《GQ》國際中文版在台灣創刊事宜,為創刊元老,擔任《GQ》副總編輯為男性雜誌開創時尚新面貌,擅長掌握潮流趨勢。陸續擔任東森、富邦集團顧問、鈞霈公關媒體顧問、青樺婚紗設計顧問、生活雜誌時尚總監等。曾擔任侯孝賢電影網站設計,為廣告公司擔任文案和創意指導;並於亞東技術學院工商業設計系擔任講師。自二○○六年起在學學文創擔任課程講師,承辦台北職訓中心專業人才培訓課程,為學校及企業人士傳授設計企劃與潛能開發等,年度課程逾百堂;同時擁有官、產、學豐富經歷。著作受國立編譯館選為課程教材,專業資歷極為豐富。已出版《會玩生活更快活》、《平面設計的美感訣竅:李俊東給設計人的十二堂課》等個人著作達五十七本。目前擔任古典音樂雜誌《MUZIK》主筆。
像素的彼岸:解析信息时代视觉传达的深层逻辑 本书聚焦于平面设计领域中,那些超越表面美学、深入探讨视觉符号、信息架构与用户心智之间复杂关联的理论与实践。 它并非一本教授软件操作或展示流行风格的图册,而是一部旨在解构现代视觉语言底层逻辑的深度思考集。我们试图穿透信息洪流制造的表层喧嚣,探寻优秀设计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构建持久的品牌记忆,以及在数字生态中保持其伦理与功能性的核心原则。 第一部分:符号学的重构——从感知到意义的桥梁 本篇深入探讨了视觉符号在当代传播中的演变与挑战。在后现代语境下,传统意义上的“符号”正经历着快速的解构与重组。本书不再停留在罗兰·巴特对神话的分析,而是着眼于信息过载时代下,符号如何被压缩、被加速,以及如何应对碎片化注意力的困境。 1. 视觉隐喻的效能与陷阱: 详细剖析了成功的视觉隐喻如何通过激发深层联想来快速传递复杂概念,并批判性地分析了那些因过度依赖陈词滥调而失去力量的“视觉套路”。我们将讨论符号的“可塑性”——如何设计一个既能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又能保持其原始意图的视觉核心。 2. 字体作为叙事载体: 字体选择不再是简单的装饰性行为,而是叙事的关键组成部分。本章从历史渊源出发,探讨了不同字族(如衬线体、无衬线体、手写体)所携带的情感权重和历史包袱。重点研究了字体与留白空间(Negative Space)的动态平衡,以及如何通过字距、字重和排版节奏来塑造阅读的韵律感和心理预期。我们考察了定制字体设计如何成为企业识别系统(CIS)中不可替代的基石。 3. 动态中的静态设计: 随着屏幕成为主要的接触界面,静态平面设计如何预示和兼容动态体验成为核心议题。本章探讨了“帧内叙事”的概念,即一个静止的图像或版式,应如何暗示运动、时间流逝或潜在的交互行为。这涉及到对运动轨迹的视觉预判,以及如何在二维空间中模拟三维的层次和深度。 第二部分:信息架构与认知的边界 平面设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组织信息并指导用户行为的科学。本部分着重于认知心理学在设计决策中的应用,关注如何通过结构化的视觉呈现,减轻用户的认知负荷。 1. 格局的心理学: 结构(Grid System)是设计的骨架,但优秀的结构是“隐形”的。本书批判了僵硬的网格系统,提倡一种适应性强的、基于内容流动的“柔性框架”。我们引入了“视觉密度”的概念,研究如何在保持信息完整性的同时,优化信息的易获取性,避免视觉拥堵。这部分内容将涉及格式塔心理学在布局优化中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关于接近性、相似性和连续性原则在复杂信息图表设计中的实践。 2. 色彩的非线性语言: 超越基础的色彩理论,我们探讨了色彩在不同媒介环境中的“漂移”现象,以及文化对色彩感知的影响。研究聚焦于如何在有限的色彩调色板中建立清晰的视觉层级,并讨论了可访问性标准(如WCAG)对色彩对比度的实际限制与设计自由。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色彩的饱和度、明度和色相的微妙变化,来引导用户的情绪而非仅仅是区分元素。 3. 数据可视化作为沟通的终极形式: 数据图表的设计是平面设计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本书强调数据可视化设计的首要责任是“忠实”而非“美观”。我们解剖了常见的误导性图表结构(如截断的Y轴、不恰当的比例),并提出了构建清晰、可验证的数据叙事模型的步骤。从复杂的网络图到时间序列分析,重点在于选择最能揭示数据内在模式的几何表现形式。 第三部分:设计伦理与媒介的未来性 在设计决策日益影响社会行为的今天,设计师的责任已延伸至社会层面。本章讨论了技术进步对设计实践提出的新挑战,以及设计师应如何保持批判性视角。 1. 界面即环境: 随着设计从平面渗透到沉浸式体验(AR/VR),平面设计的原则如何迁移成为关键问题。我们探讨了“环境感知”的设计思路,即如何确保视觉信息在三维空间中依然能有效引导用户,并讨论了触觉反馈(Haptic Feedback)与视觉反馈的协同作用。 2. 算法时代的审美责任: 自动化设计工具和A/B测试正在重塑创意过程。本书探讨了过度依赖数据优化可能导致的“平庸化陷阱”——当所有人都迎合主流偏好时,设计是否失去了其推动文化进步的能力?我们主张在数据洞察的基础上,保留并捍卫“反直觉的”创意决策,以确保设计的长期生命力与独特性。 3. 可持续性与设计的生命周期: 最后,本书关注设计的物质性与环境影响。这不仅包括印刷品的材料选择,更重要的是数字界面设计中的“能耗美学”——如何设计更高效、更少资源消耗的视觉系统。讨论了如何通过极简主义和信息密度的优化,延长数字产品的生命周期,减少用户因界面过时而被迫升级设备的频率。 结语: 本书旨在为那些渴望超越“让东西看起来漂亮”的层面,致力于构建更清晰、更有意义、更具责任感的视觉世界的从业者和理论研究者,提供一个深刻反思的框架。它是一份对信息时代的视觉契约的重新审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絕對視覺:11位頂尖平面設計師的創意私日誌》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平面设计这个领域充满了好奇,尤其对那些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叹视觉效果的幕后故事更感兴趣。我总觉得,好的设计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一种对美的独特理解。这本书的名字预示着它将带我进入设计师们最真实、最私密的创作世界,去窥探他们灵感迸发的瞬间,感受他们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视觉语言。我想象着,通过翻阅这本书,我或许能看到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优秀作品背后,有多少次尝试、多少次推翻、多少次与自我的对话。那些“頂尖”二字,更是让我充满了期待,他们会分享怎样的独门秘籍,他们的“創意私日誌”里又会隐藏着怎样的智慧结晶?这本书听起来不仅仅是一本设计教程,更像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思想之旅,一次与艺术家的灵魂碰撞,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一探究竟,看看这些“絕對視覺”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评分

《絕對視覺:11位頂尖平面設計師的創意私日誌》这个书名,给我一种“直击核心”的感觉。我一直认为,优秀的平面设计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展现,更是一种对“视觉”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而“創意私日誌”这个说法,则瞬间勾起了我的兴趣,它似乎预示着这本书将剥离掉华丽的包装,直接展现设计师们最真实、最原始的创作思考过程。我非常想知道,这11位“頂尖”设计师,他们是如何在海量的信息和快速变化的潮流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并最终创造出具有“絕對視覺”冲击力的作品的。他们的“日記”里,会不会有关于色彩心理学的运用,字体选择的考究,还是在构图上的大胆创新?我期待能从中看到他们是如何将抽象的情感和概念,转化为具象而有力的视觉符号,如何通过设计与观众进行深度沟通。这本书听起来不仅仅是分享技巧,更像是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种如何用“視覺”语言来表达思想的智慧。

评分

我最近对“创意”这个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总觉得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脱颖而出、触动人心的作品,都离不开那股源源不断的“创意”能量。《絕對視覺:11位頂尖平面設計師的創意私日誌》这个书名,恰恰戳中了我的这个痛点。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书籍,而是以一种更贴近生活、更人性化的方式,呈现了“创意”是如何在设计家的心中孕育、生长并最终绽放的。我非常好奇,这11位“頂尖”设计师,他们各自的“創意私日誌”里,究竟记录了怎样的思考过程?是晨曦中的灵光一闪,还是深夜的冥思苦想?是突如其来的灵感,还是长期积累的沉淀?我期待能从中读到一些他们面对瓶颈时的挣扎,以及如何突破困境、找到新方向的独特方法。这种“私日誌”的视角,让我觉得非常有亲近感,仿佛能和这些设计巨匠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中汲取他们身上那种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精神力量,或许还能从中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创意启发,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能够迸发出更多不一样的想法。

评分

作为一名对视觉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学习者,我对《絕對視覺:11位頂尖平面設計師的創意私日誌》这个书名感到非常兴奋。它让我联想到许多经典的艺术作品,那些令人过目难忘的画面,背后往往蕴含着设计师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思考。而“創意私日誌”这个词,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一层神秘感和温度。我能想象到,这本书并非简单的作品集,而是更侧重于展现设计师们在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们是如何捕捉灵感,如何将想法转化为视觉元素,又是如何反复打磨,最终呈现出令人惊艳的“絕對視覺”。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一些非常规的、非学院派的创意方法,能够了解到顶尖设计师们是如何在条条框框的限制中找到突破口,创造出既符合商业需求又兼具艺术审美的作品。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能够窥视到那些“神来之笔”背后的逻辑与情感,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提升自己的审美感知和创意能力,我相信这将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体验。

评分

读到《絕對視覺:11位頂尖平面設計師的創意私日誌》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我欣赏的设计作品,那些排版上的巧思,色彩上的碰撞,以及构图上的平衡,总是能给我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本书所承诺的“頂尖平面設計師”和“創意私日誌”这两个关键词,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我总是好奇,那些在行业内享有盛誉的设计师,他们的灵感来源究竟是什么?是生活中的点滴,还是阅读中的感悟?他们的“私日誌”里,是否会记录下他们对不同设计风格的探索,对新媒介的尝试,以及在面对客户需求时,是如何巧妙地运用创意来解决问题的?我渴望了解那些在看似完美的作品背后,隐藏着设计师怎样的思考过程,他们是如何平衡艺术性与商业性,又是如何不断突破自我的。这本书仿佛是一份来自设计前沿的秘密宝藏,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这些创意大师们的思维火花,学习他们独特的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相信从中一定能获得很多启发,不仅是对平面设计技巧的学习,更是对创意本身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