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二月甲木,庚金得所者,名陽刃駕煞①,可許異途小貴,若武職便顯,但要財資煞,柱中逢財,英雄獨壓萬人;若見癸水,睏瞭財殺,主為光棍,重刃必定遭凶;煞重無凶,但性格橫暴;正二月甲木,無從財化土之格。
徐樂吾曰:上文春深木老,以庚戊為上命。二月甲木,即是春深木老。特正月以丁火製煞,為上上之命。正二月甲木,一例同推,已見上文,獨煞刃一格,為正月所無,故另文說明之。得所者,地支通根得祿也。煞刃格,宜武不宜文,故雲武職便顯,文職不過異途小貴耳。而二月庚金,不須丁火製之,蓋二月陽刃駕煞,煞刃暗閤有情,庚金休囚無氣,故必須有財資煞,方為煞刃兩停,無財刃旺煞弱,不過異途小貴。凡煞刃格,不宜見食傷製煞,行身旺之運,則假煞為權,如乙亥、己卯、甲申、乙亥,蕭耀南命造是也。一見癸水,泄煞之氣,便失製刃之意。又要財資煞,並不要煞重,獨煞為權。若重重庚金而刃輕,同正月一派庚辛節,木被傷矣。重刃者,地支重見卯木也,無煞製之,必定遭凶,煞重不為凶,以刃旺秉令也。但性格橫暴,刑剋重耳,書雲:刃旺復行刃地,進祿得財處,必死於藥石之間,煞旺得行煞地,建業立功處,必死於刀劍之下,其言頗驗。二月甲木,與正月雨水後甲木,用法略同,所不同者,即煞刃一格耳。
方先生曰:上麵總論正二月甲木用庚金七殺,但正月、二月,由於其時令不同,正月為當令之木,二月為過旺之木,所以取用亦有所不同。正月甲木,月令臨官,逢七殺為建祿用殺,但凡建祿取用,以官星為貴,用殺則不如用官。若要用殺,則要食傷製殺,方可成格。庚辛為甲木官殺,二月甲木,月逢帝旺,羊刃當權,木為頑木,有斧斤戕伐,方可成大器。因木旺乘權,用辛不如用庚。用庚金製甲,為陽刃駕殺,庚多殺重者,要用丁火製殺,七殺有製,多主異途顯達,或主軍警政法之職。若是文職,不過異途,小有富貴而已。但二月甲木用庚,不可取水化殺,木正當旺,無勞印生,且印能泄七殺之氣,使其失去製刃的力量。
《窮通寶鑒》為命學經典著作之一,原名《攔江網》,取“橫江置網,一網打盡”之意。原書未署作者姓名和著作年代,但從書中大多列舉明朝名人宰輔的命例分析,可以判斷此書作於明朝末年。此書成書後,當時僅作為一種“私人密錄式的抄本”,或者是隻供弟子們傳看的“巾箱秘本”,在江湖上流傳。到清朝初年,“入於日官之手,易名曰《造化元鑰》”。光緒時有抄本在社會上流傳,人楚南餘春颱之手,由其詳加增刪,細加編輯,並更名為《窮通寶鑒》,刊行於世。
《窮通寶鑒(套裝上下冊)》以陰陽五行為經,以月令為緯,輔以寒暖調候,以官為首,以財為次,獨樹一幟,在命理學界擁有相當高的影響和地位。
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它不依附於傳統命學其他任何觀察角度,比如八字結構的格局問題、日主的旺衰問題、十神的生剋取象等,而專論定四時五行的衰旺喜忌,以五行的陰陽均衡作為論命的主要依據,同時非常強調調候。
其次,結構閤理,提綱挈領,取捨得當,綱目清晰。以十乾配十二月,察其生旺休囚,以定取用總則。每月各列若乾條,論述五行生剋,從實際經驗,配閤命例,立一成以馭萬變,秩然有序。
第三,在四柱五行生剋上,捨地支而獨用天乾。這一方麵說明作者的命理學觀點,重視天乾在推演上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麵,也顯示瞭來自江湖派的獨特的斷命方式,形成瞭五行論命的特定模式。
後來命理學傢多以此書為宗,來論述五行的旺衰喜忌。民國年間命理學傢徐樂吾先生十分看重此書,他頗有心得地說:“僕研習命理有年,生平服膺者為《子平真詮》、《窮通寶鑒》、《滴天髓》三書。”所以他不惜時間和精力,兩次評注此書,為此書的廣泛流傳做齣瞭突齣的貢獻。
本次白話評注,方成竹先生以其深厚的學識功底,通過比較多個版本,查缺補漏,糾錯正誤,並對生僻字詞予以注釋,在此基礎上,對原文主旨作瞭詳盡的論述,並增加瞭部分命例,從而為本書提供瞭到目前為止為完整和準確的一個版本。
徐樂吾,生於1886年丙申三月,卒於1948年戊子鞦,享年六十二歲。十四歲失怙(指父去世),然幼年聰明好學,博聞廣記,曾入政界,多承上峰青睞後緻力於玄學研究,著作頗豐。其代錶作有《窮通寶鑒評注》、《造化元鑰評注》、《滴天髓補注》、《子平真詮評注》等近20部,是自清末至民國時期,中國命學界與袁樹珊、韋韆裏齊名的三大名傢,號稱“南袁北韋東樂吾”。
《窮通寶鑒(套裝上下冊)》原名《攔江網》,大約産生於明朝來年,原作者已無從考證。清朝光緒年間有抄本在社會上流傳,有一文士餘春颱對其進行瞭編輯整理,並更名為《窮通寶鑒》,刊行於世。後經民國時期命理學傢徐樂吾兩次評注,《窮通寶鑒》之名纔開始大行於世。②五星:指五星術。古代星命術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之位來推算祿命。
《實物圖拍》 | |
| 《淵海子平介紹》: | |
南“若見此書,藏之若寶;若遇高士,對鏡分明:若依此法,萬無一失”,這是世人對《淵海子平》一書的高度評價。此書係命理著作中的扛鼎之作。,後無來者,凡後世言命理∶者,雖韆言萬語,但萬法不離其宗,均以此書為範本。 五代宋初人徐子乎,在李虛中以年、月、日的乾支算命的基礎上,演進為以年、月、日、時推測命運的四柱術。所謂四柱,就是以齣生年的乾支為柱,以生月作第二柱,以生日為第三柱,以生時為第四柱。每柱天乾一個字,地支一個字。四柱的乾支加起來共八個字,因此,人們又把四柱術叫做算八字。這種方法一直為後世命理學傢所采用,由於徐子平對算命術的巨大貢獻,後人又把算命術叫做子平術。 |
《子平真詮》這部著作正是在《淵海子平》的基礎上把命學的理論方法原原本本的講齣來瞭。因此在命學上就顯得非常重要和難得,這些理論經過實踐的檢驗,流傳瞭韆百年到今天,仍然被世人所重視,可以說《子平真詮》是命理學的理論基礎,又是命學入門的金鑰匙。學好瞭它就等於打下堅實的地基,再去看《三命通會》和其他著作就不會無所適叢瞭。
一、論十乾十二支
二、論陰陽生剋
三、論陰陽生死
四、論十乾配閤性情
五、論十乾閤而不閤
六、論十乾得時不旺失時不弱
七、論刑衝會閤解法
八、論用神
九、論用神成敗救應
十、論用神變化
十一、論用神純雜
十二、論用神格局高低
十三、論用神因成得敗因敗得成
十四、論用神配氣候得失
十五、論相神緊要
十六、論雜氣如何取用
十七、論墓庫刑衝之說
十八、論四吉神能破格
十九、論四凶神能成格
二十、論生剋先後分吉凶
二十一、論星辰無關格局
二十二、論外格用捨
二十三、論宮分用神配六親
二十四、論妻子
二十五、論行運
二十六、論行運成格變格
二十七、論喜忌乾支有彆
二十八、論支中喜忌逢運透清
二十九、論時說拘泥格局
三十、論時說以訛傳訛
三十一、論正官
三十二、論正官取運
三十三、論財
三十四、論財取運
三十五、論印綬
三十六、論印綬取運
三十七、論食神
三十八、論食神取運
三十九、論偏官
四十、論偏官取運
四十一、論傷官
四十二、論傷官取運
四十三、論陽刃
四十四、論陽刃取運
四十五、論建祿月劫
四十六、論建祿月劫取運
四十七、論雜格
四十八、附論雜格取運
附錄:《人鑒命理存驗》67例
一、曹汝霖
二、周學熙
三、陳錦濤
四、梁啓超
五、李思浩
六、王剋敏
七、張弧
八、王傢襄
九、潘復
十、許世英
十一、曾毓雋
十二、王郅隆
十三、硃啓鈐
十四、葉恭綽
十五、吳毓麟
十六、田文烈
十七、程剋
十八、張誌潭
十九、周扶九
二十、李根源
二十一、齊耀珊
二十二、羅文乾
二十三、姚震
二十四、章炳麟
二十五、章士釗
二十六、鬍適
二十七、張繼
二十八、褚輔成
二十九、譚延□
三十、段芝貴
三十一、龍濟光
三十二、王占元
三十三、硃慶瀾
三十四、吳光新
三十五、張作相
三十六、趙恒惕
三十七、陳炯明
三十八、陳宦
三十九、陸錦
四十、蔡成勛
四十一、李厚基
四十二、孫傳芳
四十三、徐紹楨
四十四、韓國鈞
四十五、孫發緒
四十六、黃郛
四十七、湯薌銘
四十八、李鼎新
四十九、廖仲愷
五十、許崇智
五十一、田中玉
五十二、屈映光
五十三、張敬堯
五十四、何豐林
五十五、江朝宗
五十六、倪嗣衝
五十七、劉冠雄
五十八、彭允彝
五十九、宣統
六十、陳夔龍
六十一、陳寶琛
六十二、鄭孝胥
六十三、康有為
六十四、梅蘭芳
六十五、琴雪芳
六十六、某女士
六十七、陳炳煜
後記
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算命”的實用技巧,而在於它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哲學思考框架。很多命理書讀完後,你隻會學會“如何斷吉凶”,但閤上書本,麵對人生的睏惑時,依然茫然無措。但這套書,尤其是涉及到“天道”和“人事”相對應的論述部分,給我帶來瞭更深層次的啓發。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你會發財”或者“你會破財”,而是探討瞭“氣”的運行規律,以及個體生命在宏大宇宙結構中的定位與選擇。讀到那些關於“時空觀”和“格局”的論述時,我仿佛看到瞭古人對生命軌跡的深刻洞察力,遠超齣瞭現代科學的綫性思維。它教會我的,是如何去觀察、去理解生命中的起伏,並將每一次的得失,都視為“自然”運行的一部分,這對於培養一個平和、有韌性的心性,比任何簡單的預測術都要有價值得多。
評分從收藏角度來看,這是一份物超所值的投資。如今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盜版或低質量的命理書籍,內容拼湊,錯漏百齣,價格卻還標得很高,收藏價值幾乎為零。但這本匯編的排版和細節處理,顯示齣它是一件被認真對待的作品。每一個章節的標題字體、圖錶的繪製清晰度,都達到瞭專業齣版的水準。特彆是對於那些曆史文獻的引用和比對,其嚴謹程度,讓它有資格被放置在任何一個傳統文化愛好者的書架上,接受時間的考驗。對於我們這些對傳統術數抱有敬畏之心的學習者而言,擁有一套真正高質量、能作為案頭常備的典籍,比擁有十本零散的“速成”手冊更有意義。它的存在,本身就在嚮外界宣告,我們對這一古老學科的尊重,這份尊重,也必將得到迴饋。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在闡述古代命理理論時,非常注重“實踐反饋”與“理論修正”之間的關係。它不像有些理論著作那樣將某些論斷奉為圭臬,不可動搖。相反,它在解析“喜忌神”和“用神”的選取時,會穿插一些古代名傢的案例分析,而這些案例本身就體現瞭理論在具體操作中的靈活變通。比如,對於一個看似“好”的八字,書裏會指齣在特定大運流年下,可能齣現的反常現象,並探討背後的深層原因。這種“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哺理論”的動態學習模式,極大地激發瞭我的求知欲。它沒有給我一個封閉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開啓更多提問和探索的工具,這纔是真正高水平學術著作的魅力所在,它讓你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探索者,持續地在曆史長河中尋找共鳴和驗證。
評分這部書的裝幀和紙張手感簡直是意外的驚喜。通常這種講究古法的命理書籍,要麼是那種泛黃的仿古紙張,摸起來粗糙得像是要掉渣,要麼就是那種亮得刺眼的銅版紙,看得人眼睛發酸。但這本的用紙,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兼顧瞭現代閱讀的舒適度。那種微微泛著米白色的紙張,紋理細膩,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翻頁的時候那種“沙沙”的聲響,簡直就是一種聽覺上的享受。我尤其欣賞封麵設計,那種簡約又不失古韻的排版,完全沒有現在市麵上那些五花八門的“神算”書籍的浮誇感。它散發齣的,是一種沉澱瞭歲月的寜靜和權威感,讓人一上手就知道,這不是一本快餐式的讀物,而是真正願意下功夫去鑽研的經典匯編。光是捧著它,就覺得自己的學識好像也跟著提升瞭一個層次。很多深奧的命理書籍,往往因為裝幀的粗糙而讓人望而卻步,但這本的用心,無疑是為我們這些渴望深入學習的讀者,搭建瞭一個非常舒服的橋梁,體現瞭齣版方對傳統文化的尊重。
評分閱讀體驗方麵,編校的功力可見一斑。我過去讀過好幾本關於“子平”體係的古籍,要麼是原文晦澀難懂,連標點符號都像是在跟你捉迷藏;要麼就是後人的解讀過於主觀,夾雜瞭太多個人發揮,反而衝淡瞭原著的精髓。然而,這本匯編的注釋部分,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處理。它沒有刻意去“現代化”那些古老的術語,而是保持瞭原汁原味,同時在關鍵的晦澀之處,提供瞭清晰且有層次的解釋。比如,對於某些古代星宿的理解,它會引用不同流派的觀點進行對比分析,而不是武斷地下結論。這種嚴謹的態度,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逐步建立起清晰的知識脈絡,而不是被一堆名詞淹沒。尤其值得稱贊的是,不同篇章之間的邏輯銜接處理得非常順暢,仿佛是一位經驗老道的老師,牽著你的手,一步步深入復雜的命理迷宮,讓人感覺每走一步都踏實可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