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徒手按摩解剖書:5大部位x 10種手法x 7道程序,紓解運動疲勞&提升競技表現的終極按摩法》
作者: 約瑟.馬爾默.艾斯帕夏, 埃爾圖.亞克梅特.卡拉斯科
原文作者: Josep Mármol Esparcia, Arturo Jacomet Carrasco
譯者: 李家蘭
出版社:采實
出版日期:2017/11/30
ISBN:9789869464468
規格:平裝 / 160頁 / 21 x 27.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醫療保健> 養生法> 按摩/指壓
內容簡介
★淺顯易懂.專業級圖解按摩指南★
>>全球國家代表隊隊醫、運動防護員都在學的「肌筋膜按摩法」<<
呈現肌筋膜結構、按摩手法與正確程序!
【收錄5大筋膜線的全彩解剖圖&20支教學示範影片】
● 解剖彩圖︱ 全書附有大量解剖彩圖,讓讀者可以清楚掌握正確的按摩部位。
● 新研究︱ 以醫界新的肌筋膜按摩法,將身體視為整體,提高運動按摩的治療功效。
● 實用指南︱ 結構清楚、步驟詳細,是相關從業人員進修與教學的佳參考教科書。
「運動按摩」是運動界行之有年的身體護理方法,而「肌筋膜按摩」則是近年來運動按摩技術上,新的突破性觀念,以及受矚目的新興護理療法。過去,運動按摩多以治療痠痛或患部為主,是針對單一部位(某肌肉或某關節)的療程,雖然有效卻非常短暫,治標不治本。
現在,醫界與運動圈發現了全新的「肌筋膜按摩法」,強調治療師不應只處理某條肌肉或某個關節,因為實際上人體是由一張完整相連的肌筋膜包覆,有時激痛點並非疲勞處,而是相對應或相連結的筋膜遠端;也就是說,從筋膜線路的方向思考,當某個部位疼痛時,同時處理通過該部位筋膜線上的所有肌肉,而不是單一患部;這種嶄新的「整體」按摩觀,大幅提升運動按摩的治療功效。
其次,也發現肌筋膜的可訓練性,只要多施以按摩,就能增加筋膜的水分與彈性,有助運動員快速適應不同階段的訓練或比賽,獲得更好的競賽成績。如此,也讓過往運動按摩多半是紓解疲勞、痠痛的消極作用,多了鍛鍊、刺激肌肉的積極作用。
◆「肌筋膜按摩」不僅紓解疲勞,更肩負提升運動表現的使命
肌筋膜按摩和傳統的運動按摩不同,兩者雖然有「修復」功能,但前者更強調按摩的「鍛鍊」和「活化」功能。因此,無論是訓練或賽季的哪一個階段,肌筋膜按摩都能給予運動員適當的幫助。
【賽季前】鍛鍊肌肉、筋膜組織,幫助身體提高訓練量。
【賽季中】刺激、活化肌筋膜,讓肌肉穩定維持在佳狀態。
【賽季後】紓解肌肉的疲勞與壓力,檢視是否有運動傷害的產生。
◆掌握5大肌筋膜構造位置,下手佳護理治療
每條筋膜負責不同的身體動作,當某個身體動作無法順利完成時,就表示該條筋膜的某個部位緊繃。
按摩時沿著筋膜其貫穿的所有肌肉,逐一按摩,才能獲得整體的治療功效。
【前線】負責彎曲、避免身體後仰;通過下肢、骨盆、腹部、胸部、頭頸和手臂。
【背線】負責伸展、直立的動作;貫穿的路線恰好是與前線相對應的反向位置。
【側線】保持身體穩定;從腳掌側面開始走,延續至髖部、腰椎和胸部,最後抵達頭部。
【前螺旋線】負責做出扭身動作;從左右腳踝內側出發,延續至腹部後交叉,貫穿至耳朵下方。
【後螺旋線】與前螺旋線對稱,但提供更大的扭轉動能;從後外側腳踝出發,延伸至軀幹交叉。
◆「鍛鍊」與「修復」,按摩手法各不相同
按摩的手法非常多種,治療師必須清楚瞭解不同按摩手法的功能,才能給予運動員佳的治療。
【輕撫法】協助患者放鬆,多在療程剛開始時進行。
【摩擦法】治療痙攣、肌肉僵硬等不適問題。
【揉按法】放鬆深層肌肉,消除疲勞與緩解疼痛。
【壓迫法】在一壓一放之間可促進靜脈回流,治療循環不良的問題。
【關節牽引法】適合治療關節僵直或肌筋膜壓力過大等症狀。
本書以「肌筋膜」的概念出發,建構實用的徒手按摩技巧。利用許多彩色插圖、人體解剖圖、流程照和示範影片,詳細說明各種不同的按摩法。然而,這不單是一本職業運動員的保健手冊,也是所有對這門學問感到好奇,或相關從業人員,一定想要拜讀的解惑指南。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羽暄|台灣行動瑜伽協會執行長
李恆儒|台灣運動傷害防護學會理事長
凃俐雯|超越復健診所醫師
陳彥博|極地馬拉松運動員
許時清|南山高中籃球隊總教練
蔡忠憲|康富物理治療所院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約瑟.馬爾默.艾斯帕夏(Josep Mármol Esparcia)
擁有超過25年的臨床按摩經驗,曾任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的游泳選手防護員。目前在巴塞隆納開設私人診療所,推廣運動肌筋膜按摩和肌肉貼紮的技巧。
埃爾圖.亞克梅特.卡拉斯科(Artur Jacomet Carrasco)
專業的骨科物理治療師。現任西班牙知名大學教授,專門開設徒手按摩治療的相關專業課程,教授按摩師、運動教練與認證的按摩中心從業人員。
譯者簡介
李家蘭
智利迭戈波爾多斯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的南美心理學家,在阿根廷取得文化心理碩士。常年進行醫學口譯工作,目前任教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醫學院以及心理健康研究院。
目錄
前言
第1章 徒手按摩概述
【按摩面面觀】
運動員的按摩
競技與按摩
賽季前按摩
賽季中按摩
賽季後按摩
運動傷害的恢復性按摩
【按摩的部位】
皮膚
肌肉系統
結締組織
神經系統
循環系統
器官
骨關節系統
肌肉發炎與疼痛
生理和心理反應
【按摩的準備】
姿勢、空間和器具
治療師的姿勢
【按摩前的問診檢查】
健康檢查和資料蒐集
體格檢查
運動模式的體格閱讀和檢驗
身體姿勢評判
示警紅旗
第2章 基本按摩手法
輕撫法
手掌和尺側摩擦法
指腹、掌心揉按法和幫浦法
提拿法和表皮滾動法
壓迫法
推壓法
關節牽拉法
關節活動法
第3章 肌筋膜按摩法
什麼是肌筋膜?
【前線】
下肢列車第一站:腳掌和腿部
下肢列車第二站:大腿和骨盆
上肢列車第一站:腹部和胸部
上肢列車第二站:頭部和頸部
上肢列車第三站:手掌、手臂和軀幹
【背線】
下肢列車第一站:腳掌和小腿
下肢列車第二站:大腿和骨盆
上肢列車第一站:腰部和胸部
上肢列車第二站:頭部和頸部
上肢列車第三站:頸項、肩膀和前臂
【側線】
下肢列車第一站:腳掌和小腿
下肢列車第二站:大腿和骨盆
上肢列車第一站:腰椎和胸部
上肢列車第二站:頭部和頸部
【前螺旋線】
下肢列車第一站:腳掌和小腿
下肢列車第二站:大腿和骨盆
上肢列車第一站:腹部、腰椎和胸部
上肢列車第二站:頭部和頸部
【後螺旋線】
下肢列車第一站:腳掌和小腿
下肢列車第二站:大腿和骨盆
上肢列車第一站:軀幹
肌筋膜的整體作用
第4章 運動按摩的程序
平躺按摩的程序(一)
腹部按摩的程序
平躺按摩的程序(二)
趴臥按摩的程序(一)
趴臥按摩的程序(二)
側臥按摩的程序
坐姿按摩的程序
第5章 運動傷害與按摩
運動傷害的成因
常見的動力式運動傷害
常見的操作式運動傷害
名詞介紹
參考書目
这本《中商原版》肌筋膜徒手按摩解剖书,光是书名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它的专业与全面。拿到手的那一刻,沉甸甸的纸质感和精美的印刷设计就让人心生喜爱。我一直对运动后的恢复和身体的自我修复充满好奇,特别是肌筋膜疼痛,常常困扰着我。这本书的“5大部位x 10种手法x 7道程序”的架构,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一套非常实操性的方法论。我特别期待书中对各个部位的解剖图示,因为我一直认为,了解肌肉和筋膜的走向,才能更精准地找到问题的根源,施加正确的手法。书中的“纾解运动疲劳终极按摩法”更是吸引了我,作为一名业余跑者,每次训练后的酸痛感都是一种挑战,如果能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按摩方法来帮助我快速恢复,那将是巨大的福音。这本书的港台原版,也让我对内容的严谨性和深度有了更高的期待,希望能从中学习到更多专业的按摩技巧,并能学以致用,改善自己的运动表现和生活质量。
评分作为一名健身爱好者,我深知肌肉的修复和恢复是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商原版》肌筋膜徒手按摩解剖书的出现,正好解决了我在这个问题上的困惑。我一直对肌筋膜的解剖结构和运动后的反应充满了好奇,而这本书的“肌筋膜徒手按摩”主题,恰好是我所需要的。书中“5大部位x 10种手法x 7道程序”的结构,让我看到了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我特别期待书中详细的解剖图示,能够让我更清晰地了解每一块肌肉和筋膜的走向,以便更精准地进行按摩。“10种手法”的介绍,也让我对如何更有效地缓解运动疲劳充满了期待。而“7道程序”的指引,则为我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按摩流程,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套能够真正改善身体状态的“终极按摩法”,让我在享受运动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减少损伤,提升表现。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进行徒手按摩的书籍,而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技巧介绍。当我在网上看到《中商原版》肌筋膜徒手按摩解剖书时,就被它详尽的目录和“解剖”这个词吸引了。我一直认为,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是进行任何形式身体疗愈的基础。这本书的“5大部位”划分,让我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不是泛泛而谈。我尤其关注它提到的“10种手法”,我很好奇这些手法是如何针对不同的肌筋膜问题设计的,是否包含了深层组织按摩、牵拉、以及一些我从未听过的创新手法。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7道程序”,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从初步评估到最终的放松,每个环节都有清晰的指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像专业人士一样,通过触诊找到紧张的肌筋膜,并用恰当的手法去释放它,从而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和不适。它所谓的“终极按摩法”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希望能真的让我掌握一套可以解决大部分运动疲劳问题的按摩体系。
评分我对手部的触感和对身体细微变化的感知一直很敏感,《中商原版》肌筋膜徒手按摩解剖书的出版,无疑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书中“肌筋膜徒手按摩”的定位,让我看到了通过双手去理解和疗愈身体的可能性。我期待书中详尽的解剖图示,能够帮助我直观地理解各个肌肉群和筋膜层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判断问题的所在。“5大部位”的划分,让我可以将学习过程分解,循序渐进,更好地掌握技巧。“10种手法”的介绍,更是让我跃跃欲试,希望能学习到一些能够真正触及深层肌筋膜的有效方法。“7道程序”的系统性,则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按摩体系,从准备到收尾,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学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用更精准、更有效的手法来缓解运动后的疲劳,甚至解决一些长期的身体酸痛问题,从而提升我的生活质量和运动体验。
评分作为一名热爱运动的人,深知肌肉酸痛和疲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偶然间了解到《中商原版》肌筋膜徒手按摩解剖书,这本书的“肌筋膜徒手按摩”这个主题,非常符合我想要探索的领域。我一直认为,了解肌肉的运作原理和筋膜的相互关联,是进行有效身体护理的关键。书中“5大部位”的划分,让我可以系统性地学习,而不是零散地掌握一些按摩技巧。我对“10种手法”尤为感兴趣,希望能够学习到一些能够深入到筋膜层面的按摩方法,而非仅仅是表层的放松。而“7道程序”的提出,则表明了这本书并非提供孤立的技巧,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按摩流程,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指导意义。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好地理解运动后身体的反应,并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自我按摩方法,来加速身体的恢复,提高运动的持久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这本书的“纾解运动疲劳终极按摩法”的承诺,也让我对它的实用性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