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正面管教:从情绪管理开始,教出讲道理的好孩子
定价:32.00元
作者:王意中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12709164
字数:176000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正面管教 是台湾金石堂、诚品书店亲子类五星图书! 台湾《亲子天下》杂志专栏资深心理师、台湾*受爱戴的亲子专家王意中,亲授8招情绪管理方法,破解29种*常见的亲子状况,总结了209个秘诀指南,*多元的情绪教养方案。亮点旁批提供更多疏导情绪的灵感。产品特色:
内容提要
好EQ更胜高IQ!好EQ都是后天学习的。
作者王意中心理师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拥有十多年的丰富专业经验。对于孩子成长路上的情绪问题,从学龄前的表达障碍、情绪词汇不足、建立自信、不懂察言观色,到入学后常遇到的问题如压力调适、摆脱负面思考、培养同理心、人际关系、对成绩的焦虑等等,他以多种常见情境,搭配具体、多元化的应变方式,帮助父母以同理心教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让孩子及早学会排解负面情绪,加强正向思考的能力,为孩子的成长奠定稳固的基础。
目录
情绪管理第1招提升情绪辨识力
非学不可之情绪辨识力
问题一当情绪傻傻分不清
情绪辨识秘诀指南
秘诀001孩子熟悉情绪吗
秘诀002情绪抽屉
秘诀003情绪“毛线球”
秘诀004建立情绪“仓库”
秘诀005情绪词汇“进货”
秘诀006情绪词汇多多益善
秘诀007情绪分流
秘诀008把情绪化为画面
问题二当孩子情绪一团混乱
情绪辨识秘诀指南
秘诀009反映情绪
秘诀010找出情绪主打歌
秘诀011情绪想象
秘诀012情绪“地雷”
秘诀013“5WlH”的对话运用
秘诀014情绪就像地铁线
秘诀015缩小情绪范围
秘诀016情绪串联游戏
秘诀017认识情绪强度
问题三当孩子不喜欢谈负面情绪
......
......
........这本书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它没有那些空洞的说教,而是真正深入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层面去探讨问题。我以前总觉得管教孩子就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非黑即白,结果常常陷入僵局,孩子要么赌气不听,要么就是表面顺从,内心充满怨气。这本书却引导我去思考,当孩子发脾气、不合作的时候,他到底在“表达”什么情绪?它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工具,让我学会观察和识别那些被孩子用“坏行为”掩盖起来的真实需求,比如被关注、感受到安全感,或者只是需要被理解。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倾听”的部分,它强调的不是机械地听孩子说什么,而是要真正听出他们话语中的情感底色。通过练习书里提到的具体场景对话,我发现自己和孩子的沟通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冲突不再是零和博弈,而更像是一场共同解决问题的合作。这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纯的惩罚或奖励有效得多,它建立的是一种基于尊重的长期连接。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从一个充满迷雾的战场上被解救出来,终于看清了前方的路标。过去我对孩子的“不服管教”感到深深的挫败和自我怀疑,总觉得是不是自己基因有问题,或者教育方法彻底错了。这本书打破了这种自我否定的循环,它把焦点从“孩子为什么这么做”转移到了“我应该如何回应”,这是一种积极的赋权感。它提出的“正面管教”理念,并非是放任自由,而是建立在清晰界限之上的相互尊重。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生动,涵盖了从吃饭磨蹭到社交冲突等方方面面,让我找到了共鸣点,也明白了许多看似孤立的“坏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同一个情绪需求。这套方法论的优势在于它的普适性,它教会你的是一套思考框架,而不是一堆死记硬背的话术,一旦掌握了框架,面对新的挑战也能灵活应对。
评分说实话,我带着点怀疑的态度开始读这本书的,毕竟市面上亲子教育的书籍浩如烟海,大多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成功学”口号。但这本书的论述逻辑非常严谨,它不像有些育儿书那样过度理想化父母的处境,而是非常贴合现实家庭的复杂性。它承认父母也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并且明确指出,父母首先要管好自己的“情绪场”,孩子才有可能被积极地引导。书里对于“情绪管理”的讲解,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情绪急救手册”。我以前处理孩子哭闹的方式,往往是“你再哭我就不理你了”或者“大点声有什么用”,结果只是暂时压制了噪音。现在我学会了先稳住自己的阵脚,用一个平静的语调去命名孩子的情绪——“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因为玩具被拿走了,是吗?” 仅仅是这一句话,孩子的激烈反应就能迅速降温一半。这套方法论让我深刻体会到,所谓“管教”,核心在于“引导”,而非“控制”。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提供的解决方案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完全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它没有要求我们变成“完美的圣人父母”,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循序渐进的“升级打怪”路径。比如,书中详细分析了“后果与惩罚”之间的本质区别,我以前常常混为一谈,总觉得“不听话就要罚站”,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自然结果和逻辑后果才是教育的精髓。逻辑后果的设定,需要父母提前思考周全,并且需要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制定,这样执行起来才不会像是在“报复”。我试着用书里教的方法处理了孩子撒谎的问题,没有直接指责他“你是个坏孩子”,而是引导他去思考“为什么不诚实会带来麻烦”,以及“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你感觉更舒服”。这种重塑孩子内在道德指南针的做法,远比一次严厉的批评更有长效。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是关于“同理心”在家庭教育中的颠覆性作用。我们总是期望孩子能理解大人的辛苦和道理,却很少停下来真正尝试去理解孩子那颗尚未成熟的心。书中反复强调,只有当孩子觉得自己被看见、被理解后,他才有接受管教的意愿和能力。这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亲子沟通的死锁。我过去常常急于解决问题、急于让孩子听话,反而错过了安抚他们情绪的最佳时机。现在,我学会了先用“情绪共鸣”来铺路,比如,当孩子因为玩伴不肯分享玩具而哭闹时,我不再急于讲“分享是美德”的大道理,而是先抱住他,告诉他:“你真的很想玩那个玩具,得不到让你很难过,对不对?” 这种“先连接,后引导”的模式,效果立竿见影。这本书不是一本速成手册,而是一本需要细细品味、反复实践的修炼指南,它改变了我对“管教”二字的全部定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