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
作者 李瑛/著
齣版社 天津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 2017年9月
書號 9787201122984 9787535481382
CIP分類 B825-49
定 價 45.00元
開本/尺寸 32/130×180mm
印張/頁數 7.5/240
你的教養價值韆萬+ 你的形象價值百萬
目錄
PART1 *貴不過教養:你的教養價值韆萬
*貴不過教養 …002
容顔易老,氣質卻不會 …009
高學曆並不代錶你有教養 …014
彆讓你的教養給顔值拉分 …020
奢華遍地,而優雅難覓 …026
你可以窮,但不要讓自己廉價 …031
願你的教養能撐得起你的纔華 …037
從容的底氣:要有接受挫摺的勇氣 …044
能正視彆人的成功,纔能真正成長 …048
PART2 有教養的人纔會被欣賞:有教養的生活,讓你優雅而溫柔
這種人纔會被欣賞:溫和而堅定地生活 …054
有所畏,有所敬 …060
有種品德是不打擾、不妨礙他人 …067
姑娘,你不是公主病,是沒教養 …072
旅行是*好的修行 …079
有正義感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085
你的形象來自你愛過的人、走過的路 …091
PART3 跟巴黎名媛學到的事兒:自律的人生纔自由
對自己狠一點,纔真的會光芒萬丈 …098
請不要把情商低當作擋箭牌 …104
不妄加猜測和評判彆人的生活 …110
彆拿你的標準去“綁架”彆人 …116
跟巴黎名媛學到的事兒 …122
精進: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 …127
不給彆人製造麻煩就是*好的教養 …133
PART4 有修養的人不會敗在情緒上:控製好情緒,就能控製好人生
要做情緒的統治者,而不是情緒的奴隸 …140
彆讓情緒失控害瞭你 …146
有一種病是“我隻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152
很多時候,激怒你的,並不是事情本身 …158
為什麼不能放過自己? …164
職場中,會控製情緒的人纔能被委以重任 …169
約會大作戰,你已經被看穿 …175
PART5 好好說話:教養改變命運
你嘴上說的,就是你的人生 …182
不會聊天,再美也就是五分鍾的事兒 …187
學會傾聽,是對他人的*高贊揚 …192
當時我就震驚瞭:不要用惡語毀掉關係 …198
細節見修養:英國人平均每天說100次“對不起” …203
語氣中見自信 …208
21天計劃 …213
內容簡介
教養,是日常生活細節中給人的印象,一種說不齣道不明的感覺。一個人的教養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單純的禮貌,是一種習慣的積纍,一種涵養的綜閤。
有教養的人,處世落落大方,不亢不卑通達世情,不天真,不偏激,在任何突發變故麵前都能處變不驚。
本書中的每一條建議,都是當下人們應該知曉且遵守的,它會讓你從外在形象到內心豐盈:你可以沒有高學曆,但要學會多讀書;可以沒有高顔值,但要舉止輕盈優雅;你可以不纔華橫溢,但言談一定讓人如沐春風。教養是成為精神貴族的必修課,因為它可以讓你在任何時候保持體麵、溫暖、高情商。
作者簡介
李瑛,做過翻譯和編輯,也做過話劇編劇和電視節目編導,現在專心寫暢銷書。
她希望用*有力量的文字嚮人們傳達該如何找到專屬於你的幸福方式。
她的文字凶狠又溫柔,通透而務實,在塑造女性氣質和教養方麵有獨特的見解和係統的理論。她的文章被各大媒體廣泛轉載,也是刷爆微信朋友圈的高贊爆款文章,並常見於人民日報、思想聚焦、十點讀書等微博微信大號。
在綫試讀
*貴不過教養
有教養的人的遺産,
比那些無知的人的財富更有價值。
——德謨剋利特
《辭海》中對教養的解釋為,教養指文化和品德的修養。文化、品德包含太多,也許不能馬上理解。那麼請簡單迴想一下,在談到教養這個詞的時候,你都會想到什麼?
公眾場閤,不大聲說話,咳嗽或打噴嚏時,盡量捂住嘴,不盯著陌生人一直看;和彆人談話時,懂得尊重彆人,不隨便打斷彆人,不揭彆人的短處;吃飯時,不發齣聲音,不在盤子裏挑揀,不拿筷子敲碗……
教養無處不在,體現在一個人舉手投足、待人接物的種種細節中,存在於溫柔、善良的內心。
真正的教養,對於男性,不是看他懂不懂為女士開車門、拉凳子,這種皮相的紳士風度太好模仿。真正的紳士風度是,你說齣瞭他不認可的觀點,他尊重你可以繼續持有這樣的觀點,不逼著你承認他是對的;對於女性,不隻在於她妝容得體,舉止優雅,更要看她待人是否真誠,能否體恤他人。有教養的人,像春天的暖陽,不耀眼,不淩厲,恰到好處,給人很舒服的溫暖。
一個人的相貌可以不英俊瀟灑,不美麗迷人,但是不能缺乏教養。教養是一個人的潛在品質,它不會使你光芒萬丈,直接地吸引他人的目光,但是,對塵世中的我們來說,教養可以使我們更加富有內涵,無形中提升自我價值,使我們能夠從容自在地享受有品質的生活,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和處理各種人際關係時,也更加遊刃有餘。
真正的教養來自一顆熱愛自己、善待他人的心靈。
教養不是隨心所欲,唯我獨尊,而是善待他人,善待自己;認真地關注他人,真誠地傾聽他人,真實地感受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不給彆人添麻煩。
有教養的人敬畏生命,懂得尊重他人的意願和人格。這種人懂得把握好自己的控製欲,不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他人。有時候你覺得你隻是齣於好心,但對彆人來說卻可能是傷害。另一方麵,有教養的人始終與他人平等相待,即使在幫助彆人時也要照顧到對方的自尊心,而不是一味地高高在上,展示自己的心理優勢。
有教養的人敬畏規則,不妄圖以“智慧”遊走於規則的空隙,給彆人造成不便。有的人覺得自己很聰明,總覺得規則是給彆人設定的,雙標對待。實際上,沒有人能夠逃脫規則,觸犯規則的人總會自食惡果。況且,很多時候我們遵守規則不僅是為瞭讓彆人感到舒適,更是給自己行方便。
教養的真正核心是正義,沒有正義感的教養都是僞教養。教養不僅是優雅舉止、禮貌言談的錶現,有教養的人先要有一顆仁慈而勇敢的心。不論世事人情如何變化,有教養的人始終知道什麼是正義,並堅持不做不義之事。這與彆人是否看見、如何評價無關,你做事的初衷隻是為瞭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教養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從內在來說,我們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沉澱自己、約束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內涵的人,有正能量的人。從外在來講,我們要把自己*好的一麵展示給彆人,穿衣打扮、言談舉止要恰當得體、精緻優雅;在贏得彆人欣賞、尊重的同時,我們自身也獲得瞭自信和快樂。教養是一個人*好的名片。
一個人立足於世*大的資本就是他的教養,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代替。
洛剋曾說:“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為粗暴,學識就會成為迂腐,機智就會成為逗趣,質樸就會成為粗魯,溫厚就會成為諂媚。”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教養,他所擁有的一切良好品質都會變質,擁有的一切資本都會貶值,因此*貴不過教養。
金錢可以買迴一時的諂媚,但是教養可以讓我們贏得彆人發自內心的尊重。有些人喜歡在餐廳高聲喧嘩,認為自己是花錢消費就可以為所欲為。這個時候,餐廳不僅不能襯托齣他的品位,反而更加凸顯他的無知粗俗。施捨窮人的時候,百元不嫌多,一元不嫌少,都是善心,這時施捨的行為態度就很能錶現一個人的教養。是將錢輕輕放入錢盒,還是隨手一丟聽個響,收到惠贈的人對你的感激一定是不同的。
有教養的行為可以使人散發人格魅力,在與彆人的交往中往往能獲得良好印象,無形中為自己增加瞭許多機會和潛在的社會資源,從而創造瞭一種有助於持續發展的良好人際環境。當我們獲得瞭彆人更多的認同和愛後,自然而然也會形成更強的自信心,並收獲産生更多愛的能力。這樣就形成瞭一個正循環,使自己變得更加善良溫柔。
教養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溫柔,外在的都叫作禮儀。外在的禮儀容易學習,內心的溫柔不易獲得。
我們每個人都想追求更強的能力、更高的社會地位以及更好的生活品質,因為這些能夠讓我們獲得極大的成就感、滿足感,能讓我們內心豐盈,人生之路能夠走得更遠。但是,無論是能力、社會地位還是品質生活,如果沒有教養做支撐,都會顯得空洞乏味、名不副實。沒有教養的能力會惡化我們的人際關係,不再是我們行走社會、攀登人生的通行證;社會地位和教養不相符,隻會使我們淪為笑柄;沒有教養的品質生活會流俗於雞毛蒜皮或者相互攀比,既談不上品位又談不上質量。沒有教養的支撐,再高的地基也撐不住我們的未來。
教養是一種以約束自己為前提的高貴,一種能設身處地為彆人著想的善良。
教養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長時間人和事物的熏陶,通過自身的自律精神將好的行為習慣、思想融入骨血,久而久之自內而外、脫胎換骨、自然而然散發齣的高貴氣質。
多讀書、讀好書是提升氣質、提高教養的必經之路,真正決定一個人氣質和教養的是他的思想。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妝》一文寫過這樣一句話:“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所謂“生命的化妝”即通過讀書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內在涵養,改變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成為一個靈魂有香氣的人。真正的高貴,不是外錶的高貴,而是靈魂的高貴。讀書,是我們提升靈魂品質*直接也是*有效的途徑。
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要在路上,讀書使我們靈魂充實,那麼旅行就是充實身體,增長知識,增加內涵,提升教養。人處於陌生環境時,身心都會處於興奮敏感的狀態,對美的事物的觀察力、感知力、學習力都會大大增加,這是我們改變自我的*好時機。而且,不同地不同俗,處於異國他鄉的我們在感受瞭不同文化的衝擊後,往往能夠打開視野、開闊心胸,進一步學會悅納不同、尊重不同。有人說,真正令人摺服的氣質,不是處在人生時的雍容華貴,而是參透人生後的從容淡定。如果我們的人生並沒有那麼多跌宕起伏,我們不妨不斷延伸腳下的路,見多識廣後自然修得淡定從容的氣質。
教養是我們擁有的*寶貴的東西,因為它決定瞭我們生活的底綫。
一個人可以貌不齣眾,可以平淡無奇,可以資質駑鈍,但絕不可以沒有教養。因為教養是門檻*低的高貴,是伴隨一生的無言財富。
真正有教養的人,不輕易指責彆人沒教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教養的人懂得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不強求他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整套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是在“教育”你,而是在“陪伴”你。它就像一個溫暖而智慧的朋友,在你迷茫的時候給你指引,在你失落的時候給你力量,在你睏惑的時候給你答案。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積極心態”的部分。它不是教你盲目樂觀,而是教你在睏難麵前如何保持希望,如何從負麵情緒中走齣來,並且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麵。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感恩練習”的建議,讓我嘗試著每天寫下幾件值得感恩的事情。剛開始覺得有點形式主義,但堅持下來,我發現自己的心情真的變得越來越好。我開始更多地關注生活中的美好,而不是糾結於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而且,這本書在講述勵誌內容的同時,也滲透著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敬畏。它讓你意識到,生活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值得我們去用心去體驗和感受。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瞭“活在當下”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不要總是沉浸在過去的悔恨或者對未來的擔憂中,而是要專注於眼前的生活,去享受每一個瞬間。
評分這套書的封麵設計很有吸引力,那種溫暖而又不失力量的色調,讓人一眼就覺得裏麵充滿瞭積極嚮上的內容。拿到手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第一本。它沒有像很多勵誌書那樣直白地說教,而是通過一些小故事、小事例,慢慢地滲透進你的內心。我最喜歡其中關於“內在價值”的部分,它讓我開始反思,我們每天追求的外在成就,是不是真的比內心的豐盈更重要。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園丁的比喻,讓我印象深刻。園丁精心打理他的花園,不僅是為瞭外在的鮮花盛開,更是為瞭體驗種植和收獲的過程。這個比喻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價值,很多時候在於我們付齣的努力和內心的成長,而不是最終的結果。書中還提到瞭如何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擺脫外界評價的束縛,這對我來說非常及時,因為我總是容易被彆人的看法影響,從而質疑自己。它讓我明白,真正的自信源於內心的堅定,而非外部的認可。讀完第一本,我感覺整個人都輕鬆瞭很多,好像卸下瞭很多不必要的包袱。
評分我一直對“自我實現”這個概念很感興趣,也讀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說實話,很多書都顯得過於空泛,讓人聽瞭之後感覺很勵誌,但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這套書在這方麵就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在理論上闡述瞭自我實現的重要性,更提供瞭很多切實可行的步驟和方法。比如,它會引導你去思考自己真正熱愛什麼,擅長什麼,然後如何將這些與社會的需求結閤起來,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我記得書裏有一個關於“纔能盤點”的練習,讓我受益匪淺。我從來沒有認真地去梳理過自己的優點和特長,通過這個練習,我纔發現原來自己身上有很多被我忽略的閃光點。而且,這本書並沒有把自我實現描繪成一個遙不可及的終點,而是強調這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它教會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點滴的努力,去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瞭“復盤”的重要性。我之前很少會去總結自己的經驗,導緻很多錯誤會反復齣現。現在我開始嘗試著每天或者每周都進行復盤,這讓我能更快地發現問題,並且找到解決辦法。
評分這套書的第二本,更多地是在探索“個人成長”的路徑。它不像第一本那樣側重於心靈的慰藉,而是更加注重行動和實踐。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目標設定”和“習慣養成”的章節。我一直有很多想法,但總是因為缺乏執行力而不瞭瞭之。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清晰的框架,教我如何將宏大的目標分解成可執行的小步驟,並且如何通過建立良好的習慣來支撐這些目標的實現。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為我的工作設定瞭一些短期和長期的目標,並且每天都記錄我的進展。說實話,一開始有點睏難,但堅持下去,我發現自己的效率真的提高瞭很多。而且,我不再像以前那樣焦慮,因為我知道每天都在朝著目標前進,即使進步很小,也是一種成就。書中還提到瞭“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一點對現在的我來說至關重要。我一直想學習新的技能,但總覺得時間不夠,或者學不會。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學習並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個持續探索和發現的過程。它鼓勵我去擁抱未知,去嘗試新鮮事物,這讓我充滿瞭動力。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真的太舒服瞭!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像是朋友之間在分享生活的感悟。作者很巧妙地將一些深刻的人生道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枯燥。尤其讓我觸動的是關於“情緒管理”的那一部分。我一直是個情緒比較容易波動的人,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感到沮喪或者焦慮。書裏提供的幾個方法,比如“情緒日記”和“積極肯定句”,我嘗試瞭一下,發現真的很有用。特彆是“情緒日記”,一開始寫的時候覺得有點彆扭,但堅持下來,我開始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情緒的觸發點,也更容易找到應對的方法。還有關於“人際關係”的章節,也給瞭我很大的啓發。它不是教你如何去操控彆人,而是教你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建立更健康、更有質量的連接。我一直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最復雜的,但這本書用一種很接地氣的方式,教會我如何去處理那些棘手的社交場景。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強調瞭“傾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錶達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委屈自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