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敵我之間: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3
作者:呂世浩
齣版社:平安文化
齣版日期:2015年8月10日
ISBN:9789578039735
頁數:256
尺寸:14.8 x 21 cm
裝幀:平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內容簡介
聰明有用嗎?努力一定會成功嗎?
人生成敗的關鍵不在能力,
而是你終做瞭什麼選擇!
引起兩岸話題沸騰的「大秦三部麯」震撼終迴!
看似夥伴的人,卻造成瞭失敗;
看似敵對的人,卻加速瞭成功。
是福?是禍?都在你的一念之間!
想要爭奪天下,就必須先爭奪人纔;
以武力逼迫、用財富收買、靠權勢屈服,
可以換得一時的成功,
卻扭轉不瞭變幻莫測的命運!
「不識其君,則視其使。」要知道領導者是個什麼樣的人,好的方法就是看他怎麼用人。而一個人的成功和失敗,除瞭看他本人的條件外,還要看他碰上瞭什麼樣的對手。
被復仇之心濛蔽的燕太子丹,以及時時刻刻將理智置於感情之上的秦王政,他們是宿敵,他們的人生也形成瞭強烈的對照。秦王政雖然專橫自大,但他唯纔是用,重用不擇手段的李斯幫助他完成瞭統一天下的夢想,但死後卻被李斯齣賣。太子丹錶麵上禮賢下士,卻滿腹猜疑、優柔寡斷,以緻「荊軻刺秦王」成瞭流傳韆古的悲劇……
敵我之間,如此難辨;禍福之間,難以預測。歷史大的功用之一,就是告訴我們,人生其實可以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選擇,而不是隻有一種標準答案!
名人推薦
【臺大歷史係名譽教授】古偉瀛、【國傢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臺大齣版中心主任】項潔、【臺大MOOC執行長 臺大電機係副教授】葉丙成、【臺大校長】楊泮池、【政大講座教授 博雅書院總導師】錢緻榕 鄭重推薦!●按姓名筆畫序排
呂世浩博士是兩岸歷史專業教育培養齣來的傑齣歷史學者,他能將兩岸各具的史學優勢互相補充,造就齣輝煌的教學成果,令人欽佩。他在教學之餘將研究所得筆之於書,讓更多無法親自上課的人也濛其惠;而有幸修到此課的人,更可以一書在手,邊聽邊讀,充分吸收歷史的智慧。――臺大歷史係名譽教授 古偉瀛
世浩的課程,讓全球華語世界數以十萬計的學生,重新體認到歷史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資產;他改變瞭許多人對於歷史的認知,讓大傢瞭解到學歷史應重思辨,而非記憶背誦。透過他的MOOC課程、他的書,讓這麼多人喜歡歷史、重新看待歷史,世浩所做的一切,正在寫下歷史。這麼一位好老師,值得你好好認識!――臺大MOOC執行長 臺大電機係副教授 葉丙成
作為一位史學傢,作者希望古為今鑒,在走完這思辨之旅後,他想把年輕人帶到光明的未來,所以他在〈結語〉中勉勵年輕人在誌氣銷沉時,要想到孔子苦學成功,秦國興起、及張良滅秦的例子,勉勵讀者「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值得年輕人深思。――政大講座教授 博雅書院總導師 錢緻榕
作者介紹
呂世浩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係專任助理教授。除瞭兩岸名校的雙博士之外,更在傳統私塾中學習四書五經長達十多年,因而打下瞭深厚的國學基礎。
呂老師的「中國古代歷史與人物」通識課程,被臺大學生在PTT上譽為「四年修不到,成終生遺憾」。2013年8月起,在網路上先後開設MOOC中文文史課程「秦始皇」及「史記一」,目前閤計總修課人數超過十六萬人。「秦始皇」據美國COURSERA平颱統計為全球受歡迎中文課程名,「史記一」獲果殼網票選為全球不分語種優網路課程名。
呂老師說:「我為什麼要開設這樣的課程?因為這些人物都活在巨變的時代,也都試著在為他們的時代找一條齣路。我希望用歷史作為範例,讓各位來看看前一次巨變中,傑齣的歷史人物們是如何來麵對時代的巨變,然後又是如何創造齣一個嶄新的時代!」
而呂老師將「秦始皇」課程結集齣書後,果然在兩岸均引起廣大迴響,《秦始皇》、《帝國崛起》二書不僅長踞博客來、誠品等各大書店暢銷排行榜,更掀起瞭一股「秦始皇管理學」風潮,並成為受學生喜愛的熱門讀物。
這本書的作者名字在學界有一定的分量,我之前粗略接觸過他的一些觀點,感覺他的思考角度非常犀利,總能抓住問題的核心,並且提齣一些讓人耳目一新的見解。但這次,我更關注的是他如何處理“敵我”這種極具張力和對立性的概念。在宏大的曆史敘事中,這種二元對立往往被簡化或工具化,用以服務於政治目的,使得曆史的豐滿性被極大地壓縮。我非常好奇,一位具有深厚學術背景的作者,如何能在這兩種對立麵之間找到一個更具人性和復雜性的切入點。他是否能超越簡單的道德審判,去探究衝突背後的結構性原因和社會心理基礎?我期待看到的是一種近乎手術刀般精準的剖析,揭示齣在“敵”與“我”的標簽下,那些被掩蓋的人性掙紮與曆史必然。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很有品味,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很棒,能感覺到齣版方在細節上的用心。我個人非常看重閱讀體驗,而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種非常愉悅的觸感。書頁的排版也很講究,字體大小適中,留白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那種墨香混閤著紙張的微澀感,在指尖流淌,讓人忍不住想要沉浸其中。而且,作為一本探討曆史思辨的著作,它在視覺上傳達齣一種莊重而又不失現代感的風格,很符閤我對於嚴肅讀物的期待。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知識的接收,更是一場精心準備的閱讀之旅。那些封麵上的設計元素,雖然我不太懂具體象徵意義,但它們組閤起來,營造齣一種引人深思的氛圍,讓人在翻開扉頁之前,就已經開始對即將展開的內容充滿好奇與敬畏。
評分說實話,我是一個對“原版”概念有執念的人。總覺得翻譯作品,無論譯者功力如何高超,都難免會在語言轉換的過程中,損失掉原作者那份最原始、最純粹的語感和思考的節奏感。尤其是對於涉及到深刻的哲學思辨或者曆史語境的作品,文字的微妙之處往往決定瞭理解的深度。因此,能夠找到颱灣的繁體中文原版,對我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我喜歡那種直接麵對作者用母語構建的邏輯鏈條的感覺,每一個詞匯的選擇,每一個句式的停頓,都帶著作者最初的意圖。這不僅僅是對文本的忠誠,更像是一種對作者精神世界的緻敬。我希望能感受到那種未經中介的、直接的智力碰撞,讓我的閱讀過程更加純粹和投入,避免掉入翻譯腔調帶來的認知偏差。
評分最近幾年,我總覺得很多曆史讀物都流於錶麵,充斥著浮誇的結論和缺乏紮實論據的論斷,讀完後除瞭短暫的感官刺激,沒有任何能沉澱下來的東西。閱讀的真正價值,在於它能否在你心中播下一顆種子,讓它在未來的某一個瞬間,突然發芽,讓你對習以為常的世界産生新的疑問。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這樣的深度和密度。它需要那種能夠耐得住反復推敲的論證結構,需要那種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洞察力。我不在乎它是否會引起廣泛的爭議,我隻在乎它是否能真正撼動我既有的認知框架。如果讀完之後,我能帶著一種被重新校準的世界觀,去重新審視當下的社會現象和曆史進程,那麼,這次閱讀就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評分最近讀到一些關於近代史發展的論述,常常感覺觀點過於單一或者受限於某種既定的敘事框架,讓人難以跳脫齣來進行更深層次的自我反思。我特彆欣賞那些能夠提供多維視角,鼓勵讀者去質疑“既定事實”的著作。好的曆史作品,不應該是提供標準答案的教科書,而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自身認知的局限性。我期待的不是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那些能夠像一把精巧的鑰匙,打開通往不同解釋路徑的門。當我看到這本書的篇名,那種“思辨之旅”的意味便油然而生,這暗示著作者並非要強行灌輸某一種觀點,而是邀請我們一同踏上探索真理的崎嶇小徑。這種開放性和挑戰性,對我來說,是評價一本非虛構作品價值高低的關鍵指標。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睿智的引路人,引導我去看清那些隱藏在時間迷霧中的復雜聯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