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 Vie編輯部
出版社:麥浩斯
出版日期:2017/06/03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4082759
叢書系列:Style iT
規格:平裝 / 208頁 / 26 x 19 x 1.6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好的咖啡,需要合宜器具呈現原始真味,
選對器具,更是呈現咖啡樣貌的不二法門。
咖啡的本質,不僅限於口中的感受,
如何在尋常生活中體驗美好風味,好器具是y切的原點。
器具的選用,就是影響咖啡風味的開始!好器具是好風味的起點,咖啡器具百百款,收錄Bialetti、Bodum、Chemex、Cafflano、CUCKOO、Driver、Eva Solo、GAGGIA、HARIO、Kalita、KINTO、KONO、Mr. Clever Grace、Nomad、Strietman、Starbucks、TIAMO、THE GABI、TOAST、YUKIWA、大好吉日、米家等多個國內外咖啡品牌,從咖啡製作過程的器具開始,解說「烘焙」、「磨豆」、「濾滴萃取」、「浸泡萃取」、「壓力萃取」等器具選物指南。除了認識咖啡萃取方式,也y次網羅了烘焙手網、磨豆機、手沖濾杯、手沖壺、法式濾壓壺、摩卡壺、愛樂壓、義式咖啡機等不同類型的咖啡製作體驗。
觀察濾杯造型、肋槽設計、濾紙與孔洞大小的差異,調整研磨粗細與注水速度,便是表現咖啡原有風味的zuijia練習。挑選手沖壺請別被造型迷惑,外觀形狀影響注水傾斜度,鶴嘴壺嘴與直線性壺嘴,更是水表面張力的實踐科學,選對不溢出壺嘴的手沖壺,手沖的過程則會更加順暢!簡單入門的器具玩家,請參考法式濾壓壺與愛樂壓,浸泡攪拌後再緩緩壓下,清晨匆忙的辦公時分,仍能簡單沖泡y杯美味咖啡。器具也承載著生活的態度,老派經典的虹吸壺與現代簡約的冰滴壺,不僅是室內空間的設計妝點,濃烈與純淨的風味,更是咖啡迷心中zui靜謐的冰與火之歌。玩家們的夢幻逸品,Espresso咖啡機則是玩家的夢幻逸品,咖啡粉的裝填是y種浪漫,聽見高壓熱水從咖啡粉餅中的穿越聲,噴出的香氣同時也伴隨了整日的愉快。
●烘焙
烘焙開展咖啡風味,小型烘焙機玩味著時間與溫度的進退,手網烘焙則是直覺體驗香氣養成的zuijia途徑。
●磨豆
手腕運動是咖啡玩家的必經磨豆修練,手感牽引著咖啡粗細顆粒的來回滾動,掌握精準的咖啡粉末,將指引你看見香氣與風味的具體結晶。
●濾滴萃取
濾杯與手沖壺的造型,讓濾滴萃取的過程充滿無限可能。別輕忽形狀、材質與孔洞的設計,那會左右萃取速度與水溫的搭配,不同組合也將帶來萬千變化的滋味。
●浸泡萃取
熱愛渾厚稠度?保留咖啡油脂,浸泡萃取的浪漫演繹是向經典致經的練習,傳統的法式濾壓壺、復古氣味的虹吸,也是強烈稠度與原始咖啡風味的juejia保證。
● 壓力萃取
有了摩卡壺與愛樂壓,在家也能濃縮咖啡的jizhi香氣與風味,製作花式咖啡的基礎Espresso,並沒有那麼困難。
「手沖愈來愈走進生活,進而出現生活化的咖啡器具,我們也正在擁抱這股精品咖啡的浪潮。」
空少的咖啡之旅 部落客 ─ 咖啡空少
「把玩咖啡器具,是y種咖啡風味的遊戲,同時也是順應器具,變化沖煮方式的練習。」
紅澤咖啡豆販 負責人 ─ 葉雲松
「選擇器具,在各種不同變因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風味,才是咖啡zui有意思的地方。」
Peace & Love Café負責人─ 簡嘉程
「手沖儼然是咖啡新手的入門shouxuan,操作過程變因多,容易產生不同結果,也讓咖啡沖煮擁有更多趣味!」
湛盧咖啡 董事長 ─ 廖國明
「影響手沖咖啡風味的因素很多,選擇器具之後,注水方式的使用,也是影響風味的關鍵之y。」
山田珈琲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La Vie編輯部
推行設計不遺餘力,設計是時尚、是知識、是生活、是娛樂。第y本設計理想生活的美學實踐誌,《La Vie》從消費者的需求與慾望出發,導引讀者了解、欣賞進而懂得消費彰顯個性的好設計,協助讀者找到美感的體驗、醞釀自己的品味。
相關著作
《甜點盤飾──蛋糕、慕斯、塔派》
《走。去香港》
《港澳味蕾300:饕客嚴選x港仔私藏秘店,史上耐用度zui強港澳美食寶典》
《日本料理擺盤基礎事典》
《陶板屋の家族物語──暖味食譜,道出20個暖心故事》
《大人の文具500選:藏家必蒐設計經典文房具》
《我們的峇里島+東南亞理想旅店100+: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
《Love To Share 遇見 美好時光-星巴克16週年攝影故事集》
《東京生活再製造─綠園、小巷、良品、職人魂與松浦彌太郎》
《我們的日本理想旅店》
《料理擺盤入門圖解事典:名店主廚Step by step!食器基礎搭配200式》
《我們的中國理想旅店》
《日日料理蔬:名店主廚教你做!豐富感蔬食譜102道》
《大人氣!zui想和好友y起分享的好感午茶店70+》
《STARBUCKS TAIWAN 15th ANNIVERSARY ISSUE﹕你不知道的星巴克秘密》
相關著作:《 陶板屋の家族物語──暖味食譜,道出20個暖心故事》《Love To Share 遇見 美好時光-星巴克16週年攝影故事集》《STARBUCKS TAIWAN 15th ANNIVERSARY ISSUE﹕你不知道的星巴克秘密》《台灣精釀啤酒誌 : 20間台灣在地酒廠 x 93款 Made in Taiwan手工精釀啤酒》《大人の文具500選:藏家必蒐設計經典文房具》《大人氣!zui想和好友y起分享的好感午茶店70+》《學設計名校150 好評增訂版:我們老師是大師!》《我們的中國理想旅店》《我們的峇里島+東南亞理想旅店100+: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我們的日本理想旅店》《料理擺盤入門圖解事典:名店主廚Step by step!食器基礎搭配200式》《日日料理蔬:名店主廚教你做!豐富感蔬食譜102道》《日本料理擺盤基礎事典》《日本老舖散步日和:穿越百年的日本旅宿、美食與工藝物語》《東京生活再製造─綠園、小巷、良品、職人魂與松浦彌太郎》《港澳味蕾300:饕客嚴選x港仔私藏秘店,史上耐用度zui強港澳美食寶典》《甜點盤飾──小點、冰品、水果》《甜點盤飾──蛋糕、慕斯、塔派》《紳士的日常》《蔬食主義:名店主廚的100道蔬食盛宴》《走。去香港》《陶板屋の家族物語》《風格小店陳列術:改變空間氛圍、營造消費情境,157種提高銷售的商品佈置法則》
Part1 講器具
選器具?選擇的是背後的沖煮意識/咖啡空少
器具的故事─ 背後的時代、沖煮技術與風味/葉雲松
Part2 咖啡器具
2-1 烘焙
時間的魔法─烘焙與靜置的樂趣/簡嘉程
電子秤
精準度量好幫手
烘豆機
手感烘豆
從入門邁向進階的試煉
儲豆槽
儲豆的風格
2-2 磨豆
磨豆的秘密─粗細變化風味差異/黃吉駿
磨豆機
手搖磨豆機的入門巡禮
風格磨豆的慢體驗
便利磨豆小家電
進階玩家的入門磚
量匙
基本的度量
測量的風格
2-3 濾滴萃取
療癒的藝術,手沖滴濾的風味秘密/廖國明
手沖濾杯
濾杯的原型
陶器的力量
陶的設計
日式風味
模範經典
溫潤手感
淡淡的手感
高手的玩具
材質的遊戲
手沖的光芒
咖啡的金屬色
復古氣質
濾紙的進化
手沖的姿態
萃取是y種設計
經典的變型
風格的套組
手沖的jizhi
入門玩家的禮品shouxuan
多工有型的模範
手沖壺
小水柱的提案
經典壺款
注水是y門藝術
別有設計
水流的風格
可強可弱的注水利器
注水的新意
特色下壺
溫度計
手沖輔助
冰滴壺
走入冰滴的世界
時間的藝術淬鍊
顛倒壺
摩卡壺的前身
古早的浪漫
2-4 浸泡萃取
浸泡萃取,器具牽動風味樣貌/康康
法式濾壓壺
好用就是經典
壓出不同風味
設計師的咖啡試驗
越南咖啡壺
土耳其壺
異國風味的咖啡道具
虹吸壺
老派香氣
玻璃棒的復興
2-5 壓力萃取
花式咖啡的基底,找到自己的濃縮風味/林奐
摩卡壺
義式咖啡先行者
義式咖啡機
風格先決的義式選擇
家庭入門好夥伴
壓力萃取的另類選擇
奶鋼
咖啡師的畫筆
咖啡職人的必要配件
PLUS 戶外沖煮器具
露營必備
Part3 咖啡器具相對論
3-1濾杯比較
3-2手沖壺比較
3-3注水的秘密
Part4 職人帶路的咖啡器具課
咖啡達人的手沖咖啡實驗室
職人私房推薦咖啡館
咖啡迷的選物地圖
对于一个已经有些冲煮经验,但总觉得自己的咖啡水平停滞不前的“半吊子玩家”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及时的“风格校准”机会。我过去总是盲目追求某一个顶尖咖啡师的冲煮参数,结果往往是冲出一杯“不像样”的咖啡。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是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简单地“怎么做”。它引导我去思考,在特定的环境、面对特定的豆子时,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手法和器具组合,以达到我心中设想的风味目标。书中关于不同冲煮方法的深入剖析,尤其是对萃取曲线和水粉比的探讨,让我对那些曾经模糊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知。读完相关章节,我立刻回去调整了自己的冲煮习惯,效果立竿见影。它没有强加一种“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强大的逻辑框架,让你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优化。这才是真正的高阶参考书应有的水准。
评分这本咖啡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咖啡充满好奇心的“咖啡菜鸟”量身打造的入门宝典。我一直觉得,冲泡咖啡这件事神秘又复杂,各种专业名词听得我头晕眼花。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亲切,它没有高高在上地讲解那些晦涩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把我从零开始带入咖啡的世界。读完第一章,我立刻感觉自己对咖啡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台阶。作者巧妙地将那些看似高深的萃取原理,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解释得清清楚楚,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为什么不同的研磨度会影响风味”。而且,它不是那种只讲理论的书,书中大量的实操建议,比如如何挑选合适的器具,不同器具的操作要点,都非常具体,简直就是一本可以随时拿在手里对照操作的指南。我特别喜欢它那种鼓励探索的精神,它不是告诉你“必须这样做”,而是引导你去尝试,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风格”。这本书让我对咖啡的热情不再只是停留在“好喝”这个层面,而是开始享受研究和探索的过程。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是太扎实了,用词精准到位,丝毫没有多余的赘述,但同时又充满了情调,读起来感觉非常流畅。它成功地平衡了技术的严谨性与人文的温度。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咖啡文化和历史背景时的那种克制而深沉的笔触,让你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咖啡这门手艺背后承载的深厚底蕴。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一杯咖啡,更是在塑造你对咖啡的品味和态度。比如,它对不同咖啡产区豆子风味的侧写,非常到位,让我每次在挑选生豆时都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感。这让我体会到,好的咖啡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追求生活品质,希望将咖啡从日常饮品升级为一种生活仪式感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启发。
评分作为一本“风格养成参考书”,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如何构建个人冲煮体系这一块。我过去常常在各种参数和器具之间摇摆不定,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帮我梳理了思路。它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比如喜欢明亮的酸度还是醇厚的口感)来反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器具和冲煮流程。这种从结果倒推原因的学习路径,对我来说效率极高。而且,书中对各种冲煮失误的分析和补救措施也写得非常细致,当我冲出一杯“水感重”或者“过度萃取”的咖啡时,我不再是茫然无措,而是能迅速在书中找到对应的诊断和解决方案。这本书带来的自信感是无价的,它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一个能够主动控制和创造自己咖啡风味的实践者。
评分坦白说,我刚开始拿起这本书时,对它的期望值并不高,市面上关于咖啡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像是同一个模板刻出来的,翻个几页就觉得味同嚼蜡。然而,这本书的细节处理和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对不同“風格器物”的介绍,简直像是一个老朋友在跟你分享他私藏的宝贝。从手冲壶的细嘴到意式机的美学设计,每一个细节的背后似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是一段关于匠人精神的阐述。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并非只是罗列器具,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器具如何影响咖啡的风味表现,这才是真正的“器物學”。我常常在翻阅时,会忍不住放下书,拿起我手边的器具,对照着书里的描述去感受材质、重量和设计带来的差异。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阅读体验,让我不再是机械地操作,而是带着一种审美的眼光去对待每一次冲煮。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片质感也非常好,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完全没有一般技术书籍的枯燥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