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如何提高你的洞察力 |
| 作 者: | 卡耐基 |
| 定价: | 27.00 |
| ISBN号: | 9787807309475 |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
| 出版日期: | 2010-1-1 |
| 印刷日期: | 2010-1-1 |
| 编辑推荐 |
| 洞察人心的名家力作受用一生的生活智慧 阅读《如何提高你的洞察力(钻石典藏书)》前需要思考的四个问题: 你是否能够洞察他人的喜好? 你是否能够洞察自己的情绪? 你如何进行人际关系的管理? 你如何掌控自身情绪的变化? 20世纪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名作 洞察人心的名家力作受用一生的行动秘诀 |
| 内容介绍 |
| 在20世纪已经过去的近50年中,美国出版家发行了超过50万种图书。其中一大半实在是平凡无味,又有许多造成了财务损失。“许多”?是的。大规模的出版公司之一的总裁告诉我,他们积累了近百年的出版经验之后,出版的图书仍然有八分之七是赔钱货。 为什么?这样说来我为什么还要写出别的书来?是多此一举吗?而且我写出来后,你又何苦自寻烦恼地去阅读它呢? 两个好问题!让我来尝试回答: 自1912年起,我一直在纽约给职场人士授课。起初我仅仅指导人们有效演讲的技巧——这种课程专为成年人设计,帮助他们在商务访谈以及面对公众演讲的场合中,更为清晰、有效、平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随着时间流逝,我渐渐发现,与人们强烈需要有效演讲的培训一样,人们也需要在日常商务以及社会活动中如何洞察他人,洞察自己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培训。我甚至发现我自己都强烈地需要这样的训练。回顾这些年,我惊骇于自己如此疏忽人际交往的手腕与洞察力。我多么希望20年前就有这样一本书在我手中,那将是一件无价之宝。 |
| 作者介绍 |
| 戴尔·卡耐基(1888-1955),20世纪人际关系学家与成人教育学家。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盛赞他:“也许除了自由女神,他就是美国的象征。”他一生致力于人性问题的研究,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折,开创并发展出一门特殊的训练课程,将演讲术、人际关系学及实用心理学、智能开发融为一体。接受卡耐基培训的有社会各界人士,其中不乏军政要员,甚至包括几位美国总统。他影响和改变了数以亿计人们的生活和事业,因此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人生导师”。卡耐基的主要代表作有《语言的突破》、《赢得朋友》、《摆脱焦虑》、《人性的优点》,《处世的艺术》、《如何提高你的洞察力》、《如何提高你的影响力》、《林肯传》和《开口成金》等。这些书出版之后,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 |
| 目录 |
| Part One 洞察他人的洞察术/1 没有人喜欢被责备/3 没有人喜欢被强迫去做事情/13 人人都希望是“世界的中心”/21 人人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43 人人都喜欢获得赞美/48 人人都希望被人了解/57 Part Two 洞察人之术的运用/71 批评只会使双方两败俱伤/73 劝人做事的佳方式——让他人自愿去做/88 给他一个以他为中心的世界/112 一切从尊重他人开始/130 批评要以称赞和欣赏为开端/148 了解并鼓励他人更易使人改正错误/153 Part Three 洞察自身的洞察术/167 洞察自身情绪——克服焦虑/169 洞察自身状态——将烦恼赶出心灵/179 洞察自身心理——做快乐的自己/193 洞察外部环境对自身的影响/211 Part Four 洞察己之术的运用/225 对焦虑说不的好方法——生活在今日/227 将烦恼和焦虑从心中赶走/239 消除焦虑做快乐自己的万能公式/250 这样做,你就不会再苛责他人/258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我们建议他,别强迫那种意志不稳定的人买你的汽车,要让他自己来买,也不必告诉他要买那一种牌子的汽车。总之,要让对方觉得这是他自己的意思。 结果情形很好。过了几天后,有一位顾客想把他的旧汽车换一辆新的,那汽车商就想到那个苏格兰人,也许他喜欢这旧式的汽车。他给那个苏格兰人打了个电话,说是有个问题想请教他。 那苏格兰人接到电话就来了。汽车商说:“我知道你对于购买东西很内行,你看这部旧汽车值多少钱,你告诉我后,我可以在交换新车时能有个准确的资料。” 那苏格兰人听到这些话后,满面笑容:终于有人向他请教,有人看得起他了。他坐进车内,驾着这部车子兜了一圈,回来后说:“如果你能以三百元买进这部车子,那就算捡到便宜了。” “如果我以你说的数目买进这部车子,再转手卖给你要不要?”汽车商问他。 “300元?当然!”因为这是他自己的意思,是他的估价,于是这笔生意便即刻成交了。 一位X光仪器制造商也运用同样的技巧,把一批机械仪表卖给布鲁克林的一家大医院。这家医院准备扩充一个新的部门,要配备一套好的X光仪器。许多厂商听到这一消息,纷纷前来介绍自己的产品,都说他自己的东西是好的,负责X光部门的L医师因而不胜其扰。 但是,有一家制造厂商所采用的技巧更为高明。他们写来一封信,内容如下: 敝工厂近完成了一套X光设备,前不久已运到公司来。由于这套设备并非尽善尽美,我们很想进一步改良。 |
坦白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我始料未及的。我原以为会看到一些常见的“成功学”套路,但事实证明,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深刻,他不仅仅是讲述道理,更是将那些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精辟的论述,化为触手可及的智慧。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学会了“看透”。这不仅仅是指看透别人的心思,更是看透事物的本质,看透表象下的规律。比如,书中关于“人性的弱点”的分析,让我对很多行为有了新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以更成熟、更理智的态度去面对。我不再轻易被表面的言辞所迷惑,而是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到解决的根本方法。这种能力的提升,让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慧眼”,能够穿透迷雾,直达真相。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更加关注“细节”。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隐藏着重要的信息,能够影响整个局面的走向。我开始有意识地去留意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方面,也因此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抓住了不少机会。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新的启发。它不仅提升了我的“洞察力”,更让我成为一个更深刻、更理智、更有智慧的人。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满怀期待,但真正开始阅读后,它带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它不是那种轻松易读的书,需要你投入思考,需要你与作者一同探索。我常常会在某个章节卡住,反复阅读,直到理解其中的深意。书中关于“理解他人动机”的论点,让我对很多过往的社交经历有了新的反思。我曾经以为只要做好自己,别人自然就会理解,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主动去理解别人,去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种理解,不是为了讨好,而是为了更有效的沟通,更和谐的关系。我开始尝试在沟通中,更深入地去倾听,去感受对方的情绪,去理解他们背后的需求。这种转变,让我发现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变得更加亲近,很多曾经的隔阂也渐渐消融。另外,书中关于“预见性”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洞察力,不仅仅是分析当下,更是要能够预见未来,提前做出反应。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关注更宏观的趋势,去分析事物的发展脉络,也因此在很多决策上,能够做得更加周全,更加有远见。这本书,绝对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精神食粮。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本打开新世界的钥匙,它不仅仅是关于“洞察力”这三个字,更像是一场深入内心的探索之旅。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被动接收信息,不如说是在主动地与作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常常会在读到某个观点时,停下来反复咀嚼,联系自己过往的经历,思考作者的思路是如何触及那些我曾经忽略或误解的角落。比如,书中提到的关于“观察”的细节,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的方式。以前,我可能更专注于对方说了什么,而这本书引导我关注更多看不见的线索:肢体语言的微小变化、语气中的潜台词、甚至是不自觉的表情。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发现了很多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意图和情绪,就像给模糊的画面加上了清晰的焦点。这种能力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也延伸到了工作和生活中其他需要判断和决策的方面。我开始能够更准确地预判事情的发展趋势,更有效地解决遇到的问题,甚至在面对困境时,也能以一种更冷静、更具战略性的视角去分析和应对。这本书给予我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改变,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深刻的世界,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潜藏的无限可能。它不是简单的一本“读物”,而更像是一位智慧的导师,默默地指引着我前行,让我不断蜕变。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提供一套现成的“捷径”,而是引导你去发现属于自己的“金矿”。它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那些未被开发的潜能,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思维的局限。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观察与倾听”的强调。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听到了,实际上只是匆匆掠过;我们以为自己看到了,实际上只是瞥了一眼。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真正地去观察,去捕捉那些细微的、容易被忽略的信息,如何真正地去倾听,去理解言语背后的深意。这种能力的提升,让我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变得更加游刃有余。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需求,也能够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明白,洞察力并非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刻意练习来培养的。它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让我能够以更深刻、更全面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去做出判断。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不再满足于浅显的理解,而是渴望去探索更深层的含义,去触及事物的本质。这本书,无疑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位重要向导。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启示,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本以为会是一本关于技巧和方法的“说明书”,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人性深刻的哲学探讨。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引导,让我自己去挖掘和理解那些深刻的道理。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剥洋葱,一层一层地揭开真相,最终触及到核心。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同理心”的阐述。它不是简单地去理解别人的想法,而是要真正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处境,体会他们的情绪。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真诚。我开始有意识地去练习,在与人交流时,尽量放下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倾听、去感受。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曾经让我困惑的人和事,人际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这种改变,让我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书中对“自我认知”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优缺点,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也发掘了自己未被利用的潜能。这种清晰的自我认知,为我后续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精神洗礼,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