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定价:69.00元
作者:(美)柯维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0863985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63kg
编辑推荐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出版20年之后,美国“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史蒂芬·柯维推出了这部毕生心血之作:《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这是柯维一生重要的发现和总结:“第3选择是我研究的所有高效能人士的习惯中具启发性、具影响力、具凝聚力也激动人心的原则。”在《第3选择》中,柯维将其深刻的洞察力转化为一种高效而全新的方法,用以解决职业与个人难题、为组织与社会中的巨大挑战建立解决方案。
《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揭示了一种全新的、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这是一部兼具开创性与实践性的著作,它向读者证明,“第3选择”思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机遇。本书2012年在美国一经推出,好评如潮,被称为史蒂芬·柯维“**宏伟、**励志的著作,一本将令所有人受益的巨著”“无论职场、战场、会议室还是厨房都适用”,史蒂芬·柯维倾其一生证明,在深刻而简单的指导下,人人都有能力真正控制自己的命运。
生活中总是充满各种矛盾重重的“抉择时刻”,柯维强调,第3选择不是“听你的”或者“听我的”,而是寻找“我们共同的方法”。让双方都能从冲突中找到一条出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内容提要
要解决**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改变思路。生命不是网球赛,只能有一方赢球。当双方共赢、能够共同创造出一种新局面,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中柯维将“第3选择”进行了多领域的解读,无论是政治家、企业家、各级学校和医院组织的管理者、职场人士、所有步入婚姻的人以及青少年,都能从本书中获益。无论在职场、战场、会议室还是厨房,都同样适用。
40多年以来,柯维已经将《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中的基本原则教给过成千上万的人。如果你肯花心思真正理解这一原则,那么你的思维方式将被颠覆。你会发现自己将以一种全新、高效的方式面对生命中**严峻的挑战。
目录
章 转折点
本书要讲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我相信它能够改变你的生活,改变整个世界。这一原则是我在研究真正高效能人士的生活和行为模式后,**深刻、**重要的领悟。
第二章 第3选择:寻求“协同”原则、思维模式和步骤
生命不是网球赛,只能有一方赢球。当双方都赢、能够共同创造出一种新局面,让彼此都感到满意时,**更令人快乐。正因如此,发挥“协同”的步骤必须从“你是否愿意与我一起寻求一种双赢的解决方案,让我们都能满意”这个问题开始。
第三章 职场中的第3选择
发掘工作中的各种第3 选择,当你成为一个能与人产生协同的伙伴时,工作及事业上的成功将唾手可得。
第四章 家庭中的第3选择
家庭冲突是**让人心碎的人生难题。这是个极大的反讽:家庭既可以让我们见证**的协同,也可以让我们经历**深沉的痛苦。有了第3 选择,便能拥有一个积极正面、可以依靠、创意无限的家庭关系。
第五章 校园中的第3选择
当今这个世界**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帮助孩子学习并达成未来的梦想。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挑战,但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得面对同一个问题:我们是否能够为每一个孩子都提供优质的教育?
第六章 第3选择与法律
面对目前社会上好打官司的文化,如何扭转为一种彼此体恤、理解、协同的文化,好让那些浪费在法庭上的精力及宝贵资源,运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第七章 社会中的第3选择
每个人都想消除暴力、饥饿、疾病、无家可归和污染问题。每个人都想要他们的孩子能够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与健康的世界里。然而,我们不必等待社会改变,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创造变化。
第八章 全世界的第3选择
多元却统一,多种宗教及多种语言同时并存共荣的瑞士,向世界展示如何建设第3 选择的文化。世界上没有无法解决的冲突。瑞士的成功绝非偶然。几个世纪以来因为种族与宗教的分歧而兵戎相见,**后他们选择了改变。没有任何理由,其他人不能做出相同的选择。
第九章 第3选择的人生
让生活活在高潮中!你**重要的工作总是在你前方,**令人期待的协同经验还在等着我们去发掘,人生中**重要的贡献还未上场!
第十章 由内而外
当你试图解决跟朋友、同事,或是家人之间的一项艰难冲突,而事情的发展不如你所愿时,难免会感到挫折。此时需要更多内在意志与力量。当问题越重大,就越需要内在的安全感、充沛的双赢思考、耐心、爱、尊重、勇气、同理心、坚忍不拔的决心,以及创造力。
致谢
作者介绍
史蒂芬·柯维,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
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柯维的思想成就与卡内基、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并肩比齐。他是世界备受推崇的领导工作**,家庭问题专家,教师,企业组织顾问,在领导管理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财富》杂志100强中的90%和500强中的75%的企业是他的受教者,AT&T、通用电子、全禄、可口可乐等大公司的高级主管都是他的学生,李开复等中国**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也深受其思想的启发。每年,来自全球的个人、家庭、企业、教育界及的受教生更是高达百万人之多。
柯维的著作在全球已售出 2000万册,被翻译成38种语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更被誉为二十世纪**有影响力的商业书籍之一。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的书,而是一本“让你如何想”的书。我反复阅读了其中的几个章节,每一次都有新的领悟。最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对于“共赢”的定义,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利益交换,而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从“你输我赢”或者“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转向“我们一起创造价值”的增量博弈。这需要一种开放的心态,愿意去倾听、去理解,并且敢于挑战固有的认知。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商业谈判的案例,本来是双方都僵持不下,互不相让,但通过引入“第3选择”的思维,最终双方都找到了比原先预期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且还建立了更深的信任。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所谓的“难题”,其实是思维的障碍,而不是客观的不可能性。它鼓励我去探索那些看似“不可能”的领域,去寻找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可能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获得了一把能够解锁许多困境的钥匙,虽然还不能熟练运用,但至少我知道了钥匙的存在,并且开始尝试去转动它。
评分我必须说,《第3选择》这本书,真的让我对“解决问题”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知。我曾经以为,解决问题就是找到最佳方案,然后在现有选项里挑选。但这本书却告诉我,很多时候,“最佳方案”根本就不在原来的选项里。它鼓励我们去跳出思维定势,去质疑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选择”,然后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甚至是我们之前根本没有想过的可能性。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冲突”的讨论,过去我总是想方设法避免冲突,觉得那是麻烦和不愉快。但作者却告诉我们,冲突往往是孕育“第3选择”的温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处理它,是用对抗的方式,还是用合作的方式去探索。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因为我过去一直习惯于“规避”,而这本书却鼓励我“拥抱”冲突,并从中寻找机会。这种思维的转变,让我面对生活中的一些挑战时,不再感到那么焦虑和无力,反而多了一份探索的勇气和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是给你一套固定的方法论,而是教你一种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第3选择》的核心理念,就是打破二元对立,去寻找那个超越A和B的C。我之前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经常会陷入“要么我妥协,要么对方妥协”的怪圈,感觉特别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只能在这两个选项之间选择?有没有可能,我可以通过改变沟通方式,或者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去创造一个让双方都能接受,甚至都感到惊喜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创造力,需要我们敢于质疑自己的第一反应,并且愿意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书中引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第3选择”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能够带来什么样的颠覆性改变。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解决难题,更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具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面对挑战时也更加自信了。
评分这本书真的是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挺能解决问题的人,但读了《第3选择》之后,才发现过去很多时候,我其实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化解”它。书中提出的“第3选择”概念,不是简单地在A和B之间二选一,而是创造一个超越两难的全新可能性。举个例子,我之前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棘手的团队合作问题,大家意见不合,僵持不下,我当时脑子里想的无非是让大家妥协,或者是我自己承担更多,但都觉得不是长久之计。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思考,有没有可能把双方的诉求重新解读,找到一个更深层次的共同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去构建一个全新的方案?这个过程真的需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质疑那些理所当然的“选择”。作者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手册,更多的是引导我去思考,去探索。一开始我还有点不适应,总想着能不能找到一些立竿见影的方法,但慢慢地,我体会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强大之处,它让我变得更灵活,更有创造力,面对困境时不再是束手无策,而是跃跃欲试,想看看能“变”出什么新花样来。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解决问题,更是关于如何重塑我的思考框架。
评分说实话,在拿到《第3选择》之前,我对“创新思维”这类书籍总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总觉得这些东西听起来很美好,但落地到实际操作上,往往会发现“理论好讲,实践难”的尴尬。但这本书,它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没有空洞地讲大道理,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一步步地揭示了“第3选择”是如何在各种看似无解的困境中产生的。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二元对立”思维的剖析,很多时候我们被局限,就是因为我们习惯性地将事物简化为两个对立的选项,而忽略了中间或者更广阔的空间。书里提到了一个关于家庭矛盾的例子,我感触特别深,因为我经常也和家人因为一些小事产生分歧,过去我总是想着“到底是谁对谁错”,或者“我应该让着你”,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重点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如何创造一个让大家都更舒服、更满意的结果。这不仅仅是妥协,而是更高层次的整合。读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决策和与人沟通的方式有了颠覆性的认识,不再是被动地回应问题,而是主动地去创造解决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