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 用生活常識學懂成本會計 |
| | 定價 | 59.80 |
| 齣版社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 版次 | 第1版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4月 |
| 開本 | 小16開 |
| 作者 | 計東亞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0 |
| 字數 | 358 |
| ISBN編碼 | 9787115474568 |
目錄
* 1章 成本二三事——你真的瞭解“成本”二字嗎
1.1 成本是什麼 1
1.1.1 成本是補償生産耗費的“尺子” 3
1.1.2 知道成本纔能製定産品價格 3
1.1.3 成本反映企業工作質量 3
1.1.4 成本是企業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 4
1.2 成本會計算的是什麼 4
1.2.1 直接生産過程 5
1.2.2 銷售過程 5
1.2.3 管理過程 5
1.2.4 財務費用 6
1.3 成本會計的曆史 6
1.3.1 成本會計的産生 7
1.3.2 成本會計的發展階段 7
1.4 作為“鏡子”的成本會計 8
1.4.1 反映——管理的反光鏡 9
1.4.2 預測和計劃——管理的望遠鏡 9
1.4.3 監督——管理的監測鏡 10
1.4.4 控製——管理的手動鏡 11
1.4.5 分析評價——管理的透視鏡 12
1.4.6 決策——管理的* 終目的 12
1.5 成本會計如何組織 13
1.5.1 成本會計機構 13
1.5.2 成本會計人員 14
1.5.3 成本會計製度 15
1.5.4 成本會計工作的組織應注意的問題 15
* 2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成本會計的基礎
2.1 做好這些纔能做好成本核算 18
2.1.1 目的是管理 18
2.1.2 界限要分明 19
2.1.3 閤理計價與結轉 20
2.1.4 框架要搭建 21
2.2 將費用分類 24
2.2.1 費用按經濟內容的分類 24
2.2.2 費用按經濟用途的分類 27
2.3 成本的基本科目 29
2.3.1 “基本生産成本”科目 29
2.3.2 “輔助生産成本”科目 30
2.3.3 “製造費用”科目 31
2.3.4 “銷售費用”科目 31
2.3.5 “管理費用”科目 31
2.3.6 “財務費用”科目 31
第3章 * 一費用——材料費用的計算與分配
3.1 産品的“零件”—— 材料費用 32
3.1.1 材料分為哪幾類 33
3.1.2 材料的計價方法 34
3.2 收發定“嫁妝”——材料采購及領用 35
3.2.1 材料采購 35
3.2.2 材料計價 37
3.2.3 材料領用 42
3.3 到産品中去——原材料費用的分配 43
3.3.1 按原材料定額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費用 44
3.3.2 按原材料定額費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費用 46
3.3.3 材料費用分配錶 46
3.4 人靠衣裝,物靠包裝——包裝物費用的分配 48
3.4.1 發齣包裝物 48
3.4.2 齣藉齣租包裝物 49
3.5 “小零碎”有大能量——低值易耗品的分配 52
3.5.1 一次攤銷法 53
3.5.2 分次攤銷法 54
3.5.3 五五攤銷法 55
第4章 費用去哪裏——其他費用的計算與分配
4.1 加油很貴——外購燃料及動力費用的核算 57
4.1.1 燃料的核算 57
4.1.2 動力的核算 58
4.2 人心嚮背——工資及福利費的核算 60
4.2.1 工資費用的組成 60
4.2.2 工資費用的計算 61
4.2.3 工資的分配 62
4.2.4 福利費的計提與分配 64
4.3 大件的損耗——摺舊費用的核算 65
4.3.1 摺舊費的計算 66
4.3.2 摺舊費的歸集與分配 70
4.4 雜七雜八——稅金、利息費用及其他 71
4.4.1 稅金 71
4.4.2 利息費用 72
4.4.3 其他費用 73
4.5 “預付”與“賒購”——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 74
4.5.1 待攤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75
4.5.2 預提費用的分配和歸集 77
4.6 水、電、汽、運哪裏來?——輔助生産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78
4.6.1 輔助生産費用的歸集 79
4.6.2 輔助生産費用的分配 81
4.7 “生産單位”的維護——製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91
4.7.1 製造費用的歸集 92
4.7.2 製造費用的分配 94
4.8 “做壞瞭”與“停做瞭”——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的核算 100
4.8.1 廢品損失的歸集和分配 100
4.8.2 停工損失的歸集和分配 104
4.9 “月結”的費用——期間費用的核算 105
第5章 做瞭一半怎麼分——完工産品PK在産品
5.1 你知道有多少“沒做完的”嗎?——在産品數量的核算 110
5.1.1 在産品收發結存的日常核算 111
5.1.2 在産品清查的核算 111
5.2 復雜的“分割”——完工産品和在産品之間分配費用的方法 113
5.2.1 不計算在産品成本法 113
5.2.2 按年初數固定計算 113
5.2.3 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 114
5.2.4 約當産量比例法 114
5.2.5 按完工産品成本計算法 118
5.2.6 定額成本計價法 119
5.2.7 定額比例法 120
5.3 跟著産成品“跳槽”的費用——完工産品成本的結轉 122
第6章 成本九部——核算成本的九種方法
6.1 為什麼費力“核算”?——成本計算的方法綜述 125
6.1.1 産品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 126
6.1.2 産品成本計算的輔助方法 126
6.2 試試算成本1——品種法實訓 129
6.3 試試算成本2——分批法實訓 148
6.4 試試算成本3——逐步結轉分步法實訓 155
6.4.1 綜閤結轉分步法 157
6.4.2 分項結轉分步法 163
6.5 試試算成本4——平行結轉分步法實訓 164
6.6 試試算成本5——分類法實訓 169
6.7 試試算成本6——定額法實訓 173
6.7.1 定額成本的製定 174
6.7.2 定額差異的計算 176
6.7.3 材料成本差異的分配 182
6.7.4 定額變動差異的核算 183
6.7.5 填寫生産成本明細賬 184
6.7.6 完工産品的定額成本 186
6.8 試試算成本7——變動成本法實訓 187
6.8.1 變動成本法的基本思想 188
6.8.2 混閤成本及其分解 190
6.8.3 變動成本法的實際操作 195
6.9 試試算成本8——標準成本法實訓 199
6.9.1 標準成本 200
6.9.2 成本差異的計算和分析 201
6.9.3 標準成本法的賬務處理 207
6.10 試試算成本9——作業成本法實訓 213
6.11 無心插柳柳成蔭——聯産品、副産品和等級品 217
6.11.1 聯産品的成本計算 218
6.11.2 副産品的成本計算 220
6.11.3 等級品的成本計算 222
第7章 算成本給誰看?——成本計劃、控製與報錶編製分析
7.1 未雨綢繆的智慧——成本計劃與控製 224
7.1.1 預算編製 225
7.1.2 産品成本計劃的編製 229
7.1.3 成本控製 231
7.2 成本的“小報告”——成本報錶概述 233
7.2.1 成本報錶的分類與特點 234
7.2.2 成本報錶分析 235
7.3 動手“做”和“分析”——生産成本報錶的編製和分析 239
7.3.1 主要産品單位成本錶 239
7.3.2 各種費用報錶的編製和分析244
內容介紹
成本會計繁瑣、復雜、抽象,讓很多學會計的人士一頭霧水,本書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活潑的日常案例和簡單形象的圖錶,將成本會計的原理與方法嚮你娓娓道來,讓你如同聽故事一般輕鬆愉悅地學懂成本會計。 本書語言淺顯易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技巧性和可讀性,即使零基礎讀者也能看懂學透!我們真切地希望,每個成本會計的初學者,隻需要從生活常識齣發,也能夠掌握成本會計的原理與方法。
作者介紹
計東亞,上海財經大學管理學博士,浙江文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嚮:企業能力、企業成長及企業財務管理等,共發錶論文數十篇。
關聯推薦
10餘年經驗老會計 手把手教你做好成本會計 成本會計5大核心內容全部掌握 120多個實戰技巧 80多個案例實戰 讓你輕鬆學習,快速晉升
《成本會計:原理、方法與實務》 內容梗概: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成本會計學習體驗,從基礎原理齣發,逐步深入到核算方法、實際應用,再到財務會計中的費用分配和采購成本計算等關鍵領域。本書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力求讓讀者不僅理解成本會計的概念,更能掌握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實際運用。 第一部分:成本會計的基本概念與原理 本部分將首先界定成本會計的核心概念,闡述其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們將深入探討成本的本質、成本的分類(如性成本、期間成本、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直接成本、間接成本等),以及這些分類對於理解和分析企業經營狀況的重要性。 成本的本質與構成: 詳細解釋生産、銷售、管理等不同環節中成本的來源和構成要素,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等。 成本核算的目標與意義: 闡述成本核算的主要目標,如為定價提供依據、為成本控製提供基礎、為盈虧核算提供數據、為預算管理提供信息等,並分析其對企業戰略決策的關鍵作用。 成本的分類與歸集: 詳細介紹不同成本分類的標準和方法,以及如何依據這些分類將成本進行有效地歸集。我們將區分“成本”與“費用”的界限,以及在不同報錶中的體現。 成本計算的基本原則: 介紹成本計算的基本原則,如權責發生製、曆史成本原則、配比原則等,並說明這些原則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 成本會計的流程: 梳理成本會計從原始憑證到最終成本信息的處理流程,包括原始憑證的填製與審核、賬簿的設置與登記、成本計算的步驟等。 第二部分: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與技術 本部分將聚焦於成本計算的具體方法和技術,介紹企業在不同生産模式下常用的成本計算方式,並詳細解析其操作流程和優缺點。 品種法成本計算: 適用於大量生産單一品種産品的企業。詳細講解品種法的基本原理、産品成本的構成、在産品成本的計算方法(如先進先齣法、加權平均法)以及完工産品成本的計算。 分批法成本計算: 適用於生産多品種、小批量的産品企業。深入解析分批法的作業流程,包括批號的設置、生産費用的歸集、各批産品成本的計算,以及如何處理月末在産品成本的核算。 分類法成本計算: 適用於産品結構相似、生産批量較大的企業。詳細介紹分類法的應用場景,如何將生産費用分配到不同類型的産品中,以及如何計算單位産品成本。 標準成本法: 介紹標準成本法的概念,如何製定標準成本,以及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這對於成本控製和業績評價具有重要意義。 作業成本法(ABC): 引入現代成本管理理念,詳細講解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資源、活動、成本對象等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通過識彆和計量活動成本來更精確地計算産品成本。對比傳統成本法,闡述ABC在復雜生産環境下的優勢。 第三部分:製造費用分配的原理與實務 製造費用是成本會計中的一大難點,本部分將對此進行重點講解,幫助讀者掌握其分配的原理和實際操作。 製造費用的構成與特點: 詳細列舉製造費用的各種項目,如摺舊費、租賃費、修理費、水電費、間接人工等,並分析其變動性、間接性和難以直接歸集的特點。 製造費用分配的理論基礎: 闡述製造費用分配的必要性,以及在不同成本計算方法下,如何將間接的製造費用閤理地歸集到産品或服務上。 製造費用的分配方法: 詳細介紹常用的製造費用分配方法,包括: 一次分配法: 講解如何將製造費用一次性地分配到成本中心或部門。 二次分配法: 深入解析輔助生産費用的分配,介紹交互分配法、逐步分配法等。 約當産量法、工時分配法、標準成本分配法等: 詳細講解如何根據不同的分配基礎(如材料消耗量、工時、標準工時、機器工時等)將製造費用分配到具體産品。 製造費用差異的分析: 探討製造費用實際發生數與分配數之間的差異,以及産生差異的原因,並指導如何進行差異分析和管理。 第四部分:財務會計中的費用分配與采購成本計算 本部分將把成本會計的知識延伸到財務會計層麵,重點關注費用在財務報錶中的體現,以及采購環節成本的核算。 期間費用的核算與列報: 區分生産成本與期間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詳細介紹各類期間費用的具體內容、核算方法,以及在利潤錶中的列報方式。 財務費用的構成與管理: 詳細解析財務費用(利息費用、匯兌損益、手續費等)的構成,以及其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 采購成本的構成與核算: 采購成本的範圍: 明確采購成本不僅包括商品的進價,還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檢驗費、入庫前保管費等所有為使采購商品達到可銷售狀態而發生的閤理支齣。 采購費用歸集方法: 講解如何將與采購相關的各項費用進行歸集,並與采購商品的價值進行關聯。 商品采購成本的計算: 介紹在不同情況下(如批量采購、集中采購、分期付款采購等)如何計算采購商品的實際成本。 存貨計價方法與采購成本: 闡述先進先齣法、後進先齣法、加權平均法、個彆計價法等存貨計價方法如何影響采購成本的確認,以及在期末存貨和銷售成本中的體現。 銷售退迴、摺讓、摺扣的處理: 詳細說明在采購環節中,如果發生銷售退迴、摺讓或給予摺扣時,如何調整已確認的采購成本。 采購成本對財務報錶的影響: 分析采購成本的準確核算如何影響企業的存貨價值、銷售成本、毛利潤、淨利潤以及資産負債錶上的存貨金額。 成本與利潤的關係: 探討不同成本構成對企業利潤的影響,如銷售成本、期間費用的變化如何直接影響利潤水平。 成本會計在財務報告中的應用: 說明成本信息如何為財務報錶的編製提供依據,以及如何通過財務報錶分析成本的效益。 學習目標: 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夠: 理解成本會計的核心原理和概念。 熟練掌握各類成本計算方法。 準確進行製造費用的分配與核算。 理解期間費用在財務會計中的作用。 精確核算采購成本,並理解其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運用成本會計知識分析企業經營狀況,為管理決策提供支持。 本書適閤於會計專業學生、企業財務人員、企業管理者以及對成本管理感興趣的廣大讀者。本書以清晰的邏輯、豐富的實例和深入的講解,緻力於幫助讀者真正“用生活常識學懂”成本會計,掌握其精髓,並在實際工作中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