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德国淘旧书》收入书话随笔51篇,访书足迹涉及香港、澳门、台湾、日本,涉及书目颇多秘藏珍本,猎书家的心事抒发描写得亦让人击节会意。
目 录
我在德国淘旧书
科隆
煤矿书店
海涅的杜塞尔多夫
马尔库斯买残书
明斯特的书香
古城买画
书旅拾零
马约尔与维吉尔
港九访书五日记
第一日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第五日
跟着灵凤游上海
四马路
北四川路
施高塔路
内山书店
多伦路
静安寺
爱书也爱叶灵凤
赵克臻手写的叶灵凤小传
陈君葆日记中的叶灵凤
叶灵凤与邵洵美
叶灵凤与黄新波
叶灵凤与柳存仁
叶灵凤与穆时英的点滴
叶灵凤在一九七三
叶灵凤手迹
范用致叶中敏书信两通
作为一个对历史和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人,我对“旧书”这个词本身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每一本书,无论新旧,都是一个知识的载体,但旧书则多了一份历史的沉淀感。在德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旧书的海洋里,一定隐藏着无数的宝藏。作者的经历,很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上的“淘”,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寻”。或许,在那些被时光打磨的书页里,隐藏着关于德国国民性、历史发展轨迹、以及文化传承的独特见解。
评分我一直觉得,淘旧书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它不仅仅是购买一本书,更像是在与过去对话,在那些泛黄的书页里寻找前人的智慧和时代的痕迹。特别是德国,这个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太多,而旧书,就像是凝固的时间,记录着那个时代的点滴。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联想到了很多关于德国历史、文化、甚至是社会变迁的线索,可能其中就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或者是一些关于普通人生活的生动写照。
评分我对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一向抱有好感,因为它们通常在严谨性和学术性上有着一定的保证。虽然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像是文学或者旅行类的作品,但由法律出版社发行,也让我对其中可能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产生了兴趣。或许,在作者的“淘书”过程中,会不经意间触碰到一些与德国的法治、社会制度,甚至是历史上的法律事件相关的线索,这种跨界的结合,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带着年代感的色彩搭配,还有字体选择,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欧洲古老的书店。我一直对欧洲文化,尤其是德国文化,有着莫名的好感,总觉得那里藏着很多故事和值得挖掘的宝藏。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就忍不住被它的名字勾起了好奇心。《我在德国淘旧书》,光听名字就充满了画面感,仿佛能闻到旧纸张特有的味道,看到橱窗里堆满书籍的温暖景象。
评分关于“淘旧书”这个行为本身,我总觉得里面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不同于在大型连锁书店里快速找到所需,而是一种需要耐心、需要眼光、甚至需要一点点运气的过程。每一本旧书,都可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它的前主人是谁?它经历过怎样的岁月?它又将流传到谁的手中?这些都让淘旧书充满了神秘感和探索性。作者在德国淘旧书的经历,或许能为我们打开一扇窗,让我们窥见那种细致入微的寻宝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