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号:7511897640
条码:9787511897640
图书名称:法门穿行
定价:45
作者:孙笑侠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6-10-01
内容简介:
本书是孙笑侠教授的随笔散记,可以算是孙教授穿行在法学旅途的零星念想和边缘语丝。其中大致涉及四个内容,即法科训练、职业素养、大学家园和书外知行。虽然追求自由轻松的笔墨,但无处不受专业惯性的摆布。
作者简介:
孙笑侠,1963年8月出生,浙江温州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为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
前序:
自序
从工作的角度讲,如果每个人都要用若干个关键词来定义的话,我这辈子的关键词可能就离不开“法科生”“法学院”和“法律人”了。这是让我感到满足的又令我很不安的事。满足的是我为此努力了并且既有意义又有意思。不安的是,一方面觉得自己没有做到满意,另一方面还不甘心的是,这三尺法科讲台,充其量只是“知识传授”,而没有把作为法律人的更重要的东西完全表达出来。
这本书多数是我的随笔散记,可以算是我穿行在法学旅途的零星念想和边缘语丝。其中大致涉及四个方面,即法科教育、职业素养、大学家园和书外知行。一方面想借这本书把自己关于法科生、法学院与法律人的思考和大家分享。另一方面,也想尽量站在法律人的局外,把法律专业知识之外的另一半或许可以说是更重要的感受传递出来。
孙笑侠2016年7月8日
目录:
Ⅰ自序
壹
00法科老祖宗是怎么教和学的
0法学是大人的学问
0法学和其他学问的区别在哪?
0天才与法律
045分钟的法律方法课
0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系
0行业领域缺乏复合型法治人才
0法律人的多元与统一
0庞德和三位中国法律家
0“台上人物”与法学60年
0我的导师李步云先生
0纪念李浩培老院长
贰
0以高贵的灵魂处理凡俗的法务
0为什么要重塑我们的职业伦理
“凤翔改改”案中的法理及伦理
律师的社会角色与职业精神
律师的什么主义?
法律伦理的特殊性
成也青天,败也青天
法官是怎样思考的
60年前《宪政》月刊的人与事
灾难性的审判
拱门鸟瞰老法院
哈佛结,诗人情
叁
学术上盲目创新是浅薄的表现
知识分子的气质
邀请德沃金先生来访
与你分享学位的喜悦
向图书馆致敬
夹缝中的法学人生
兰代尔与哈佛法学院
泰坦尼克号上的哈佛学生
梭罗与爱默生的友谊
从哈佛老院到剑桥公园
哈佛法学院的建筑
斯坦福的爱、信念和智慧
肆
共享法律
西洋工具与中土灵性
我的房子,我的位置
初访昂格尔教授
浙商的自由精神
关于在杭州建立宪法纪念馆的建议
关于沈家本纪念馆筹备的咨询答复
北京IVR大会断想
“中国法学名家”访谈录
人生中许多严肃沉重的真面
法律人的人间烟火
这是一本能够激发人独立思考的书。作者并没有试图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读者,而是通过逻辑的引导,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最终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他的笔触,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韧性,既不失深度,又不乏温度。我发现,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很少会去质疑作者的观点,更多的是在思考,“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怎么做?”或者“在现实中,这个观点是如何体现的?”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是我在其他许多书籍中鲜少获得的。作者的文字,有一种奇特的魔力,能够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产生更深刻的共鸣。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阅读。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脑海中涌现出无数的画面和思考。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匠心独运,使得整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连贯和富有层次感。他似乎能够预见到读者可能产生的疑问,并在后续的章节中一一解答,或者提供更深入的探讨。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让我觉得作者对读者的阅读习惯有着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书中传递出的那种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对知识的敬畏之心,让我深受感染。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某个领域的书籍,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一种对知识探索的鼓励。我常常会在读完一章后,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不断回响着作者的观点,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中。
评分初翻开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其装帧设计,简约而不失质感,封面色彩的搭配既沉稳又不乏现代感,让人一眼便能感受到作者的匠心独运。翻阅过程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逻辑严谨和思考深度,更是令人赞叹。作者在文字的雕琢上,如同对待精美的玉石,力求圆润无瑕,遣词造句的斟酌,使得文章读来格外流畅,没有丝毫滞涩之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经据典时,那种恰到好处的运用,既能体现其深厚的学养,又不至于显得卖弄,反而像是在与读者进行一场智慧的对话,循循善诱,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书中不乏一些发人深省的观点,它们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让我在阅读之余,不得不停下脚步,反复咀嚼,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和现实意义。这种“引人入胜”的笔触,让我觉得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智识上的洗礼,而非枯燥的知识灌输。
评分这本著作,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次酣畅淋漓的思维探险。作者并没有选择平铺直叙的讲述方式,而是巧妙地设置了多个切入点,引导读者层层深入。我惊奇地发现,即便是在看似寻常的论述中,作者也能挖掘出不为人知的细节,或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问题,这让我既感到意外,又觉得合情合理。他的论证过程,犹如精密的齿轮咬合,环环相扣,逻辑链条清晰而坚固,不留一丝破绽。读到某些章节,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书写时,那种激昂的思考,仿佛他正与历史、与理论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而读者则有幸旁观,并被他的观点所折服。书中对概念的界定,对理论的阐释,都力求做到精准到位,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通俗易懂的表达,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我常常在读完一段,抬起头来,感觉自己对某个领域的理解,似乎一下子被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之前的许多困惑也豁然开朗。
评分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感叹。作者在处理一些复杂议题时,展现出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他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善于将零散的现象串联起来,从中提炼出本质的规律,并用清晰的语言呈现出来。他的叙述方式,有时候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你在陌生的领域中穿梭,讲解沿途的风景,指出隐藏的宝藏。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举例说明时,那种信手拈来却又恰如其分的智慧。这些例子,或是源于现实生活的片段,或是引用历史上的事件,它们不仅仅是用来佐证观点,更是将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在与一位睿智的长者对话,他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分享他对世界的深刻见解,让我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