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5册】研发工作精益管理丛书研发管理制度与表单+各岗位职责与考核精益管理+流程与节点+文书方案+关键点精益设计 | ||
| 定价 | 247.00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10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无 | |
| 页数 | 0 | |
| ISBN编码 | T9787115437150 | |
| 研发各岗位职责与考核精益管理 | ||
| 定价 | 55.00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10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无 | |
| 页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115437150 | |
互联网时代,企业要想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抓住用户,在其创新和研发工作中就必须引入快速迭代以及开放式创新等新理念;同时,更应该采用专业、实用的工具,做好研发精益管理,推动研发成果尽早落地。
本书以高效开展研发组织管理工作为目标,通过部门职能设计和岗位职责设计两大层面的八维度,结合技术管理、产品设计、产品开发、工艺技术、软件开发、网站开发、系统开发、工程研发、知识产权共九大项研发管理职能,设计了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目标和职能分解,并给出了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岗位目标、任职资格、岗位权限、考核量表的设计范例,为各类企事业科研单位开展组织设计和人员配置工作提供了“拿来即用”或“稍改即用”的指导性工具。
| 研发管理关键点精益设计 | ||
| 定价 | 49.00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10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李作学,魏利峰 著 | |
| 页数 | 223 | |
| ISBN编码 | 9787115438362 | |
| 研发管理流程与节点精益设计 | ||
| 定价 | 45.00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10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李作学,王永东 著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21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115437396 | |
这套书的“各岗位职责与考核精益管理”和“流程与节点”这两部分,可以说是对我们研发体系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提升。作为一名在研发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一个高效运转的研发体系需要清晰的职责分工和顺畅的流程。以前,我们团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职责不清、沟通脱节的情况,导致一些问题被忽略,或者被反复推诿。这本书的到来,简直像及时雨。它系统地阐述了不同研发岗位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且给出了如何根据岗位特点进行绩效考核的指导。这让我对自己以及同事的职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明白了自己的工作如何与整个项目的成功紧密联系。同时,“流程与节点”的章节,则帮助我理解了项目从概念到落地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书中提供的流程模板和节点设置,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项目进度,并及时识别潜在风险。通过学习,我更加理解了精益管理的核心在于“持续改进”和“消除浪费”,这不仅体现在流程上,更体现在对每个人工作的要求上。这本书的实践性很强,提供了许多可以直接借鉴的工具和方法,对我们提升个人和团队的整体效率非常有帮助。
评分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研发总监,一直致力于推动组织内部的精益化转型。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研发管理的精髓在于持续的优化和对“浪费”的零容忍。这套《研发工作精益管理丛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视角和思考。其中,“流程与节点”和“研发管理制度与表单”这两部分内容,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们不仅提供了理论框架,更重要的是,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实践中落地精益管理。书中对“价值流分析”在研发流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剖析,引导我们识别出流程中的瓶颈和非增值活动,并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例如,它如何通过优化评审流程,减少无效会议和返工;如何通过标准化表单,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的讲解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指导我们如何“做”,更是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这本书让我对精益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我进一步深化研发流程的优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的研发项目经理,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更有效地管理研发团队,提升项目成功率。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这套《研发工作精益管理丛书》的“各岗位职责与考核精益管理”篇,正好切中了我的痛点。它详细阐述了研发团队各角色的核心职责,以及如何建立与之匹配的绩效考核体系。这本书并没有提供简单的“套用式”的岗位描述,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岗位在研发流程中的关键作用和影响,并给出了量化考核的建议。例如,它提到了如何为软件工程师设定代码质量、Bug修复率等考核指标,如何为测试工程师设定缺陷发现率、回归测试覆盖率等指标,这些都非常具有实操性。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精益”的理念,即通过持续改进和消除浪费,来优化绩效考核,让考核不仅仅是“打分”,更是激励和成长的驱动力。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我开始重新审视团队的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并着手优化绩效考核方案,相信这会显著提升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并促进成员的个人成长。
评分作为一名初创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我们团队规模不大,但项目需求却十分多样且迭代迅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一直面临着如何有效控制项目进度、保证交付质量的挑战。这本书的“流程与节点”部分,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详细讲解了研发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设置和流程优化方法,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小团队,也需要清晰的流程来保障效率。我特别喜欢它关于“看板方法”和“敏捷开发”在研发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这与我们目前采用的敏捷开发模式非常契合。书中列举了许多实际案例,说明了如何通过设定明确的流程节点,如需求冻结、设计评审、代码提交、集成测试等,来对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对这些节点的有效控制,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避免项目延期或需求蔓延。这本书让我明白,精益管理并非只适用于大型企业,对于小型团队同样适用,甚至更为关键。它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帮助我们梳理和优化现有的研发流程,使之更加精炼和高效,最终实现更快、更好的交付。
评分这套书真是为我们研发部门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基层研发工程师,我一直觉得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很多环节都存在效率不高、沟通不畅的问题。特别是当项目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突发状况层出不穷,加班加点是常态,但效率提升却不明显。这本书的“研发管理制度与表单”部分,简直就是我的福音。它提供了一整套规范的流程和实用的表单,从立项评审、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验证到项目收尾,每个阶段都有清晰的指引。我最欣赏的是那些细致的表单设计,比如变更控制单、风险登记表、会议纪要模板等,这些都是我们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填写的,有了标准化的模板,不仅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还能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大家填写的表单五花八门,信息杂乱,沟通成本很高,现在有了统一规范,大家都能照章办事,沟通起来也顺畅多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有序、高效的研发体系是怎样炼成的,让我对如何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有信心去推动团队的规范化管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