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自由搏击指南(全彩图解版)
定价:98.00元
作者:【德】克里斯蒂安·布劳恩(Christian Braun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1154245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300幅职业格斗家实拍彩色动作步骤照片★图解251种落地、移动、踢蹬、击打等站立式格斗技术和地面技术★巴西摔跤德国个人冠军赛亚军得主写作★自由搏击欧洲规则制定机构FFA总教练推荐★适用于MMA 综合格斗·无限制自由格斗·UFC 格斗冠军赛·荣耀FC★融合拳击·柔道·空手道·巴西柔术·摔跤·泰拳·踢拳等各项格斗技术通过阅读本书,你将获得以下专业知识:特殊体操:职业格斗常用热身及伸展动作。落地技术:大部分格斗终要在地面上结束,多学几种落地技术有备无患。腿部/步法/移动练习:迅速离开不利位置,进入有利位置。敏感身体部位:打击效果较大的区域。训练技巧、格斗提示、放松方法、拳手类型和格斗距离:职业拳手的经验总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提升格斗素质。对练、踢蹬、击打、扭抱、擒拿及地面技术:综合各派武术之长,根据实际场景图解综合格斗技术。
内容提要
自由搏击也称综合格斗(无限制格斗),在武术界中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击打、拳击、踢蹬、摔掷、杠杆和地面技术来自各种不同武术类型的多种技术在自由搏击中都是允许使用的,只有少数例外。对于希望在搏击中获得成功的任何人来说,会有必要深入理解站立式格斗技术(例如,泰拳和散打)与地面格斗技术(例如,巴西柔术或巴西式摔角)。克里斯蒂安·布劳恩(Christian Braun)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武术专家,他会在《自由搏击指南(全彩图解版)》中介绍在自由搏击中稳固并逐步提升自己的现实途径。除了说明在各种距离范围内的格斗技术,他还在《自由搏击指南(全彩图解版)》一书中介绍了从站立到地面的过渡,以及各种地面技术,并揭示了如何摆脱各种控制姿势的方法。《自由搏击指南(全彩图解版)》通过1300余幅照片全面介绍了所有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步骤图解及详细说明,适合所有流派及各种水平的拳手。
目录
目录
序言 11
致谢 14
安德烈亚斯·斯多克芒关于克里斯蒂安·布劳恩、本书和体育自由搏击的序言 15
第1章 什么是自由搏击 17
第2章 特殊体操 23
2.1 站立姿势 23
2.1.1 热身 23
2.1.1.1 跳绳 23
2.1.1.2 屈膝踢 23
2.1.2 伸展 23
2.1.2.1 头部 23
2.1.2.2 肩部 24
2.1.2.3 手臂 24
2.1.2.4 臀部 24
2.1.2.5 髋部 24
2.2 在地上 25
2.2.1 具体的热身运动 25
2.2.1.1 蜘蛛 25
2.2.1.2 螃蟹/毛虫 26
2.2.1.3 桥 27
2.2.1.4 从桥切换到蜘蛛 28
2.2.1.5 防守姿势的预备练习 28
2.2.1.6 蜡烛 29
2.2.1.7 俯卧撑 29
2.2.1.8 仰卧起坐 30
2.2.1.9 与伙伴一起练习 31
第3章 落地技术 33
3.1 前滚翻 34
3.2 后滚翻 35
3.3 侧身落地 36
3.4 向前落地 37
3.5 向后落地 37
第4章 腿部练习/步法/移动练习 39
4.1 格斗站姿 39
4.2 滑步移动 40
4.3 交叉步 41
4.4 变换站姿 44
4.5 穿梭移动 45
4.6 闪避 45
4.7 摇闪 46
4.8 扭身躲避 47
第5章 敏感的身体部位 49
5.1 对以下身体部位的击打和踢蹬技术 49
5.1.1 头部 49
5.1.2 上半身/躯干 50
5.1.3 大腿 50
5.1.4 小腿 50
5.1.5 脚 50
5.2 对以下身体部位的杠杆技术和绞技 51
5.2.1 头部 51
5.2.2 肩 52
5.2.3 臂 52
5.2.4 髋 53
5.2.5 膝 53
5.2.6 脚 53
第6章 训练技巧 55
第7章 格斗提示 59
第8章 与格斗运动有关的放松方法 63
第9章 拳手的类型 69
9.1 使用长距离的拳手 70
9.1.1 优势 70
9.1.2 劣势 70
9.1.3 主动型或被动型拳手 70
9.1.4 典型的成功长距离型拳手 70
9.2 近距离接触型拳手 71
9.2.1 优势 71
9.2
作者介绍
克里斯蒂安·布劳恩 美国特种部队海狮突击队培训导师。柔术五段,柔道七段。师从杰夫·埃斯皮努和约翰·斯库尔贝格,获得菲律宾武术国际联合会(IKAEF)的六级和Madunong Guro称号。师从保罗·凡耐克学习渐进式格斗系统(截拳道)并担任教练。师从安德列亚斯·施密特学习巴西柔术并成为一级教练。师从拉尔夫·贝克曼学习振藩国术并获得二级水平。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整体结构设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清晰且逻辑性极强的。我尝试性地浏览了几个章节的目录和引言部分,发现它似乎并没有急于抛出那些花哨的、炫技的招式,而是非常稳健地从最基础的站姿、呼吸、步伐这些“地基”开始构建知识体系。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深得我心,因为它避免了初学者容易陷入的“贪多嚼不烂”的误区。很多武术书籍往往追求大而全,结果导致读者在理论的海洋里迷失方向。但从这本书的框架来看,它似乎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耐心地带着你走好每一步,确保你的基础扎实到足以支撑后续的高难度动作。这种对“基础决定上限”理念的尊重,是判断一本技术指南是否真正有价值的关键标准。我对这种以稳固根基为先导的教学思路表示高度赞赏,它表明作者对人体运动规律和学习曲线有着深刻的洞察。
评分这本封面色彩鲜明、设计感十足的书,初次拿到手里就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力量感和专业感。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光是翻阅那些清晰锐利的插图和布局考究的版式,就能感受到作者和出版社在制作上的用心良苦。我尤其欣赏它那种直击核心、不拖泥带水的排版风格,这对于一本教授实战技巧的书籍来说至关重要。它似乎在无声地告诉我,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打磨,绝非泛泛而谈的理论堆砌。从视觉上来说,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一种学习的氛围和动力,让人立刻就想找个空地,模仿书中的姿态比划一番。这种强烈的引导性,在很多同类书籍中是难得一见的,它成功地将枯燥的招式分解,转化成了一种引人入胜的视觉体验,让人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与敬畏。我确信,对于真正想掌握这门技艺的人来说,这本书的视觉呈现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教学工具,它让复杂的运动规律变得触手可及,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心理门槛。
评分从排版的细微之处观察,这本书在图文配合上的处理展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我注意到,图解部分不仅仅是简单的照片或示意图,它们似乎融入了更多的动态捕捉和关键点标注,色彩的运用也非常克制且具有功能性——比如,用不同的色块来区分受力点或发力方向,这比单纯的黑白线条要直观得多。很多指南书籍的图片往往模糊不清或者角度单一,导致读者难以判断身体各部位之间的空间关系。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每一张图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优化的,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读者的理解偏差。它仿佛在用视觉语言“手把手”地指导你,让你在阅读时就能在脑海中模拟出动作的流畅性。这种对“视觉教学”潜力的深度挖掘,远超出了普通图文书的范畴,它真正理解了搏击技术学习中“看”的重要性。
评分拿到这本精装的书籍,首先感受到的就是那种沉甸甸的质感,这让我对它的内容深度有了初步的信任。我注意到,它的装帧质量非常出色,纸张的厚度和光泽度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翻阅、甚至可能在训练场地上使用的书籍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品质保证。很多时候,技术手册因为材质不佳,没用几次边缘就磨损、内页容易撕裂,大大影响了学习的连贯性。而这本的制作水准,似乎预示着它是一本可以陪伴我度过漫长学习阶段的“战友”。我个人对书籍的物理属性有较高的要求,因为好的触感和耐用性能够让我在专注学习时减少外界的干扰。这种对细节的坚持,也让我不禁联想到,如果外部工艺都如此讲究,那么内部的讲解内容想必也会是经过深思熟虑、层层把关的精品,绝不会是粗制滥造的速成品。
评分抛开具体的招式不谈,这本书散发出来的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搏击哲学的尊重,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另一个方面。它似乎不仅仅是在教授“如何打”,更在阐述“为何要这样打”的内在逻辑。我能感觉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安全、对规则、对自身控制的强调,这说明作者的视角是立足于长期健康发展和真正的格斗素养之上的,而非仅仅追求短期的视觉刺激。一本优秀的武术指南,理应包含对精神层面的引导,教会练习者如何保持冷静、如何在压力下做出有效决策。这本书所呈现出的这种内在的深度和成熟度,让我相信它不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是一部能够培养练习者正确认知和态度的入门之作。它似乎在培养的不是一个动作的执行者,而是一个有思想的、懂得取舍的搏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