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强度训练
定价:98.00元
作者:丹·特林克(Dan Trink)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1154536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更短时间、更强烈的运动感觉、更巨大的身体变化让能量在停止训练后持续燃烧解析身体素质评估方法与8个基本运动模式758幅连拍图分步解析训练动作提供包括简易与进阶训练的300次训练课程定制个性化、增肌、核心强化、局部肌肉塑形、动作模式优化、运动表现提升、自我挑战训练方案
内容提要
高强度训练是一种单次训练时间短、训练安排非常灵活的训练方法。《高强度训练》由美国举重协会的运动表现教练丹·特林克专业打造,系统地对高强度训练的概念、身体素质评估方法、训练规则、饮食恢复、训练安排等内容进行了讲解。《高强度训练》还以真人示范图解的方式,对满足增肌、、强化核心功能等不同训练需求的300个训练动作的技术要点,及其对应的300个完整训练课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此外,《高强度训练》针对不同水平的锻炼者,提供了训练课程的简易选项和进阶选项,并提供了锻炼前的热身运动和锻炼后的缓和运动计划,旨在帮助锻炼者安全训练、避免损伤。不论是希望提升运动表现的运动爱好者,还是想要获得理想身材、挑战和突破自我的健身爱好者,都可以从《高强度训练》中获益。
目录
致谢 vi
前言 viii
第 1 章 基础准备 .......... 1
第 2 章 ......... 23
第3 章 变得健壮 ......... 77
第4 章 局部肌肉增强训练..... 137
第5 章 艰难的训练 ......... 215
第6 章 核心训练 ............. 253
第7 章 推拉训练 .......... 265
第8 章 挑战极限的40 项训练 ........ 299
结束语 .............. 341
关于作者与译者 ..........342
作者介绍
丹·特林克丹·特林克是获得认证的力量和适应性训练专家(CSCS)。他持有美国国家体能协会(NSCA)授予的证书,而且是美国举重协会(USAW)的运动表现教练。他还获得了波里库恩(Poliquin)国际认证项目的3级认证。这项殊荣只属于那些培养出了国家运动员且在比赛中排名前10%的教练。特林克是纽约市Peak Performance训练机构的主任,他的日程排得非常满,为许多客户和运动员提供训练。特林克是早期获得Precision Nutrition 体育运动和训练营养师认证的人,而且是生物特征调节运动专家。生物特征调节是一种营 养和生活方式调理方法,其目的是优化客户或运动员体内激素的平衡。特林克已经发表的文章被主流健康和保健网站及杂志引用,包括Men's Fitness、Greatist、TNation、Livestrong和Muscle and Fitness。此外,他的名字也出现在Huffi ngton Post和其他大众媒体上。他还是Men's Fitness健身杂志的健身顾问委员会的成员,而且是专家小组的成员。特林克还在Personal Trainer Development Center(PTDC)担任教练。这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其宗旨是提高私人健身训练行业的质量。他一直为职业运动员提供训练,包括为准备参加比赛的拳击运动员制订力量和适应性训练计划,而且与NBA 全明星运动员、无数知名柔道运动员和MMA 运动员协作。特林克还是企业和知名的营养和力量训练专题演讲者,他还拥有其他多项专业认证,如悬吊(TRX)、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和动态药球等方面的认证。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质量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对于一本需要长期翻阅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封面采用了磨砂质感,拿在手里非常舒适,而且不易沾染指纹,即使放在书架上,也显得低调而有质感。内页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字号大小适中,行间距处理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明显减轻了不少。尤其值得称赞的是,那些复杂的代码示例和流程图,都被清晰地用不同颜色和粗细的字体区分开来,重点突出,逻辑层次分明。我过去看有些技术书,经常因为排版混乱,导致分不清注释和代码主体,阅读体验极差,但这本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作者和出版社显然在细节上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使得每一次翻阅都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也反过来印证了书中内容本身的严谨性和专业性,让人更愿意沉浸其中,去探究那些深藏在文字背后的精妙思想。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帮助我从“初级码农”蜕变为“工程师”的书籍,经过多方打听和对比,最终选择了这本。它的叙事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到位,不像有些书籍那样上来就抛出大量生僻概念,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采取了一种螺旋上升的学习路径,先从宏观的概念入手,建立整体框架,然后逐步深入到各个模块的细节实现,每完成一个小节的学习,都会有一个简短的“思考与实践”环节,强迫读者立即动手验证所学,这比单纯的阅读效率高太多了。我个人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一些设计原则时所展现出的哲学思辨深度。他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更会深入探讨“为什么这样做是最好的”,以及在特定场景下可能存在的取舍和权衡。这种引导,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我学会了在实际工作中权衡各种约束条件,做出更符合项目实际的决策,而不是盲目地套用书本上的“最佳实践”。
评分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和社区支持,也超出了我的预期,这为自我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在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比较棘手的陷阱题,本以为只能自己对着书本冥思苦想,没想到在作者建立的官方论坛上,有很多热心读者和甚至出版编辑都在积极地参与讨论和解答。更棒的是,书中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代码仓库,所有的示例代码都组织得井井有条,并且会定期进行维护更新,以适应新的编译器和开发环境的变化,这避免了老旧技术书籍“买了就过时”的尴尬局面。我特别喜欢它附带的一套模拟测试题,这些测试题的难度和侧重点,几乎完美复刻了业界一线公司的技术面试风格,让我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应试信心。总而言之,这不仅仅是一本可以阅读的书,更像是一个包含教材、实战项目、以及学习社群的综合性训练营,对于想要在专业领域深耕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技术细节有强迫症的人,如果一本书讲得不够透彻,或者关键步骤一带而过,我会感到非常不踏实。然而,这本《XX高强度训练》彻底满足了我对“深度”的苛求。作者在讲解那些底层机制,比如内存管理、并发控制或者网络协议栈的解析时,那种刨根问底、层层剥茧的架势,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他没有满足于停留在表面描述,而是真的拉出了汇编级的代码片段,或者绘制了硬件交互的时序图,详细解释了每一个时钟周期内发生了什么。这种极致的细节展示,让那些原本我认为是“黑盒”的部分,变得清晰可见,极大地增强了我对整个系统运行的掌控感。对于希望未来从事系统底层开发或者性能优化工作的读者来说,这种“硬核”的内容是极其宝贵的财富。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奇怪”的Bug和性能瓶颈,都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因为我知道了问题的真正根源在哪里。
评分最近迷上了一套关于编程和算法的经典丛书,真是相见恨晚的感觉。这套书的讲解风格非常深入浅出,即便是像我这样并非科班出身,对复杂概念初次接触时感到有些吃力,也能在作者细腻的引导下,逐步构建起清晰的知识脉络。特别是对于那些被誉为“硬骨头”的数据结构和设计模式的剖析,作者没有采取那种堆砌晦涩术语的做法,而是大量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类比,让抽象的概念瞬间变得具象化,仿佛在你脑海中绘制了一张张清晰的结构图。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解了如何优化递归算法,书里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例子——模拟森林中的路径探索,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展示了动态规划和记忆化搜索的威力,看完之后,我立刻尝试将学到的技巧应用到我手头的一个小项目中,效率果然有了质的飞跃。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它培养了一种严谨的、面向问题的解决思路,让人在面对新的技术挑战时,不再是茫然无措,而是能迅速找到切入点,系统地拆解问题。如果你想真正理解底层逻辑,而不是停留在“会用API”的层面,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宝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