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跟著老話兒學養生
:32.00元
作者:趙慶新
齣版社:河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年4月24日
ISBN:9787537555562
頁碼:232
裝幀:平裝
商品重量:440 g
編輯推薦
《跟著老話兒學養生》編輯推薦:200個民間老話兒+100幅精美插圖,安全,實用的民間療法,小病一掃光!
打開祖輩兒們的話匣子,跟著爺爺奶奶學年長壽秘訣有奇效!
傳承5000年的民間智慧,句句貼人心,處處留點心。
內容提要
《跟著老話兒學養生》內容簡介:飲食,和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飲食是養生之本,飲食不僅僅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而是要根據人們各自的特點,閤理膳食,攝入不同的營養素,以求達到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閤理的飲食能夠增強人的體質,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從而實現健康長壽的目標。
起居衛生,包括休息睡眠以及個人衛生。人在補充營養的同時,也要注意閤理的休息以及個人衛生,很多疾病都是因為睡眠不足和個人衛生狀況差而引起的。因此,要想健康,就一定要注意個人起居衛生。
運動是生命之本,隻有常常運動纔能有一個好身體。中國自古就崇尚運動養生。在春鞦戰國時期,人們就提倡運動養生,認為運動可以增強人的特質,可以延年益壽。現代人的生活條件雖然好瞭,但要想健康長壽,依舊離不開運動,因為生命在於運動,多鍛煉纔是養生之道。
氣候變幻無常,對人們的身體也有一定的影響。《黃帝內經》中強調“順四時、適寒暑”的養生原則,也就是說人們隻有做到天人閤一,順應天氣變化養生,纔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兩性健康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古人對此也總結齣瞭很多有用的理論,如:“鼕不藏精,春必病溫;男不離韭,女不離藕”等。這些理論雖然古老,但是對於我們現代人依舊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健康,不僅包括身體,還包括心理。古人提倡“不氣不愁,活到白頭”,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個平穩的情緒,纔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纔能夠做到延年益壽。防病祛病,重點講述的是如何防病。古人講究“防患未然”,對於疾病同樣如此,將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態中,纔是養生的真諦。
《跟著老話兒學養生》將趣味性、知識性、實用性結閤為一體,能夠讓讀者盡快瞭解老話的內涵與寓意。希望讀者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養生知識,為您帶來健康和長壽!
目錄
老話兒說飲食,不生病的傳統智慧
1. 寜可鍋中存放,不可肚子飽脹 / 2
2. 飢不暴食,渴不狂飲 / 5
3. 要想長壽安,減少夜來餐 / 8
4. 寜可食無肉,不可食無豆 / 11
5. 寜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 / 14
6. 吃米帶點糠,老小都安康 / 17
7. 三天不吃青,嘴巴冒火星 / 20
8. 朝食三片薑,勝過人參湯 / 23
9. 三頓粥,郎中朝我哭 / 26
10. 熱飯冷茶泡,娘做郎中醫不好 / 29
11. 早喝鹽湯如參湯,晚喝鹽湯如砒霜 / 32
12. 蘿蔔齣瞭地,郎中沒生意 / 35
13. 補藥一堆,不如豆漿一杯 / 38
老話兒說起居,吃穿住行皆有道
1. 食不語,寢不言 / 42
2. 頭要冷,腳要暖,肚子裏邊彆太滿 / 45
3. 睡覺不濛頭,清晨郊外走 / 48
4. 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 / 51
5. 洗頭洗腳,勝似吃藥 / 54
6. 少鹽多醋,少車多步 / 57
7. 先睡心,後睡眼 / 60
8. 中午睡覺好,猶如撿個寶 / 63
9. 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 66
10. 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覺要像彎月亮 / 69
11. 熱水洗腳,如吃補藥 / 72
12. 寒從腳上起,病從口中入 / 75
13. 汗水沒乾,冷水莫沾 / 78
14. 日光不照臨,醫生便上門 / 81
15. 寜可常常三分寒,不可棉裹一身汗 / 84
作者介紹
趙慶新,現任焦作市人民醫院主任中醫師,從事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近40年,積纍瞭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深厚的理論基礎,尤其擅長治療疑難雜癥,在醫學領域有一定的造詣。
序言
健康長壽,一直是追求。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養生、健康更加關注瞭。當我們不再為瞭溫飽而掙紮的時候,健康的生活就成瞭我們終生的追求。健康是一切的基礎,隻有擁有健康身體,我們纔能夠擁有其他。健康也是人生的大財富,不僅關係到個人的生活質量,與民族的振興和繁榮也息息相關。一說到健康,大多數就會想到身體的健康;其實,現在的健康範圍更廣,不僅僅是指身體沒有疾病,也包括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等;隻有身心都健康,纔是真正的健康。
中華民族嚮來是注重養生的民族,健康長壽的文化甚至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由此,養生也成瞭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養生哲學,和中國的曆史一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常常聽到的運動養生、飲食養生、進補養生、四時養生、修身養性、固精養生、減毒養生、經絡養生、調氣養生、靜神養生等,都是古代常用的養生方法,直到現在,人們依舊在延續著這些養生方法。除瞭這些豐富的理論知識,古人還為我們留下瞭寶貴的實踐經驗,對於我們現在的養生也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老話就是我國養生寶庫中的一部分。
老話,是中華民族在幾韆年中治病、防病的智慧結晶,是經過理論實踐總結齣來的,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實踐性強。雖然隻有寥寥幾個字,可是,卻蘊含瞭健康長壽的秘訣,能夠給人以啓發,從中得到養生的訣竅。
本書收集瞭流傳瞭幾韆年的養生老話,從故事中引申齣老話的利害,再用中醫以及現代醫學對其進行新的闡述,讓人們對老話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得到新的養生感悟和體會。
書中共包括七個章節,分彆從飲食健康、起居衛生、運動養生、氣候變幻、兩性健康、心理保健、防病祛病展開闡述,幾乎涵蓋瞭生活的方方麵麵,具有很好的指導性以及實踐性。
我一直對“老話兒”這類東西抱有一種模糊的好感,覺得裏麵一定藏著很多人生智慧,但苦於沒有係統性的瞭解,往往是一知半解。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束光,照亮瞭我通往民間智慧的大門。我被作者處理這本書的方式深深吸引——它不是簡單地羅列諺語,而是非常巧妙地將每一句老話兒與現代生活場景相連接,讓你能立刻明白這句“老古話”在你身上有什麼樣的藉鑒意義。而且,作者在解釋的時候,語言風格非常平實,絲毫沒有賣弄學問的意思,讀起來感覺就像和一個親近的朋友在聊天,分享彼此的感悟。最令我驚艷的是,書中大量的精美插圖,每一幅都蘊含著深厚的意境,它們與老話兒相得益彰,讓原本抽象的文字變得生動形象,我甚至覺得有些插圖比文字更能打動我,讓我一下子就領悟瞭其中蘊含的哲理。更讓我意外的是,這本書還穿插瞭不少實用的養生和調理方法,都是一些聽起來簡單但效果卻非常顯著的“土方子”,我嘗試瞭書裏介紹的幾個,真的有效,讓我對中醫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的體會。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讓我挖掘齣瞭很多關於健康、關於生活、關於人生的寶貴財富。
評分這本書簡直太驚喜瞭!我一直對傳統文化和民間智慧特彆感興趣,但又覺得很多老話兒離我們生活有點遠,不太明白它們到底有什麼實際用處。這本書就像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輩,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把那些“深奧”的老話兒解釋得明明白白,還結閤瞭很多生活中的小場景,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勁。最讓我驚艷的是,每講一個老話兒,都會配上一幅特彆精美的插圖,畫風古樸又不失趣味,瞬間就把我帶入瞭那個時代,感覺就像在聽故事一樣。這些插圖不僅美觀,更重要的是,它們把老話兒的意境和含義形象地展現齣來,有時候看圖比看字更能領會其中的精髓。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是講道理,它還把很多老話兒背後蘊含的實用養生方法介紹瞭齣來,比如如何通過調整作息來應對季節變化,或者是一些簡單易行的食療方子,都是那些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我試著用瞭書裏介紹的一兩個小方法,發現效果真的不錯,一些睏擾我很久的小毛病,居然慢慢減輕瞭。感覺這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本活生生的生活指南,讓我學到瞭很多實實在在的知識,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健康、更從容。
評分這本《跟著老話兒學》絕對是我近期讀過的最實用、最有溫度的一本書瞭!我一直是個對傳統文化有點“敬而遠之”的人,總覺得那些老話兒距離我的生活太遠,理解起來也有些費力。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用一種非常溫和、有條理的方式,把那些看似陳舊的民間諺語,解讀得深入淺齣,就像請教一位博學的長輩,聽他娓娓道來,讓你不知不覺就明白瞭其中的道理。每講完一句老話兒,隨之而來的精美插圖更是畫龍點睛,那些細膩的筆觸、生動的人物,讓老話兒的意境躍然紙上,仿佛能觸摸到那些古老的智慧。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每句老話兒的引申和應用,作者不僅僅是在解釋,更是在教我們如何將這些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解決我們遇到的各種問題。書裏還有不少實用的養生和調理小妙招,這些都是祖輩們流傳下來的經驗,非常接地氣,而且效果齣奇的好。我按照書裏的建議,調理瞭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發現身體真的有瞭很大的改善,一些長期睏擾我的小病痛,都得到瞭緩解。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民間智慧的力量,它不僅僅是曆史的沉澱,更是我們當下生活的一盞明燈,指引我們走嚮更健康、更充實的生活。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的這本書,因為“民間老話兒”這個主題聽起來有點老派,我擔心會枯燥乏味。結果完全齣乎我的意料!這本書的打開方式就很不一樣,它沒有上來就堆砌理論,而是用一種特彆親切的方式,把我拉進瞭那個充滿智慧的老話兒的世界。每一句老話兒,都被作者細緻地解讀,不僅解釋瞭字麵意思,更深入地剖析瞭它背後的文化內涵和人生哲理,讓我豁然開朗。讓我特彆感動的是,作者並沒有把這些老話兒當成曆史遺跡供著,而是把它們和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緊密聯係起來,告訴我如何在當下的生活中運用這些古老的智慧。書中的插圖是另外一個巨大的亮點,每一幅都像是為老話兒量身定做的,用色、構圖、人物的錶情都恰到好處,讓那些抽象的道理變得具象化,也為閱讀增添瞭不少樂趣。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還包含瞭不少實用的養生內容,很多都是我以前從未聽說過的,但仔細一想,都是非常符閤自然規律和人體需求的。我嘗試瞭書裏介紹的幾種小偏方,效果齣奇的好,感覺身體裏那些“小毛病”就像被點通瞭穴位一樣,找到瞭解決之道。這本書讓我覺得,傳統文化並沒有過時,它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可以為我們的現代生活提供很多寶貴的啓示。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一本“解憂雜貨店”,為我這個對傳統文化既好奇又有些不知所措的讀者,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入口。我一直覺得“老話兒”是老祖宗留下的精華,但總覺得它們過於抽象,不容易理解,也難以轉化為實際行動。然而,這本書的作者用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把這些“老話兒”變得鮮活起來。我特彆喜歡作者的解讀方式,她沒有用深奧的學術語言,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生活化的口吻,將每一句諺語背後的故事和道理娓娓道來,讓我感覺就像在聽一位慈祥的長輩分享人生經驗。書中的插圖也絕對是亮點,每一幅都畫得那麼精美,那麼有神韻,讓那些古老的智慧更加具象化,也讓閱讀過程充滿瞭視覺享受。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還包含瞭大量的實用養生方法,這些方法都是來源於民間經驗,簡單易行,而且針對性很強,很多都是我一直睏擾的小毛病,按照書裏的方法嘗試瞭一下,效果真的比我預想的要好很多。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讓我瞭解瞭一些老話兒,更是讓我學會瞭如何用這些古老的智慧來改善我的生活,讓我的身心都得到瞭更好的照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