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糖尿病防治随身书(名医和你谈健康)
定价:16.80元
作者:关玉峰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3818491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简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专家汇总**有代表性的疑问和典型性病例,运用*简单易懂的写作方式,从检查到诊断,从饮食、运动到特色疗法,给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内容提要
本书以患者疑问为引点,引出疾病相关的知识。运用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编写,使读者与图书产生“互动”,病例一目了然,知识易学易用。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基础知识、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的监测和诊断、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糖尿病的运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的其他疗法、糖尿病的预防与护理。
本书可供患者、家属及基层医生阅读使用。
目录
章 糖尿病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 肾糖阈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糖尿病的类型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 糖尿病的病因 糖尿病的危害 代谢综合征 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第二章 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低血糖症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足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第三章 糖尿病的监测和诊断 糖尿病的初诊 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 定期检测项目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监测血糖的频率 血糖的控制指标 注意事项 “苏木杰现象”与“黎明现象”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第四章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食疗的原则 控制总热量 避免甜食 限制饮酒量 杜绝吸烟 常用的降糖食物 降糖靓汤 降糖菜谱 第五章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不适合运动的糖尿病患者 适合运动的糖尿病患者 运动疗法的作用 步行锻 慢跑锻 游泳锻 爬山锻 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常用的口服西药 胰岛素治疗 常用的降糖中药 降糖药茶 降糖药膳 第七章 糖尿病的其他疗法 针灸疗法 推拿疗法 泡脚疗法 蚂蚁疗法 刮痧疗法 艾灸疗法 拔罐疗法 磁疗法 第八章 糖尿病的预防与护理 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糖尿病的二级预防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 糖尿病教育的方式 糖尿病的家庭护理
作者介绍
1990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现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一直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尤其对内分泌科疾病有独到见解。曾出版《是非知识自测丛书:糖尿病自测与防治》(金盾出版社 201207)并在多家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如《川芎嗪对高糖状态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及TGF-β1表达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14卷05期)《不同糖代谢水平状态时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变化》(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35卷10期)。
文摘
序言
从一个注重性价比的读者的角度来看,一本实用的书必须在“广度”和“深度”上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对于糖尿病防治而言,它涵盖的领域太广了——从基础的生理知识,到详细的膳食指南,再到不同阶段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最新的药物治疗进展。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广阔的领域内,提供一个全面且不失重点的概览。例如,在膳食部分,我希望它不仅是提供“能吃”和“不能吃”的清单,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不能吃”以及“如何巧妙地替代”。而在运动建议上,不能只是千篇一律地推荐散步,而是要区分不同身体条件的人群,提供定制化的、安全有效的运动方案。如果这本书能像一个经过精心策划的“知识地图”,把各个关键知识点都标注清晰,让读者在需要深入了解某个方面时,能够快速定位,并且提供的都是经过时间检验、行之有效的“干货”,那么它就真正配得上“随身”二字,成为一本物超所值的健康伙伴。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光是听着就让人觉得很亲切、很实用,《糖尿病防治随身书》这个名字本身就传达出一种“随时随地都能用得上”的感觉。我这个人吧,年轻的时候总觉得健康是件很遥远的事情,等到上了年纪,特别是身边朋友开始被各种慢性病缠上的时候,才开始真正重视起来。这本所谓的“随身书”,对我来说,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或者资深营养师天天跟在身边一样,随时可以翻开来查阅。我特别欣赏那种把复杂的医学知识用大白话讲清楚的能力,很多专业的书籍读起来费劲,一会儿是各种缩写,一会儿是晦涩的术语,让人望而却步。但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做到像它名字里暗示的那样,把那些让人头疼的血糖控制、饮食禁忌、运动建议,都变成可以轻松理解、立马就能操作的步骤,那它就真的是一本值得我放在床头柜、甚至随身携带的“救命稻草”。我期待它能提供那种立即可执行的、针对日常生活的具体建议,而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毕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是决定长期健康的关键所在。
评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那些厚厚的医学指南真的提不起兴趣,它们更像是给医生准备的工具书。我更偏爱那种小巧、便于携带,能在碎片时间里汲取有效信息的“口袋书”。《糖尿病防治随身书》这个名字正中我的下怀。我希望这本书的编排结构是极其人性化的,比如设置快速检索目录,让我能迅速找到“今天我聚餐了,该如何补救?”或者“这个零食含糖量到底高不高?”这类即时需求下的解答。我个人的阅读习惯是跳跃式的,不太喜欢从头到尾啃书,而是哪里有疑问点哪里。如果这本书在设计上能考虑到这一点,比如用大量的对比表格、问答环节(Q&A)的形式来呈现内容,那就太方便了。我需要的不是一篇篇连贯的宏大叙事,而是分散在生活各个场景中的精准“知识点”和“操作指南”,让我能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校准,真正实现“随身”的价值。
评分作为一名对健康管理抱持着高度好奇心的普通人,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既权威又不失温度的健康读物。市面上关于糖尿病的书籍多如牛毛,但很多要么过于学术化,读起来像是在啃教科书,要么就是过度营销,充斥着各种“速效疗法”的虚假宣传。我之所以对这本书抱有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冠以“名医和你谈健康”的副标题,这暗示着内容是经过专业人士梳理和把关的,至少在科学性和可靠性上会更有保障。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耐心、博学的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地引导我建立起正确的防治观念。我特别看重的是它能否深入浅出地解析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让我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简单地告诉我“该”怎么做。如果它能用生动的案例或者图表来解释胰岛素抵抗这些概念,那就太棒了。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能真正帮助读者建立起内在的驱动力,把健康管理变成一种自我觉察和生活习惯的优化,而不是被动的应付检查。
评分我经常感到,所谓的健康管理,最终还是落在了“心态”的层面上。很多被诊断出有前期指标异常的朋友,往往陷入一种焦虑和自责的情绪中,这反而不利于长期的坚持和改善。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所谓的“随身书”不仅仅是提供冰冷的知识,更能提供一种积极、支持性的力量。我希望作者能在字里行间传递出一种信息:糖尿病防治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允许波动,鼓励持续的小进步。这本书如果能像一个心灵导师那样,帮助读者建立起“我能行”的积极信念,引导我们正视并接纳身体的变化,把日常的监测和调整看作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而不是一种负担,那它在心理层面的价值就远远超出了医学知识本身。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平衡的视角,既要科学严谨,又要有对生活热爱的温柔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