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质量监测与销售(饲料质量监测领域的图书)

配合饲料质量监测与销售(饲料质量监测领域的图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勇,甄莉,马群山 著
图书标签:
  • 配合饲料
  • 饲料质量
  • 质量监测
  • 饲料分析
  • 饲料安全
  • 农牧业
  • 畜牧养殖
  • 饲料销售
  • 检测技术
  • 行业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林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81107
商品编码:2941824102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配合饲料质量监测与销售(饲料质量监测领域的图书)

定价:49.00元

作者:陈勇,甄莉,马群山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1221811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配合饲料质量监测领域的又一本实用图书,内容全面。

内容提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包括青绿饲料、能量饲料、蛋白饲料、*等饲料原料中的有毒物质及质量监测,饲料原料中可能的毒素等的监测,以及饲料生产、成品饲料和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监测等内容。此外,还简要介绍了配合饲料营销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本书可作为动物科学、草业科学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饲料企业工作人员培训和提升自我的参考资料。

目录


章绪论1
节饲料质量监测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1
第二节有关毒物毒性的基本概念3
一、毒性、剂量、效应和反应3
二、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4
三、毒物的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5
第三节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转化7
第四节影响着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9
一、毒物本身的特性9
二、动物机体的状况9
第二章 饲用植物中有毒化学成分12
节生物碱13
一、生物碱概述13
二、生物碱在植物体中的存在形式与分布情况13
第二节苷类15
一、苷类概述15
二、氰苷15
三、硫苷16
四、皂苷16
第三节非蛋白氨基酸、毒肽和毒蛋白17
一、非蛋白氨基酸17
二、毒肽和毒蛋白18
第四节酚类化合物19
一、香豆素19
二、黄酮类化合物20
三、鞣质20
第五节萜类及其他成分21
一、萜类21
二、有机酸22
三、有机硝基化合物22
四、聚炔类化合物23
五、无机成分23
第六节影响饲用植物中毒物含量的因素23
第三章青绿饲料中的有毒物质及质量控制26
节硝酸盐与亚硝酸盐26
一、饲料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26
二、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的条件27
三、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毒性与危害29
四、预防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危害的措施30
第二节生氰糖苷31
一、植物中生氰化合物的合成及水解31
二、常见生氰糖苷的结构及其在植物中的分布32
三、生氰糖苷的毒性33
四、含生氰糖苷饲料的合理利用与去毒处理34
第三节光敏物质和草酸盐35
一、光敏物质35
二、草酸盐36
第四节某些豆科作物中的有毒物质38
一、草木樨38
二、苜蓿40
三、沙打旺41
第四章能量饲料中的质量控制43
节共同存在的有毒物质43
一、酶抑制剂43
二、植物性红细胞凝集素46
三、植酸与植酸盐47
四、胃肠胀气因子49
五、抗维生素50
第二节谷实、块茎类饲料的质量控制51
一、高粱51
二、马铃薯53
三、木薯55
四、饲用甜菜56
第五章蛋白饲料的质量控制57
节豆类饲料的质量控制57
一、大豆57
二、山黧豆58
三、箭舌豌豆61
第二节棉籽饼粕的质量控制62
一、棉酚62
二、环类脂肪酸66
三、棉籽及棉籽饼粕的去毒措施66
四、棉籽饼粕的合理利用69
第三节菜籽饼粕的质量控制70
一、硫葡萄糖苷及其降解产物70
二、芥子碱、并酸与其他有害物质73
三、菜籽及菜籽饼粕的去毒措施74
四、菜籽饼粕的合理利用75
第四节大豆饼及其他饼粕中的质量控制76
一、大豆饼与花生饼76
二、亚麻籽饼78
三、蓖麻籽饼79
四、油茶籽饼82
第五节动物性蛋白饲料的质量控制83
一、鱼粉83
二、某些鱼类、贝类与甲壳类动物85
三、生鸡蛋清86
四、蚕蛹86
第六节糟渣类饲料的质量控制87
一、酒糟87
二、渣类88
第六章矿物质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的质量控制90
节氨基酸添加剂90
一、蛋氨酸及其类似物90
二、L赖氨酸盐酸盐93
第二节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添加剂94
一、维生素添加剂94
二、微量元素添加剂96
第三节药物添加剂100
一、抗生素100
二、抗球虫剂107
第四节改善饲料品质的饲料添加剂110
一、饲用香味剂110
二、饲用着色剂111
三、防腐防霉剂111
第五节绿色饲料添加剂113
一、酶制剂113
二、益生素114
第六节矿物质饲料的质量控制116
一、食盐116
二、饲料用磷酸盐类117
三、饲料用碳酸钙类117
四、骨粉118
第七节饲料添加剂的毒性问题118
一、维生素添加剂118
二、微量元素添加剂119
三、抗生素添加剂121
四、其他饲料添加剂123
第七章霉菌霉素及农药残留对饲料的污染及质量控制124
节概述124
一、霉菌与霉菌霉素的基本概念124
二、霉菌繁殖与产毒的条件125
三、主要的产青霉菌与霉菌毒素126
四、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饲料的危害性126
五、饲料的防霉与去毒127
第二节曲霉毒素类129
一、黄曲霉毒素129
二、杂色曲霉毒素133
三、储曲霉毒素134
第三节镰刀菌毒素类135
一、单端孢霉素类135
二、玉米赤霉烯酮137
三、丁烯酸内酯137
第四节青霉毒素类138
一、展青霉素138
二、桔青霉素139
三、红色青霉毒素139
第五节农药对饲料的污染情况140
一、农药在作物中的残留140
二、其他来源的污染141
第六节饲料中农药残留的控制142
一、农药残留与农药残毒的概念142
二、控制饲料中农药残留的措施143
第八章有毒金属元素对饲料的污染145
节概述145
一、有毒金属元素污染饲料的途径145
二、饲料中有毒金属元素的毒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45
第二节几种有毒金属元素对饲料的污染及其危害147
第九章配合饲料生产的质量控制150
节饲料原料的质量保证150
一、原料采购与厂内质量保证151
二、饲料原料的接收和储存152
三、原料检测的分析技术153
四、原料的卸货和摆放153
第二节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53
一、原料加工工段154
二、配料工段155
三、混合工段155
四、混合后饲料的后加工和处理157
五、成品配合饲料质量控制158
六、药物和微量原料组分的管理163
第三节饲料加工与GMP、HACCP管理体系165
一、概论165
二、食品安全是饲料工业的首要任务166
三、GMP管理166
四、饲料工业的HACCP管理(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173
第十章配合饲料产品的质量控制179
节各种饲料产品的国家标准179
第二节配合饲料的感官鉴定180
第三节配合饲料营养成分分析183
一、饲料中水分的测定183
二、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185
三、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187
四、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189
五、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191
六、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194
七、饲料中钙的测定196
八、饲料中总磷的测定201
九、饲料燃烧热的测定204
第四节包装与标签质量控制207
第十一章饲料的营销210
节饲料营销策略210
第二节饲料销售的客户开发213
第三节饲料企业的销售管理217
参考文献220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饲料产业的创新浪潮:前沿技术与未来发展 饲料,作为畜牧业的基石,其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食品安全乃至人类健康。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饲料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传统的饲料生产工艺上,更体现在对饲料质量的监测方式,以及全新的销售模式和理念的出现。本书将带您深入探索这场创新浪潮,从前沿技术应用到未来发展趋势,全面展现饲料产业的勃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第一篇:赋能饲料质量监测的科技力量 在当前,保障饲料质量安全已成为行业重中之重。传统依靠人工抽检和实验室分析的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质量风险。本书将重点剖析一系列颠覆性的科技手段,它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革新着饲料质量监测的面貌。 1. 智能传感与物联网(IoT)在饲料质量监测中的应用 实时数据采集: 讲解如何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饲料在生产、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pH值、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关键指标。这些传感器可以集成到饲料生产线、仓储设备、运输车辆中,构成一个庞大的物联网监测网络。 异常预警与溯源: 阐述物联网平台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比对,一旦发现任何偏离正常范围的指标,立即触发预警机制,通知相关人员。同时,每一批饲料的生产、检验、流通数据都会被精确记录和关联,形成完整的溯源链条,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够迅速定位原因和责任。 案例分析: 呈现不同类型饲料(如配合饲料、预混料、浓缩料)在物联网监控下的具体应用场景,例如,对易腐败的配合饲料,物联网可以实时监控温度变化,防止霉变;对含有特定添加剂的饲料,可以监测其稳定性,确保效果。 2. 先进分析技术在饲料成分与安全检测中的突破 光谱技术(NIR、FTIR、拉曼光谱): 详细介绍近红外光谱(N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等技术如何实现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等)的快速、无损、定量分析。这些技术能够大幅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成本,并且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 质谱技术(LC-MS/MS、GC-MS/MS): 探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在检测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物等微量有害物质方面的强大能力。这些技术能够提供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效保障饲料的食品安全。 基因检测技术(PCR、高通量测序): 介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高通量测序等基因检测技术在鉴定饲料原料来源、检测转基因成分、筛查病原微生物等方面的应用,为饲料的生物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物传感器技术: 展望生物传感器在现场快速检测特定污染物(如组胺、生物胺等)的潜力,其小巧便携的特点,使得现场快速筛查成为可能。 3. 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在饲料质量风险预测与管理中的作用 预测性维护: 讲解如何利用AI算法分析生产设备运行数据,预测潜在故障,提前进行维护,减少因设备问题导致的饲料质量波动。 风险评估与预警: 阐述AI模型如何整合历史数据(如原料供应商信息、气候数据、疫情信息、历史检测结果等),预测特定批次饲料发生质量问题的概率,从而实现更精准的风险管理和针对性抽检。 优化配方与生产工艺: 介绍AI如何通过分析大量饲料配方数据和生产过程数据,找出影响饲料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优化建议,实现智能化配方设计和生产过程控制。 智能化的质量管理系统: 探讨AI如何驱动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例如,自动生成检验报告,辅助决策,甚至实现自动化质量审核。 4. 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在饲料生产与质检中的应用 自动化生产线: 介绍自动化投料、混合、制粒、包装等设备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为错误,保证产品批次间的一致性。 机器人质检: 展望机器人手臂在自动化取样、样品搬运、甚至利用集成光谱仪进行自动化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极大地解放人力,提高质检的效率和精确度。 无人仓储与物流: 介绍自动化立体仓库和无人驾驶叉车在饲料仓储与搬运中的应用,优化仓储空间利用,减少物料损耗,提升物流效率。 第二篇:饲料销售模式的创新与演进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饲料的销售模式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的线下门店销售,到线上电商平台的兴起,再到更加个性化、服务化的新零售模式,正在重塑着饲料产业的商业生态。 1. 数字化转型:电商平台与社交媒体在饲料销售中的崛起 B2B与B2C电商平台: 分析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综合性电商平台,以及专为农牧业打造的B2B电商平台,在打破地域限制、扩大销售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作用。 社交电商与直播带货: 探讨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以及饲料企业自建的私域流量池,如何通过短视频、直播、社群营销等方式,直接触达终端养殖户,建立品牌信任,提升用户粘性。 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 讲解如何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积累的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用户偏好、购买习惯,进行个性化的产品推荐和精准的广告投放。 2. 服务化营销:从产品销售到解决方案提供 技术咨询与培训: 强调饲料企业不再仅仅销售产品,而是提供包含产品使用指导、养殖技术咨询、疾病防治建议等一站式服务,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定制化配方与方案: 介绍根据不同养殖阶段、不同养殖品种、甚至不同养殖场地的具体情况,为养殖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饲料配方和养殖方案。 农户数字化赋能: 探讨如何通过APP、小程序等工具,为养殖户提供养殖管理、数据记录、在线学习等服务,帮助他们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养殖。 建立养殖社区与生态圈: 分析饲料企业如何通过线上线下活动,聚集养殖户,建立社群,分享经验,促进交流,形成互助互利的养殖生态圈。 3. 供应链金融与保险创新 解决养殖户融资难题: 探讨饲料企业如何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为符合条件的养殖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缓解其资金压力,促进其扩大生产。 风险分散与保障: 介绍保险产品在饲料销售中的应用,例如,针对饲料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提供保险保障,或者为养殖户的生产提供风险抵御。 4. 绿色与可持续理念驱动的销售模式 有机饲料与天然添加剂的推广: 阐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日益关注,推动绿色、有机、天然饲料的市场需求增长,以及相关的销售策略。 循环经济下的饲料利用: 探讨如何利用农产品废弃物、工业副产品等作为饲料原料,发展循环经济,并将其融入到销售理念中,强调可持续性。 可追溯性与透明度: 介绍如何通过二维码、区块链等技术,实现饲料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可追溯,增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信心。 第三篇:未来展望:智慧饲料产业的蓝图 展望未来,饲料产业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本书将勾勒出智慧饲料产业的宏伟蓝图,并探讨其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 全链条智能化:从智慧养殖到智慧餐桌 AI驱动的饲料生产与管理: 预测性生产,精准配料,智能仓储,自动化物流,构成一个高效、节能、环保的智能生产体系。 精准饲喂与个体化营养: 结合动物生理数据(如体重、生长速度、健康状况等),利用AI算法实现对每头(只)动物的精准饲喂,提供个体化营养方案。 数据互联与信息共享: 实现饲料生产、动物养殖、食品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的数据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协同高效的智慧产业链。 2. 生物技术与合成生物学在饲料领域的应用 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开发: 探索利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技术,开发具有促生长、抗病、免疫调节等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替代性蛋白质来源的开发: 研究昆虫蛋白、藻类蛋白、细胞培养蛋白等新型蛋白质来源,以应对传统蛋白原料的资源限制和环境压力。 微生物组工程与益生菌技术: 深入研究动物肠道微生物与饲料营养吸收、免疫功能的关系,开发更高效的益生菌和益生元产品。 3.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步伐 减少饲料生产的碳排放: 优化能源利用,推广可再生能源,开发低碳饲料原料,推动饲料产业的绿色转型。 抗生素替代与健康养殖: 积极研发和推广非抗生素类促生长剂和免疫增强剂,从源头解决动物疫病问题,保障食品安全。 饲料资源的循环利用: 进一步拓展农牧废弃物、食品加工副产物等资源化利用,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4. 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的引导与规范 完善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呼吁建立更加科学、严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饲料质量安全标准。 鼓励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政策扶持: 建议政府加大对饲料科技研发、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的扶持力度。 行业协会的协同作用: 强调行业协会在推动技术交流、标准制定、人才培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本书旨在为饲料行业的从业者、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以及所有关心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前瞻性的视角。通过对前沿技术的解读和销售模式的分析,我们期待能激发更多创新思维,共同推动饲料产业迈向一个更加智慧、高效、安全、绿色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配合饲料质量监测与销售》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它像一扇窗户,让我窥见了现代农业供应链中一个常常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原以为“质量监测”就是简单地测测成分是否达标,没想到这本书如此细致入微地探讨了其背后复杂的科学原理和实践操作。作者在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通过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来评估饲料的安全性、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例如对霉菌毒素、重金属、维生素和氨基酸的检测方法,以及这些检测结果对动物健康和产品质量的直接影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标准制定”和“法规遵从”的章节,它让我了解到,饲料行业的质量管理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有严格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作为依据,并且企业需要不断地适应和遵守这些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此外,书中还巧妙地将“销售”这一环节融入其中,阐述了如何将“质量”转化为市场上的“卖点”,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市场沟通和客户服务,建立起品牌的信誉和竞争力。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质量是生命线,而销售则是将生命力传递给市场的桥梁。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为饲料就是简单地把各种东西混合在一起,然后喂给动物就行了。读了《配合饲料质量监测与销售》,我才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作者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向我展示了饲料质量背后的科学和技术。书里关于“营养均衡”的讲解,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书中详细介绍了几种关键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以及它们在饲料配比中的重要性,还提到了如何通过精确的检测来确保这些营养素的含量符合标准。这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作者还结合了实际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例如色谱、质谱等,对这些技术原理和操作流程进行了简要但清晰的介绍,让我觉得这些专业术语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关于“销售策略”的,这和“质量监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作者却能将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论证了优质产品如何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最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我特别喜欢关于“客户关系管理”和“品牌塑造”的章节,这些内容让我明白,一个成功的饲料企业,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还要有出色的销售和服务能力。

评分

《配合饲料质量监测与销售》这本书,坦白说,我一开始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去翻阅的,毕竟“质量监测”这个词听起来就有些枯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许多惊喜。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书中的内容并非泛泛而谈,而是非常聚焦于“质量监测”这个核心,并且将之与“销售”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于“风险评估”和“溯源体系”的讲解。它不仅仅告诉你如何去检测,更告诉你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测,以及当出现问题时,如何快速有效地追溯源头,这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案例分析,虽然不是直接的销售案例,但通过对某些饲料企业在质量管理上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的回顾,让我对质量监测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让我明白,好的销售不仅仅是靠宣传,更是建立在可靠的产品质量之上。这本书让我对“质量”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个标准,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消费者和整个产业链的承诺。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养殖业的幕后运作很好奇,尤其是那些让牲畜吃得好、长得壮的饲料,它们到底是怎么保证质量的?《配合饲料质量监测与销售》这本书就像一本宝藏,一下子就解开了我的疑惑。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饲料配方有多神奇,而是从一个更宏观、更实际的角度切入,让我看到了整个饲料产业的脉络。书里详细讲解了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是怎么进行的,用的什么仪器,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这些细节的描述非常到位,让我感觉自己就像身临其境地参与了质量监测过程。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饲料中微量元素的检测部分,原来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对动物的健康成长竟然有如此大的影响,而且书中还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得非常透彻。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市场销售方面的内容,这让我了解到,即使是质量再好的饲料,也需要巧妙的销售策略才能真正到达养殖户手中,并且取得他们的信任。作者对于不同销售模式的分析,以及如何建立品牌信誉的建议,都非常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饲料质量监测”,它更是一部关于现代农业产业链条运作的百科全书,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

《配合饲料质量监测与销售》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专业书籍,不如说是一位行业资深人士的经验分享,它以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剖析了饲料行业中“质量”和“销售”这两个看似独立却又紧密相连的议题。我一开始以为这本书会充斥着大量的数据和公式,但读下来发现,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实际,他用大量的篇幅讲解了如何从源头上控制饲料质量,例如对原料的鉴别、储存以及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些都是在实际生产中至关重要却容易被忽略的环节。书中对于“微生物检测”和“物理指标检测”的详细介绍,让我对饲料的安全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了解到一旦这些指标出现问题,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更令我惊喜的是,书中在探讨“销售”时,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推销模式,而是强调了“技术服务”在饲料销售中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优秀的饲料销售人员,不仅要懂产品,更要懂养殖,能够为养殖户提供专业的养殖指导和技术支持,从而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以服务促销售”的理念,让我耳目一新,也深刻体会到,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只有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市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