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植物生长与环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定价:29.90元
作者:邹良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040288148
字数:
页码:2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生长与环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2个章节,主要对植物生长与环境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植物细胞、植物的组织和器官、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生长与养分环境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概述
篇 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章 植物细胞
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训1-1-1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结构的识别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催化系统
实训l-3-1 小麦种子萌发前后淀粉酶活性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和器官
节 植物的组织
附: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植物的根
第三节 植物的茎
第四节 植物的叶
第五节 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
实训2-5-1 植物组织和器官结构的观察比较
技能一 植物形态的调查与识别
技能二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节 太阳辐射与光
第二节 光合色素与光合作用
实训3-2-1 叶绿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含量测定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生产潜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节 呼吸作用的类型及生化过程
实训4-1-1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小篮子法)
第二节 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应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
本章小结
第二篇 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
节 植物的生长物质
附:表生产上常用的各种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第二节 种子生理
实训6-2-1 植物种子生活力测定
实训6-2-2 植物根系活力测定(甲烯蓝法)
第三节 植物的生长与分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植物的生殖、衰老和脱落
节 植物的成花生理
第二节 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三节 植物的衰老与脱落
本章小结
第三篇 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
第八章 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
节 土壤的固相组成
实训8-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实训8-1-2 土壤样品的制备
实训8-1-3 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
第二节 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实训8-2-1 土壤容重的测定
实训8-2-2 土壤酸碱度的测定
实训8-2-3 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电导法)
第三节 土壤环境的调控
实训8-3-1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植物生长与水分环境
节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第二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实训9-2-1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第三节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实训9-3-1 植物蒸腾强度的测定(钴纸法)
第四节 土壤水分
实训9-4-1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第五节 大气中的水分
实训9-5-1 空气湿度的测定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植物生长与温度环境
节 土壤空气与温度
实训10-1-1 土壤温度的测定
第二节 空气温度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植物生长与气候环境
节 大气与风
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 农田小气候
实训11-3-1 光照度的测定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植物生长与养分环境
节 植物生长与营养
第二节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第三节 土壤养分
实训12-3-1 土壤水解氮的测定
实训12-3-2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实训12-3-3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第四节化学肥料
实训12-4-1 常用化肥的系统鉴定
第五节 有机肥和生物肥
第六节 作物施肥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一本内容详实的植物学入门读物,对于我这样一位对植物世界充满好奇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以来都对身边那些默默生长的绿植充满了兴趣,但总感觉自己知识储备不足,无法真正理解它们的神奇。这本书从最基础的植物结构讲起,比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每个部分的功能都解释得清清楚楚,而且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太友好了。我尤其喜欢关于植物生长的章节,里面详细介绍了光照、水分、温度、养分等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发育的,甚至还谈到了激素的作用。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有些植物夏天长得特别快,有些冬天也能开花,这本书就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它让我了解到,原来植物的生长是一个如此复杂而精妙的过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背后有其科学的道理。更棒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常见的植物案例分析,比如如何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来调整浇水和施肥的频率,这对我这个新手园丁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的阳台花园里,期待看到我的植物们因为我的悉心照料而茁壮成长。
评分这本书的论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让初学者也能轻松掌握植物生长相关的核心概念。它并没有一开始就堆砌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从普遍的现象入手,比如植物为何需要阳光,为何需要水分,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书中却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科学解释。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光合作用这一关键过程时,将复杂的生化反应简化成了易于理解的步骤,并且强调了光照强度、光谱等因素对光合效率的影响。对于“植物为何会向光生长”这个大家都会观察到的现象,书中给出了详细的激素调控机制的解读,让我对植物的“智慧”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关于水分吸收和运输的章节,也让我理解了蒸腾作用在植物体内水分循环中的重要性。书中还探讨了不同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土壤酸碱度来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这对于我以后在不同环境下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非常有帮助。虽然我并不是植物学专业的学生,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仿佛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来审视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植物细节,也更加敬畏生命的顽强与奥妙。
评分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从它的起源和发展入手是最好的方式。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从植物的进化历程出发,追溯了植物是如何一步步适应陆地环境,并发展出今天丰富多样的形态和生理功能。书中对植物适应不同环境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例如沙漠植物如何节约用水,水生植物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等等。这让我意识到,植物的生长并非是孤立的,而是与它们所处的环境因素紧密联系、相互塑造的结果。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环境因子综合效应”的论述,它强调了多种环境因素并非简单叠加,而是会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这一点让我对“大环境”与“个体”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读这本书,就像是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植物学家在娓娓道来,他用严谨的科学语言,却又不失生动的描绘,将一个宏大而精密的生命系统展现在我面前。它让我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也对生命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体悟。
评分这本书对于系统性地了解植物生长机制与环境互动的相关知识,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础。它不仅仅是介绍一些零散的植物学知识点,而是将植物的生长过程置于一个动态的、互动的框架下来审视。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生态位和物种竞争的章节,它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在同一片土地上,不同的植物会占据不同的生长空间,以及它们之间如何通过竞争或共生来维持生态平衡。这让我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何尝不是在不断地寻找和优化自己的“生态位”,并在与其他社会群体的互动中求得发展。书中对于环境因素变化对植物种群动态影响的分析,也让我对气候变化等宏观议题有了更具象化的理解。它提醒我们,任何一个微小的环境改变,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令人称道,它不仅仅是一本植物学教材,更是一部关于生命、环境与演化的深刻解读。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性很强,对植物生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探讨非常深入,虽然我是非专业背景,但依然被其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详实的论证所吸引。书中对于植物生理过程的阐述,例如渗透压调节、气孔开闭机制、养分吸收与转运等,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我尤其对关于环境胁迫的章节印象深刻,比如高温、干旱、盐碱等逆境条件下,植物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响应来适应和生存的。作者引用了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使得论证过程非常有说服力。书中还提到了许多植物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让我对这个学科的前沿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有些专业术语我需要借助字典才能完全理解,但这反而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让我看到植物不仅是自然界中美丽的风景,更是充满复杂生理机制和强大适应能力的生命体。它让我开始思考,在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下,植物的生存智慧对人类社会可能带来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