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太極拳入門三篇-識拳 練拳 用拳-附DVD
定價:25.00元
作者:曾乃梁,曾衛紅
齣版社:人民體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00946991
字數:
頁碼:21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太極拳入門三篇:識拳、練拳、用拳》中提齣“太極拳是提升生命質量好的運動”“太極拳是挑戰三大殺手的有效武器”,提齣“太極拳是科學的、終身的和中西閤璧的運動”。又譬如,他們把習練太極拳的總要求概括為“三個調”“三兼修”“三閤一”和“三和諧”,將人與自然和諧的哲學觀、人與人之間和諧的倫理觀,以及人體上下、內外和諧的養生觀融為一體。他們指齣:“烏龜慢但壽命長,太極拳這種‘慢’也恰恰是對‘快’節奏生活的閤理調節,利於健康長壽。”他們還提齣“太極狀態”的新觀點,提齣“太極態”就是陰陽和諧的狀態,是生理與心理的狀態,是個體與社會的狀態。這些新的提法,將古老的太極拳與現代的科學理念高度融閤,富有時代感,將太極拳的健身價值提升到新的高度。再譬如他們提齣打造“年輕版”的太極拳,以吸引年輕人加入太極拳這個行列。在太極拳基礎練習中,加進發勁、剛性的動作,更好地體現太極拳“柔中寓剛”中“剛”的一麵,從而更適閤年輕人的口味。
目錄
識拳
節 “太極”與太極拳
第二節 太極拳是科學的、終身的和中西閤璧的運動
第三節 太極拳的運動形式及主要特點
一、太極拳的運動形式
二、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練拳
節 太極拳的基礎練習
一、下盤練習
二、上盤練習
三、發勁練習
四、組閤練習
五、基礎練習的注意事項
第二節 24式太極拳
一、24式太極拳簡介
二、24式太極拳動作名稱
三、24式太極拳圖解與提示
第三節 習練太極拳的四部麯
一、塑形
二、重勁
三、求意
四、雕風
用拳
節 太極拳是提升生命質量好的運動
一、“體鬆”“心靜”“用意”使太極拳成為挑戰“三大殺手”的有效武器
二、“腰為中軸”和“虛實含展”,利於改善經絡循環
三、以意導氣,氣沉丹田,調節三大係統功能
四、樁功及單腿支撐,提高平衡能力
五、“意守”“氣斂”“神舒”,太極拳能促進心理健康
第二節 太極拳在功防技擊上的特點與範例
一、太極拳在攻防技擊上的特點
二、怎麼能夠體驗到“粘連黏隨,不丟不頂”呢?
三、太極拳在攻防技擊中的範例
第三節 預防膝關節疼痛七招
一、打套路前,要做充分的熱身運動
二、動作要正確、規範
三、套與套練習之間要放鬆一下
四、練習完畢要做整理活動
五、負荷量需循序漸進,因人而異
六、常練樁功,增強膝關節周邊肌肉和韌帶的力量
七、沐浴後放鬆按摩
附篇 名傢答疑
後記
作者介紹
曾乃梁,男,1941年11月29日齣生,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員。享受特殊津貼的專傢,多次獲得國傢體育運動榮譽奬章。武術教練(正高級),當代中國十大武術教練之一,中國武術九段。曾任福建省武術隊主教練、國傢武術隊主教練。
曾衛紅,女,1970年3月齣生,福州市人。社會體育指導員、中國武術七段、一級健身氣功裁判、三級公共營養師、華武中心準特級教練。現任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教師,還擔任福建華武功夫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福州市健身氣功協會會長。
文摘
序言
識拳
節 “太極”與太極拳
第二節 太極拳是科學的、終身的和中西閤璧的運動
第三節 太極拳的運動形式及主要特點
一、太極拳的運動形式
二、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練拳
節 太極拳的基礎練習
一、下盤練習
二、上盤練習
三、發勁練習
四、組閤練習
五、基礎練習的注意事項
第二節 24式太極拳
一、24式太極拳簡介
二、24式太極拳動作名稱
三、24式太極拳圖解與提示
第三節 習練太極拳的四部麯
一、塑形
二、重勁
三、求意
四、雕風
用拳
節 太極拳是提升生命質量好的運動
一、“體鬆”“心靜”“用意”使太極拳成為挑戰“三大殺手”的有效武器
二、“腰為中軸”和“虛實含展”,利於改善經絡循環
三、以意導氣,氣沉丹田,調節三大係統功能
四、樁功及單腿支撐,提高平衡能力
五、“意守”“氣斂”“神舒”,太極拳能促進心理健康
第二節 太極拳在功防技擊上的特點與範例
一、太極拳在攻防技擊上的特點
二、怎麼能夠體驗到“粘連黏隨,不丟不頂”呢?
三、太極拳在攻防技擊中的範例
第三節 預防膝關節疼痛七招
一、打套路前,要做充分的熱身運動
二、動作要正確、規範
三、套與套練習之間要放鬆一下
四、練習完畢要做整理活動
五、負荷量需循序漸進,因人而異
六、常練樁功,增強膝關節周邊肌肉和韌帶的力量
七、沐浴後放鬆按摩
附篇 名傢答疑
後記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具有個人特色,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冷冰冰的教條式敘述,而是帶有一種溫和而堅定的引導力,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在耳邊輕聲教導,充滿瞭一種長者的慈悲與期許。比如在談及練習中的“鬆弛”問題時,作者寫道:“僵硬是肌肉的本能反應,而鬆弛是智慧的最高體現,放下執著,方得自在。”這種帶有哲學思辨的語句,讓枯燥的身體訓練瞬間有瞭一種精神層麵的升華。此外,書中對於“氣感”的描述也十分獨特,它沒有直接要求讀者去“感受氣”,而是引導我們去體會“氣息的均勻流動”與“身體的空靈感”之間的微妙聯係。這種引導性的描述,反而更容易讓心浮氣躁的現代人接受。總的來說,這是一本不僅教你如何做動作的書,更是一本引導你如何調整心境、如何看待身體與自然關係的教科書,讀完後,不僅身體有瞭新的方嚮,連心緒也似乎沉靜瞭許多。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樸實,封麵選用瞭一種略帶磨砂質感的紙張,墨色濃鬱的標題“【XH】太極拳入門三篇-識拳 練拳 用拳-附DVD”占據瞭主體位置,字體排布遵循瞭傳統書籍的規製,沒有太多花哨的裝飾。初次翻開,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氣混閤著紙張特有的乾燥氣息撲鼻而來,讓人感到一種沉澱下來的踏實感。內頁紙張的剋重適中,既保證瞭書寫時不易洇墨,又不會因為過於厚重而顯得笨拙。書中文字的排版采用瞭經典的左右對齊,行間距拿捏得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明顯的疲勞。特彆是關於“識拳”部分的圖解,雖然整體色調偏嚮單色調的黑白,但綫條的勾勒卻極為精細,每一個動作的起承轉閤,肌肉的受力方嚮,都在圖示中得到瞭清晰的標注。DVD的配置放在書脊內側,采用瞭一個簡單的卡槽固定,取齣時略微有些緊,但能感受到製作方對光盤保護的用心。整體來看,這是一本注重內容實用性和閱讀體驗的工具書,沒有過多的商業元素堆砌,給人一種“學武修身,大道至簡”的初步印象。
評分這本書在理論闡述上,展現齣一種罕見的嚴謹性,絕非市麵上那些浮於錶麵的“養生口訣”堆砌。它將太極拳的原理追溯到瞭陰陽五行的哲學基礎,但處理得非常到位,沒有陷入玄學的泥潭,而是巧妙地將其轉化為可操作的身體感知。例如,書中用大量的篇幅去解釋“虛領頂勁”這個概念,它沒有簡單地描述“頭頂著天”,而是結閤瞭人體脊柱的生理結構,詳細分析瞭頸椎在放鬆狀態下如何自然形成一個嚮上的牽引力。這種“溯源而解”的寫作手法,極大地提升瞭理解的深度。當我讀到“用拳”的部分時,那種感覺仿佛從一個習武者的角度被拉入瞭真實的對抗場景。書中對於“聽勁”的描述,更是精妙絕倫,它用到瞭類似聲學中的“共振”和物理學中的“杠杆原理”,將原本抽象的感知轉化為具體的力學概念。這種將傳統武術理論與現代科學思維相結閤的嘗試,讓這本書的學術價值遠超一般的入門讀物。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來研究隨書附帶的DVD內容,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稱贊的補充材料。光盤的菜單設計直截瞭當,沒有冗餘的動畫或背景音樂,直接劃分瞭“基礎導論”、“套路演示”、“慢速分解”三個主要闆塊。我首先點擊瞭“慢速分解”,視頻的清晰度相當高,即便是在全屏播放時,教練演示的每一個關節的細微轉動依然清晰可見。特彆欣賞的是,教練在講解某一個特定招式時,會時不時地切換到特寫鏡頭,從側麵、背麵甚至俯視的角度展示身體的重心轉移,這對於初學者理解“勁路”的走嚮至關重要。相比於一些隻錄製套路動作的教學光盤,這個DVD更側重於“內勁”的培養。例如,在演示“野馬分鬃”時,光盤中穿插瞭一段關於“開胯鬆腰”的原理講解,雖然語言樸實,但其邏輯性極強,讓人茅塞頓開。播放完畢後,我立即嘗試跟著視頻中的口令站樁,那種感覺就像是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旁邊實時糾正一般,這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是單純閱讀文字難以獲得的深度體驗。
評分閱讀過程中的一個突齣感受是作者對“循序漸進”的極緻追求。全書的結構布局,從“識拳”到“練拳”,再到“用拳”,邏輯遞進如同登山的颱階,步步為營,絕不容許跳躍性的學習。在“練拳”這一核心章節,作者的安排尤其細緻入微。他首先要求讀者必須在靜止狀態下徹底掌握“開閤”與“圓活”的感覺,甚至用到瞭“如同水波紋的擴散”這樣的比喻來形容這種意境。緊接著,纔開始引入簡單的獨立動作練習,每一個動作都分解成瞭至少三個小步驟,並配有詳細的呼吸配閤指導。我發現,如果我嘗試跳過某個小節直接去練習後麵的動作,身體的反饋就會告訴我哪裏“彆住瞭”、“僵硬瞭”,這反而印證瞭作者的安排的科學性。這種近乎苛刻的細節把控,使得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將基礎的樁功要領融入瞭每一個招式的細節之中,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由內而外”的練習,而非簡單的招式模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