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实践研究
定价:39.00元
作者:徐泽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115413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逻辑层次清晰。既有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又有具体项目的实践介绍。既适用于专业教学的需要,也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爱好者的理想读物。
内容提要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实践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化发展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实践、球类项目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科学化发展的对策,能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目录
作者介绍
徐泽,男,硕士,出生于1976年,湖北武汉人,讲师,现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体育教学部教师。
徐泽老师长期从事体育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开设了《武术》《散打》《舞龙》《高尔夫》等多门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社会人文。编著出版教材《防身搏击术》
《女子防身术》,并在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
文摘
章 民族传统体育概述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特点鲜明、价值独特。本章主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界定与分类、特点与价值及其文化内涵进行阐述和说明。
节 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
一、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是促进原始体育活动萌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距今有10万年历史的山西阳高许家窑文化遗址中,考古工作者挖掘出了古人类化石以及数以万计的石器。在这些石器中有1 500 多枚大小不一的石球。据专家们考证,这些石球是当时许家窑人狩猎所用的投掷武器。伴随着弓箭等先进战斗工具的发明和出现,人们的狩猎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诸如石球等笨重的武器很少再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石球的功能便开始向娱乐性转化。在距今4 ~ 5 万年前的西安半坡人文化遗址中挖掘出了三个石球,这三个石球被放置在一个三四岁小孩的墓葬中,距今约有7 000 年的历史。由此可知,石球已不仅是狩猎的工具和保卫自身安全的武器,同时也被作为一种游戏流传开来。
在古代狩猎中,弓箭是一种重要的狩猎工具。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二·封泰山禅梁父》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乌号弓者,柘桑之林,枝条畅茂,乌登其上,下垂着地。乌适飞来,后从拨杀,取以为弓,因名乌号耳”,由此可知,原始人可能是通过发现桑柘一类树木具有弹力,从而发明的弓箭。因此,古代的良弓亦称“乌号”。在原始狩猎时代,“乌号”的发明是一件盛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指出:“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弓箭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狩猎的效率,直至后来,人们学会了种植庄稼和饲养,狩猎开始成为人们寻求食物的次要方式,弓箭就开始成为人们显示射箭技艺的方式。因此,射箭活动开始带有体育的性质。
二、种族繁衍
种族繁衍是人类传承的大事。在古代,为了实施氏族外的婚配,在一些居住分散而又相对闭塞环境的少数民族中,往往会举行男女集体交往与求爱的节日和活动,来达到繁衍种族的目的。另外,在择偶方面,少数民族对男子的身体状况与劳动能力非常的注重,往往会通过体育竞技来让青年男子充分展示自身的智慧和力量,进而获得姑娘们的青睐,这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驱力。因此,为能够直接接触创造机会显得尤为重要。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与青年男女的社交有关,有的甚至就是为了两性的交往。例如壮族的“抛绣球”,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姑娘追”,苗族的“跳月”。瑶族的“踏歌”等活动。又如广西苗族、瑶族和侗族的“射弩”,在古代除了用来传信和防身外,而且还常常被作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一种信物。
三、宗教祭祀
在原始社会,由于科学发达,人们对自然现象存在恐惧和不理解,懵懂地认为万物是有灵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原始宗教得以产生,例如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巫术活动,在这些原始宗教中,图腾崇拜和原始巫术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图腾在我国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如鸟、蛇、蛙、虎、熊等多种图腾。关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赛龙舟活动,据说初也是龙图腾崇拜的一种仪式。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等文中认为,早在屈原投江之前,龙舟竞渡就已经在古越族中盛行了。为表示他们是“龙子”,古越族人有“断身”的习俗,而且还有乘着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中模仿龙的姿态进行竞渡的比赛活动。除了赛龙舟之外,其他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有龙图腾崇拜的踪迹,例如纸龙、舞龙灯等。
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恐惧和不理解是原始巫术产生的直接原因。原始巫术认为自然界与人相互之间可以产生影响。可以通过巫术来祈祷狩猎成功、庄稼丰收、家畜强壮多产等。拔河就是一种祈祷丰收的巫术活动,人们希望通过众人的拔河之力感应农作物,使之借助这种力量茁壮成长,从而获得来年的丰收。
在原始宗教信仰出现之后,崇拜祭祀仪式也开始逐渐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中都要举行的祭祀。当遇到重大的祭日时,往往会举行非常盛大的祭祀仪式,在祭祀中,舞蹈贯穿于宗教仪式的始终,从而促进了原始舞蹈中处于萌芽状态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各民族的崇拜和祭祀活动中,由于所信奉的“神灵”不同,因而祭祀中的舞蹈也不一样,譬如自命为“虎族”的彝族,在祭祖时,人们仍要身披“虎衣”,在雄浑的锣鼓声中,模仿虎的动作,翩翩起舞。又如汉族的“傩舞”、白族的“绕之灵”以及傈僳族的“飞舞”等舞蹈都是祭祀中体育活动的典型舞蹈。
四、军事战争
自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之后,各大势力内部或外部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或为了复仇,不断地进行战争,这些原始的军事活动也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萌芽。
在历史上很多有关战争的记载中都有关于传统体育的萌芽记载。例如《管子·地数篇》记载:“葛芦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出,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a 又如《述异记》记载“轩辕之初立也,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 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从这些传说中大致可知,角抵,即后来的摔跤、角力、相扑等运动早起源于蚩尤。虽然这些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蚩尤部落改进了原始兵器则是可能的。原始兵器往往是模仿兽角、鸟嘴的形状的基础上制造的,伴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频繁爆发,又出现了石弹、石刀、石斧和石铲等专门武器,以及石或骨制的标枪头和弓用的矢镞等武器。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战争的出现促进了武器和战斗技能的发展,同时也让人们更加重视对战斗人员的身体训练和军事技能训练。例如南朝梁人宗《荆楚岁时记》、引刘向《别录》中的记载:“蹴鞠,黄帝所造,在练武士,本兵势也”。由此可知,蹴鞠就是一种为了训练将士而被创造出来的一项运动。
五、经济活动
在民族传统体育的萌生过程中,经济活动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自然经济时代,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散居在山区各村寨的少数民族一般在节日里才会有相聚的活动。许多传统的节庆集信仰、娱乐、社交、经济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这些节日是商人们进行交易的大好时期。有些体育活动及其节庆本身就是商人们出于商业活动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例如侗族的“抢花炮”,被称为“侗家橄榄球”,是流行于湘、黔、桂的特色的侗族传统文化体育活动。在节庆期间,村民卖掉自己的土特产,同时买回日常生活用品,因此,花炮节促进了人们的经济活动。
六、教育传承
教育是一种主要的将自身生活经验传承给后代人的主要方式。原始教育初与生产过程是一体的,也就是在生产劳动实际过程中进行的简单生产技能的传授。
早的文字(记事符号)、信仰、风俗习惯等都是在氏族公社时期出现的,教育内容也逐渐变得复杂。关于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毛礼锐在其《中国古代教育史》中提到“氏族公社成员除在生产实践中受教育外,又在政治、宗教和艺术活动中受教育。他们参加选择、讨论公共事务以及宗教等社会活动,利用游戏、竞技、唱歌、舞蹈、记事符号进行教育,利用神话与传说作为材料和手段”。在这个时候,教育是在劳动之外进行的,开始用模拟化的劳动动作代替直接传授劳动技能的活动,并且融入了大量的由人设计的各种动作和活动形式。由此可以推断出原始教育中包含着大量的体育内容,并且这些体育内容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因此,在各个民族的原始教育中,便包含对各自独特的传统体育内容的学习和利用。
七、健身娱乐
对于人们来说,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基本和直接的价值追求就是健身娱乐,在这种目的驱使下,各族人民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有益于健康和身心愉快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相较于从生产劳动、宗教祭祀、军事战争中衍生出的民族传统体育模式来说,健身娱乐更多的是源于人们的创造。
古代民间的娱乐活动多种多样,广大民众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各种戏曲、舞蹈、杂技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以此来丰富生活,增进身心健康。例如宋代市民十分喜爱踢毽子的体育活动,在当时的临安城就有专门制作毽子的手艺人。明代《帝京景物·卷二·春场》中关于踢毽子有这样的记载:“杨柳儿活,抽;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儿,打拨儿。”由此可知,当时的民间娱乐健身活动是十分活跃的。这是人们根据自身的娱乐目的、借助一些外部自然条件和其他生产劳动成果或经验而创造出来的。在体育游戏中,很多儿童游戏得以产生的原因都是健身娱乐需要。相较于成年人,儿童在好奇心、游戏欲和创造力方面要强一些,他们往往能够创造出一些形式活泼、内容新颖的体育游戏。例如备受儿童喜爱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激烈的“老鹰”和“小鸡”的较量中,儿童获得了娱乐身心的效果。又如山东民间的“老虎叼羊”、广西仫佬族的“凤凰护蛋”等儿童游戏,也都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联想和创造。总而言之,这些儿童游戏往往是为了满足儿童娱乐玩耍的需求而创造出来的,都具有很好地健身效果。
可以说,人们创造娱乐活动的终目的就是对娱乐活动的需求。值得强调的是,只有具有身体活动特色鲜明、身体活动能力影响游戏成效的活动,才被称为体育游戏。
……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古典而又不失现代感的气质,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内蕴的文化价值。书页的纸张质感极佳,触感温润,油墨印制清晰,使得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当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那种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所吸引。他能够将看似分散的知识点,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而完整的知识体系。读的过程中,我常常被作者的真知灼见所打动,他对于某些社会现象的剖析,既有宏观的视野,又不乏微观的细腻,总能触及问题的本质。这本书的内容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作者在论述过程中,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每一个论点都建立在坚实的证据之上,让人信服。我尤其喜欢他对于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能够清晰地展现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联系。在阅读的字里行间,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所研究领域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的投入也使得这本书充满了人文关怀。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一些能够反映社会变迁和文化传承的议题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标题立刻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它的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深意,透露出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学术氛围。当我翻阅到书中的内容时,立刻就被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清晰的逻辑思维所折服。他能够将一个宏大的主题,拆解成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小章节,并逐一进行深入的探讨。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作者独特的见解所启发,他对于某些现象的分析,总是能够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并给出令人信服的解读。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而又充满力量,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作者对研究领域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在论述过程中,作者会引用大量的文献和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得整个论证过程严谨而可靠,读起来令人心悦诚服。这本书的内容,无疑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深刻的思考。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瞬间,就有一种被它独特魅力所吸引的感觉。书的整体风格沉稳而又不失活力,封面上的图案和字体都经过精心设计,透露出一种文化的底蕴和学术的严谨。阅读过程中,我被作者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他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将复杂的理论融入到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案例中,使得阅读过程如同在探索一个引人入胜的知识迷宫。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处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议题时,能够保持一种非常客观和审慎的态度,不带个人偏见,而是力求呈现事实的真相,并引导读者进行独立的思考。书中的一些观点,更是让我茅塞顿开,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周遭的世界。作者对于细节的关注也令人称道,每一个概念的界定,每一个数据的引用,都力求准确和可靠,这使得整本书的学术价值非常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大气而富有文化底蕴,淡雅的色彩和精致的纹饰瞬间就吸引了我的目光。在书架上,它散发出一种沉静而有力的气息,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长者,正等待着与有缘人分享他的智慧。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流畅的文笔所折服。文字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一种艺术的展现,将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将复杂的概念娓娓道来。从开篇的宏大叙事,到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作者始终保持着一种冷静而客观的视角,不偏不倚,引人深思。尤其是在探讨某个观点时,作者会引用大量的史料和学术研究成果,论证过程层层递进,令人信服。读到中间部分,我更是被作者对细节的把握和逻辑的严密性所震撼。他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梳理都力求清晰,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基于充分的证据,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如同在品鉴一幅精雕细琢的工笔画,每一笔都恰到好处,构图浑然天成。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术著作的严谨,又不失文学作品的感染力,读起来毫不枯燥,反而充满了阅读的乐趣。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文化灵魂深处的话题非常感兴趣,而这本书的标题正巧击中了我的痒点。从封面透出的那种质感,我就预感到这会是一本充满深度和智慧的作品。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分量也似乎预示着其中蕴含的知识量。翻开之后,我立刻被一种庄重而又充满力量的文字所吸引。作者的笔触非常老道,他能够将一些可能略显枯燥的理论,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贴切的例证,变得易于理解,并且充满了吸引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敏感或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时所展现出的审慎和尊重。他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花费大量的篇幅去梳理历史脉络,呈现不同视角的观点,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作者的某一段话,感觉仿佛在与一位智者进行对话,从中汲取着思想的养分。书中的某些章节,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作者提出的某个观点,或者对某个现象的解读,都出乎我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极大地拓展了我对相关问题的认知边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