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设备管理 第2版
定价:24.00元
作者:高志坚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111376330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设备管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第2版)》是2002年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设备管理》的修订版。全书根据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系统地叙述了设备的资产管理、前期管理、使用与维护、润滑管理、技术状态管理,设备的维修,备件管理、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设备伤害及其预防,以及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等内容。内容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流畅。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设备管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第2版)》可以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材及其他机械类专业选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设备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和企业培训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的培训教材。
目录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说明
第2版前言
版前言
章 设备管理概述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设备的资产管理
节 固定资产
第二节 设备资产管理的基础资料
第三节 设备资产的动态管理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设备的前期管理
节 设备投资规划
第二节 外购设备选型与购置
第三节 自制设备管理
第四节 设备安装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节 设备的使用
第二节 设备的维护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设备的润滑管理
节 润滑材料
第二节 设备润滑方式与设备润滑图表
第三节 设备润滑管理的组织与制度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设备的技术状态管理
节 技术状态管理概述
第二节 设备的点检
第三节 设备故障
第四节 设备事故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设备的维修
节 维修方式与修理类别
第二节 设备修理定额与修理复杂系数
第三节 设备修理计划
第四节 设备修前的准备工作
第五节 设备修理计划的实施、验收与考核
第六节 设备维修用技术资料与文件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备件管理
节 备件管理概述
第二节 备件的技术管理
第三节 备件的计划管理与经济管理
第四节 备件库管理与库存ABC管理法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
节 概述
第二节 锅炉的使用管理
第三节 压力容器使用管理
第四节 压力管道使用管理
第五节 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游乐
设施、厂内机动车辆使用管理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设备伤害及其预防
节 伤亡事故与职业病、危险源与风险的概念
第二节 危险源的产生及类型
第三节 危险源辨识
第四节 重大危险源的判定
第五节 风险控制
第六节 设备制造过程重大危险源与风险
分析及防护措施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 网络计划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节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第二节 网络图的绘制和时间参数的计算
第三节 网络计划的检查、调整与优化
复习思考题
附录 设备统一分类及编号目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设备管理 第2版》这本书,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我工作多年来与设备打交道的点点滴滴。这本书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触及了我过去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并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在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方面,作者深刻地剖析了不同维护模式的优劣,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设备故障分析”和“根本原因分析”的内容印象深刻。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疲于应付表面的故障现象,而这本书教导我们如何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同类故障的再次发生。书中提供的分析工具和方法,例如鱼骨图、5 Why 分析法等,都非常实用,并且配有详细的案例说明,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其应用过程。 在设备性能优化方面,这本书也提供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见解。它不仅仅停留在“让设备正常运转”的层面,而是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来提升设备的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损耗。书中关于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和数据采集的章节,为我们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来改进设备管理提供了方向。 另外,这本书对设备管理中的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它强调了人员素质在设备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培训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建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最终都需要人来执行。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直接和务实,没有太多华而不实的理论堆砌,而是紧密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展开。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很快地找到与自己工作相关的部分,并从中汲取养分。
评分刚收到这本《设备管理 第2版》就被它的厚重感和内容丰富度给吸引住了。我一直觉得设备管理是一个非常关键但又常常被忽视的领域,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如何有效地管理设备,最大化设备的价值,是他们面临的普遍难题。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予了非常全面的指导。它不仅仅是介绍一些表面的管理技巧,而是深入到设备管理背后的逻辑和体系构建。 书中关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论述,让我对设备的认识有了全新的高度。从最初的选型、采购,到使用、维护,再到最后的处置,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管理要点和挑战。作者在书中详细分析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管理重点,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设备经济性分析的部分,它帮助我理解了如何从财务角度评估设备的价值,以及如何在设备投资决策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在设备维护方面,这本书提供了非常系统性的方法论。它不仅仅是列举了各种维护方式,更重要的是阐述了如何根据设备的特点、重要性以及运行环境来制定最优的维护策略。书中对于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I)的详细讲解,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预测设备故障,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尝试将书中介绍的预测性维护方法应用到我们公司的几台关键设备上,希望能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避免非计划停机。 此外,这本书还非常注重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书中提供的许多管理表格、记录模板和操作规程,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大大减少了我们自己摸索的时间。这对于企业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设备管理体系非常有帮助。书中关于设备档案管理和技术资料管理的建议,也为我们改进现有的信息记录方式提供了思路。 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设备管理更深层次的价值和可能性。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导书。
评分当我翻开《设备管理 第2版》时,我立刻被书中对设备管理各个环节的细致描绘所吸引。我一直认为,设备管理是一个既需要技术深度,又需要管理广度的领域,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些期待。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套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哲学。 书中关于“设备生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 LCC)的深入分析,让我对设备的价值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之前往往只关注设备的初始购置成本和日常维护费用,而这本书则引导我考虑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成本,包括运营成本、维修成本、报废处理成本等。这对于进行长远规划和投资决策非常有帮助。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设备绩效评价”的章节。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各种关键绩效指标(KPIs)来衡量设备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可用性等,并提供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分析工具。这让我们能够量化设备管理的成效,并发现改进的方向。我打算将书中介绍的一些KPIs引入到我们部门的绩效考核中,以便更客观地评估我们的设备管理水平。 此外,这本书还对设备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包括如何利用工业自动化、信息化系统来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它展示了科技如何赋能设备管理,使其变得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严谨,但又不失生动性,很多概念的阐释都配有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例子,使得复杂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我相信,任何一个认真阅读这本书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示。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讲解设备管理的书籍,终于让我找到了《设备管理 第2版》。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详细的案例分析,再到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几乎涵盖了设备管理的所有重要方面。作者在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更新和报废等各个环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设备的特点及其对应的管理策略,比如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实验室的精密仪器、以及仓储物流中的自动化设备,都有专门的章节进行探讨。 让我非常惊喜的是,作者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指导。比如在设备维护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预防性维护、预测性维护和状态监测等技术,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书中还引用了许多真实的工业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设备故障诊断和排除的章节,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大大缩短了故障排除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损失。 而且,《设备管理 第2版》在内容上也与时俱进,融入了许多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书中讨论了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这对于我们这些身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书中对风险管理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很多有效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帮助我们规避潜在的设备风险,保障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其易读性和实用性。文字表达清晰流畅,图文并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掌握其中的要点。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图表、流程图和清单,方便读者理解和参考。我将书中的一些方法和工具应用到我的工作中,效果立竿见影。比如,书中关于设备保养计划制定的方法,让我重新梳理了我们部门的设备保养流程,大大提高了保养的效率和质量。 总而言之,《设备管理 第2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设备管理领域的权威著作。它不仅内容详实,理论扎实,而且方法实用,贴近实际。无论是设备管理领域的从业者,还是对设备管理感兴趣的研究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的朋友们。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设备管理”这个概念都停留在比较浅显的理解上,总觉得就是按时保养、按时维修,保证设备能动就行。直到我读了《设备管理 第2版》,我才意识到,这其中蕴含着多么深刻的学问和战略意义。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设备管理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更是企业运营和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中对于设备投资决策的分析,让我认识到,选择什么样的设备,不仅仅是看价格和性能参数,还需要考虑其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环境影响以及与企业整体战略的契合度。这种宏观的视角,是很多技术书籍所缺乏的。它引导我思考,如何通过设备管理来支撑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我对书中关于“设备可靠性工程”和“设备可用性管理”的章节特别感兴趣。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系统性的方法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从而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对于那些依赖精密设备进行生产的企业来说,简直是福音。它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框架,让我们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设备可靠性提升工作。 同时,这本书也触及了设备管理中的一些“软实力”,比如团队建设、知识传承和持续改进文化。它强调了建立一个高效的设备管理团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来提升整体管理水平。这些内容,往往是我们在技术层面容易忽视,但却对实际管理效果至关重要。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比较人性化,信息层次分明,关键概念的阐释也很到位。即使我不是设备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士,也能在阅读过程中逐步理解其核心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