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余嘉锡:国学发微
定价:42.00元
作者:余嘉锡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0901161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余嘉锡是卓有成就的目录学家,对中国目录学的研究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余嘉锡:国学发微》收入其《太史公书亡篇考》等名世佳著及《四库提要辩证序》等论文。《版本通义》是继叶著后,版本学的又一部力作。
目录
作者介绍
余嘉锡(1883-1955),目录学家、语言文字专家,常德人。清末举人,任吏部文选司主事。1927年后在辅仁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大学、民国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主讲目录学。1931年任辅仁大学教授,兼国文系主任。1942年兼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委员。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对知识探求的全新视角。它打破了我以往对于“国学”的刻板印象,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学术研究,并非是枯燥乏味的考据,而是充满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智力活动。《国学发微》的作者,仿佛是一位永不满足的探险家,他总是在追问“为什么”,并乐此不疲地寻找答案。他对各种资料的运用,对不同观点的比较,都展现出极高的学术素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常常在阅读时,会被作者的提问所吸引,然后跟着他的思路,一起去思考、去推理。这种“陪伴式”的阅读体验,让我感觉自己也在参与到知识的创造过程中。而且,他并不回避争议,甚至乐于探讨那些尚存争议的问题,并试图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担当和勇气。这本书让我明白,学习国学,不仅仅是记忆一些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探究精神,一种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权威的学术品格。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对“国学”这个概念有了全新认识的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国学是个有些遥远、甚至有些刻板的词汇,可能意味着枯燥的古籍、晦涩的理论,而《国学发微》却用一种极其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将那些看似深奥的传统文化知识,一层层地剥开,展现在我眼前。它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带着一种探索的、解密的姿态,引导读者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在历史尘埃中的精妙之处。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他并不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让你自己去体会“微”之所在,去感受那些被忽略却又无比重要的细节所蕴含的深厚智慧。书中对一些经典的解读,更是让我拍案叫绝,原来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典故、俗语,背后竟然有着如此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奇妙的文化考古,每一次翻页,都可能发现一个令人惊喜的新大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阅读其他许多书籍都难以带来的。它让我明白,国学并非是束之高阁的文物,而是活生生的、可以与我们当下生活产生深刻连接的宝贵遗产。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对于“微”的极致追求。我之前阅读过一些关于国学的普及读物,通常会侧重于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或是哲学思想的体系构建。而《国学发微》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它将目光聚焦在那些极其细微之处,仿佛是用显微镜去观察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作者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读史”本领,能够从最不起眼的细节中,挖掘出最本质的意义。比如,他对某个字词的考证,对某个器物的形制的分析,甚至是对某幅画作构图的解读,都能够上升到对当时社会风貌、思想观念、甚至是民族性格的深刻洞察。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反而比宏大的叙事更能触动人心,因为那些细微之处,往往更真实、更具象,也更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真实肌理。我常常在阅读时,会惊叹于作者的细心和洞察力,原来那些我们轻易忽略的“小问题”,背后竟然牵扯出如此多的学问和道理。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对许多事物是否过于粗浅地看待了,是否错失了理解其深层含义的机会。《国学发微》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
评分读《国学发微》的过程,与其说是在阅读一本书,不如说是在经历一场智识的盛宴。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能够将那些原本只存在于学术研究中的严肃话题,用一种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喜欢他对某些具体事物,比如建筑、服饰、甚至是一些民间习俗的深入剖析。他不仅仅是描述这些事物的外在形态,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追溯它们的起源,分析它们演变的脉络,并最终揭示它们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想。这种“追根溯源”的写作手法,让我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独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发现,许多我们今天依然习以为常的文化符号,都深深根植于古代的智慧之中,它们并非凭空产生,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演变。这本书让我对“传统”有了新的理解,它不再是僵化的过去,而是活生生的、不断演进的生命体。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感到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同时也对我们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感到深深的敬佩。
评分《国学发微》是一本能够“点燃”你阅读兴趣的书。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于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化现象,总是觉得隔靴搔痒,难以深入。而这本书,就像是一把火,瞬间点燃了我对这些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文人的情趣。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那些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甚至妙趣横生。我经常会在阅读时,不自觉地发出赞叹,原来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现象,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丰富的信息量。他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解读,也别具一格,他并不止步于表面的功过评说,而是深入挖掘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思想,展现出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人性化的历史形象。这本书让我觉得,阅读国学,原来可以如此有趣,如此具有吸引力。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精神的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