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网球入门、提高训练与实战 |
| 作者 | 李志平、于海强 |
| 定价 | 29.00元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2261458 |
| 出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以图解文的形式讲解网球相关知识、技术和实战战术运用,具体涉及单打和双打的攻防实战技术和战术,内容简单有效实用,真正做到看得懂,学得会,行之有效,便于广大网球爱好者学习和掌握网球技术要领、训练方法和实战战术等。 |
| 作者简介 | |
| 李志平,1985年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同年入职中国民航大学体育部,现为中国民航大学体育部副主任,副教授,一直从事球类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工作。 |
| 目录 | |
| **章 网球运动概述 / 1 一、国际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1 二、中国网球运动发展概况 / 5 三、网球运动的特点和价值 / 7 第二章 网球运动基础 / 12 **节 网球运动的基本设施和装备 / 12 一、网球场地 / 12 二、球拍和球 / 17 三、网球鞋 / 23 四、网球服及其他装备 / 27 第二节 握拍方法 / 29 一、正手握拍方法 / 29 二、反手握拍方法 / 32 三、握拍、击球点及击球时机 / 35 第三节 准备姿势与基本步法 / 37 一、准备姿势 / 37 二、移动步法 / 41 三、移动步法练习 / 43 四、击球步法 / 46 五、各种击球步法的使用及练习 / 49 如何保养网球拍 / 52 第三章 网球运动技术 / 54 **节 正手击球技术 / 54 一、正手击球基础知识 / 54 二、传统正手击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 55 三、现代正手击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 56 四、传统正手击球与现代正手击球技术的区别 / 57 五、几种不同的正手击球方法 / 58 六、正手击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 64 第二节 反手击球技术 / 66 一、反手击球技术基础知识 / 66 二、单手反手上旋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 68 三、单手反手平抽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 69 四、单手反手下旋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 70 五、双手反拍击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 73 六、反手击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 75 第三节 发球技术 / 76 一、发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 77 二、几种常见的发球方法 / 81 三、发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 84 第四节 接发球技术 / 86 一、接发球基本知识 / 86 二、接发球技术 / 87 三、接发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 89 如何知道自己是哪种打法 / 91 第四章 网球运动中的战术与实战运用 / 92 **节 单打战术 / 92 一、发球战术 / 92 二、接发球战术 / 96 三、底线战术 / 100 四、网前战术 / 108 五、综合性打法战术 / 116 第二节 双打战术 / 117 一、发球局的站位 / 117 二、发球局的战术 / 122 三、接发球局的站位 / 125 四、接发球局的站位配合 / 126 五、双打战术手势 / 127 双打战术运用的三大“窍门” / 129 第五章 网球运动损伤、处理及预防 / 130 **节 网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 / 130 一、水泡 / 130 二、小腿抽筋 / 132 三、踝关节扭伤 / 133 四、肌肉酸痛 / 135 五、网球肘 / 138 六、腰痛 / 141 七、肩关节痛 / 142 八、膝关节痛 / 143 九、半月板损伤 / 143 第二节 不同季节网球运动注意事项 / 144 一、春季打球需要注意的事项 / 144 二、夏季打球需要注意的事项 / 146 三、秋季打球需要注意的事项 / 148 四、冬季打球需要注意的事项 / 149 挫伤处置的RICE步骤 / 151 第六章 网球竞赛规则与裁判 / 152 **节 网球竞赛规则 / 152 第二节 网球竞赛裁判 / 168 四大网球公开赛 / 191 第七章 网球运动礼仪 / 193 **节 网球比赛礼仪 / 193 第二节 网球观赛礼仪 / 196 |
| 编辑推荐 | |
| 1.从入门到提高,图文并茂,网球爱好者自学实用宝典; 2.图解解析单双打攻防技战术,容易理解,便于掌握和实践中提高实战中的技战术水平; 3.内容简单实用,科学有效,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新近入手的小册子,名为《网球入门、提高训练与实战》,真算得上是一剂及时的强心针。我这个人吧,接触网球也有一阵子了,但总感觉自己像是在原地打转,发球总是飘忽不定,底线对抗也常常失误连连。市面上那些动辄上百页的专业书籍,又是术语又是复杂的理论,看得我头昏脑涨,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去修正那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可这本书,就像是为我这种“卡壳”的中间水平选手量身定做的一样。它没有大谈特谈什么复杂的力学原理,而是非常务实地拆解了几个核心技术点:击球甜点的重要性、如何利用身体转动产生力量,以及步伐调整的几个关键节奏。我按照书里对正手击球引拍幅度和收拍路线的建议调整了两次练习,效果立竿见影,球的稳定性和深度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关于双脚移动接球的描述,简直是我的救星,让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我在面对高质量来球时总是慢半拍。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用最直白的方式,把那些看似玄乎的“感觉”转化成了可以操作的“步骤”。
评分作为一名热爱分析数据和流程的业余爱好者,我更看重的是系统的性和可追踪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提供了一套从基础体能储备到比赛后复盘分析的完整流程。训练计划部分,它不再是简单地罗列动作,而是给出了不同周期的训练侧重,比如赛季前如何打好基础力量,赛季中如何保持手感和反应速度。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些自我评估的工具和表格模板,虽然简单,但能让你清晰地记录下每次训练的重点和达成的目标。我开始使用书里建议的“失误类型记录表”,发现自己最常犯的错误是中场截击时身体前倾过度导致下网,而不是我一直以为的底线接发球失误。这种基于数据的自我修正,让我的进步轨迹变得更加清晰和可控。这本书不是让你看了就扔掉的速成秘籍,而是一本可以陪伴你至少打上几个赛季的“私教手册”。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集“入门、提高、实战”于一体的书是抱持怀疑态度的,总觉得面面俱到往往意味着样样稀松。然而,翻开这本书后,我被它那种清晰的层次感给折服了。对于一个刚刚拿起球拍的新手来说,前几章对握拍方式、准备姿势的图文解析,细致到连手指的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让人不敢有丝毫偏差。但最让我惊喜的是关于“提高”的部分。它没有停留在基础动作的重复上,而是引入了针对性训练——比如,如何通过设置障碍物来模拟比赛中的压力环境,如何进行高强度的多球喂球训练以提高反应速度。我立刻组织了几个球友,尝试了书里设计的那套“五分钟体能爆发训练”,那酸爽劲儿,比单纯跑圈有效多了,直接模拟了比赛中关键分的体能要求。这种将训练科学化、趣味化的处理方式,让枯燥的重复练习变得有了明确的目的性,确实让人愿意坚持下去。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挺用心思的,虽然是工具书的性质,但拿在手里阅读体验很舒服。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某些复杂技术(比如反手切削的击球点控制)时,所使用的比喻和类比。有时候,过于技术性的描述反而会让人产生距离感,但作者用生活中的场景来解释网球中的物理现象,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举个例子,他描述如何用手腕的“鞭打”来增加球的上旋,不是说“要增加触球瞬间的摩擦角”,而是说“想象你要用手掌把球向上抛出去,但球拍只是借力引导”。这个形象的比喻让我瞬间领悟了那个微妙的动作感觉,之前我用蛮力去“切”球,总是把球切得太低或者出界。这种化繁为简的叙述艺术,是很多技术指导书所欠缺的。它让你感觉作者不是在“教书”,而是在“陪伴”你一起练习和成长。
评分我通常是在周末和一群水平参差不齐的朋友约球,最大的困扰就是实战中总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技术动作一旦在压力下变形,就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本书在“实战”章节的处理上,展现出了老道的经验。它没有教你如何去模仿职业选手的神仙球,而是专注于“如何赢回你能赢的每一分”。比如,关于发球选择的策略,它详细分析了在不同风向、不同对手特点下,是采用平击球、上旋球还是切削球的成功率更高。我发现,自己过去的发球太随意了,总是想着发力,却忽略了球的方向和旋转对对手的干扰。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网球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更是心理和策略的博弈。阅读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去观察对手的站位、步法习惯,并尝试用更短、更有威胁性的过渡球来打乱他们的节奏,这种“动脑子”打球的感觉,比一味地追求大力击球要过瘾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