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目了然学方剂 | ||
| 定价 | 30.00 | |
| 出版社 |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
| 开本 | ||
| 作者 | 林政宏 | |
| 装帧 | ||
| 页数 | 183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35942807 | |
本书是一本非常简单易学的中医方剂入门书,是学习中医知识必备的参考书籍。从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及其加减运用,都有详细介绍。
林政宏博士,学历:台湾高雄医学大学药学硕士,中国国际针灸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 著作:《中医入门一学就通》、《黄帝内经一学就通》、《脉诊一学就通》、《濒湖脉学一学就通》、《图解针灸一学就通》、《针灸甲乙经一学就通》、《一目了然学方剂》、《中医养生洞悉肥胖症与高脂血症》、《99味常用中药入门》、《图解中医诊断入门》、《图解伤寒论》、《金匮要略一学就通》、《续99味常用中药入门》。
Part 1方剂的分类与功效(1)
Part 2辛温解表方(12)
1.麻黄汤(14)
2.桂枝汤(16)
3.葛根汤(18)
4.小青龙汤(20)
5.九味羌活汤(22)
Part 3辛凉解表方(24)
1.麻杏甘石汤(26)
2.升麻葛根汤(28)
3.柴葛解肌汤(30)
4.桑菊饮(32)
5.银翘散(34)
Part 4清热方(36)
1.黄连解毒汤(38)
2.白虎汤(40)
3.普济消毒饮(42)
4.青蒿鳖甲汤(44)
5.清暑益气汤(46)
6.清营汤(48)
7.玉女煎(50)
8.芍药汤(52)
9.白头翁汤(54)
10当归六黄汤(56)
Part 5化痰止咳方(58)
1.半夏白术天麻汤(、60)
2.温胆汤(62)
3.贝母栝蒌散(64)
4.定痫丸(66)
5.养阴清肺汤(68)
6.滚痰丸(70)
7.苓甘五味姜辛汤(72)
8.清燥救肺汤(74)
9.苏子降气汤(76)
10.杏苏散(78)
Part 6理气方(80)
1.柴胡疏肝散(82)
2.半夏厚朴汤(84)
3.越鞠丸(86)
4.天台乌药散(88)
5.枳实消痞丸(失笑丸)(90)
Part 7理血方(97)
1.血府逐瘀汤(94)
2.桃核承气汤(96)
3.补阳还五汤(98)
4.温经汤(100)
5.生化汤(102)
Part 8安神固涩方(104)
1.天王补心丹(106)
2.酸枣仁汤(108)
3.金锁固精丸(110)
4.甘麦大枣汤(112)
5.完带汤(114)
Part 9补益方(116)
1.四物汤(118)
2.四君子汤(120)
3.六味(122)
4.补中益气汤(124)
5.归脾汤(126)
6.补肺阿胶汤(128)
7.百合固金汤(130)
8.炙甘草汤(132)
9.七宝美须丹(134)
10.泰山磐石散(136)
Part 10风湿镇痛方(138)
1.独活寄生汤(140)
2.小活络丹(142)
3.大秦艽汤(144)
4.川芎茶调散(146)
Part 11和解方(148)
1.半夏泻心汤(150)
2.小柴胡汤(152)
3.逍遥散(154)
4.四逆汤(156)
5.防风通圣散(158)
Part 12化湿消暑导方(160)
1.藿香正气散(162)
2.健脾丸(164)
3.五苓散(166)
4.保和丸(168)
5.甘露消毒丹(170)
Part 13泻下方(172)
1.大承气汤(174)
2.大黄牡丹皮汤(176)
3.增液承气汤(178)
4.温脾汤(180)
5.凉膈散(182)
我最近沉迷于各种关于传统医学的书籍,但说实话,很多入门级的读物总是陷于过于晦涩的理论阐述,或者反过来又流于肤浅的养生建议,很难找到一个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的平衡点。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讲解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它没有直接堆砌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术语,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和类比,将抽象的原理逐步解构,让初学者也能很快抓住核心要义。这种教学方法,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耐心坐在你身边,用最朴实的语言为你剖析药性的微妙之处。我尤其喜欢它对某个经典方剂的演变过程的梳理,清晰地展示了古人是如何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思路的,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智慧的传承感,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简直超乎我的预期。我不是科班出身,但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妙之处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过去尝试了解方剂学时,总觉得知识点散乱,不成体系,自己动手组织起来非常吃力。这本书的好处就在于它构建了一个逻辑严谨的知识框架,让你能清晰地看到各个知识点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它不仅仅是在介绍“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在教你“为什么”和“怎么用”。我尝试着对照书中的描述,结合自己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现象进行思考,竟然茅塞顿开,感觉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了一种全新的、更宏观的理解。这种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引导,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深入学习的热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剔,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那种微微带着点粗粝感的触感,让人爱不释手。特别是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大气,用色沉稳又不失活力,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内容肯定很扎实。我一直很看重书籍的物理体验,毕竟阅读不光是用眼,也是一种触觉上的享受。内页的排版也做得非常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要知道,很多专业类书籍为了塞进更多内容,往往会把排版做得密密麻麻,读起来非常费劲。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人性化,看得出来出版社在细节处理上是下足了功夫的,这种对读者的尊重,在当今的出版界里,实属难得。光是翻阅这本书的过程,就变成了一种享受,这种对实体书的偏爱,大概是电子阅读无法完全替代的情怀吧。希望后续的系列都能保持这样的水准。
评分阅读体验的流畅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这本书的作者在文字运用上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既有学术书籍的严谨规范,又不失文学作品的流畅与灵动。我发现自己可以很轻松地沉浸在作者构建的世界里,完全忘记了正在阅读的是一本专业性较强的书籍。尤其是在描述一些微妙的药性相生相克关系时,作者的措辞精准而富有画面感,仿佛那些药材就在眼前缓缓组合,释放出各自的能量。这种行云流水的文字风格,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让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充满期待。对于我这种追求阅读享受的读者来说,这一点实在太重要了。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的同类书籍很多,但真正能做到“一目了然”的凤毛麟角。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做到了真正的“去繁就简,化繁为简”。它并没有牺牲内容的准确性去追求表面的易懂,而是通过高超的知识组织能力,将复杂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它在图表和辅助说明上的运用,那些精心设计的流程图和对比表格,有效地弥补了纯文字描述可能带来的理解障碍。每当我遇到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时,翻到相应的图表,立刻就能豁然开朗。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读者学习痛点的深刻洞察。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中医世界的大门,效率之高,令人赞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