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现代布局谋略/围棋实战技法丛书
定价:30.50元
作者:马自正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33772291
字数:
页码:23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围棋现代布局谋略/围棋实战技法丛书》主要介绍围棋的基本原理,定式、行棋方向、先后手、实利与外势的选择,布局阶段占据盘面上价值显著的要点的谋略与路径,旨在帮助广大围棋爱好者提高围棋布局阶段取得对弈主动权与战略制高点的能力。
目录
部分 布局原理
节 金角银边草肚皮
第二节 角上落点的区别
1.星
2.小目
3.三三
4.目外
5.高目
第三节 占据三线四线要点
第四节 疏密适当
第五节 高低配合
第六节 立体结构
第七节 两翼展(张)开
第八节 掌握行棋方向
第九节 理顺行棋次序
第十节 急场和大场
第十一节 定式的选择
第十二节 初学者的几点失误
1.护角病
2.拆二病
3.恨空病
4.好战病
5.脱离主要战场病
第二部分 布局流派
节 秀策流
第二节 平行布局
第三节 对角布局
第四节 二连星
第五节 三连星
第六节 中国流
第七节 迷你中国流
第八节 小林流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棋谱我可是期待了好久,最近终于入手了。从封面设计上就能看出出版方是下了功夫的,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风格,很对我的胃口。翻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清晰的棋谱排版,字体大小适中,符号清晰明了,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每一步棋的解释都非常详尽,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走哪一步”,还会深入分析背后的逻辑和潜在的变化,这点对于想要提升实战能力的棋手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喜欢它对于局部定式的深入剖析,那些看似复杂的交叉口,在作者的笔下被梳理得井井有条,让人豁然开朗。比如,书中对某个特定星位开局后的复杂变化图解,我反复研读了好几遍,每一次都有新的体会。这不仅仅是一本教授招式的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耐心地在你耳边为你讲解对局的精髓所在。我感觉,光是消化完这本书中关于布局的一些核心思想,我的棋力就有了质的飞跃。
评分我是一名业余五段的棋手,一直在中盘战斗中感觉缺乏一个扎实的前期基础。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是,它为我补齐了这块最大的短板。书中对于“效率”的讨论尤其深刻,它教导我们如何用最少的步数达到最大的效果,如何在争夺要地的同时不落下后手。以前我总觉得布局就是下完几个角和边上的定式就完事了,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布局其实是一盘棋的“剧本大纲”。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来分析“大局观”是如何在布局阶段初步形成的,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容易陷入局部得失的棋手来说,是极大的警醒。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棋路一下子变得开阔了许多,下棋时不再拘泥于眼前的几颗子,而是能更早地看到十手、二十手之后的整体态势。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培养的是你的“棋手思维”,而非简单的“招法记忆”。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安排逻辑性极强,从基础的开局原则,过渡到几种主流布局的精妙变化,最后升华到对全局态势的掌控,层层递进,丝丝入扣。最让我佩服的是,作者并没有把复杂的理论复杂化,而是用一种非常清晰的逻辑链条将它们串联起来。例如,书中对“子效”的计算和评估方法,解释得极其透彻,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要牺牲一些目数去换取先手或厚势。对于我这种喜欢自己研究棋谱的棋迷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分析框架。读完后,我不再仅仅是模仿高手,而是开始尝试用作者提供的方法去检验和改进我自己的常用布局。这是一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转变,这对于任何想要在围棋上取得长足进步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类“现代布局谋略”的书是有点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市面上同类书籍太多,难免有些陈词滥调。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叙述方式非常新颖,不像传统的棋谱那样干巴巴地罗列变化,而是融入了一种宏观的战略视角。作者很擅长从全局出发,讲解如何在开局阶段就确立对自己有利的“战场”。我特别欣赏它对于“效率”和“厚薄”的权衡分析,书中用很多生动的比喻,把抽象的棋理讲得非常形象。例如,它用“筑墙”和“圈地”来比喻不同布局风格的优劣,让我立刻明白了为什么要选择某一种特定的开局。看完相关章节后,我尝试在网上下了几盘棋,特意采用了书中学到的几种布局,结果发现我的中盘战斗力明显增强了,因为我的每一步棋都有了更明确的战略意图,不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乱走。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术”与“道”相结合。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纸张手感都非常出色,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阅读和复盘的棋书来说太重要了。厚实的纸张,即使用高亮的白板笔做标记也不会洇墨,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在书上做批注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细节决定成败,出版方在这些基础体验上做得非常到位。内容方面,我个人觉得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其与时俱进的特点。作者显然紧密关注着职业棋坛的最新动向,书中所介绍的许多布局理念,都能在近几年的世界大赛中找到影子。它并非一味地照搬古谱,而是着重阐释如何在现代高速计算的背景下,对传统布局进行优化和改造。特别是关于“AI时代”下的布局新思路,书中给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观点,让我对围棋这项古老的游戏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无疑是连接传统智慧与前沿实践的桥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