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大师残局妙手及其训练测试/象棋阶梯课堂系列
定价:18.00元
作者:傅宝胜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33772116
字数:
页码:1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象棋大师残局妙手及其训练测试/象棋阶梯课堂系列》主要介绍的是象棋大师的残局妙手以及江湖残局。
所谓残局妙手,即在对弈中的残局阶段所弈出的精彩着法,进入残局阶段若优劣已很明显,即需使出妙手,一是转化为优势尽快获胜,二是让劣势尽可能弈和。要想临枰迅速发现妙手,需长期训练才能熟练掌握残局技巧。
江湖残局构思巧妙,着法深奥,常诱使街头猜解者受。本册旨在帮助读者熟悉此类棋局,掌握其解析方法和规律。
目录
单元 象棋大师残局妙手问题测试
试卷1 运子妙手问题测试
试卷1 解答
试卷2 献子妙手问题测试
试卷2 解答
试卷3 弃车妙手问题测试
试卷3 解答
试卷4 弃马妙手问题测试
试卷4 解答
试卷5 弃炮妙手问题测试
试卷5 解答
试卷6 谋子妙手问题测试
试卷6 解答
第二单元 街头象棋问题测试
试卷1 临危不乱棋局问题测试
试卷1 解答
试卷2 苦尽甘来棋局问题测试
试卷2 解答
试卷3 杀气腾腾棋局问题测试
试卷3 解答
试卷4 太平有象棋局问题测试
试卷4 解答
试卷5 老军献身棋局问题测试
试卷5 解答
试卷6 隔断巫山棋局问题测试
试卷6 解答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行文中所流露出的那种鼓励性质的语调。在讲解一些看似艰深的棋理时,作者总能用非常生活化、形象化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这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比如,对于残局中“弃子争先”的要点,作者用了“时间就是生命线”来类比,将抽象的棋理具象化,让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要义。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而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切磋。它不仅仅教你如何赢棋,更重要的是,它在培养你像一个真正的高手那样去思考问题,去欣赏残局艺术的深刻内涵,这种启迪远超技术层面,更关乎棋道与心性。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深知理论知识与实战应用之间的鸿沟。很多时候,书上的“妙手”在实战中因为时间压力或者对局面理解不够深刻而无法体现。然而,这本书的章节布局似乎考虑到了这一点。它将理论的“点”与实战的“面”紧密结合起来,每一个理论章节后都有一个“大师手筋再现”的模块,用大量的中局转残局的实战棋谱来佐证刚才学到的概念是如何在高手对决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阅读这些棋谱时,我能感受到那种从大局观到精细算度的完美过渡,这让我开始明白,残局的精妙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对整体战略的精确收束。这种将微观技巧置于宏观棋局背景下的编排,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棋局整体掌控力的认识。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的逻辑性,它似乎是为那些渴望从“懂得规则”到“精通实战”的棋手量身定制的。从基础的残局概念辨析开始,作者没有急于抛出那些看似玄奥的杀招,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去理解每一个子力的价值在残局中的变化和重塑。例如,对于“车象对炮”这种经典的残局形态,书中不仅列举了大量的实战案例,更深入剖析了双方行棋的心理博弈和时间节点的把握,每一个步骤的推导都附有详尽的注释,让你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这么走是妙手”,而不是简单地记住一个招法。读起来感觉就像是跟随一位耐心的棋艺导师,他不会轻易给你答案,而是巧妙地设置陷阱,让你在思考和试错中领悟棋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远比死记硬背有效得多,真正做到了将“妙手”的内涵层层剥开。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深沉的墨绿色调,搭配烫金的书名和作者信息,散发出一种古典与专业的双重气质。纸张的质感也十分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内页的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复杂的棋盘布局和细微的走子图示,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深度钻研棋局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翻开扉页,前言部分作者的笔触流露出对中国象棋深厚的理解和教学的热忱,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引导力,让人仿佛已经置身于一个由经验丰富的棋手亲自传授经验的课堂之中。装订得也相当结实,看来是经得起反复翻阅和长期研习的,这种对细节的注重,往往预示着内容本身的扎实与可靠。初次接触,光是这实体书的品质,就已经让我对手中的这套“阶梯课堂”系列充满了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承载着匠人精神。
评分这套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训练测试”环节的重视程度,几乎达到了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标准。它不仅仅提供理论知识和范例,更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自我检验流程。书中的测试部分设计得非常巧妙,不同于一般书籍的简单对局复盘,这里的测试更像是针对特定弱点的“靶向训练”。有的测试要求你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唯一的制胜点,考验临场反应和计算深度;有的则要求你在劣势局面下寻求和棋的转机,锤炼心态和韧性。每一次测试的难度梯度设置都恰到好处,让你在完成一个阶段的训练后,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短板的补强效果,这种即时的反馈机制,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内驱力。它强迫你走出舒适区,去面对那些在实战中常常让你感到棘手的复杂局面,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战演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