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世纪十年来学校体育改革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影响研究
定价:45.00元
作者:苗大培,朱寒笑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64417208
字数:
页码:25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新世纪十年来学校体育改革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影响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影响、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影响、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社会角色学习的影响、学校对青少年规则意识和责任心形成的影响、学校体育运动规则学习对青少年遵循社会规范的影响、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影响、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育价值取向的影响研究、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社会角色学习的影响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
目录
作者介绍
苗大培,男,汉族,1954年8月出生,辽宁省盖县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体育科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社会学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第三部门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项目:全国城乡社区社会体育组织现状调查、体育志愿者组织建设与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体系研究等。出版专著《论体育生活方式》《第三部门与全民健身》,发表论文多篇。
朱寒笑,女,1969年12年出生,浙江临海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体育社会学和体育休闲娱乐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城市体育休闲组织体系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加编写教材多部。
文摘
序言
部分 绪论
章 课题研究定位与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 问卷编制与研究方法
第四章 研究成果摘要
第二部分 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影响的专题研究
第五章 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影响研究
第六章 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第七章 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育价值取向的影响研究
第八章 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社会角色
第九章 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社会规范的影响研究
第十章 学校体育运动规则学习对青少年遵循社会规范的影响研究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朴实,没有花哨的封面,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其学术研究的本质。我借阅这本书时,特地留意了它所涉及的时间跨度,正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和教育理念经历巨大转型的十年。这意味着,这本书的研究背景是非常动态和复杂的。我尤其期待看到,在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学校中,体育改革的效果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毕竟,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必然会对任何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产生折扣。如果作者能将这种地域差异和阶层差异纳入考量,那么这本书的分析深度和现实指导意义将大大提升。我设想,它可能会揭示出,一些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在资源匮乏的地区是如何“水土不服”的,或者反过来,某些基层学校如何自发地探索出了更有效的本土化改革路径。这种自下而上的观察,往往能提供决策者难以察觉的珍贵信息。
评分阅读这些学术著作总需要一些耐心,但这本书的结构似乎安排得相当清晰,尽管主题专业,但作者似乎努力让论述更具可读性。我注意到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实证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这让我对研究的严谨性有了信心。特别是关于“社会化过程”这一概念的界定,作者似乎花费了相当的笔墨来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这对于理解体育活动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同辈关系、师生互动乃至规则意识的建立至关重要。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改革的成果是否受到了挤压,或者说,这种改革是否真正触及到了教育观念的深层结构。如果只是停留在增加运动时间或更换器材上,那影响必然是有限的。我更希望看到,作者能够深入探讨体育精神——例如竞争与合作的平衡、面对失败的态度——是如何被新的教学方法所渗透和强化的。这种对内在精神层面的挖掘,远比单纯的量化指标更有价值。
评分从目录上看,这本书似乎不仅关注了体育活动本身,还涉及到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因为它超越了单纯的教育学范畴,试图将青少年视为一个完整的、在复杂社会系统中成长的个体。我希望作者能够清晰地阐述“社会化”这个核心概念在体育情境下的具体表现:比如,团队运动中的角色分配如何映射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模式?规则的遵守和裁判的裁决如何教会他们对权威的尊重与审视?这些看似微小的课堂互动,积累起来就是个体社会性的基础。如果这本书能将这些点滴的教育瞬间与宏观的社会化理论成功对接,那么它将不仅仅是体育教育者的案头参考书,更是一本面向所有关注青少年成长的社会人士的必读书籍。那些关于挫折教育、公平竞争的探讨,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迫切。
评分翻阅到某个章节的脚注和参考文献部分,我能感受到作者团队在资料搜集和文献回顾上所下的苦功。这种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和批判性继承,是优秀学术作品的标志之一。这本书的价值,也许并不在于提出多么石破天惊的全新理论,而在于它用细致入微的实证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客观的“诊断报告”——这十年的体育改革究竟跑偏了没有?它有效解决了哪些问题?又制造了哪些新的挑战?例如,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体育教育如何与屏幕时间、身体活动缺乏等现代生活方式病进行抗衡,也是我非常关注的一个论点。我期待看到,作者是否能对未来十年学校体育改革的走向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让这本书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教育实践的有力指引。
评分这本厚厚的书摆在桌面上,光是书名就让人感到分量十足——《新世纪十年来学校体育改革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影响研究》。我翻开扉页,映入眼帘的是两位作者的名字,苗大培和朱寒笑。从书名来看,它显然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而是深入探讨了教育领域一个非常具体且重要的议题。我一直对青少年成长和教育体系的变迁很感兴趣,所以这本书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过去十年间,学校体育政策的调整,究竟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当下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他们适应社会环境的方式。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否能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而是能展现出改革落地后,在实际的体育课、课外活动乃至校园文化中,究竟带来了哪些实质性的变化。毕竟,学校体育不再仅仅是体能训练那么简单,它承载着培养健康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重任。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剖析视角,让我看到那些被数据和政策文件掩盖下的真实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