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体育教学内容论
定价:55.00元
作者:蔺新茂,毛振明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64416201
字数:
页码:3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体育教学内容论》基于体育教学内容对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以现代课程论、教学论、文化论、价值论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以求对体育教学内容有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目录
作者介绍
蔺新茂,教授、博士,1969年1月出生,河南省偃师市人。1992年毕业千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留校任教,2005年获得河南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0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师从毛振明教授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体操》教材编写组成员,河南大学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操)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等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论著十余部,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十多项。
毛振明,1957年6月出生于北京,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学位。1991年回国后就积于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首都体育学院等单位,2002年至今任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体育入文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校体育学等,研究成果丰硕。曾获“教学名师”“宝钢教师奖特等奖”等奖项。
毛振明教授现担任“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科专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体育学科专家等社会工作,并担任30余所院校的客座教授。
文摘
4.竞技性体育教学内容的不良影响
1954年《劳卫制》建立,引进了苏联的“以训带教”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主要以竞技运动为主。1978年的《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针对过于侧重竞技类教学内容的问题,提出了“三基教学”观点(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但是还是没有摆脱身体训练为主的内容体系。1987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以及1988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提出了“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身心健康,并注意加强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等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又转向群众基础较好的球类项目和田径达标项目。20世纪90年代,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教学思想如“快乐体育”“娱乐体育”等出现,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而《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的颁布,促使了健康教育理念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对这些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发展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影响似乎难以抑制传统竞技性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发展,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在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中似乎不可遏制。譬如,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兴起,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许多乡土性的体育教学内容都被正规的竞技体育运动所代替,体育教学内容更重视竞技技术的掌握和竞技能力的提高,而忽视这些竞技技术内容的基础性技术内容的选择。因此,教学内容在数量上不断减少,保留的都是一些具有难度的动作内容。这些内容中,娱乐因素、基础性发展因素越来越少,而为能力提高的“练”和“炼”的因素不断增加,体育器材也是按照竞技体育的标准要求越来越多地追求正规化。这些竞技性体育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使得体育教学内容出现了“单调”“枯燥”“难度大”“教不会”“教不懂”等现实问题。特别是目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被挤压,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无法保障,这些也在严重影响着学生对体育技术的学习与运动技能的提高,破坏着学生对体育的感悟和兴趣。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对学生更具有活力的活动内容和社会诱惑逐渐增多,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随时都要将学生从运动场上拉开,体育教学内容在这一严峻的现状中正在逐渐使学生失去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5.新世纪改革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虚化
新世纪的体育教学改革实行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一体制放弃了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给予地方和学校以极大的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权利。而体育课程改革确立的“目标统领内容、内容为目标服务”的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总体原则,则将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按照体育教学的领域目标设定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方面的内容,“开放”了体育教学内容,放开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但是,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其他学科都受应试教育这一“指挥棒”的指挥,可以按照考试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限制去具体选择、灵活地运用一些教学内容为教学服务。例如,中考的语文考试,其要求初中毕业生必须掌握多少汉字、必须能够灵活运用多少种文体等,这就潜在地规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地方或学校只要把握好内容的健康和安全性,都可以自由的选择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但体育教学内容却不是这样,体育教学内容本身的多功能性、多逻辑性就影响着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性也在给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设置着障碍。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因没有升学考试的必考限制,随时经受着其他学科的挤压,再加上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制度上过度的灵活性、无限度的放开与开放所导致的体育教学内容虚化倾向,甚至“名存实亡”现实存在,这些都给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以及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制造着或添加着困难。
……
序言
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我感觉更像是给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专业人士准备的一份详尽的“备忘录”或“纲要”。它仿佛是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中,将所有精华、所有关键的知识点都精炼提炼后,用一种近乎“密码学”的方式记录下来。阅读过程中,我多次被其严谨的框架结构所折服,每一个章节的标题都不是随意的标签,而是对内部复杂论述的高度凝练。然而,这种高度的凝练恰恰成了我理解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障碍。很多关键概念的深入阐释,似乎总是停留在“点到为止”的程度,仿佛默认读者已经拥有了背景知识来自动“补全”那些缺失的中间推导过程。这使得我在尝试将其中的某个具体观点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时,总感觉手里握着的只是一个理论上的“骨架”,缺乏了让它丰满起来的“血肉”。我不得不时常中断阅读,去查阅其他更基础的入门读物,来反哺我对本书某些章节的理解,这无疑打断了阅读的连贯性和沉浸感。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克制”。它几乎完全摒弃了那种为了吸引眼球而使用的生动比喻或者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整本书的语言保持着一种高度的学术规范性和客观性,句子结构通常是陈述句和复杂的从句嵌套,直指核心概念。对于追求严谨性的读者来说,这是一种享受,因为你确信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会有任何“跑题”或情绪化的表达干扰你的思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极致的客观性也让阅读过程变得有些“冷峻”。长时间浸泡在这样的文字海洋中,很容易让人感到一种智力上的疲劳,仿佛大脑的每一根神经末梢都在被要求进行高强度的逻辑运算。我常常需要在读完一小节后,起身走动几分钟,让眼睛和思绪得以喘息,否则那种扑面而来的信息量会让人产生轻微的“信息过载”感。
评分在实际应用层面,我发现这本书更侧重于构建一个宏观的、体系化的知识框架,对于“手把手”的实操指导相对较少。它告诉你“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哲学基础和结构原理,但关于“如何具体地在课堂上实施”的细节描述,则需要读者自己去延伸和推导。举个例子,书中对某个教学原则的定义和理论基础阐述得淋漓尽致,但当你试图将这一原则转化为一个具体的、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活动方案时,你可能会发现书中的指引就此中断了。这种“理论上无比坚实,实践上需要二次开发”的特性,使得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对学科底层逻辑的掌握上,而非即时的教学技巧获取上。因此,读者在使用这本书时,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它提供的更多是“内功心法”,而非“招式套路”。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是毋庸置疑的,它显然是建立在对该领域历史发展和前沿探索都有深刻洞察的基础之上。书中探讨的某些前沿理论视角,即便是对于有一定经验的从业者来说,也可能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反思其深层含义。特别是那些对传统观点进行批判性重构的部分,展示了作者极强的思辨能力。然而,这种对深度的追求,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可读性上的“壁垒”。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可能更适合作为研究生阶段的参考书或者教师的案头工具书,而非面向广大爱好者的普及读物。如果你指望通过它来快速了解“体育教学内容”到底是什么,这本书可能会让你迷失在细节的迷宫中,难以找到出路。它更像是一份为“行家”准备的精确地图,而不是为“游客”准备的导览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有格调的,封面那种深沉的墨绿色配上简洁的字体排版,初看之下就给人一种专业又厚重的学术气息。我把它放在书架上,感觉整个书架的“知识密度”都提升了不少。不过,说实话,当我真正翻开第一页,试图去捕捉它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时,那种“入门”的流畅感就有点欠缺了。它似乎是直接将一个成熟的学科体系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没有太多“拐杖”式的引导。对于一个对这个领域仅仅抱持着好奇心的新手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那些密集的理论术语和看似严丝合缝的逻辑链条,初读时就像是面对一堵高墙,虽然知道墙的后面风景无限,但攀爬的初始阶段总是让人气喘吁吁。我花了不少时间在反复对照目录和章节标题,试图在大脑中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地图,但这地图的绘制过程,远比我预想的要复杂和耗时。整本书的纸张质量摸起来不错,油墨印制清晰,这点倒是值得称赞,毕竟阅读体验的基础就是清晰的文字呈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