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附光盘) 9787500925866

太极拳运动(附光盘) 978750092586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民体育出版社 著
图书标签:
  • 太极拳
  • 武术
  • 养生
  • 健身
  • 运动
  • 传统文化
  • 光盘
  • 健康
  • 中医
  • 拳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琅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ISBN:9787500925866
商品编码:2960437652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太极拳运动(附光盘) 作者 人民体育出版社
定价 38.00元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ISBN 9787500925866 出版日期 2005-01-01
字数 页码 37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太极拳是我国而古老的健身拳术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以独特的练功方法和强身祛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功效享誉世界,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健身运动,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太极拳运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行文流畅、读来自然,实用更是《太极拳运动》追求的目标,它能有效地帮助读者愉快地学习和掌握太极拳、剑知识,并从容自如地进行练习。

   作者简介

   目录
章 概述
节 太极拳的生理保健作用
第二节 太极拳的特点、要领及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
第三节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

第二章 太极拳的技术内容及套路介绍
节 二十四式太极拳
第二节 四十八式太极拳
第三节 八十八式太极拳
第四节 三十二式太极剑
第五节 四十二式太极拳
第六节 四十二式太极剑
第七节 太极推手

   编辑推荐

   文摘
9.穿拳:拳沿着另一手臂或大腿内侧伸出。
  10.撩拳:臂由屈到伸,拳经下向前或前下撩打;撩出后拳心向下,高不过肩,低不过裆。
  11.抱掌:两掌心上下相对或稍错开,在体前或体侧成抱球状;上手高不过肩,下手约与腰平,两掌撑圆,两臂成弧形,松肩垂肘。
  12.分掌:两掌向斜前方与斜后方或向斜上方与斜下方分开;分掌后前手停于头前或体前,后手按于胯旁,两臂微屈成弧形。
  13.搂掌:掌经膝前横搂,停于胯旁,掌心向下。
  14.推掌:掌从肩上或胸前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指尖向上,指高不过眉,低不过肩,臂微屈成弧形,肘部不可僵直。
  15.穿掌:掌沿另一手臂或大腿内侧伸出。
  16,云手:两掌在体前交叉向两侧画立圆,指高不过头、低不过裆;两掌在云拨中翻转拧裹。
  17.撩掌:掌经下向前或前下方撩出,掌心向上或向前上方,高不过胸,低不过裆。
  18.架掌:屈臂上举,掌架于额前斜上方,掌心斜向外。
  19.撑掌:两掌上下分撑,对称用力。
  20.压掌:拇指向内、掌心向下,横掌下落压按。
  21.托掌:掌心向上,掌由下向上托举。
  22.采:掌由前向斜下捋带。
  23.捌:掌向斜外侧撕打。
  24.靠:肩、背或上臂向斜外发力。
  25.滚肘:前臂竖于体前,边旋转边向外撅挡。
  各种手法均要求走弧形路线,前臂做相应旋转,不可直来直往,生硬转折,并注意与身法、步法协调配合。臂伸出后,肩、肘要松沉,腕要松活,掌指要舒展,皆不可僵硬或浮软。关于手法的着力点,主要是说明其攻防含义,练习中应重意不重力地去体现,不可故意僵劲。
  ……

   序言
章 概述
节 太极拳的生理保健作用
第二节 太极拳的特点、要领及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
第三节 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过程及其要点

第二章 太极拳的技术内容及套路介绍
节 二十四式太极拳
第二节 四十八式太极拳
第三节 八十八式太极拳
第四节 三十二式太极剑
第五节 四十二式太极拳
第六节 四十二式太极剑
第七节 太极推手




太极拳运动:身心合一的千年传承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渴望寻找到一种能够舒缓身心、强健体魄,同时又能触及内心宁静的运动方式。“太极拳运动”这本书,正如其名,将带您踏上一段探寻中国古老智慧与东方养生精髓的旅程。它不仅仅是一套动作的演示,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本书以详实的内容、清晰的图文并茂的讲解,以及附带的教学光盘,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习练者,都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习平台。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解析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您在练习动作的同时,也能理解其背后的道理,体悟其独特的魅力。 一、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太极拳,这项被誉为“国术之瑰宝”的中国传统武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本书将带领您穿越历史的长河,探寻太极拳的根源。我们将详细介绍太极拳的传说起源,包括与道家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紧密联系,以及历代太极拳名家的发展与传承。从张三丰的创拳之说,到陈王廷的陈式太极,再到杨露禅的杨式太极,本书将梳理出各拳种的演变脉络,让您对太极拳的整体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我们还将深入探讨太极拳的哲学基础。太极,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其“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哲学思想,完美地体现在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之中。书中将详细阐述“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等太极拳核心理念,并解释这些理念如何在具体的拳法动作中得以体现。您将了解到,太极拳并非仅仅是肢体的运动,它更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注重内在调和的修炼方式。 二、 核心功法解析:形神兼备,循序渐进 本书的核心内容,将集中在太极拳的实际练习方法上。我们将以一种系统而科学的方式,为您详细拆解每一式动作。本书将涵盖目前最为主流的几种太极拳拳种,例如: 陈式太极拳: 突出“缠丝劲”,动作刚柔并济,兼具刚猛与柔缓,步法灵活多变,具有独特的劲力运用。我们将详细讲解陈式太极拳的套路特点,如其“发劲”、“震脚”、“弹抖”等招式,以及如何在练习中体会其“螺旋运动”和“穿掌”的精妙。 杨式太极拳: 以舒缓、圆活、身法中正而闻名,是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太极拳拳种之一。我们将重点解析杨式太极拳的“身法中正”、“虚实分明”、“动作轻灵”等要点,以及如何通过轻柔的动作达到意念的导引,实现“气沉丹田”。 武式太极拳: 以其独特的“矮身”、“发劲”、“步法紧凑”而著称,具有很强的技击性。本书将阐述武式太极拳的“进步必先虚”、“退步必先实”等步法原则,以及如何在小范围内完成大幅度的动作转换。 吴式太极拳: 以其“引进落空”、“沾黏连随”的技击特点而闻名,动作细腻,身法圆活。我们将讲解吴式太极拳的“侧身”、“转腰”等动作要领,以及如何通过“听劲”来感知对手的来力并加以化解。 对于每一式拳法,本书都将提供: 精确的动作分解: 从起势到收势,逐一详细讲解每个动作的名称、要领、身法、步型、手型以及动作之间的转换。 精美的插图与示意图: 通过高清晰度的插图和示意图,直观地展示动作的形态和方向,帮助读者准确模仿。 重点难点提示: 针对练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特别的强调和纠正指导,让您的练习事半功倍。 劲力与意念的结合: 强调太极拳“内外相合”的训练原则,讲解如何在动作中融入意念,运用呼吸,将内在的“气”与外在的“形”完美结合,从而达到“用意不用力”的境界。 三、 附带教学光盘:名师指导,零基础入门 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附带的教学光盘。我们邀请了经验丰富的太极拳名师,通过视频的形式,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光盘内容包括: 全套套路演示: 名师将带领您完整地演练一遍核心的太极拳套路,让您对整体的动作流程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分式动作讲解: 针对每一个动作,光盘将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您可以反复观看,直至掌握。 关键要领强调: 名师会在光盘中着重讲解动作中的关键要领,并指出常见的错误,帮助您规避弯路。 基本功训练: 光盘还将包含一些基础的桩功、步法、身法练习,帮助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入门指导: 对于零基础的初学者,光盘提供了清晰易懂的入门指导,让您能够快速上手,享受太极拳带来的乐趣。 四、 太极拳的养生功效:延年益寿,身心受益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与其卓越的养生功效密不可分。本书将深入探讨太极拳对人体健康的诸多益处: 强健筋骨,提高关节灵活性: 太极拳舒缓连绵的动作,能够温和地活动全身关节,增强肌腱的韧性,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有效预防和缓解关节疾病。 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 独特的呼吸方式和身体的缠绕运动,能够促进全身血液的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疏通身体的经络,改善体内的气血运行。 调和脏腑,增强免疫力: 长期练习太极拳,能够调节神经系统,使身心放松,降低应激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调和脏腑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的效果。 舒缓压力,改善情绪: 在练习过程中,学员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动作和呼吸,这有助于清空杂念,达到宁静致远的精神状态。太极拳的舒缓节奏和沉静氛围,能够有效地缓解现代生活带来的精神压力,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提高平衡能力,预防跌倒: 太极拳注重下盘的稳固和身体的重心转移,通过反复的练习,可以显著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对于老年人预防跌倒具有重要的意义。 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综合以上各项益处,长期坚持太极拳的练习,能够从生理和心理上全方位地提升身体素质,达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五、 实践指导与进阶:从入门到精通 本书不仅提供基础的教学,更关注学员的持续进步。我们将提供: 练习常见问题解答: 针对学员在练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提供详细的解答和建议。 进阶训练方法: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员,本书将介绍一些进阶的训练方法,如功力训练、速度训练、劲力训练等。 不同拳种的比较与选择: 帮助读者了解不同太极拳拳种的特点,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拳种进行练习。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的结合: 探讨太极拳在调理身体、防治疾病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与中医理论相结合,达到更佳的养生效果。 武术应用浅析: 在普及养生健身的同时,本书也将对太极拳的技击原理进行浅显的介绍,让读者对太极拳的实战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结语: “太极拳运动”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扇通往健康、和谐与智慧的大门。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与养生之道,为您提供了一个科学、系统、易于掌握的学习路径。无论您是为了强身健体,还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亦或是对中国传统武术充满好奇,本书都将是您理想的伙伴。 让我们一起,在舒缓的动作中感受生命的律动,在沉静的呼吸中寻觅内心的安宁,在太极的世界里,开启一段身心合一的奇妙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道”的意境比较看重的人,很多武术书籍只教你“如何做”,却从不告诉你“为何而做”,读起来总觉得少了点味道。然而,这本太极拳的书籍,在讲解每一个动作的技术要领之前,往往会先引述一段与该动作相关的古代典籍或哲学思想,这种“先哲思,后身法”的结构安排,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和趣味性。它将太极拳塑造成了一种融入生活的艺术,不仅仅是健身活动。特别是关于“步法”的论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准,对虚实转换中的重心转移、落步的轻重缓急,分析得比我跟着师傅学的时候还要细致入微,甚至连脚掌与地面的接触角度都做了细致的插图说明。每次练习结束后,我都会翻阅几页,那些看似普通的文字,在身体的酸麻和意念的集中之后,会焕发出新的理解,让人感觉这本书的价值是随着你的练习深度而不断增长的活知识。

评分

拿到这本《太极拳运动》后,我首先被其内容的全面性所折服。市面上很多太极书要么重架势轻内涵,要么就是故弄玄虚,难以理解,但这一本似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不仅详尽地展示了标准拳架的每一个细节,还特别辟出了一部分篇幅专门讨论了太极推手的基础原则与实战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这对于想要将所学应用于实处的朋友来说,无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作者在描述推手时,那种强调“引化”而非“对抗”的理念阐述得非常到位,语气平和却坚定有力,让人在阅读时就仿佛能感受到那股顺应和借力打力的神韵。而且,书中对于不同年龄段习练者的注意事项也做了区分说明,比如老年人如何保护关节,年轻人如何加强爆发力的训练等,考虑得非常周到和人性化,显示出作者对不同群体习练需求的深刻洞察。

评分

坦白说,我最初是冲着那张附带的光盘去的,毕竟光看文字学拳,总有点抓瞎的感觉,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却完全超出了我对一本“教学光盘附赠品”的预期。它的文字功底极其扎实,行文流畅中带着一股沉稳的气韵,读起来让人心神安定。作者显然是位对太极拳理解深刻的行家,他对于“劲路”的阐述尤其精妙,那种“似松非松、似紧非紧”的微妙状态,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精确的语言描述了出来,这对于我们这些在练习中总是卡在某个关卡,无法突破“僵硬”瓶颈的习练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书中的章节逻辑安排得极有章法,从基础的桩功、身法到套路的拆解,每一步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论支持,让你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死记硬背动作。我感觉这已经不是一本简单的教程了,更像是一部系统性的太极拳内功心法集锦,即便是暂停练习一段时间,再拾起来翻阅,也能迅速找回那种运动的感觉和内在的连接。

评分

这本关于太极拳的精装书,从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光是封面那种温润的质感,就让人对内里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翻开的第一印象是排版极其考究,大量清晰的手绘图和实景照片交错呈现, अगदी是把复杂的拳架动作拆解得丝丝入扣。比如讲到“起势”时,对呼吸与意念的结合描述得那叫一个细致入微,简直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拳师在你耳边轻声指导。我特别欣赏它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不仅仅停留在招式的演示上,更深入探讨了阴阳转换在人体运动中的体现,读起来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单纯的武术教程,而是一部结合了哲学思考的养生宝典。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那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门槛,让人在晦涩的术语面前不至于望而却步。光盘的附赠更是点睛之笔,视频的流畅度和角度选择都非常专业,完美弥补了文字在动态演示上的局限性,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立体教学效果,让我在练习时能随时对照,及时纠偏。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业界良心,采用的纸张厚实有质感,即便是高强度的翻阅和比对,也不会轻易出现折痕或损坏,这对于经常带着它去户外练习的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加分项。更让我称赞的是,书中对不同流派的招式差异并没有回避,而是做了客观的对比分析,这体现了作者广博的知识面和开放的心态。比如,在解析到某些特定转折点时,作者会列举出不同拳架在这部分的侧重点,这对于那些想深入研究太极拳源流和演变的人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呼吸与导引”那一章的深度解析,它将呼吸的深、长、匀、细与肢体的开合、进退巧妙地融为一体,阐述了太极拳如何成为一种主动的内家调息法门,而非仅仅是舒缓的肢体运动。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整体意境的把握,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标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