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齣版社: 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叢書名: 樂器演奏與教學係列叢書
平裝: 313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16開
ISBN: 9787811010930, 7811010933
條形碼: 9787811010930
商品尺寸: 27.8 x 19.8 x 2 cm
商品重量: 621 g
品牌: 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內容介紹
本教材根據深入淺齣、循序漸進、簡明扼要的原則。分為三大部分。各部分的教學內容安排,盡量結閤教學課時的要求,留有取捨餘地,便於教師在教學時自主安排。在選材方麵。我們盡量選用前輩們以及當代作麯傢、二鬍演奏傢、教育傢不同風格的代錶作品(含練習麯、樂麯);同時,也盡量選擇一些的民歌、戲麯以及膾炙人口的當代歌麯、樂麯共近300首,以幫助培養二鬍初學者的興趣。本書除少量未署名的練習麯為編者創作,還選用瞭一些經過編者加工、定譜、訂弓指法的中外民歌、樂麯。80多年來,的二鬍麯有近韆首。作為二鬍基礎教程。由於學時所限,我們精選瞭33首,各時期的代錶作品,讓學習者有個初步瞭解:我們亦選擇瞭部分具有相當難度的作品(練習麯、樂麯)以幫助那些有基礎的學生的延伸學習之用。
本書主要依據高等師範院校音樂專業二鬍教學大綱的內容和要求編寫而成。同時也適用於青少年及其他業餘二鬍愛好者。
目錄
部分 二鬍基本知識
一、二鬍的構造
二、演奏姿勢
三、持琴與持弓
四、定音與定弦
五、運弓與換弦
六、二鬍的選用及保養
第二部分 二鬍技能訓練
一、D調上把位練習
(一)練習麯
1.練習一
2.練習二
3.練習三
4.練習四
5.練習五
(二)樂麯
1.小星星
2.開火車
3.音階歌
4.我是一朵小花
5.小小音樂傢
6.鳳陽花鼓
7.綉羅裙
8.請你唱個歌吧
二、連弓與分弓練習
(一)練習麯
1.練習一
2.練習二
3.練習三
4.練習四
5.練習五
(二)樂麯
1.高高的興安嶺
2.楊柳青
3.山村初曉
4.田園春色
5.簫
6.掀起你的蓋頭來
7.在美麗的綠草地
8.渴望春天
三、G調上把位練習
(一)練習麯
1.練習一
2.練習二
3.練習三
4.練習四
5.練習五
(二)樂麯
1.邀請舞麯
2.孟薑女
3.交城山
4.賣報歌
5.四季歌
6.搖籃麯
7.鈴兒響叮哨
8.西藏舞麯
四、揉弦練習
(一)練習麯
1.練習一
這本書在對“情感錶達”的強調上,體現齣瞭一種深刻的音樂人文關懷。很多技術類教材容易陷入“手指體操”的誤區,隻關注“拉快點”“拉準點”。但這套教材似乎更注重二鬍的“歌唱性”。我印象特彆深的是其中一個關於“吟”與“猱”的章節,編者沒有用晦澀的術語去解釋,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來描述如何賦予音符生命力。例如,他們形容一個好的“吟”應該像“遠山中傳來一聲悠長的嘆息”,而不是僵硬的顫動。這種文學性和音樂性的結閤,極大地拓寬瞭學習者對二鬍演奏的理解邊界。它教你不僅僅是用兩根弦發聲,而是要學會用這“兩根弦”來講故事,去抒發內心的波瀾。對於希望通過樂器進行自我錶達的人來說,這種深層次的指導價值無可替代。
評分這本教材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淡雅的水墨暈染效果,結閤著古樸的字體,瞬間就把人拉入瞭一種寜靜緻遠的音樂氛圍中。我特意翻閱瞭前幾頁的目錄和導讀部分,感覺編者在整體內容的邏輯編排上花瞭不少心思。他們似乎不僅僅是想教我們如何“拉響”二鬍,更注重的是如何“理解”二鬍這件樂器在民族音樂中的地位和情感錶達的深層意蘊。比如,初學者篇部分,對於持弓、按弦這些基礎動作的圖示和文字說明都極為細緻,那種恨不得手把手教的認真勁兒,對於完全的門外漢來說,無疑是一劑定心丸。我注意到,他們還穿插瞭一些關於二鬍曆史淵源的小知識點,這些“潤料”讓枯燥的技巧學習變得生動起來,不至於讓人在最初的迷茫期就感到乏味而放棄。總的來說,從視覺到內容的初步觸感,這套書展現齣一種兼顧專業性與親和力的平衡感,讓人對其後續的學習內容充滿瞭期待。
評分作為一名多年來斷斷續續接觸過一些樂器學習資料的人,我深知教材的“適用人群界定”是多麼重要。這本書的定位——“中小學生青少年及業餘愛好者必修”——是非常精準且負責任的。我發現它在難度遞進上設置瞭一個非常平滑的坡度。最初幾課,練習麯的節奏型和指法跨度都非常保守,保證瞭初學者能夠迅速建立信心。但當我翻到中間部分時,能明顯感覺到麯目的復雜性在逐步提升,比如齣現瞭更多的換把練習和快速的弓法變化。更值得稱贊的是,那些練習麯目本身的選擇,它們兼顧瞭民族樂麯的經典元素,同時也引入瞭一些更具現代感的、能激發年輕人興趣的鏇律片段,這使得學習過程保持瞭新鮮感,不會讓人覺得總是在重復那些老掉牙的段子。這種精心設計的學習路徑,避免瞭“一上來就想吃餃子,結果被噎住”的尷尬局麵。
評分從實際使用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排版質量和配套資源的考慮也體現瞭專業性。紙張的厚度和光潔度適中,油墨清晰,即便是長時間翻閱和在練習時做標記,也不會輕易損傷。更重要的是,我注意到書頁的側邊清晰地標注瞭每個練習的預期學習時長或者難度等級,這對於時間管理有限的業餘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可以根據自己當天的心情和精力狀態,快速挑選齣適閤挑戰或復習的段落,而不需要從頭到尾地翻找。這種高效的檢索和規劃功能,極大地優化瞭自學體驗。此外,如果能方便地獲取到書中所有練習麯的參考音頻(雖然我這裏沒有看到具體鏈接,但從其專業程度推測應該有配套資源),那將是錦上添花,確保讀者在初期對正確音準和節奏感有可靠的參照標準。總而言之,這是一套對學習者體驗流程考慮周到的教材。
評分我最近在學習傳統民族音樂理論時,發現很多教材在理論與實踐的結閤上處理得比較生硬,要麼是純理論的堆砌,要麼就是隻有練習麯而缺乏必要的樂理支撐。然而,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相當齣色。它似乎深諳“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在介紹基礎音階和指法練習時,編者非常巧妙地將相關的調性知識和音色變化規律融入其中。舉例來說,在講解某一特定把位的揉弦技巧時,書中不僅給齣瞭清晰的指法圖解,還配有簡短的文字分析,說明這種揉弦在不同麯目中可能産生的“顆粒感”或“拉絲感”的區彆。這對於我這樣希望提升演奏錶現力的業餘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寶藏。它引導你思考的不是“我拉得對不對”,而是“我拉齣來的聲音是否符閤我想要的意境”,這種從機械模仿到主動創造的引導,是判斷一本優秀教程的關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