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來自靜默時刻的訊息
定價:54.00元
售價:39.4元,便宜14.6元,摺扣72
作者:亞曆山大·剋魯格、格哈德·裏希特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1681038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 亞曆山大·剋魯格×格哈德·裏希特——作為電影導演,剋魯格是“新德國電影運動”的重要成員,曾先後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銀獅奬和金獅奬,作為作傢,剋魯格獲得過德國幾乎所有重要的文學奬項,包括德國文學*奬畢希納奬,作為電視製作人,他獲得瞭德國*重要的電視奬項之一的格裏梅奬;裏希特則是美術史上的傳奇人物,被稱為當今尚健在的*受敬重的藝術傢,他的作品數次創下在世畫傢作品的*拍賣紀錄。本書可視為兩位大師聯手創作的一件難得的藝術作品,探討時間與曆史、圖像與故事的深層聯係。★ 陳丹青、梁文道、汪暉、趙汀陽、硃硃一緻推薦★ 文學和攝影交織的靜默手帖——64張照片,88個故事,來自世界*的文學傢和藝術傢,無人知曉的靜默時刻,終於如此隆重地被記錄、展示和闡發。
內容提要
★ 亞曆山大·剋魯格×格哈德·裏希特——作為電影導演,剋魯格是“新德國電影運動”的重要成員,曾先後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銀獅奬和金獅奬,作為作傢,剋魯格獲得過德國幾乎所有重要的文學奬項,包括德國文學高奬畢希納奬,作為電視製作人,他獲得瞭德國重要的電視奬項之一的格裏梅奬;裏希特則是美術史上的傳奇人物,被稱為當今尚健在的受敬重的藝術傢,他的作品數次創下在世畫傢作品的高拍賣紀錄。本書可視為兩位大師聯手創作的一件難得的藝術作品,探討時間與曆史、圖像與故事的深層聯係。
★ 陳丹青、梁文道、汪暉、趙汀陽、硃硃一緻推薦
★ 文學和攝影交織的靜默手帖——64張照片,88個故事,來自世界*的文學傢和藝術傢,無人知曉的靜默時刻,終於如此隆重地被記錄、展示和闡發。
目錄
作者介紹
亞曆山大·剋魯格(Alexander Kluge),生於1932年2月14日,德國導演、作傢。1962年,在德國“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上,他和25位青年德國導演,聯名發錶瞭的《奧伯豪森宣言》,揭開瞭“新德國電影運動”的序幕;1966年,他的故事片長片處女作《昨日女孩》在威尼斯電影節為德國電影抱迴瞭21年不遇的銀獅奬;1968年,他的《馬戲院帳篷頂上的藝人》又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奬。在文學界,剋魯格被認為是德國二十世紀晚期重要的小說傢。 獲得過德國幾乎所有重要文學奬項,包括德國文學高奬畢希納奬。剋魯格也是一位電視製作人,2010年,他獲得瞭德國重要的電視奬項之一的格裏梅奬。
格哈德·裏希特(Gerhard Richter),生於1932年2月9日,德國藝術傢。裏希特被稱為當今尚健在的受敬重的藝術傢,他在過去的40年內跳躍式地變換著繪畫風格和題材,創作抽象繪畫、基於照片的寫實作品和具有極少主義傾嚮的繪畫與雕塑作品。2012年,裏希特的畫作創下瞭在世畫傢作品的高拍賣紀錄,2013年和2015年,其作品又兩次打破這一紀錄。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沉靜卻又不失力量,像是某個久遠的故事正被緩緩揭開。我拿到它的時候,心裏就充滿瞭期待,想象著它會帶來怎樣的閱讀體驗。雖然書名叫做“來自靜默時刻的訊息”,但我總覺得,那些“靜默”之中,或許隱藏著比喧囂更深刻的生命哲思,或者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書名中的“訊息”二字,更是吊足瞭我的胃口,不知道這些訊息是來自何方?是自然界的低語,還是人心的深處?又或者是那些被時間遺忘的角落?我猜想,作者們一定是有著非凡的洞察力,纔能捕捉到那些常人不易察覺的細微之處,並將其轉化為文字。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書頁,去探索那些隱藏在書名背後的秘密,去感受那份由靜默所傳遞的獨特能量。這本書,仿佛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而我,正站在門前,準備跨入。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給我一種寜靜而又充滿智慧的感覺。 “來自靜默時刻的訊息”——這個短語本身就讓我感到好奇。 我會設想,這“靜默的時刻”可能是指生活中那些不為人注意的瞬間,也許是清晨的一縷陽光,也許是雨滴敲打窗欞的聲音,也許是內心深處的一絲感觸。 而“訊息”則意味著這些時刻並非毫無意義,而是蘊含著某種信息,某種對人生的啓示。 我認為,這本書可能是一次對生命細微之處的捕捉,一次對心靈深處的迴響的解讀。 它不會是那種轟轟烈烈的故事,而是更偏嚮於一種沉靜的觀察和深刻的體悟。 我相信,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與內心的對話,一種對世界更深層理解的開始,一種在靜默中獲得智慧的體驗。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引發深刻思考的書籍情有獨鍾,而這本書的題目恰恰滿足瞭我這個願望。 “來自靜默時刻的訊息”——這句描述讓我聯想到瞭很多。 我會想象,在一個人獨自麵對內心的時候,會湧現齣怎樣深刻的領悟? 又或者,當置身於一片寂靜無聲的自然環境中,是否能聽到來自宇宙的低語? 我認為,這本書可能是一次對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探索,它試圖從那些不被喧囂打擾的時刻中,挖掘齣人生中那些最本質、最動人的真理。 我甚至可以想象,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會是凝練而富有詩意的,不會有太多華麗的辭藻,但每一個字都飽含深意。 讀這本書,或許就像是在安靜的夜晚,仰望星空,與宇宙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然後從中獲得無盡的啓示。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首先被它的標題深深吸引瞭。 “來自靜默時刻的訊息”——這個名字就充滿瞭詩意和哲學意味。 我一直在思考,那些“靜默的時刻”究竟是什麼? 是深夜無人時的獨處? 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跡? 還是內心深處那些難以言說的情感? 我認為,這本書可能就是試圖去捕捉和解讀這些時刻中蘊含的智慧與啓示。 我對作者的名字也很好奇,[德]亞曆山大·剋魯格、[德]格哈德·裏希特,這兩個名字組閤在一起,本身就帶有一種藝術和思辨的氣息。 我猜想,這本書的寫作風格可能不是那種直白的敘述,而是更傾嚮於一種沉思、一種探索、一種對生命本質的追問。 我期待著,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能夠獲得一些全新的視角,能夠理解那些平時被我們忽視的、卻又無比重要的“訊息”。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就有一種復古的質感,紙張的觸感溫潤,散發著淡淡的書香,讓人立刻沉浸其中。我通常會選擇一個安靜的午後,泡上一杯清茶,然後慢慢地翻閱這本書。它不像那些節奏明快的快餐讀物,而是需要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每一頁的文字都仿佛經過精心雕琢,字裏行間流淌著一種內斂的情感,不張揚,卻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地方。我常常會讀到某個段落,然後停下來,反復咀嚼其中的含義,思考作者想要傳達的是什麼。有時候,我會覺得它像是一位智者在娓娓道來,用最樸素的語言道齣最深刻的道理;有時候,又覺得它像是一位藝術傢在描繪一幅幅心靈的畫捲,色彩濃鬱,意境深遠。這本書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放慢腳步,去聆聽內心的聲音,去感受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