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每一个疯狂的念头:书写、摄影与历史:writing, photography, history
定价:58.0元
售价:42.3元,便宜15.7元,折扣72
作者:乔弗里巴钦(Geoffrey Batchen) 新西兰
出版社: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122074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每一个疯狂的念头书写、摄影与历史》为“影像文丛”系列的第三部,版权引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作者乔弗里·巴钦为当代的摄影理论家、摄影史学家。本书(每一个疯狂的念头)也是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计划出版的巴钦三本摄影理论图书中的首部。
本书关注后现代主义的渴望和修辞,涉及了摄影之意义的符号学,并借由符号学探讨了每幅照片更深层次的含义,即在进入特定的历史和政治语境之前,摄影的内幕究竟是什么?作者径直检视所讨论的照片的形式特征,而不仅仅看向其背后所指。对于形式的这种关注,并不是针对要揭示摄影作为一种媒介的特征的渴望,事实上,这是试图直接唤起历史的真实体验,提醒我们不应忘记,历史正在当下的物质世界中不断展开——在于恰好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无论来自哪个年代的哪张照片的那种在场感中。
全书内容由九篇论文组成,包括关于摄影发明时机的讨论、关于计算机文化带来的后果的分析、澳大利亚摄影的澳大利亚性反思、关于当代艺术摄影的分析和民间照片在摄影史中的地位的论述等。这些文章主题涵盖广泛又相互融汇延伸,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在更广的范畴里讨论摄影及其历史的书写。
因此,尽管主题多样,本书还是有着贯穿始终的主旨:即摄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身份这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作者理性的分析文字,包括从哲学高度的深层探微,为摄影研究者、从业者从更广义的角度了解、解读摄影提供了参照和借鉴。
本书大程度的考虑了相关研究者对照原版书阅读的需要,标注了原文页码。目录
作者介绍
乔弗里·巴钦教授,当代享誉世界的摄影理论家、摄影史学家。目前在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专门从事摄影史教学。 他的著作包括:《热切的渴望:摄影概念的滥觞》(1999年,中文版将于2015年出版)、《勿忘我:摄影与缅怀》(2004年)、《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 (2008年)、《〈鞋子〉的意义何在:梵高与艺术史》(2009年)、《停滞的时间:生命、摄影与死亡》(2010年)以及《更多的疯狂念头》(中文版将于2015年出版)。他还主编了《零度摄影:反思罗兰·巴特的〈明室〉》(2009年),并合编《拍摄暴行:危机关头的摄影》(2012年)。2016 年4月,他策划的展览《流光溢彩:无相机摄影艺术》将在新西兰戈维特—布儒斯特艺廊举办。同名书籍将由普利斯特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挑战了我对于“念头”的固有认知。我原以为“疯狂的念头”只是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但这本书却通过“书写、摄影与历史”这三个截然不同的维度,向我展示了“疯狂”的多重面貌。我理解到,那些看似大胆、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如果经过精心的书写和有力的摄影捕捉,并且置于历史的脉络中去审视,它们可能并非毫无意义,反而能够揭示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刻真相。书中或许记录了一些被时代所误解的艺术家,或者是一些在当时看来“异端”的创作。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剖析这些“疯狂的念头”是如何在创作过程中被转化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的角色。这种跨领域的融合,让我看到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这本书让我相信,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疯狂念头”,才是激发创新、推动进步的源泉。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每一个疯狂的念头》实在是太抓人了,它精准地触及了我内心深处对创造力本质的好奇。我一直对那些“不走寻常路”的创作者们充满敬意,他们敢于打破常规,挑战既有认知,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表达世界。书中“书写、摄影与历史”这三个关键词,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精妙的组合,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表达媒介和思考维度,但又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印证。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分享一些关于“念头”的诞生与孵化过程。那些在头脑中闪现的“疯狂”火花,是如何被捕捉、被打磨,最终成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或是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而历史,作为所有事件的背景板和参照系,又如何为这些“念头”提供养分,或者成为检验其价值的标准?我希望书中能展现一些跨越时代的对话,例如,某个在古代被视为“异端邪说”的念头,在现代被重新发掘,并赋予了新的意义。我猜测,这本书或许会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那些被历史尘封的、不为主流所理解的“疯狂”作品,并从中挖掘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脑海中留下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对世界更深的理解。书名《每一个疯狂的念头》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本书的核心,它并非在讲述那些成功的、被奉为经典的“伟大”想法,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在时间长河中可能被淹没的、不被主流所接纳的“疯狂”念头。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书写、摄影与历史”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文字的逻辑性与摄影的直观性,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下,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我仿佛看到了作者如何用精准的文字捕捉那些微妙的情绪,又如何用极具张力的摄影作品展现那些被遗忘的角落。而历史,则为这一切提供了根基和纵深,让我明白,每一个看似“疯狂”的念头,都可能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具有非凡的意义。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被忽略的、边缘化的声音,它们可能不那么“完美”,不那么“主流”,但却往往蕴含着最真实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洞察。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人意识到,所谓的“疯狂”,有时恰恰是引领我们走向更广阔天地的一道光。
评分我最近偶然翻阅到这本书,它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散发着一种沉静而又引人深思的艺术气息。打开书页,我立刻被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所吸引。它并非那种流水账式的线性叙述,而是仿佛将我置身于一个由文字、影像和历史碎片构成的迷宫之中,需要我主动去探索和连接。我喜欢这种挑战读者智力和想象力的表达方式。书中所描绘的那些“疯狂的念头”,在我看来,更像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叛逆和重塑。它们或许源自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对既有秩序的质疑,或者是对未知领域的一种大胆探索。而摄影,作为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形式,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猜想,书中会有大量的摄影作品,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补充,更是独立的存在,用它们独特的语言讲述着被遗忘的故事,或者揭示出被忽视的真相。历史的维度则为这一切增添了厚重感,让我不禁思考,这些“疯狂的念头”在历史的长河中,究竟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它们是如何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又如何被后人所理解和解读?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那些看似不合时宜的“疯狂”,有时恰恰是推动时代进步的火种。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实在太吸引人了,“每一个疯狂的念头”——光是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无限的好奇心,仿佛能窥探到那些被压抑、被忽略,却又常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闪现的奇思妙想。我一直对那些看似不着边际、甚至有些荒诞的想法如何最终转化为切实可见的作品感到着迷。这本书的书写、摄影和历史这三个关键词的组合,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写作者如何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摄影师又如何用镜头定格住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与场景,而历史的厚重感又如何为这一切赋予深度和意义?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例如某个在当时看来“疯狂”的念头,是如何经过作者的笔触和摄影师的镜头,最终成为记录历史、反映时代的独特视角。我设想,书中或许会探讨一些不被主流所接纳的艺术形式,或者是一些挑战传统观念的创作手法。我想象着,书中不仅仅是关于创作技巧的讲述,更深层次地,它或许是在探索人类创造力的边界,以及那些隐藏在“疯狂”背后的深刻洞察力。我迫不及待想看到作者如何将这三者巧妙地融合,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激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疯狂念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