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技术
定价:49.00元
作者:于然,于琪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657089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于然、于琪林编著的这本《摄影技术》系统而全 面地讲解了摄影技术的发展简史、拍摄技术、摄影的 曝光控制、数码影像的原理、摄影光源和摄影滤光镜 的性能与使用、感光材料的原理与性能、黑白暗房技 术、摄影用光基础。图文并茂,便于广大摄影专业学 生和摄影爱好者掌握摄影技术。
目录
作者介绍
于然 中国传媒大学摄影教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求学期间曾留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任研究学者。其间历任美国洛杉矶市市长办公室多媒体影像记录负责人,美国Labyrinth多媒体研究室研究员。归国后在中国传媒大学从教至今。著有《光的美学》等书籍,并作为责任编辑编纂《EOS王朝》、《一本摄影书》、《摄影的骨头》等书籍。曾在《中国摄影》、《摄影世界》、《摄影与摄像》等杂志发表20余篇论文。多次代表中国参加IADIS国际视觉传播年会等国际会议并进行演讲,英文论文入选论文合集出版,全球发行。 于琪林 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全国摄影师等级考试委员会考评员;国家高级摄影技师;《摄影与摄像》杂志编委。 先后出版《教你学会拍照片》、《摄影》、《实用摄影》、《照相机与镜头》等书籍;与他人合著《全国青少年摄影等级培训教材》一套。 先后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人像摄影》、《中国摄影家》、《摄影之友》、《摄影与摄像》、《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等报纸杂志发表摄影理论文章180余篇,总字数达12075字以上。 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香港《文汇报》等报刊发表摄影作品200余幅。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学院院长(2009—2013)。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德国美因茨大学传播学博士。主讲课程包括摄影批评、新闻摄影、大众传播理论、传播研究方法等。研究兴趣包括媒介的权力协商、摄影批评,以及流行杂志的传播研究等。 著有《媒介事件》(英),并在学术期刊和大众传媒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媒体评论文章。曾任职于德国之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传媒机构。曾获中国摄影教育奖(2012)、德国弗里德里希瑙曼奖学金(2004—2007)。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之前,对“摄影技术”这个词的印象还停留在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这些参数的堆砌上,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然而,《摄影技术》给我的惊喜程度超出了预期。它并非冷冰冰的技术讲解,而是将技术与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书中对于色彩运用、光影处理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摄影的灵魂所在。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拍”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何这样拍”的艺术逻辑。例如,在讲解如何通过构图来引导观者的视线时,书中提供了大量不同风格的范例,并细致地剖析了每个构图方式背后的情感表达和视觉冲击力。我尤其欣赏它在关于“捕捉情绪”方面的论述,它指出,最动人的照片往往源于瞬间的情感流露,而摄影师的任务就是用技术去定格这份真挚。这让我重新思考了摄影的本质——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情感的传递和故事的讲述。这本书让我明白,掌握技术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是为了让照片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看完这本书,我不再是那个只关心相机参数的“技术宅”,而是开始尝试着用更具艺术性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去思考如何用我的镜头去讲述那些我眼中独一无二的故事。
评分这本《摄影技术》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摄影充满好奇,但总觉得离我有点遥远,好像需要很多专业知识才能入门。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循序渐进的方式,将摄影的各个方面娓娓道来。从基础的光圈、快门、ISO到构图、用光,再到后期的处理,几乎涵盖了摄影的每一个重要环节。我最喜欢的是它在解释一些核心概念时,总会配上非常直观的图例和实际拍摄的案例,让我能够立刻理解理论是如何应用于实践的。比如,在讲景深的时候,作者通过对比不同光圈下拍摄的照片,清晰地展示了背景虚化的效果,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有效得多。而且,书中还分享了许多摄影师的经验和心得,这些“过来人”的建议,往往能点醒我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细节,让我少走弯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把开启摄影世界大门的钥匙,迫不及待地想拿起相机去实践,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像是一位耐心友善的导师,在我探索摄影的道路上给予我源源不断的启发和鼓励。
评分在数字时代,摄影似乎变得触手可及,但真正拍出令人称道的作品却并非易事。《摄影技术》这本书,恰恰为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它并没有直接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而是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让你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去理解和吸收。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是我觉得最宝贵的部分。作者会选取一些经典的摄影作品,然后详细地解析其拍摄的技巧、当时的场景设置,甚至是摄影师的创作思路。这让我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窥探那些优秀作品背后的奥秘。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摄影并非孤立的技术,而是与时代、与人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它在探讨如何捕捉光线的同时,也在引导你去思考光线所带来的情绪;在讲解如何运用景深时,也在启发你去思考如何突出主体、虚化背景从而更好地传达主题。这种“由技入道”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非常高效且富有成就感。我不再觉得摄影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和技术,最终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有思想有深度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摄影技术》真的给了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打破了我以往对技术类书籍的刻板印象。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在和你分享他的秘诀。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很多时候,在看似轻松的文字描述中,就巧妙地隐藏着关键的拍摄技巧和理念。例如,当它谈到如何让人物的眼神更有神采时,并没有直接告诉你调整瞳孔对焦的参数,而是通过描述摄影师如何捕捉到人物瞬间的交流和情感,从而让你理解眼神在照片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光线和角度去烘托这种神采。这种由情入理、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既有趣又实用。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摄影史上的小故事和经典作品的赏析,这让我觉得摄影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充满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的艺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摄影的理解更深了一个层次,不再是简单的“咔嚓”一下,而是开始带着思考和情感去创作,去用我的镜头表达我所感知到的世界。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指导,往往是凭着一腔热情随意拍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摄影技术》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及时雨一般,为我指引了方向。它并没有把摄影描绘成一项高不可攀的技能,而是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分解为易于理解的步骤,并且始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对于不同拍摄场景下的技巧讲解,比如户外风光、室内人像、微距摄影等,都有非常详尽的指导。它会告诉你,在不同的环境下,应该如何调整相机设置、如何选择合适的镜头、如何运用自然光或人造光来达到最佳效果。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摄影器材选择的建议,以及如何进行后期处理的入门指导,这些都是我之前非常欠缺的知识。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摄影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拍摄的照片也变得更加专业和有吸引力。现在,我越来越享受用镜头去记录生活、去发现美,并对未来的摄影创作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