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攝影技術
定價:49.00元
作者:於然,於琪林
齣版社:中國傳媒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657089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於然、於琪林編著的這本《攝影技術》係統而全 麵地講解瞭攝影技術的發展簡史、拍攝技術、攝影的 曝光控製、數碼影像的原理、攝影光源和攝影濾光鏡 的性能與使用、感光材料的原理與性能、黑白暗房技 術、攝影用光基礎。圖文並茂,便於廣大攝影專業學 生和攝影愛好者掌握攝影技術。
目錄
作者介紹
於然 中國傳媒大學攝影教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博士。求學期間曾留美,在美國南加州大學任研究學者。其間曆任美國洛杉磯市市長辦公室多媒體影像記錄負責人,美國Labyrinth多媒體研究室研究員。歸國後在中國傳媒大學從教至今。著有《光的美學》等書籍,並作為責任編輯編纂《EOS王朝》、《一本攝影書》、《攝影的骨頭》等書籍。曾在《中國攝影》、《攝影世界》、《攝影與攝像》等雜誌發錶20餘篇論文。多次代錶中國參加IADIS國際視覺傳播年會等國際會議並進行演講,英文論文入選論文閤集齣版,全球發行。 於琪林 1982年北京師範大學畢業;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攝影傢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傢協會全國攝影師等級考試委員會考評員;國傢高級攝影技師;《攝影與攝像》雜誌編委。 先後齣版《教你學會拍照片》、《攝影》、《實用攝影》、《照相機與鏡頭》等書籍;與他人閤著《全國青少年攝影等級培訓教材》一套。 先後在《中國攝影》、《大眾攝影》、《人像攝影》、《中國攝影傢》、《攝影之友》、《攝影與攝像》、《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報》等報紙雜誌發錶攝影理論文章180餘篇,總字數達12075字以上。 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香港《文匯報》等報刊發錶攝影作品200餘幅。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攝影學院院長(2009—2013)。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德國美因茨大學傳播學博士。主講課程包括攝影批評、新聞攝影、大眾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等。研究興趣包括媒介的權力協商、攝影批評,以及流行雜誌的傳播研究等。 著有《媒介事件》(英),並在學術期刊和大眾傳媒發錶多篇學術論文和媒體評論文章。曾任職於德國之聲、中央電視颱、中央人民廣播電颱等傳媒機構。曾獲中國攝影教育奬(2012)、德國弗裏德裏希瑙曼奬學金(2004—2007)。
文摘
序言
在數字時代,攝影似乎變得觸手可及,但真正拍齣令人稱道的作品卻並非易事。《攝影技術》這本書,恰恰為我指明瞭一條清晰的路徑。它並沒有直接灌輸大量的理論知識,而是以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讓你在閱讀中自然而然地去理解和吸收。書中大量的案例分析,是我覺得最寶貴的部分。作者會選取一些經典的攝影作品,然後詳細地解析其拍攝的技巧、當時的場景設置,甚至是攝影師的創作思路。這讓我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窺探那些優秀作品背後的奧秘。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攝影並非孤立的技術,而是與時代、與人文、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藝術。它在探討如何捕捉光綫的同時,也在引導你去思考光綫所帶來的情緒;在講解如何運用景深時,也在啓發你去思考如何突齣主體、虛化背景從而更好地傳達主題。這種“由技入道”的學習方式,讓我覺得非常高效且富有成就感。我不再覺得攝影是遙不可及的,而是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和技術,最終創作齣真正屬於自己的、有思想有深度的作品。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之前,對“攝影技術”這個詞的印象還停留在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這些參數的堆砌上,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然而,《攝影技術》給我的驚喜程度超齣瞭預期。它並非冷冰冰的技術講解,而是將技術與藝術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書中對於色彩運用、光影處理的分析,讓我看到瞭攝影的靈魂所在。作者沒有僅僅停留在“如何拍”的層麵,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何這樣拍”的藝術邏輯。例如,在講解如何通過構圖來引導觀者的視綫時,書中提供瞭大量不同風格的範例,並細緻地剖析瞭每個構圖方式背後的情感錶達和視覺衝擊力。我尤其欣賞它在關於“捕捉情緒”方麵的論述,它指齣,最動人的照片往往源於瞬間的情感流露,而攝影師的任務就是用技術去定格這份真摯。這讓我重新思考瞭攝影的本質——它不僅僅是記錄,更是情感的傳遞和故事的講述。這本書讓我明白,掌握技術是為瞭更好地錶達內心的想法和感受,是為瞭讓照片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看完這本書,我不再是那個隻關心相機參數的“技術宅”,而是開始嘗試著用更具藝術性的眼光去觀察世界,去思考如何用我的鏡頭去講述那些我眼中獨一無二的故事。
評分這本《攝影技術》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對攝影充滿好奇,但總覺得離我有點遙遠,好像需要很多專業知識纔能入門。這本書的齣現,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樣充斥著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循序漸進的方式,將攝影的各個方麵娓娓道來。從基礎的光圈、快門、ISO到構圖、用光,再到後期的處理,幾乎涵蓋瞭攝影的每一個重要環節。我最喜歡的是它在解釋一些核心概念時,總會配上非常直觀的圖例和實際拍攝的案例,讓我能夠立刻理解理論是如何應用於實踐的。比如,在講景深的時候,作者通過對比不同光圈下拍攝的照片,清晰地展示瞭背景虛化的效果,這比單純的文字描述要有效得多。而且,書中還分享瞭許多攝影師的經驗和心得,這些“過來人”的建議,往往能點醒我一些平時容易忽略的細節,讓我少走彎路。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擁有瞭一把開啓攝影世界大門的鑰匙,迫不及待地想拿起相機去實踐,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瞬間。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指南,更像是一位耐心友善的導師,在我探索攝影的道路上給予我源源不斷的啓發和鼓勵。
評分我一直以來都對攝影有著濃厚的興趣,但苦於沒有係統性的指導,往往是憑著一腔熱情隨意拍攝,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攝影技術》這本書的齣現,就像及時雨一般,為我指引瞭方嚮。它並沒有把攝影描繪成一項高不可攀的技能,而是將復雜的理論知識分解為易於理解的步驟,並且始終強調實踐的重要性。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書中對於不同拍攝場景下的技巧講解,比如戶外風光、室內人像、微距攝影等,都有非常詳盡的指導。它會告訴你,在不同的環境下,應該如何調整相機設置、如何選擇閤適的鏡頭、如何運用自然光或人造光來達到最佳效果。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關於攝影器材選擇的建議,以及如何進行後期處理的入門指導,這些都是我之前非常欠缺的知識。通過學習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攝影技術得到瞭質的飛躍,拍攝的照片也變得更加專業和有吸引力。現在,我越來越享受用鏡頭去記錄生活、去發現美,並對未來的攝影創作充滿瞭信心。
評分這本書《攝影技術》真的給瞭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它打破瞭我以往對技術類書籍的刻闆印象。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攝影師在和你分享他的秘訣。我尤其喜歡書中那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式,很多時候,在看似輕鬆的文字描述中,就巧妙地隱藏著關鍵的拍攝技巧和理念。例如,當它談到如何讓人物的眼神更有神采時,並沒有直接告訴你調整瞳孔對焦的參數,而是通過描述攝影師如何捕捉到人物瞬間的交流和情感,從而讓你理解眼神在照片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光綫和角度去烘托這種神采。這種由情入理、由錶及裏的講解方式,讓我覺得既有趣又實用。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攝影史上的小故事和經典作品的賞析,這讓我覺得攝影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充滿曆史沉澱和文化內涵的藝術。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攝影的理解更深瞭一個層次,不再是簡單的“哢嚓”一下,而是開始帶著思考和情感去創作,去用我的鏡頭錶達我所感知到的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