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阶梯培训教程:入门教程(零起点到8级)(凝结了作者几十年围棋培训经验,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学习阶段的爱好者制定出量体裁衣的教学方案)
定价:45.0元
作者:王宁,苏旷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11508168
字数:21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以往的围棋书不考虑阅读者水平,大多倾向于词典类的工具书,宽泛地以布局、中盘、官子、定式、手筋、死活等技战术分类,虽然有比较容易查阅的优点,但对于不同水平的爱好者逐步地、阶梯式地提高自己的棋艺水平缺乏直接的帮助。经过接近20年的围棋培训普及工作,作者对一个爱好者从入门到初级、中级、高级各个水平段所应该掌握的各项技艺了如指掌,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难易程度不同的围棋知识,只有将围棋词典类工具书像教材类围棋书转变,针对不同水平的爱好者制定出量体裁衣的培训计划,才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会下围棋,快速地提高棋艺。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前言以往的围棋书不考虑阅读者水平,大多倾向于词典类的工具书,宽泛地以布局、中盘、官子、定式、手筋、死活等技战术分类,虽然有比较容易查阅的优点,但对于不同水平的爱好者逐步地、阶梯式地提高自己的棋艺水平缺乏直接的帮助。经过接近20年的围棋培训普及工作,我们对于一个爱好者从入门到初级、中级、高级各个水平段所应该掌握的各项技术了如指掌,并认为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难易程度不同的围棋知识,只有将围棋词典类工具书向教材类围棋书转变,针对不同水平的爱好者制订出量体裁衣的培训计划,才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会下围棋,同时让更多的人快速地提高棋艺!
围棋这一中华文明的古老奇葩如今在神州大地蓬勃发展。曾几何时,吴清源大师预测十年后的世界围棋将是中国人的天下。现在中国包揽了大多数的围棋世界冠军,初步实现了吴大师的夙愿。随着围棋逐渐走出国门、走出东亚、走向世界,更为了围棋能够终进入奥运会的圣殿,围棋培训的规范化、等级化就显得极其重要。尤其现在世界各地评定围棋水平高低的标准都是经过段级位大赛的方式,由官方根据比赛的成绩给不同围棋水平的爱好者、棋手发放对应的段级位证书,那么没有一个世界公认的规范化教材来培训数量庞大的围棋爱好者群体,将是围棋全面推向国民、推向世界的一个重大瓶颈。
现在中国各地很多幼儿园、中小学甚至大学都开设了围棋普及课,这是围棋发展的一个好兆头,但由于围棋师资队伍的匮乏,更由于缺乏规范化的围棋培训系列教材,各地的围棋培训工作都处于各自为战、杂乱无章的无序阶段。市面上出版的教材要么专门以日本漫画书的形式只针对幼儿,要么就是以“词典”“大全”的方式堆积知识点,让读者无所适从。凡此种种,都是没有考虑到以爱好者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学习阶段教材而导致的不规范现象。我们编写本套教程的原因就是尝试着用我们几十年围棋培训的经验,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学习阶段的爱好者制定出量体裁衣的教学方案,不以年龄和围棋技战术种类分类,而以内容的难易程度分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编写教材,完全适应现在段级位大赛的评定标准,每本教材标注清楚适应哪一个等级区间爱好者学习,极大地方便了不同水平的爱好者快速提高棋艺的要求。可以这样讲,对于一个渴望学习围棋但还是一窍不通的爱好者,通读完本套教程的内容并有效地结合实战锻炼总结,将是你从入门走向业余高段的捷径。对于有水平的爱好者,从本套教程符合你棋艺水平的部分开始阅读、学习,依旧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套教程力求规范化、标准化、实用化,不搞哗众取宠的漫画、童话以及杜撰的与围棋毫不相干的故事,而是完全体现围棋传统文化的特点,不但技术体系按难易分类是迄今世界上先进的,而且书中采信的围棋历史、围棋史话都是有典可循、有据可查的,适于所有幼儿园、中小学校、大专院校作为正规的围棋培训教材选用。
本套教程共分四本书。本:入门教程(零起点到8级);第二本:初级教程(8级到5级);第三本:中级教程(5级到初段);第四本:高级教程(初段到业余5段)。本套教程完全按照内容的难易程度分类,将浩瀚的围棋知识化整为零、由浅入深地展现在围棋爱好者面前,适应不同程度、不同年龄的围棋爱好者研究、学习,而且每个章节之后都附有练习题,温故而知新,能够让读者更有效地消化所学的知识,也便于教师、教练教学辅导。考虑到教材的可读性,本套教程每个章节中编制了“围棋名人集萃”栏目,在介绍为现代围棋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日韩棋手的基础上向大家勾勒出一幅现代围棋的粗线条发展史,对围棋爱好者了解中国以及日韩的近代围棋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序言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阶梯式”的教材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为了凑够级数而内容空泛,要么就是把不同水平的内容强行拼凑在一起,缺乏内在的连贯性。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手里拿着一张精准的路线图,领着学生稳步前行。从最初的“入门”篇,到逐步进入到“定式”的雏形介绍,中间的过渡处理得极其细腻。我特别喜欢它在引入“手筋”概念时所采用的对比手法。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最优解”,而是先展示一个看似可行但实则有缺陷的下法,然后迅速指出其错误所在,最后才给出真正的精妙手筋。这种“反例教学法”让我印象深刻,它强迫我去思考“为什么这个走法不好”,而不是被动接受“这个走法是最好的”。更别提它对“布局”的初步介绍,没有涉及复杂的定式或流派,而是聚焦于最核心的“占角、占边、占中央”的逻辑顺序,以及如何平衡这三者的关系。这种宏观的、策略性的思维引导,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怎么下棋,更是在学习一种逻辑推理和空间规划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素,甚至有些陈旧感,但这恰恰给我一种“真材实料”的信赖感。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翻阅时,就被那种毫不花哨的、直击要害的排版吸引住了。它没有用那些花哨的图形或者晦涩难懂的理论来唬人,而是非常务实地把围棋的基本概念,从最基础的提子、气、禁入点开始,一步一步地讲解清楚。我这个人学东西比较慢,尤其对需要抽象思维的棋类游戏更是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让我感到非常友好。比如,它在介绍“打吃”这个概念时,不仅仅是给出了一个静态的图例,还配上了几段非常简洁的文字描述,对比了多种不同的“打吃”场景,让我能立刻明白这背后的核心逻辑是什么。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眼位”时所下的功夫,它没有直接抛出“活棋必须有两个眼”的结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由简到繁的死活题来引导读者自己去发现规律,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式教学,比直接灌输知识要有效得多。我感觉作者是真正站在一个零基础初学者的角度来构思这本书的,每一个知识点的过渡都考虑到了读者的接受程度,阅读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这是什么意思?”的困惑感。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风格,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老派棋谱的沉静感。没有那些现代围棋教学中常见的、略显浮夸的“必胜秘籍”或“天才养成”之类的口号。文字非常克制,每一个句子似乎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力求信息密度最大化,同时去除一切不必要的修饰。我个人尤其欣赏它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形”的问题时,所使用的类比。比如,当解释如何构建“外势”时,它将棋盘上的棋子比作“筑墙”,而将对手的棋子比作“攻城”,这种形象化的描述立刻就让原本抽象的战略意图变得具象化了。在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指引进行实战练习时,我发现那些看似简单的“定型”练习,实际上是在训练我的“手感”和“节奏感”。书里设置的那些小小的、针对性的练习题,比如专门针对“如何处理被贴目”的局面练习,真的非常实用,它不是考你记住某个复杂的变化,而是考你对当前局势的敏感度和应变能力。这种扎实的基础训练,让我感觉每下一盘棋,都有东西可以复盘和提高。
评分作为一名自学围棋的爱好者,我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找不到一个能持续激励我、同时又不让我感到挫败的教材。很多教程在初期会非常热情,但一旦进入到中级内容,难度曲线就会陡然上升,让人望而却步。但这份教程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它的“进阶”部分,也就是从初学者过渡到具有一定实战经验的阶段,设计得非常平滑。它并没有急于引入复杂的“官子”或“大局观”,而是先专注于打磨中盘的局部战斗技巧。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如何分割对方的棋块”,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分析“断点”和“连接”的重要性,并配上了大量的“假断”和“真断”的图例分析。这些分析细致入微,让我明白了围棋的本质很多时候就是对“连接”和“分离”的博弈。而且,书中偶尔会穿插一些作者自己的感悟和经验之谈,这些话语虽然简短,但透露出一种经过时间沉淀后的智慧,让人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跟教材对话,更像是在向一位睿智的长者请教。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是建立了一种“正确的学习心态”。在学习的初期,我总是急于求成,希望通过记住几个“万能公式”就能打败别人。但随着阅读深入,我逐渐明白,围棋的魅力和难度恰恰在于其无穷的变化性。作者似乎非常理解这种初学者的心态,并巧妙地在教程中植入了“慢工出细活”的理念。比如,在介绍“劫争”时,它并没有罗列所有复杂的劫材组合,而是聚焦于“认识劫”和“如何制造劫”这两个最基本的前提。它强调的是对局部战斗的掌控力,而不是对全局复杂变化的恐慌感。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被夯实了一层,而不是增加了一堆零散的知识点。这本书更像是一把精密的尺子,帮你丈量自己的进步,并明确指出下一步应该往哪里用力。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规则和技巧,更是一种对待复杂问题时,那种沉着、冷静、注重基础的思维习惯,这对我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决策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