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适情雅趣象棋谱 | 作者 | 李浭 |
| 定价 | 29.00元 | 出版社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4941658 | 出版日期 | 2009-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99Kg |
| 内容简介 | |
| 《适情雅趣》广收博览,保留了明代以前象棋的成果,许多红胜棋局成为清代以和局为主的古谱进行再创作之蓝本,使古局发展并衍化成多彩乐园。《棋艺》月刊自1999年11期起,连载笔者《象棋古局衍化史略》拙文,2001年后改为《象棋研究》杂志长期连载,内容有局名文史释义,有棋局衍化史过程,有棋艺赏析,可资参看。 某些古局是非常深奥的,有的棋局要经过数代棋手的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上海象棋》编辑语)。本谱中看似不太复杂的“管仲随马”局,1996年笔者又发现有新的速胜着法,深感古局研究的领域仍是有宝藏可挖的。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残局 谱 局 气吞关右 第2局 马蹀阏氏 第3局 羝羊触藩 第4局 良将安边 第5局 淮阴遇汉 第6局 蝇垂骥尾 第7局 春雷惊蛰 第8局 珠藏韫柜 第9局 神龟出洛 0局 鸳鸯戏水 1局 群鼠争 2局 颠猿饮涧 3局 目视横流 4局 独鹿鸣泽 5局 妙振兵铃 6局 退思补过 7局 退闲式步 8局 播弄造化 9局 遁世不见 第20局 推强扶弱 第21局 克善尽终 第22局 及第思乡 第23局 沧海遗珠 第24局 垂缰救主 第25局 患在几席 第26局 结草衔环 第27局 藕断丝牵 第28局 计罗并照 第29局 四面楚歌 第30局 国庶兵强 第31局 兵贵拙速 第32局 士马如云 第33局 计定千里 第34局 忙里偷闲 第35局 龙翻潭底 第36局 鹤呜九皋 第37局 攻敌安己 第38局 百计无由 第39局 博望烧屯 第40局 决策九重 第41局 远庭 第42局 参辰卯酉 第43局 精忠报国 第44局 近悦远来 第45局 遇水叠桥 第46局 远交近攻 第47局 守边告归 第48局 卧薪尝胆 第49局 独步出营 第50局 秦鹿方走 …… 《适情雅趣》和局卷引言 全局谱——金鹏十八变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资料搜集工作量是惊人的。作者显然花费了大量心血在查阅和整理第一手资料上,这一点从书中引用的大量、精确到年代和出处的引文就可以看出。内容组织上,其脉络清晰得令人称奇,即便是涉及跨度极大的历史时期或专业领域,作者也能巧妙地设置过渡节点,确保读者不会在浩瀚的信息流中迷失方向。我特别欣赏它在章节安排上的匠心独运,前后的呼应和伏笔处理得天衣无缝,读到最后时,所有散落的线索都汇聚成了一个完整而震撼的图景。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体现了作者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极度的责任心。对于希望系统性、深入地了解某一宏大主题的求知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其可靠和详尽的框架,是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级别的佳作。
评分坦白说,我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接触到这本书的,起初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的同类书籍汗牛充栋。然而,一旦深入阅读,我立刻被作者构建的那个世界观深深吸引住了。这里的逻辑构建得异常严密,每一个论点都有充分的论据支撑,过渡自然,没有丝毫的牵强附会。作者似乎对这个领域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和深刻的洞察力,能够将复杂晦涩的原理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阐释出来,让人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一种美学的愉悦。我甚至觉得,作者在处理某些争议性话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克制与平衡感,远超一般专家的水平。他没有一味地偏袒,而是呈现了多维度的思考路径,这使得整本书的格局一下子拔高了。读完一部分后,我发现自己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习到了一种探究事物本质的理性态度。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精神触动是极其强烈的,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智者在身边的启迪。我常常在读完一章之后,会合上书本,陷入长久的沉思。作者在探讨人性、社会现象或者某种技艺的精髓时,总能触及到那些隐藏在生活表象之下的本质规律。这种深刻性不是通过堆砌晦涩的术语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精准而富有洞察力的观察和提炼。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生活的热忱与对美的执着追求。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待日常事务的态度,是否也应该多一份“雅趣”,少一些浮躁。对于那些寻求心灵滋养、渴望在快节奏生活中找到一处精神栖息地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沙漠中的甘泉,能给予人持久而坚定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非常厚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老物件的韵味。封面上的插图,线条流畅,色彩典雅,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名家之手,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种“雅”字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个人特别喜欢这种既有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审美的设计风格。内页的排版也处理得相当用心,字号大小适中,留白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装订工艺也十分扎实,翻阅起来非常顺畅,感觉可以长久保存。拿到手的第一时间,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那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本身的特有气味,瞬间将我拉回到了那个慢节奏、重意境的年代。对于注重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硬件条件绝对是顶级水准,完全超越了普通书籍的范畴,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艺术品。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和内容本身的尊重,让人心生敬佩。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深厚得令人赞叹,作者的叙述方式极其细腻,仿佛每一句话都经过了千锤百炼。他不仅仅是在罗列事实或者介绍知识,更像是在与你进行一场心与心的对话。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旁征博引的笔法,总能在不经意间穿插一些古典文学的典故或者历史的小插曲,让原本可能略显枯燥的内容瞬间变得生动有趣起来。阅读过程中,我多次被作者的某一句精妙的比喻或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所吸引,不得不停下来反复品味。这种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叙述节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读物,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咀嚼其中的味道。很多观点都提出了极具启发性的角度,让我对原本抱持的某些看法产生了新的审视,这正是一本好书能够给予读者的最大馈赠——思维的拓展和视角的更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